《资本论大纲》
作者 | 高畠素之著;施复亮译 编者 |
---|---|
出版 | 大江书铺 |
参考页数 | 668 |
出版时间 | 193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27314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序说1
第一节马克思经济学说的构成体系1
第二节 马克思的研究方法14
第一部剩余价值的生产45
第一篇商品 货币 资本47
第一章商品47
第一节商品生产的性质47
一 资本制社会与商品48
二 商品生产的由来54
三 商品生产的性质60
四 商品的灵物崇拜性62
第二节商品的价值66
一 使用价值66
二 交换价值69
三 价值74
四 价值的大小77
五 价值的变动82
六 使用价值与价值85
七 劳动的二重性90
第二章货币93
第一节货币的发生93
一 商品生产社会与货币94
二 商品交换的第一期95
三 商品交换的第二期98
四 商品交换的第三期100
五 货币的发生104
六 价格108
第二节货币的机能113
一 为价值尺度的货币113
二 为流通要具的货币120
三 货币的其它机能134
第三章资本144
第一节货币的资本化144
一 商品流通的两个形态144
二 剩余价值的发生与资本的成立149
第二节剩余价值的源泉154
一 剩余价值非由流通过程而生154
二 成为商品的劳动力161
三 劳动力的价值的决定167
第二篇剩余价值的生产173
第一章剩余价值的生产173
第一节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173
一 劳动过程174
二 价值增殖过程180
三 剩余价值的成立183
第二节不变资本及可变资本191
一 劳动的价值创造性及价值移转性191
二 不变资本及可变资本199
第三节剩余价值率204
一 剩余价值率204
二 剩余价值率的算出212
第二章绝对的剩余价值的生产及相对的剩余价值的生产220
第一节绝对的剩余价值的生产221
一 绝对的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劳动日221
二 劳动日的限界225
第二节相对的剩余价值的生产232
一 相对的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必要劳动时间232
二 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与劳动生产力的增进235
第三篇协作 分工 机器239
第一章协作239
一 协作的意义239
二 为资本制度的出发点的协作242
三 基于协作的一般性质的效果247
第二章分工251
一 资本家与劳动者的对立252
二 工厂手工业的二重起原257
三 分工所伴的效果262
四 工厂手工业的总机构266
五 机器工业的发生274
第三章机器277
一 机器是什么?278
二 制造机器的机器285
三 由机器向生产物的价值移转290
四 机器经营与妇女儿童劳动300
五 劳动时间的延长与能率增进305
第四篇资本的蓄积317
第一章单纯的再生产317
第一节剩余价值的再生产317
一 剩余价值的生涯318
二 剩余价值的再生产321
第二节单纯的再生产324
一 工钱由劳动者生产出来324
二 全部资本由劳动者生产出来327
第二章扩大的再生产329
第一节资本的蓄积329
一 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即资本的蓄积329
二 日本资本蓄积的实际332
三 资本蓄积的基础条件339
第二节对于资本蓄积有影响的各种事情342
一 资本家的节欲342
二 劳动者的节欲、劳动力的追加及其它345
第三章资本蓄积所伴的诸现象348
第一节劳动力需要的增加348
一 资本的构成349
二 劳动力需要的增加及工钱的腾贵351
三 工钱腾贵的限界356
第二节可变资本的相对的减少359
一 生产力的增进与资本构成的变化——可变资本的相对的减少359
二 资本的集积与资本的集中364
第三节过剩人口373
一 劳动者的过剩化——资本制生产方法的人口律373
二 产业预备军385
第二部剩余价值的实现389
第一篇资本的循环391
第一章资本的循环391
第一节货币资本的循环391
一 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392
二 货币资本的循环407
第二节生产资本的循环414
一 单纯再生产的场合414
二 扩大再生产的场合423
第三节商品资本的循环432
一 商品资本的循环432
二 商品资本的循环的特性437
第二章资本的流通442
第一节资本流通的交错442
一 与单纯商品流通的交错442
二 资本流通相互的交错446
第二节流通期间及流通费用448
一 流通期间448
二 流通费用451
第二篇资本的回转461
第一章对于资本的回转有影响的各种事情461
第一节资本的回转461
一 资本的循环与资本的回转462
二 资本的回转期间及回转次数464
第二节固定资本与流通资本466
一 固定资本与流通资本466
二 固定资本及流通资本的回转470
第三节生产期间及流通期间472
一 劳动期间472
二 自然期间475
三 流通期间(贩卖期间及购买期间)477
第二章资本的回转对于剩余价值的实现所及的影响479
第一节对于资本投下的大小所及的影响480
一 回转期间与资本投下的大小480
二 追加资本与资本的回转483
第二节对于剩余价值的年率所及的影响487
一 可变资本的回转与剩余价值的年总额487
二 剩余价值的年率489
第三部剩余价值的分配493
第一篇剩余价值的利润化与利润率的平均化495
第一章剩余价值的利润化495
第一节 从抽象世界到现实世界495
第二节 费用价格498
第三节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混同501
第四节 剩余价值的源泉向总资本的移转504
第五节 费用价格与贩卖价格506
第六节 利润率508
第二章利润的平均利润化513
第一节 资本构成的差异与其结果利润率的差异513
第二节 由于需供作用的价格调节517
第三节 利润率的平均化520
第四节 生产价格与价值525
第二篇剩余价值的分配529
第一章商业利润及利息529
第一节商业利润529
一 商品交易资本530
二 商业上的利润538
三 商业上的劳动者546
四 货币交易资本554
第二节利息560
一 生利资本561
二 利息率568
三 利息及企业利润572
四 信用制度577
五 银行制度582
第二章剩余利润的地租化586
第一节资本制地租586
一 地租的历史的形态586
二 地租概念的分析588
三 地租的本质594
第二节差额地租的一般的特性595
一 独占的自然力与剩余利润595
二 使剩余利润变成地租的原因599
三 差额地租的诸形态601
第三节差额地租的第一形态603
一 差额地租的第一形态603
二 差额地租第一形态的补正607
三 概括610
第四节差额地租的第二形态613
一 第二形态的意义613
二 生出第二形态的差额地租的三个场合615
三 第一形态与第二形态的复合现象618
四 最劣等地所生的差额地租622
第五节绝对地租625
一 差额地租与绝对地租626
二 绝对地租发生的原因629
三 建筑地地租和矿山地租636
第四部资本制生产的崩坏639
第一章利润率低落的倾向641
第一节 资本制生产的唯一动机641
第二节 劳动生产力的增进方法643
第三节 机器的发达与其结果644
第四节 资本构成的高度化648
第五节 利润率低落倾向的法则649
第六节 利润率低落与利润量652
第七节 资本制生产的内在的矛盾655
第二章剩余价值实现上的困难的增大657
第一节 贩路缺乏与过剩生产657
第二节 商品的二重性质661
第三节 无产者的购买力的减退664
第四节 资本制度的崩坏与社会主义实现的必然性665
1930《资本论大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高畠素之著;施复亮译 1930 大江书铺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资本论》教学纲要 第1卷
- 1983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 《资本论》 第一卷 学习纲要
- 1981
-
- 《资本论》第2卷学习纲要
- 1979 中共中央党校政治经济学教研室
-
- 《资本论》第3卷学习纲要
- 1980 中共中央党校政治经济学教研室
-
- 资本主义经济论 经济学大纲
- 1951
-
- 《资本论》第1卷学习纲要
- 1979
-
- “资本论”提纲
- 东北新华书店
-
- 《资本论》节选本 纲要和释疑
- 1986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 《〈资本论〉节选本》学习提纲
- 1984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 《资本论》大纲 第2卷
- 1986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资本论》大纲 第3卷
- 1988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列宁《哲学笔记》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长点
- 1992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 《资本论》大纲 第1卷
- 1985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资本论》简纲
- 1993 北京:外文出版社
-
- 《资本论》教学纲要
- 1984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