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 第2卷 生活力、休眠与环境控制》求取 ⇩

目 录1

第一章 生活力与寿命1

1.1 种子的寿命1

1.1.1 最古老的种子——从法老墓到燃烧弹1

1.1.2 埋于土壤中的种子的寿命4

1.2 贮藏种子的生活力7

1.2.1 顽拗种子7

1.2.2 正统种子8

1.2.3 基本生活力方程式10

1.2.4 改良的的生活力方程式11

1.3 微生物系统与种子劣变20

1.4 种子劣变的生物化学基础21

1.5 呼吸作用和ATP的产生22

1.5.1 无生命力的种子和胚22

1.5.2 生活力和/或活力下降的种子群体24

1.6 蛋白质与RNA合成27

1.7 染色体畸变与DNA合成30

1.7.1 染色体的损伤与修复32

1.8 干种子的新陈代谢33

1.9 贮藏养分的变化36

1.11.1代谢物质的渗漏与界膜的完整性38

1.11 膜变化和渗漏38

1.10 游离脂肪酸及其对新陈代谢的干扰38

1.11.2膜损坏的性质及原因39

一般性文献43

参考文献44

第二章 休眠48

2.1 什么叫休眠48

2.1.1 休眠的类型50

2.1.2 种子体眠的生物学意义50

2.1.3 栽培植物的休眠52

2.1.4 多形性与异源发生53

2.2 休眠的机理54

2.3 胚休眠55

2.3.1 胚休眠的控制机理56

2.3.2 子叶的作用56

2.3.3 抑制剂的作用57

2.3.4 胚的不成熟性59

2.4 种皮强迫休眠60

2.4.1 阻止水分吸收62

2.4.2 阻止气体交换63

2.4.3 种皮中的抑制剂67

2.4.4 防止抑制剂的逸出70

2.4.5 种皮是滤光器71

2.4.6 机械的约束作用72

2.5 休眠的两个实例73

2.5.1 野欧白芥(Sinapis arvensis)73

2.5.2 条纹苍耳(Xanthium pennsylvanicum)75

2.6 对种皮强迫休眠的回顾78

2.7 种皮强迫休眠与胚体眠之间的关系78

2.8 休眠的开始79

2.8.1 时间79

2.8.2 控制81

2.8.3 遗传因子81

2.8.4 环境因子82

2.8.5 相关效应87

2.8.6 激素87

2.8.7 次生休眠或诱发休眠88

2.8.8 硬皮的发育89

2.9 内源萌发抑制剂90

2.9.1 抑制剂的化学性质91

一般生文献93

参考文献93

第三章 休眠的解除99

3.1 光与光敏素99

3.2.1 光谱敏感性和光可逆性102

3.2 光敏素系统102

3.2.3 逸逃时间105

3.2.2 光转变的能量105

3.2.4 光敏素的光平衡106

3.2.5 光敏素化学109

3.2.6 光敏素的光转变途径110

3.2.7 种子中的光敏素状态111

3.2.8 种子水合作用与光敏感性114

3.2.9 Pfr的暗逆转116

3.2.10与光敏素作用有关的热过程117

3.3 光敏素——概述119

3.2.11 光敏素定位和光敏感位置119

3.4 蓝光的作用121

3.5 反应的类型122

3.6 温度和光的作用125

3.6.1 恒温126

3.6.2 温度的交替和变换130

3.6.3 冷冻132

3.7 温度和休眠的解除133

3.8 用温度交替和温度变换结束休眠134

3.9 用低温结束休眠136

3.9.1 反应的类型137

3.9.2 对温度和时间的要求138

3.10 用高温结束休眠141

3.11 干种子内休眠的消失——后熟141

3.11.1 含水量143

3.11.2温度143

3.11.3 氧气144

3.12 结尾——替代和相互作用144

3.13 硬皮种子146

3.14 用化学物质解除休眠147

3.14.3细胞分裂素148

3.14.2赤酶素148

3.14.1生长调节剂148

3.14.4 乙烯149

3.14.5植物和真菌产物149

3.14.6呼吸抑制剂150

3.14.7氧化剂150

3.14.8含氮化合物150

3.14.9硫氢化合物151

3.14.10麻醉剂等其它各种化合物151

一般性文献152

参考文献152

4.1 引言158

第四章 休眠的控制158

4.2 休眠——过程和原因159

4.2.1 休眠种子和后熟种子的代谢作用159

4.2.2 休眠和成熟162

4.2.3 化学抑制作用162

4.2.4 膜的性质与休眠164

4.3 休眠解除过程中的初始变化167

4.3.1 光敏素作用167

4.3.2 冷冻作用169

4.4.1 激素与休眠172

4.4 休眠解除过程中的次生变化——生理因素172

4.3.3 交替温度和后熟作用172

4.4.2 激素和光对终止休眠的效应173

4.4.3 激素和低温解除休眠176

4.4.4 乙烯和休眠182

4.4.5 水分关系和生长势184

4.5 休眠解除过程中的次生变化——代谢因素187

4.5.1 打破休眠机理研究中长期存在的一些曲解187

4.5.2 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中的激素效应188

4.5.3 壳梭孢(菌)素和细胞的伸长191

4.5.4 吸呼中的激素效应192

4.5.5 戊糖磷酸途径在打破休眠中的作用是什么?193

4.5.6 光敏素诱导的代谢变化200

4.5.7 低温诱导的代谢变化202

一般性文献206

参考文献206

第五章 休眠研究的展望212

参考文献216

第六章 萌发的环境控制217

6.1 引言217

6.2 光217

6.2.1 光抑制的种子217

6.2.2 光的双重效应221

6.3 光抑制作用的光谱效应222

6.3.1 短暂的和间歇的远红光222

6.3.2 延长的或高辐射的远红光223

6.3.3 延长蓝光照射引起的抑制作用226

6.3.4 再述白光对萌发的抑制作用227

6.4 光和种子埋藏228

6.5 遮荫和种子萌发230

6.6 温度232

6.6.1 最低、最适和最高温度232

6.6.2 温度和萌发速度234

6.6.3 温度的作用235

6.6.4 温度与萌发生态学237

6.6.5 地理适应和植物的分布237

6.6.6 寒害238

6.6.7 变温239

6.7 氧和二氧化碳239

6.8 次生休眠240

6.8.1 次生休眠的机理242

6.8.2 自然界的次生休眠243

6.9 水分胁迫244

6.9.1 种子发育和成熟期间的干旱244

6.9.2 水分亏缺时的萌发245

6.9.3 吸胀后的脱水作用和再水化作用——对萌发的影响246

6.9.4 吸胀后的脱水作用和再水化作用——对生长、产量和忍耐力的影响,干旱锻炼247

6.9.5 渗透预处理——种子的引发248

6.9.6 盐度胁迫251

6.9.7 伴随脱水-再水化处理出现的细胞变化253

6.9.8 由脱水-再水化处理引起的膜变化254

6.9.9 干燥引起的代谢与结构的变化256

一般性文献259

参考文献259

主题索引266

1990《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 第2卷 生活力、休眠与环境控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加)比尤利(Bewley,J.D.),(英)布莱克(Bla 1990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生活环境与健康(1988 PDF版)
生活环境与健康
1988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电子工业生产中的环境控制( PDF版)
电子工业生产中的环境控制
环境·生活·健康(1986 PDF版)
环境·生活·健康
1986
生活環境·旅行·睡眠(1978.02 PDF版)
生活環境·旅行·睡眠
1978.02 講談社
环境生化毒理学(1986年02月第1版 PDF版)
环境生化毒理学
1986年02月第1版 辽宁大学出版社
环境与生活( PDF版)
环境与生活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环境.生活与健康(1977 PDF版)
环境.生活与健康
1977 科技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生态环境与生活论丛(1982 PDF版)
生态环境与生活论丛
1982 台湾商务印书馆
生活环境与健康(1999 PDF版)
生活环境与健康
1999 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生物与地理环境(1985 PDF版)
生物与地理环境
1985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生物与环境(1980 PDF版)
生物与环境
1980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电子工业生产中的环境控制(1982 PDF版)
电子工业生产中的环境控制
1982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环境生化毒理学(1986 PDF版)
环境生化毒理学
1986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生态与环境(1992 PDF版)
生态与环境
1992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生态·环境知识读本  生态的恶化与环境治理(1999 PDF版)
生态·环境知识读本 生态的恶化与环境治理
1999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