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种植养殖技术百科全书 第1卷》求取 ⇩

总目1

·第一卷作物·1

第一篇 水稻1

中国种植养殖技术百科全书1

第一节 我国水稻生产的现状4

一、产量水平4

二、生产特点4

第二节 水稻生产致富途径4

一、扩大水稻种植面积,通过面积挖潜4

二、选用水稻良种,通过换种挖潜4

三、采用先进栽培技术,通过技术挖潜4

四、优化稻米品质,在品质上挖潜4

一、掌握水稻引种规律5

四、要进行提纯复壮5

三、要进行检疫与检验5

二、首先少量引进,进行试验5

第二章 水稻种子生产技术5

六、进行水稻深加工转化,在加工转化上挖潜5

五、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在投入上挖潜5

第一节 水稻引种技术5

第二节 水稻品种鉴别技术6

一、水稻品种类型6

二、水稻栽培品种的特征特性6

三、水稻品种鉴别方法6

二、检验7

三、签发合格证7

一、取样7

第三节 水稻种子质量检验技术7

第三章 水稻育秧技术8

第一节 水稻催芽技术8

一、稻种浸种催芽前的处理8

二、早稻催芽法8

三、晚稻“日浸夜露”催芽法8

四、杂交水稻种子浸种催芽法8

二、苗床准备9

三、苗床制作9

一、品种(组合)选择9

四、苗床调酸9

第二节 水稻地膜覆盖育秧技术9

三、加强管理9

二、科学盖膜9

一、秧田准备9

第三节 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9

五、播种育苗10

六、苗床管理10

七、大田管理10

第四章 水稻轻简丰产栽培新技术11

第一节 水稻控蘖增粒栽培技术11

一、秧田期管理11

二、大田分蘖期管理11

三、大田孕穗成熟期管理11

一、播种前的准备12

二、适时播种12

第二节 水稻软盘旱育抛秧栽培技术12

三、秧田管理13

四、抛植技术13

五、抛植后的大田管理14

六、育秧盘的收藏与保管14

第三节 杂交稻“双两大”栽培技术14

一、培育健壮小苗14

二、培育寄秧15

三、原蔸移栽15

四、大田管理15

第四节 水稻少耕分厢撒播栽培技术15

一、整田分厢15

二、均匀撒播15

三、田间管理15

第五节 水稻“倒种春”栽培技术15

三、水分灌溉16

四、合理施肥16

二、合理密植16

第七节 再生稻栽培技术16

一、选用适宜品种(组合)16

一、选择搭配适宜的品种16

一、开沟起垄16

第六节 水稻起垄栽培技术16

四、加强田间管理16

三、合理密植16

二、适时播种移栽16

二、种好头季稻17

三、管好再生稻17

第八节 水稻旱种及混作稻栽培技术17

一、水稻旱作及混作栽培意义17

二、水稻旱种栽培技术要点17

三、混作稻栽培技术要点18

第九节 水稻化学调控技术18

一、多效唑施用技术18

四、“结构型”施肥法19

三、平稳促进施肥法19

五、“前轻、中重、后补”施肥法19

六、应用叶龄模式施肥法19

第一节 水稻高产施肥技术19

二、前稳攻中施肥法19

一、前重、中空、后补施肥法19

第五章 水稻高产肥水管理技术19

二、“九二○”(赤霉素GA)施用技术19

第二节 水稻高产水分管理20

一、按水稻不同生育期的灌溉技术20

二、按水稻叶龄期灌溉技术21

第六章 水稻障碍诊断与防治22

第一节 烂秧22

一、烂种22

二、烂芽22

三、死苗22

三、泡土僵苗23

二、冷害僵苗23

四、缺素僵苗23

第二节 僵苗23

四、综合防治措施23

一、中毒僵苗23

第三节 水稻异常生育24

一、贪青疯长24

二、早衰24

三、早穗或迟穗25

四、死秆倒伏25

第四节 水稻自然灾害25

一、洪涝灾害25

二、夏秋干旱25

三、倒春寒26

四、寒露风26

五、盐(碱)害26

第一节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27

第七章 水稻植物保护技术27

二、肥害27

一、稻瘟病27

七、烟害27

一、药害27

第五节 田间管理不当引起的水稻障碍27

六、酸害27

二、稻纹枯病28

三、白叶枯及细菌性条斑病28

四、螟虫的防治方法28

五、稻飞虱的防治方法28

六、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方法29

七、水稻病虫害综合治理29

第二节 水稻化学除草及灭鼠技术29

一、稻田化学除草技术29

二、稻谷贮藏保管30

一、大米的贮藏保管30

二、稻田鼠害防治30

第八章 水稻的贮藏30

三、湿谷贮藏31

四、稻谷种子贮藏保管31

五、大米食品贮藏31

第一节 冬小麦的播种技术33

二、冬小麦的播种技术措施33

一、影响种子萌发出苗的因素33

四、药剂除草(133

第一章 概述33

第二篇 小麦33

第二章 冬小麦栽培技术33

第二节 冬前及越冬期的麦田管理35

一、生育特点35

二、主要措施35

三、特殊情况的处理35

第三节 返青起身期麦田管理37

一、肥水效应37

二、主要田间管理措施37

第四节 拔节期的麦田管理38

一、肥水效应38

二、主要施肥技术措施38

一、提高播种质量39

第五节 孕穗抽穗期的麦田管理39

第七节 杂交小麦栽培技术39

第六节 麦田后期管理与收获39

二、科学施肥,化学除草40

三、综合防治赤霉病40

第八节 两种高产栽培技术40

一、常规栽培技术40

二、精播高产栽培技术40

一、春小麦的播种技术41

第二节 春小麦栽培技术41

四、土壤条件41

三、营养条件41

二、温度条件41

一、土壤水分41

第一节 春小麦对环境条件的要求41

第三章 春小麦栽培技术41

二、麦田苗期管理45

第一节 小麦病害46

一、小麦锈病46

第四章 小麦病虫害及其防治46

二、小麦赤霉病48

三、小麦白粉病48

四、小麦全蚀病49

五、小麦黑穗病49

六、小麦根腐病50

七、小麦线虫病50

第二节 小麦虫害51

一、地下害虫51

二、粘虫52

三、麦蚜53

四、小麦吸浆虫53

第五章 小麦的贮藏55

一、皮色和粒质55

二、出粉率55

三、容重和千粒重55

四、蛋白质含量55

五、灰分55

六、面筋55

第一节 小麦的品质指标55

第二节 小麦的贮藏56

一、小麦的贮藏方法56

二、贮藏期间霉、虫、鼠害的防治57

第三篇 大麦59

第一章 概述59

一、营养品质特征59

二、大麦的主要分布59

一、大麦的阶段发育60

第二章 大麦的生长发育60

二、麦苗的形态发育61

一、大麦种质资源与利用65

第三章 大麦育种65

二、大麦品种改良66

三、主要育种方法66

四、介绍几种大麦新品种68

第四章 大麦栽培技术70

一、大麦的水肥特性及其水肥管理70

三、合理选用良种71

四、播种71

二、主要耕作制度71

五、种植技术73

六、大麦免耕栽培75

七、收获与贮藏76

第五章 大麦病虫草害防治77

一、大麦主要病害及其防治77

二大麦主要虫害及其防治80

三、大麦草害及其防治82

三、工业原料用86

第四篇 玉米86

一、苗期86

第一节 玉米的生育阶段86

第二章 玉米的生物学特征86

第一章 概述86

二、饲用86

一、食用86

第二节 玉米的综合利用86

第一节 我国玉米的生产概况86

二、穗期87

三、花粒期87

第二节 玉米生长与环境条件87

一、光照87

二、温度87

三、水分88

一、播前准备89

第三章 高产栽培技术89

第一节 播种89

三、播种技术90

二、种子选择与准备90

四、播种量91

五、播后管理91

第二节 玉米的光合作用与合理密植91

一、玉米的光合作用91

二、合理密植及其具体作法91

一、玉米的需肥规律92

第三节 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92

二、玉米的施肥技术93

第四节 需水特点与灌溉技术94

一、玉米的需水特点94

二、灌溉技术94

第五节 田间管理95

一、幼苗期95

二、孕穗期95

二、去雄96

一、叶面施肥96

三、花粒期96

第六节 叶面施肥与去雄96

四、收获与贮藏96

第七节 玉米间套种技术97

一、选择组合97

二、选择播期98

三、安排行向98

四、调节密度98

第八节 玉米覆膜栽培98

一、地膜覆盖栽培的效应98

二、技术要点99

一、常用高产品种100

第二节 部分玉米品种介绍100

三、按植株叶片性状100

四、按用途100

一、按籽粒形态100

第一节 玉米品种的分类100

第四章 玉米品种分类及品种介绍100

二、按生育期100

二、特异玉米品种102

二、丝黑穗病103

四、青枯病103

三、玉米大、小斑病103

一、黑粉病103

第一节 玉米病害及防治103

第五章 玉米的灾害及防治103

第二节 玉米虫害及防治104

一、粘虫104

二、玉米螟104

三、蚜虫104

四、蝼蛄104

二、空秆105

一、秃顶和缺粒105

第四节 玉米生理性病害及防治105

一、主要杂草105

第三节 玉米草害及防治105

二、防治方法105

三、倒伏106

四、涝害106

六、顶交种107

一、选择隔离区107

第二节 杂交玉米良种繁育技术107

八、综合种107

七、品种间杂交种107

三、单交种107

五、双交种107

四、三交种107

二、品种107

一、自交系107

第一节 杂交玉米的类型107

第六章 杂交玉米的良种繁育107

四、彻底去雄108

二、规格播种108

三、严格去杂108

第七章 玉米秸的饲用109

第一节 玉米青贮109

一、青贮玉米的作用109

二、青贮玉米的栽培109

三、玉米青贮技术109

第二节 玉米黄贮110

一、建窑110

二、玉米秸采收与加工110

三、装窖110

第五篇 大豆112

第一章 概述112

第二章 大豆的生物学特性112

第一节 大豆的生长发育阶段112

一、萌发期112

第二节 大豆生长与环境113

六、成熟期113

一、大豆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13

四、开花期113

五、结荚鼓粒期113

三、花芽分化期113

二、幼苗期113

二、大豆对逆境因子的抗性114

第三章 大豆的分类及品种简介115

第一节 大豆的分类115

一、野生种115

二、半栽培种115

三、栽培种115

第二节 春作、夏作、多作大豆区品种115

一、春作大豆区品种115

二、夏作大豆区品种117

三、南方多作大豆区品种119

一、大豆品种的选用120

第四章 大豆的栽培技术120

第一节 选种技术120

二、大豆的引种121

三、良种繁殖122

第二节 播种技术122

一、土壤准备122

二、种子准备122

三、播种时期123

四、播种方法123

五、合理密植123

一、大豆高产的土壤条件124

二、整地技术124

第三节 轮作技术124

第四节 土壤改良技术124

二、轮作方式124

一、轮作的意义124

第五节 施肥技术125

一、大豆的需肥特点125

一、大豆的需水特点126

第六节 灌溉技术126

二、施肥技术126

二、灌溉技术127

第七节 田间管理技术127

一、生育前期的管理127

二、生育中期的管理128

三、生育后期的管理128

四、生长调节剂的应用128

第八节 落花落荚瘪粒防止技术128

一、大豆的落花落荚128

二、大豆的瘪粒129

第九节 收获与贮藏技术129

一、收获时期129

二、收获方法129

三、脱粒、贮藏129

第五章 病虫草害防治129

三、荚期害虫130

第一节 主要害虫及防治130

二、成株期害虫130

一、苗期害虫130

第二节 主要病害及防治131

一、大豆花叶病毒病131

二、真菌性病害131

三、细菌性病害131

四、大豆孢囊线虫病132

第三节 草害治理132

一、田间杂草对大豆的为害133

二、大豆田间杂草的预防133

三、应用农业技术措施除草133

四、南方栽培区136

三、春、夏兼播区136

二、春播晚熟区136

一、春播早熟区136

第一节 高粱简介136

第一章 概述136

第六篇 高粱136

第二节 我国高粱产区的划分136

第三节 高粱主要品种137

第二章 高粱生长发育特性137

第一节 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137

一、温度137

五、土壤138

一、营养生长期138

第二节 生长发育过程138

二、日照138

四、养分138

三、水分138

二、幼穗分化期139

三、子粒形成期139

第二节 良种的选育方法140

二、引种的方法140

一、选择育种140

第一节 新品种的引进140

第三章 良种选育与繁殖140

一、引种应注意的事项140

二、杂交育种142

三、杂交高粱选育143

第三节 品种提纯复壮144

一、品种退化的原因144

二、普通品种的提纯复壮145

第一节 轮作倒茬146

一、轮作倒茬应注意几个方面146

第四章 高粱栽培146

三、杂交种亲本提纯复壮146

二、轮作倒茬的方式148

第二节 土壤培肥与耕作148

一、高产土壤基本条件及培育148

二、土壤耕作与蓄水保墒148

第三节 合理施肥150

一、施足基肥150

二、用好种肥151

三、适时追肥152

第四节 播种质量153

一、种子处理153

二、播种技术154

三、播后镇压155

四、抗旱播种155

第五节 合理密植156

一、合理密植的原则156

五、抗涝播种156

二、种植方式157

第五章 田间管理157

第一节 苗期管理157

一、查苗补苗157

二、破除板结157

三、间苗定苗157

第二节 拔节—抽穗期管理158

七、盐碱地苗期管理158

五、防治地下害虫158

六、蹲苗提苗158

四、中耕除草158

一、中耕培土159

二、适时排灌159

三、喷洒植物激素160

四、注重追肥160

第三节 结实期管理161

一、叶面喷肥161

二、排水灌溉161

三、打叶161

四、防治病虫害161

五、适时收获161

第二节 糖用高粱栽培162

五、早管早促162

四、合理密植162

三、育苗移栽162

一、选用早熟和中熟良种162

第一节 夏播高粱栽培162

第六章 高粱的特殊栽培162

二、抢时早播162

第三节 高粱再生栽培163

一、头季栽培163

二、再生栽培163

五、加强田间管理164

二、移栽技术164

一、育苗方法164

第五节 移栽高粱栽培164

一、适当密植164

四、适时浅播164

三、整地保墒164

二、选地增肥164

第四节 分蘖高粱栽培164

一、高粱黑穗病165

第一节 主要病害防治165

第七章 高粱病虫草害的防治165

二、高粱炭疽病166

三、高粱纹枯病166

四、高粱紫斑病167

五、高粱锈病167

六、高粱细菌性条纹病167

七、高粱煤纹病168

第二节 主要虫害防治168

一、蝼蛄168

二、蛴螬169

三、金针虫169

四、小地老虎170

五、大蟋蟀170

六、高粱蚜虫170

八、高粱长椿象171

七、高粱芒蝇171

九、玉米螟172

十、粘虫172

十一、棉铃虫173

十二、粟小缘蝽象173

十三、高粱条螟174

十三、粟穗螟175

十四、小穗虫175

十五、蒙古灰象175

十六、桃蚊螟175

第三节 主要草害防除176

一、深耕176

二、旋耕176

三、中耕176

四、化学除草176

第二节 中国油菜的分区178

第一节 油菜简介178

一、春油菜区178

第一章 概述178

第七篇 油菜178

二、冬油菜区179

第二章 油菜品种简介181

一、白菜型油菜的主要品种181

二、芥菜型油菜主要品种182

三、甘蓝型油菜主要品种183

一、育苗移栽的意义184

第一节 育苗移栽与直播184

第三章 油菜栽培技术184

二、培育壮苗和壮苗的特征185

三、育苗技术185

四、整地和移栽187

五、直播的栽培技术188

第二节 本田栽培技术189

一、油菜对肥料的要求与施肥189

二、对水的要求与灌排水191

三、合理密植192

四、田间管理的其他措施193

原书缺220

一、清棵蹲苗220

二、中耕培土221

第六节 收获221

一、适时收获221

二、及时晒干221

二、生育特点与高产结构222

一、生产情况222

第七节 麦套、夏播花生高产栽培技术222

三、小麦套种花生双高产配套技术223

四、畦田麦夏直播花生双高产配套技术224

第八节 秋花生高产栽培技术225

一、产量因素结构指标225

二、高产栽培技术225

一、常用微肥的种类226

第二节 微肥的使用226

二、果播覆膜的技术要求226

一、果播覆膜的增产效果226

第五章 新技术在花生栽培上的应用226

第一节 果播覆膜栽培法226

二、微肥使用技术227

第三节 根瘤菌剂的使用227

一、根瘤菌剂的概念227

二、花生根瘤菌剂型及使用技术228

第四节 生长调节剂的使用228

一、赤霉素228

二、三十烷醇228

三、多效唑228

第五节 化学除草剂的使用229

一、主要杂草种类229

二、除草剂的种类与用法229

一、地膜覆盖增产原因与效果230

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230

第六节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230

第六章 花生的病虫害防治232

第一节 虫害防治232

一、蚜虫232

二、蛴螬232

一、叶斑病233

二、病毒病233

第二节 病害防治233

三、棉铃虫233

三、锈病234

四、焦斑病234

五、褐纹斑病234

第七章 花生的贮藏235

一、适宜贮藏的环境条件235

二、贮藏方法与管理235

第九篇 向日葵芝麻235

第二章 向日葵生长发育特性237

一、生长发育阶段237

第一章 向日葵概述237

二、向日葵生育对环境的要求及其抗逆力238

第三章 向日葵优质高产的综合配套技术241

第一节 合理的耕作措施241

一、合理轮作换(倒)茬241

二、合理的土壤耕作241

第二节 科学的栽培技术242

一、适时的播种技术242

二、科学的施肥技术243

三、精细的田间管理244

第三节 打杈和辅助授粉244

一、打杈244

二、辅助授粉244

二、贮藏245

第四章 向日葵的良种选育与杂种优势利用245

第一节 向日葵的良种选育245

第四节 收获与贮藏245

一、适时收获245

第二节 杂种优势的利用246

第三节 主要良种介绍246

一、白葵杂1号246

二、辽嗑杂1号246

三、辽葵杂1号246

十、内葵杂2号247

十四、汾葵杂4号247

十三、辽葵杂3号247

十二、白葵杂3号247

十一、晋葵杂2号247

六、汾葵杂3号247

九、白葵2号247

八、辽葵杂2号247

七、龙葵杂1号247

五、内葵杂1号247

四、沈葵杂1号247

十九、白葵3号248

十八、三道眉248

二十、派列多维克248

十六、辽葵杂4号(食用型)248

十五、G101248

十七、长岭大喀248

二、黑斑病249

四、菌核病249

三、褐斑病249

五、霜霉病249

一、叶斑病249

第一节 主要病害及其防治249

第五章 向日葵的病虫害及其防治249

六、锈病250

七、黄萎病250

八、灰腐病250

九、白粉病250

第二节 主要虫害及其防治250

一、向日葵螟250

二、黑绒金龟甲250

七、草地螟251

六、地老虎251

八、桃蛀螟251

三、蒙古灰象甲251

五、潜叶蝇251

四、拟地甲251

第三节 草、鼠、鸟害及气象灾害252

一、寄生性杂草(列当)252

二、鼠害252

三、鸟害252

四、气象灾害252

第六章 芝麻概述253

第七章 芝麻的生长发育特性253

一、种子发芽253

二、根系生长253

三、茎秆发育253

六、种子充实254

四、叶片扩展254

五、开花结蒴254

第八章 芝麻优质高产的综合配套技术措施255

第一节 芝麻优质高产的综合配套技术255

一、合理轮作倒(换)茬255

二、适时整地早播255

第二节 芝麻优质高产新技术的应用258

一、夏芝麻主产区早播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58

二、芝麻双茎栽培新技术的应用259

三、黑芝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260

四、芝麻间套种和带状轮作多熟制栽培技术的应用260

五、芝麻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261

六、植物激素调控的应用技术261

一、适时收割的时间262

第二节 芝麻的贮藏262

二、收割脱粒的方法262

第九章 芝麻的收获与贮藏262

第一节 芝麻的收获262

第十章 芝麻品种简介263

一、中芝10号263

二、豫芝9号263

三、中芝8号263

四、豫芝10号263

九、武宁黑选264

十二、大肚芝麻264

十一、辽芝一号264

十、老红芝麻264

六、协芝一号264

八、熊芝一号264

七、冀芝1、2、3号264

五、襄芝2号264

四、立枯病265

二、芝麻青枯病265

三、芝麻枯萎病265

一、芝麻茎点枯病265

第一节 主要病害及其防治265

第十一章 芝麻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265

五、芝麻疫霉病266

六、真菌性角斑病266

七、芝麻叶枯病266

八、细菌性角斑病266

九、芝麻病毒病266

十、芝麻变叶病266

第二节 主要虫害及其防治266

一、地老虎266

二、蚜虫267

三、蟋蟀267

四、芝麻天蛾267

五、甜菜夜蛾267

二、黄河流域棉区269

一、长江流域棉区269

三、华北特早熟棉区269

四、西北内陆棉区269

第一节 我国棉花生产发展概况269

第二节 我国不同棉区的特点和所选品种的要求269

第一章 概述269

第十篇 棉花269

第二章 良种选用和繁育270

第一节 棉花良种应具备的条件270

一、丰产性270

二、优质270

三、抗病虫270

四、综合要求270

五、选育方向270

第二节 棉花良种的提纯复壮270

一、棉花良种混杂退化原因270

二、防止和克服良种混杂、退化的方法270

三、建立良种繁育供种体制270

四、湘棉12号271

五、新陆早1号(原69—1)271

三、泗棉2号(原泗棉835)271

六、中棉18号(原中642)271

第三节 主要优良新品种简介271

一、中棉12号(原381)271

四、抓好良种提纯,搞好原种生产271

二、豫棉4号(原郑4107)271

第三章 高产、优质栽培技术272

第一节 播前准备272

一、种子准备272

二、棉田准备272

三、其他准备272

第二节 播种保苗272

一、直播保苗的基本要求272

二、直播保苗的关键技术272

第三节 合理密植272

一、合理密植的种植密度272

第四节 苗期田间管理273

第五节 蕾期田间管理273

二、合理密植的配置方式273

第六节 花铃期田间管理274

第七节 吐絮期田间管理275

第八节 棉花育苗移栽技术275

一、育苗技术275

二、移栽技术276

三、覆盖播种技术277

二、地膜覆盖方式277

一、播前准备277

第九节 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277

三、大田管理技术277

四、田间管理要点278

第四章 棉花的化学调控技术278

第一节 棉花激素种类及作用278

一、促进型种类及作用278

二、抑制型种类及作用278

四、“802”279

三、壮苗素279

五、“920”279

三、催熟型种类及作用279

二、乙烯利279

一、缩节安(助壮素)279

第二节 激素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279

第五章 病虫害防治技术280

第一节 棉花病害及其防治280

一、棉花苗期病害280

二、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280

三、棉花铃病281

四、棉花病害综合防治282

第二节 棉花主要虫害及其防治282

一、苗期害虫282

二、蕾铃期害虫283

二、分晒284

一、分收284

第一节 科学摘棉284

第六章 科学收摘与加工贮藏284

三、棉花害虫综合防治技术284

三、分存285

第二节 加工与贮藏285

第十一篇茶叶287

第一章 概论287

第一节 我国茶叶的品类简介287

一、初加工茶(初制和精制)287

二、再加工茶288

三、深加工茶288

第二节 我国茶叶的产销现状288

一、产区概况288

二、生产概况288

第二节 茶树良种的选用289

二、园地开垦289

一、选用良种的注意事项289

第一节 茶园规划与开垦289

第二章 茶园建设289

一、规划园地289

二、茶树品种简介290

第三节 茶树良种的繁殖技术292

一、扦插繁殖292

二、种子繁殖293

二、种植规格确定294

四、初期管理294

三、茶苗移栽技术294

第四节 茶树种植和初期管理294

一、种前整地与施肥294

三、茶树的工厂化育苗294

第三章 茶园管理技术295

第一节 茶园的耕作技术295

一、茶园耕作295

二、茶园施肥295

二、茶园的杂草防治296

一、茶园的水分管理技术296

第二节 茶园水分管理与杂草防治296

第四章 茶园的树体管理297

第一节 茶树的合理修剪297

一、茶树修剪的作用297

二、茶园修剪技术297

第二节 茶园病虫害防治298

一、茶树主要害虫及其防治298

二、茶树主要害虫及其防治299

四、茶园害虫天敌的保护300

三、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的综合防治300

第五章 茶叶采摘与鲜叶管理301

第一节 茶叶采摘的技术301

第二节 机械采茶的技术302

一、机采对茶园的要求302

二、采茶、修剪机械类型与使用302

一、杀青303

第一节 绿茶制做工艺303

第六章 绿茶初制303

二、鲜叶的贮运与保鲜303

一、鲜叶质量与分级303

第三节 鲜叶管理303

二、揉捻304

三、干燥305

第二节 名优绿茶的手机结合工艺306

一、名优茶的制做方式306

二、手机结合的优势306

三、手机结合的工艺路线306

第七章 红茶初制307

第一节 工夫红茶制做307

一、工夫红茶的品质特点307

二、工夫红茶初制307

第二节 红碎茶初制308

一、萎凋308

二、揉切308

第二节 湖南黑茶初制技术309

第一节 概述309

一、鲜叶质量309

四、干燥309

第八章 黑茶初制309

五、毛茶归堆309

三、发酵309

二、杀青310

三、初揉310

四、渥堆310

五、复揉310

六、干燥310

第九章 茶叶精制311

第一节 精制目的、原则及主要作业311

一、精制目的311

二、精制的基本作业311

三、分路加工312

四、拼配匀摊312

六、精制程序313

五、装箱刷唛313

第二节 条形茶精制314

一、工夫红茶精制314

二、炒青绿茶精制314

第三节 红碎茶精制314

一、毛茶归堆付制314

二、精制加工方法314

第十二篇烤烟317

第一章 烟草的类型317

一、烤烟317

二、晒烟317

三、晾烟317

四、白肋烟317

五、香料烟317

第二节 烤烟的适宜产量范围和烟株长相318

二、烟叶的内在质量318

一、烟叶的外观质量318

第二章 烟草产量与质量的关系318

六、黄花烟318

第一节 烟叶质量的基本知识318

第三章 烤烟育苗与移栽319

第一节 种子萌发及幼苗形成319

一、种子葫发319

第三节 种子处理与播种320

一、种子处理320

第二节 壮苗的标准320

二、幼苗生长320

二、播种321

第四节 苗期管理323

一、薄膜管理323

二、水分管理323

三、养分管理323

四、间苗、定苗324

五、锻苗324

第五节 假植育苗324

一、密度325

第六节 密度、行式与移栽325

一、营养土的配制325

三、假植后的管理325

二、营养钵的制作325

二、栽植形式326

三、移栽技术326

第四章 烤烟的大田管理326

第一节 烟草施肥326

第二节 中耕、除草与培土327

一、中耕327

二、防除杂草328

三、培土329

第三节 灌溉与排水330

一、烟田灌溉330

二、烟田排水331

第四节 打顶抹杈331

一、打顶技术331

二、抹杈技术331

二、底烘332

第五节 早花与底烘332

一、早花332

第五章 烤房333

第一节 烤房建筑须知333

一、烤房建筑地址选择333

二、烤房规模333

三、好烤房应具备的基本条件333

第二节 装烟系统及附属设施333

一、墙333

二、门334

三、观察窗334

四、挂烟桁条334

五、房顶335

第三节 通风排湿系统335

一、地洞335

二、天窗335

第四节 供热系统337

一、火炉338

二、火管338

三、烟囱338

第五节 干湿温度计的作用340

一、干湿球温度计在烟叶烘烤中的作用340

二、干湿球温度计在烤房内的正确放置340

三、干湿球温度计使用注意事项340

第六章 烟叶成熟与采收340

第一节 烟叶成熟的田间判断341

第二节 烟叶采收341

一、采收烟叶的要求342

二、采收烟叶的时间和方法342

三、采收烟叶注意事项342

第三节 绑烟与装烟342

一、绑烟的要求342

二、绑烟的方法342

三、装烟343

第七章 烘烤工艺344

第一节 烟叶烘烤阶段划分344

一、变黄期344

二、定色期344

三、干筋期344

第二节 烟叶的烘烤特性344

一、烟叶烘烤特性的表现344

二、烟叶烘烤特性的诊断345

第三节 烟叶烘烤基本模式345

一、多段式烘烤模式345

二、三段式烘烤模式346

三、五段式烘烤模式346

第八章 烟叶烤后处理348

第一节 卸烟回潮348

第二节 烟叶堆放贮存348

三、堆放贮存中的检查管理349

二、贮存方法349

一、烟叶贮存地点选择349

第十三篇甘蔗351

第一章 概述351

第二章 甘蔗的生长发育特性351

一、萌芽期351

二、幼苗期351

三、分蘖期351

四、伸长期352

五、成熟期352

第三章 甘蔗优良品种简介353

一、特早熟和早熟品种353

二、早中熟和中早熟品种356

三、中熟品种357

四、中晚熟和晚熟品种359

五、甘蔗良种繁殖方法359

一、整地施肥360

第一节 春植甘蔗360

第四章 甘蔗栽培技术360

二、催芽播种361

三、蔗苗移栽361

四、田间管理361

第二节 秋植甘蔗362

一、秋植甘蔗的益处362

二、秋植蔗的栽培形式及栽培要点362

第三节 冬植甘蔗362

第四节 宿根甘蔗363

一、宿根甘蔗的栽培意义363

二、宿根甘蔗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363

三、宿根甘蔗栽培的关键技术363

第五节 育苗移栽364

一、育苗移栽的生产效益364

二、育苗移栽的方式364

二、氮、磷、钾对甘蔗生长的作用365

第六节 合理施肥与肥料365

一、甘蔗对肥料的要求365

三、甘蔗施肥原则366

四、施肥量的确定366

五、施肥方法与肥料种类367

六、氮、磷、钾肥配施及甘蔗复合肥369

七、稀土微肥369

八、脲酶抑制剂370

第七节 合理灌溉370

一、甘蔗对水分的需求370

二、排除积水,降低地下水位370

第九节 轮作、间种与套种371

三、甘蔗轮作的常用方式371

一、甘蔗轮作的作用371

二、甘蔗轮作的原则371

一、深耕松土的作用371

第八节 机械深耕、松土371

二、深耕的机械371

四、甘蔗间、套种372

第十一节 少耕法栽培技术373

二、甘蔗少耕法的主要技术措施373

一、甘蔗少耕法栽培的意义373

二、新植(冬植、早春植)蔗地膜覆盖栽培373

一、宿根甘蔗地膜覆盖栽培373

第十节 地膜覆盖栽培373

第五章 甘蔗的灾害与防灾抗灾374

第一节 风害374

一、风害的为害374

二、风害的防灾抗灾措施374

第二节 霜冻害374

一、霜冻的为害374

一、咸害对甘蔗的影响375

第三节 咸害375

二、咸害的防治375

三、霜冻害的防、抗措施375

二、影响甘蔗霜冻害的因素375

四、霜冻蔗的处理375

第四节 涝害376

一、涝害对甘蔗产量及蔗糖分积累的影响376

二、防涝抗涝措施376

第六章 甘蔗主要病、虫、草害防治376

第一节 虫害防治376

一、蔗龟376

二、甘蔗螟虫377

三、绵蚜虫379

四、粉蚧壳虫379

七、蔗飞虱380

一、黄点(斑)病380

第二节 病害防治380

六、白蚁380

五、蓟马380

二、凤梨病381

三、眼点病381

四、黑穗病381

五、梢腐病381

六、赤腐病382

七、褐条病382

八、嵌纹(花叶)病382

九、白条病382

十、宿根矮化病(简称RSD)383

第三节 蔗田化学除草383

一、蔗田化学除草的方法383

二、蔗田化学除草剂384

三、除草剂实际需用量384

二、不同熟期品种的布局385

一、产量、质量与制糖生产的关系385

三、榨蔗安排和砍收计划385

第一节 蔗种贮藏385

第七章 蔗种贮藏与甘蔗收获管理385

第二节 原料甘蔗的技术管理385

四、砍、运、榨配套协调386

第一节 花卉栽培的用具388

二、花盆388

一、各种小农具388

第二章 花卉栽培的设备与设施388

第一章 概述388

第十四篇花卉388

第二节 简易苗床389

第三节 荫棚389

第四节 温室389

一、温室的种类389

二、温室内部的设备390

三、温室的框架结构和覆盖物390

四、现代温室的灌溉装置及其它机械390

二、培养土的配制391

一、常见的温室用土种类391

第五节 地窖391

第六节 培养土的制造与配制391

第三章 花卉的繁殖392

第一节 播种繁殖392

一、种子的采集、选择和贮藏392

二、播种前种子的处理392

三、播种时间392

四、播种用土392

五、播种方法392

二、扦插介质393

三、扦插类别及方法393

六、播种后的管理393

一、扦插时期393

第二节 扦插繁殖393

四、扦插后的管理394

五、促进生根的方法394

第三节 分株繁殖394

一、分株繁殖的适宜时期394

二、分株繁殖的方法394

第五节 嫁接繁殖395

一、嫁接的适宜时期395

三、压条后的管理395

二、砧木与接穗的选择395

三、嫁接方法395

一、压条的适宜时期395

第四节 压条繁殖395

三、分株后的管理395

二、压条繁殖的方法395

第四章 主要商品花卉396

第一节 菊花396

一、经济价值396

二、主要品种396

三、栽培技术397

四、病虫防治398

第二节 兰花398

一、经济价值398

二、主要种类398

一、经济价值399

三、栽培技术399

二、主要良种399

第三节 君子兰399

四、病虫防治399

三、栽培技术399

第四节 梅花400

一、经济价值400

二、品种分类400

三、栽培技术400

四、病虫防治401

第五节 杜鹃花401

一、经济价值401

二、主要良种401

三、栽培技术401

一、经济价值402

第七节 山茶花402

三、栽培技术402

四、病虫防治402

一、经济价值402

第六节 月季402

四、病虫防治402

二、品种选择402

二、主要品种403

三、栽培技术403

四、病虫防治404

第八节 水仙花404

一、经济价值404

二、主要种类404

三、雕刻与水养技术404

四、病虫防治404

第九节 香石竹404

一、经济价值404

四、病虫防治405

一、经济价值405

第十节 唐菖蒲405

二、主要良种405

三、栽培技术405

二、主要良种406

三、栽培技术406

四、病虫防治406

第十一节 瓜叶菊406

一、经济价值406

二、栽培技术406

第十三节 茉莉花407

三、病虫防治407

二、栽培技术407

一、经济价值407

三、病虫防治407

三、病虫防治407

二、栽培技术407

一、经济价值407

第十二节 一串红407

三、病虫防治408

第十六节 天竺葵408

二、栽培技术408

一、经济价值408

二、栽培技术408

第十四节 文竹408

第十五节 吊兰408

二、栽培技术408

一、经济价值408

一、经济价值408

三、栽培技术409

三、栽培技术409

二、主要品种409

一、经济价值409

第十八节 芍药409

二、主要品种409

一、经济价值409

第十七节 牡丹409

三、病虫防治409

四、病虫防治410

第十九节 变叶木410

一、经济价值410

二、主要品种410

三、栽培技术410

四、病虫防治410

三、栽培技术411

第二十二节郁金香411

二、主要种类411

一、经济价值411

二、主要品种411

三、栽培技术411

第二十一节麦秆菊411

三、栽培技术411

二、主要品种411

一、经济价值411

第二十节 橡皮树411

一、经济价值411

一、经济价值412

二、繁殖412

第二十五节仙客来412

四、病虫害防治412

三、栽培管理412

二、繁殖412

一、经济价值412

四、病虫害防治412

三、栽培管理412

二、繁殖412

一、经济价值412

第二十三节大丽花412

四、病虫防治412

第二十四节马蹄莲412

四、病虫害防治413

三、栽培技术413

二、主要品种413

一、经济价值413

第二十七节荷花413

二、繁殖413

三、栽培管理413

一、经济价值413

第二十六节百合花413

四、病虫害防治413

三、栽培管理413

四、病虫防治414

第二十八节一品红414

一、经济价值414

二、种类品种414

三、栽培技术414

四、病虫防治415

三、栽培技术415

一、经济价值415

二、主要种类415

第三十节 南洋杉415

一、经济价值415

第二十九节棕竹415

四、病虫防治415

二、主要种类415

三、栽培技术416

四、病虫防治416

第三十一节苏铁416

一、经济价值416

二、主要种类416

三、栽培技术416

四、病虫防治416

第十五篇茉莉418

第一章 概论418

第二章 茉莉品种及栽培方式418

第一节 茉莉品种418

二、双瓣茉莉419

三、多瓣茉莉419

一、单瓣茉莉419

四、与茉莉同属的香花420

第二节 茉莉的繁殖420

一、扦插繁殖法420

二、分株繁殖法422

第三节 我国茉莉栽培的方式422

一、露地栽培、露地越冬法422

三、露地栽培、覆盖越冬法423

二、盆土栽培、温房越冬法423

第三章 茉莉的特征、特性424

第一节 茉莉的特征424

一、根424

二、茎424

三、叶425

四、花426

五、果实与种子427

第二节 茉莉的特性427

一、茉莉对温度的要求427

二、茉莉对光照的要求428

四、茉莉对水分的要求429

五、地形对菜莉生长的影响429

三、茉莉对土壤的要求429

六、风对茉莉生长的影响430

第三节 茉莉的花期430

一、茉莉花期的划分与产花规律430

二、茉莉花期的划分规律在生产上的应用432

第一节 茉莉园的建立433

一、菜莉园的设计433

第四章 茉莉的露地栽培技术433

三、茉莉花期划分的差异及其统一趋势433

二、苗木的调运434

三、茉莉苗的移栽435

第二节 高产茉莉园的培育管理435

一、购成茉莉鲜花产量的四要素436

二、影响鲜花产量的栽培条件436

三、高产茉莉园的培育管理技术437

三、严重缺蔸的低产园改造439

二、栽培管理技术水平低的低产园改造439

第三节 低产茉莉园的改造439

一、水、土条件差的低产园改造439

四、苗木质量差的低产园改造440

第四节 茉莉的安全越冬技术440

一、地栽茉莉安全越冬的基本知识440

二、地栽茉莉的泥土全苗覆盖越冬技术440

三、地栽茉莉塑料小棚越冬法441

四、几种简便的越冬法442

第五节 对提高茉莉生产经济效益的探讨443

一、选好种苗,能为快速高产创造条件443

二、在肥沃田土中种植茉莉的收益多443

三、合理密植能保证高产增收443

四、不同肥料成本投资的经济效果443

三、紫纹羽病445

二、枝枯病445

一、白绢病445

第一节 茉莉病虫害防治的原则445

第五章 茉莉的病虫害及其防治445

五、争取茉莉花“早、齐、多、大”,实现高产稳产445

第二节 茉莉的病害及其防治445

第三节 茉莉的虫害及其防治446

一、茉莉叶螟446

二、茉莉蕾螟446

三、蛀杆虫446

四、土蚕446

五、蚧壳虫类446

一、选盆447

二、浇水447

一、施肥447

第三节 盆栽茉莉的培育管理447

二、上盆447

三、换盆447

第二节 选盆、上盆和换盆447

二、盆土的选择447

一、盆栽茉莉场地选择447

第一节 场地选择和盆土的选配447

第六章 茉莉的盆土栽培447

二、成熟花、生花(青蕾)和开花的区别448

一、鲜花的采收标准448

第二节 鲜羊花的采收448

第一节 及时按标准采收鲜花的意义448

第七章 茉莉鲜花的采收与贮运448

第四节 盆栽茉莉的越冬448

三、剪枝和打顶448

三、采摘茉莉花的时间449

四、采摘方法449

五、鲜花的分级449

第三节 鲜花的贮运450

五、花、果、种子452

第二节 桑树生长发育的条件452

四、叶452

一、光照452

二、温度452

一、根452

三、芽452

二、茎452

第一节 桑树的器官452

第一章 概述452

第十六篇栽桑452

第一节 播种育苗453

第二章 桑苗培育与桑树良种453

六、土壤453

五、养分453

四、空气453

三、水分453

一、种子的采集和贮藏454

二、桑籽的品质鉴定454

三、播种454

四、苗圃管理455

五、实生苗利用与处理455

三、嫁接的种类和方法456

二、接穗的采集与贮藏456

第二节 嫁接育苗456

一、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456

第三节 快速育苗458

一、扦插育苗459

二、压条育苗459

第四节 苗木出圃460

一、起苗460

二、分级460

三、运输460

第五节 桑树品种460

一、地方品种460

二、优良杂交品种463

二、合理的栽植密度464

一、密植增产的原因464

二、栽桑地利用规划464

第二节 合理密植464

第一节 栽桑地的选择与规划464

第三章 桑园的建立464

三、引进品种464

一、栽桑地的选择464

三、增肥改土466

五、一步成园栽植法466

四、栽植时期与栽植方法466

二、开挖植沟、植穴466

一、栽桑地整理466

第三节 桑树栽植466

第四章 桑树剪枝与收获467

第一节 主要树型养成法467

一、地桑养成法467

二、低干桑养成法468

三、中干桑养成法468

四、高干桑养成法468

二、桑叶的合理收获469

一、桑叶收获方法469

五、丰产树型快速养成法469

第二节 桑叶收获469

第三节 桑叶的收获量470

一、收获量的概念470

二、桑叶收获量的预测470

三、预测桑叶收获量的注意事项471

第五章 桑园的施肥技术471

第一节 合理施肥471

一、施肥量471

二、施肥时期472

三、桑园常用的肥料品种472

四、施肥方法473

第二节 桑园绿肥栽培技术474

第六章 桑园的管理技术475

第一节 桑园土壤管理475

一、耕翻475

三、灌溉与排水476

二、除草技术476

第二节 桑树护理477

一、剪梢477

二、整枝477

三、结束和解束477

四、摘心477

五、疏芽477

第七章 桑树高产栽培技术478

第一节 桑园高产模式栽培478

一、选择立地条件较好的土地栽桑建园478

二、合理密植,培养高产群体478

三、合理经济施肥,提高肥料报酬478

四、合理剪定采伐,提高桑叶利用率478

五、加强防旱,增强抗逆能力478

六、注重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478

一、桑园复合经营的意义479

二、桑园行间的利用479

第二节 桑园复合经营479

第八章 桑树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482

第一节 主要病害及其防治482

一、桑黄化型萎缩病482

二、桑萎缩型萎缩病482

三、桑花叶卷叶病482

四、桑疫病482

五、桑青枯病482

六、桑紫纹羽病482

十、桑炭疽病483

十二、桑里白粉病483

十一、褐斑病483

七、桑根结线虫病483

九、桑拟干枯病483

八、桑芽枯病483

十三、桑表白粉病484

十四、污叶病484

十五、漆斑病484

五、桑虱485

四、桑蓟马485

六、桑象虫485

第二节 主要虫害及其防治485

二、野蚕485

一、桑螨485

三、桑螟485

七、桑毛虫486

八、桑尺蠖486

九、桑白蚧487

十、桑天牛487

十一、桑瘿蚊487

十二、桑吸浆虫488

十三、春尺蠖488

十四、黄卷叶蛾489

十五、桑蓑蛾489

十六、桑粉虱490

第三节 主要病虫害的全年防治490

一、冬季防治490

三、夏秋季防治491

二、春季防治491

第十七篇草坪493

第一章 概述493

第一节 草坪的发展历史493

第二节 草坪的功能493

一、草坪能维护人类生活环境的生态平衡493

二、草坪美化环境和创造舒适的活动场所494

三、草坪能保持水土,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494

第三节 草坪业发展前景494

一、草坪生产、科研发展现状494

二、我国草坪业发展前景494

第二章 草坪草的类型与特性495

第一节 草坪及草坪草的类型495

一、根据草坪草对气候的适应性分类495

二、根据草坪草的用途分类495

二、草坪草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496

一、草坪草的植物学特性496

第二节 草坪草的特性496

三、根据草坪植被组成分类496

第三节 草坪的草种选择与种植区划498

一、草坪的草种选择依据498

二、中国草坪草种种植分区(参考)498

第三章 常用草坪草种499

第一节 暖季型草坪草种499

一、结缕草499

二、野牛草501

三、狗牙根501

四、假俭草502

五、地毯草502

第二节 冷季型草坪草种503

一、草地早熟禾503

二、早熟禾503

四、匍匐翦股颖504

三、加拿大草熟禾504

五、绒毛翦股颖505

六、多年生黑麦草505

七、羊茅草505

八、紫羊茅505

第三节 几种观赏型草坪草种506

一、白三叶506

四、五色草507

三、麦冬507

二、马蹄金507

第四节 常见草坪草种表509

第四章 草坪草种籽及草皮生产512

第一节 国内外草坪草种籽及草皮生产现状512

一、国外草坪草种籽及草皮生产现状512

二、我国草坪草种籽生产前景513

第二节 草坪草种籽生产513

一、草坪种籽田的农业技术要点513

二、草坪草种籽的收获与保藏514

三、建立草坪草种籽的良种繁育制度515

一、草坪植生带的生产与应用516

二、草皮生产516

第三节 草坪植生带及地毯式草皮的生产516

第五章 草坪建植517

第一节 土地平整与改良517

一、土壤检测517

二、清理和平整土地517

三、土壤改良517

一、草种的选配518

第二节 排灌系统的设置518

第三节 草种的选配与建植518

二、草坪建植519

第六章 几种专用草坪的建设与管理520

第一节 足球场草坪520

一、足球场的设计标准520

二、足球场排灌系统的建设520

五、足球场草坪管理521

四、足球场草种选择521

三、足球场土地整理与土壤改良521

第二节 高尔夫球场草坪522

一、概况522

二、高尔夫球场的建植、管理技术522

第三节 五色草花坛524

一、五色草花坛的设计524

二、立体花坛的制作与建植524

三、立体花坛的养护524

一、评价的程序和方法525

二、草坪草品质评价综合指标体系525

第七章 草坪品质评价与管理525

第一节 草坪草品质评价525

第二节 草坪灌溉527

一、确定草坪需要灌水的方法527

二、灌水时间527

三、灌水量527

一、施肥时期528

二、施肥量528

第四节 草坪施肥528

第五节 其它管理528

一、土壤酸性的改良528

一、修剪的时间528

四、草坪修剪规则528

三、修剪高度528

二、修剪的次数528

第三节 草坪修剪528

二、中耕松土529

三、表施土壤529

第六节 草坪杂草防除529

一、以草制草、生物控制529

二、防止杂草种籽入侵529

三、机械、人工除杂草529

四、化学防除529

第八章 草坪病虫害及其防治531

第一节 草坪病害及其防治531

一、容易引起草坪病害的环境条件531

二、草坪病害的综合防治531

三、主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532

四、常见草坪草病害防治533

第二节 草坪虫害及其防治534

一、主要地上害虫的种类与防治534

二、主要地下害虫的种类与防治535

第十八篇绿肥537

第一章 概述537

第一节 中国绿肥发展概况537

第二节 绿肥的种类及分布537

一、绿肥作物种类537

二、绿肥资源及其分布537

第三节 绿肥作物的效益及作用541

一、绿肥的肥用效果541

二、绿肥的饲用效果541

三、绿肥对发展工副业的作用541

二、重视经济效益的原则542

一、因地制宜的原则542

三、农牧结合,肥饲兼用的原则542

四、绿肥对农业生态的作用542

第二章 绿肥作物的种植方式542

第一节 确定种植方式的原则542

四、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的原则543

五、粮肥互相配合、共同促进的原则543

第二节 粮肥轮作543

一、粮肥轮作的概念及作用543

二、粮肥轮作的类型和种植方式543

第三节 粮肥复种543

一、粮肥复种的概念与作用543

二、粮肥复种的类型及种植方式544

第四节 粮肥间作套种544

一、粮肥间作套种的概念及作用544

二、粮肥间作套种的类型及方式544

第二节 提高播种质量545

二、作好种子处理,保证全苗545

一、检查种子纯净度和发芽率545

第三章 绿肥高产栽培技术545

第一节 选用适宜的种类及品种545

第三节 绿肥混播技术546

一、绿肥混播的效应546

二、混播栽培方法546

第四节 绿肥高产的肥水管理546

一、增施磷肥546

一、留种存在的问题547

二、提高种子产量的技术措施547

三、水分管理547

第五节 绿肥留种技术547

二、适施其他肥料547

三、留种田长势长相及促控措施548

第四章 绿肥的合理利用551

第一节 绿肥的翻压551

一、绿肥翻压的原则551

二、绿肥翻压时间的确定551

一、绿肥的刈割553

第二节 割青与根茬利用553

三、绿肥翻压数量的确定553

四、绿肥翻压技术553

二、绿肥茬地利用554

第三节 绿肥的堆沤554

一、绿肥沤制凼肥554

二、一季绿肥两季利用554

三、“萍肥库”554

四、制造堆肥554

第四节 果、林绿肥利用554

第五章 重要绿肥作物555

第一节 紫云英555

一、生物学特性555

二、栽培技术要点555

三、利用技术555

二、栽培利用技术556

一、生物学特性556

四、类型与品种556

第二节 苕子556

第三节 草木樨557

一、种类及特性557

二、栽培技术557

一、品种与分布558

三、栽培技术558

二、生物学特性558

第四节 箭筈豌豆558

三、利用技术558

四、利用技术559

五、留种技术559

第五节 金花菜559

一、品种与分布559

二、生物学特性560

三、栽培利用技术560

第六节 紫花苜蓿561

三、商陆561

四、养分含量与利用561

三、栽培技术562

一、品种与分布562

二、生物学特性562

四、营养成分与利用价值563

第七节 田菁563

一、种类及分布563

二、生物学特性563

三、经济效益564

四、栽培利用技术564

第八节 紫穗槐564

一、生物学特性564

二、栽培利用技术565

第九节 乌豇豆565

一、特征特性565

二、养分含量与利用价值565

二、栽培利用技术566

一、生物学特性566

第十节 肥田萝卜566

三、栽培利用技术566

第十一节 黑麦草567

一、生物学特性567

二、栽培利用技术568

第十二节 满江红568

一、种类及分布568

二、生物学特性568

三、繁殖569

四、养殖利用技术569

五、成分及其利用570

第十四节 其他绿肥570

一、沙打旺570

二、青葙570

第二节 人参的分布574

第一节 人参简介574

第三节 人参的分类574

第十九篇人参574

第一章 概述574

第四节 红参和白参的功效576

一、红参576

二、白参576

一、人参的科属与外形578

二、人参的药用价值578

第一节 人参的外形与价值578

第二章 人参的生物学特征578

第二节 人参的成分与经济价值579

第三节 人参的植物学特性579

第四节 人参的生长习性580

一、地上部生长发育特性580

二、种子的生物学特性581

三、根的生物学特性581

四、对环境条件的要求581

二、种子处理582

一、选种582

三、播种方法582

第一节 人参繁殖地的选择582

第二节 繁殖方法582

第三章 人参的栽培技术582

第三节 栽培方法583

一、农田栽参583

二、伐林栽参584

三、林间栽参584

第四节 人参的栽培技术584

一、参栽的选择与消毒584

二、去须整形584

三、栽植密度585

四、栽植方法585

第五节 人参的田间管理586

一、搭荫棚586

二、松土除草586

八、枯萎后至出苗前管理587

七、防寒越冬587

六、土壤水分管理587

四、培土587

三、摘花蕾587

五、追肥587

九、生育期管理588

第六节 人参的病虫害防治588

一、病害588

二、虫害589

三、鼠害589

第四章 人参的采收与综合利用开发589

第一节 人参的收获589

第二节 人参的加工589

一、红参的加工方法590

二、糖参的加工方法590

三、生晒参的加工方法590

一、人参的药材性状591

二、人参的规格标准591

第三节 人参的药材性状及规格标准591

第四节 人参的综合利用与开发594

第五节 人参的选购和贮存594

附录一常用人参中成药主治功用表595

附录二其它参类药材简介599

一、西洋参599

二、党参600

五、五加参601

四、太子参601

三、沙参601

第二十篇天麻603

第一章 概述603

第二章 天麻的生物学特性603

第一节 天麻的繁殖603

一、天麻的有性繁殖603

二、天麻的无性繁殖603

三、天麻多代无性繁殖退化的原因及防治退化的措施603

一、天麻的生活史604

二、天麻花茎生长发育特性604

第二节 天麻的生长发育604

三、天麻种子萌发及块茎生长发育特性605

第三章 与天麻栽培相关的真菌607

第一节 蜜环菌607

一、生物学特性607

二、蜜环菌和天麻无性繁殖的关系608

一、紫萁小菇等萌发菌的生物学特性610

二、紫萁小菇等萌发菌和天麻有性繁殖的关系610

第二节 紫萁小菇等萌发菌610

第四章 天麻无性繁殖栽培技术611

第一节 蜜环菌种的分离、制作、复壮及保藏611

一、蜜环菌菌种的分离611

二、原种和栽培种的扩制612

三、蜜环菌菌种的复壮和保藏612

第二节 蜜环菌枝和蜜环菌棒的培养613

一、基础培养料的配制及选择613

二、蜜环菌枝的培养613

三、蜜环菌棒的培养614

四、菌枝和菌棒的质量要求及科学管理615

第三节 天麻无性繁殖栽培技术616

一、栽培场地及栽培季节的选择616

二、种麻的选择、摆放和用量616

三、当前几种无性栽培高产技术617

四、天麻无性栽培高产技术要点619

五、天麻猪苓混种高产模式619

三、紫萁小茹等萌发菌的原种及生产种制作620

一、育种场制种620

第二节 天麻种子的制备620

第一节 天麻种子萌发菌菌种的分离、复壮和制作620

二、紫萁小菇等萌发菌的复壮620

一、天麻种子萌发菌的分离620

第五章 天麻有性繁殖栽培技术620

二、温室制种621

第三节 天麻有性繁殖栽培技术622

一、天麻播种前的准备工作622

二、天麻的播种期和播种量622

三、天麻有性繁殖播种方法及管理623

第六章 天麻栽培的综合管理625

第一节 天麻引种在栽培管理上要注意的问题625

一、天麻引种的概念625

二、天麻引种栽培可能出现的问题625

四、天麻有性栽培技术的成败关键因素分析625

三、解决天麻引种所出现的问题的方法626

四、天麻引种栽培管理上的特点626

第二节 天麻栽培的田间管理626

一、天麻的抗逆性分析626

二、水分、温度在天麻生长发育中的作用626

三、天麻栽培田间管理的主要内容627

第三节 天麻栽培的病虫害防治628

一、病害及其防治628

二、虫害及其防治629

二、采收年限631

四、采收方法631

三、收获季节631

第七章 天麻的采收、加工及质量鉴别631

一、采收标准631

五、产量估算632

第二十一篇灵芝634

第一章 概述634

第二章 灵芝的生物学特性634

一、营养634

二、温度634

六、酸碱度(pH值)635

第三章 灵芝制种技术635

三、湿度635

五、光线635

四、空气635

第一节 制种设备与器具636

一、培养基灭菌设备636

二、器具636

三、药品637

一、培养基的制备638

第三节 母种的制作638

四、常用杀虫剂638

第二节 野生灵芝的采集638

二、菌种分离640

三、母种的扩大繁殖641

第四节 原种的制作641

一、广口瓶原种的制作642

一、培养料配制643

三、接种643

二、培养料装袋、灭菌643

第五节 栽培种的制作643

二、液体菌种的制作643

四、培养644

五、段木菌种的制作644

六、培制菌种时注意事项644

第六节 灵芝菌种的复壮和保藏645

一、菌种的复壮645

二、菌种的保藏645

一、生产流程646

第四章 灵芝栽培技术646

第一节 室内袋栽646

二、栽培季节安排647

三、芝房准备647

四、培养料的配比647

五、装袋、接种、发菌647

六、出芝管理647

第二节 室内瓶栽648

第三节 室外袋栽649

一、露地栽培649

二、阳畦栽培649

第四节 大田速生丰产栽培649

一、制棒发菌649

二、室外排场649

三、接种培养菌丝体650

四、场地选择与作畦650

二、制作培养基650

五、菌袋移入林地栽培650

六、出芝管理技术650

第五节 菌农套种650

一、栽培季节安排650

第六节 林内袋栽650

二、方法650

一、配方650

三、田间管理650

第七节 短段木熟料栽培651

一、树种选择651

二、砍伐期651

三、栽培方法651

第八节 天然段木栽培652

一、天然段木栽培652

二、树桩栽培652

第十节 灵芝盆景制作653

第九节 半熟料栽培653

三、天然寄主引种法653

第十一节 发酵法生产灵芝菌丝体655

一、固定培养655

二、深层发酵655

第一节 病害的基本概念656

一、非侵染性病害656

二、侵染性病害656

第二节 虫害的基本概念656

一、各类害虫的主要特征656

二、害虫的主要习性656

第三节 常见病虫害的防治656

一、菌种污染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656

二、常见病害防治657

附录一培养料的主要营养成分(%)662

附录二培养料的碳氮比664

第五章 病虫害防治665

附录三培养料的含水量(%)(一)665

附录四培养料的含水量(%)(二)666

附录五常用药物使用参考表667

三、常见虫害防治670

附录六常用药品的配制及用途670

附录七常用农药混合使用表671

附录八相对湿度对照表672

附录九我国的灵芝品种673

一、苎麻生长发育的规律677

第二章 苎麻的生物学特性677

第一章 概述677

第二十二篇苎麻677

二、苎麻生长发育的条件679

第三章 苎麻繁殖技术680

一、苎麻的有性繁殖680

二、苎麻的营养繁殖681

第四章 麻苗移栽及建园683

一、选好麻地,合理规划683

四、移栽新麻的密度684

二、深耕整地、增施基肥684

三、移栽新麻的时间684

五、栽植新麻的方法685

第五章 栽培管理技术685

一、新麻园管理685

二、壮龄麻园管理686

三、高产麻园的管理技术687

四、老龄麻园更新、复壮687

五、激素在苎麻生产上的应用687

六、麻园败蔸与更新复壮687

第六章 苎麻的收获和剥制技术688

一、苎麻688

二、适时收获688

三、剥皮688

四、浸麻689

五、刮麻689

二、炭疽病690

一、根腐线虫病690

第七章 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690

六、晒麻690

三、角斑病691

四、褐斑病691

五、白纹羽病691

六、立枯病692

七、青枯病692

八、苎麻夜蛾692

九、苎麻黄蛱蝶692

十、苎麻赤蛱蝶693

十一、苎麻天牛693

十二、苎麻金龟子693

第八章 苎麻品种694

一、湖南省苎麻品种694

三、江西省苎麻良种701

二、湖北省苎麻良种701

四、四川省苎麻良种702

五、广西省苎麻良种702

六、贵州省苎麻良种702

第二十三篇杜仲704

第一章 形态、解剖特征及自然类型704

第一节 形态、解剖特征704

第二节 自然类型704

第二节 引种概况706

第二章 分布及引种706

第一节 分布概况706

第三章 生物学、生态学特性709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709

一、雌雄性别709

二、萌芽性709

三、根系发育特性709

一、对光照的要求711

二、对气候适应性711

第二节 生态学特性711

四、环状剥皮再生特异性711

三、对地形适应性712

四、对不同岩性土壤的适应性试验研究712

五、对土壤的适应性713

第四章 生长发育714

第一节 木材生长714

第二节 树皮生长714

第四节 结实715

第三节 树叶年生产量715

第五章 杜仲林类型716

第一节 散生林类型716

第二节 次生天然杜仲混交林类型716

一、贵州遵义次生天然杜仲混交林716

二、湖南次生天然杜仲混交林716

第三节 人工林类型717

一、人工纯林类型717

二、母树林建立718

一、种子园建立718

第六章 良种选育及壮苗培育718

第一节 良种选育718

二、人工混交林类型718

第二节 壮苗培育720

一、实生繁殖苗培育720

二无性繁殖苗培育727

第七章 营造技术及抚育728

第一节 营造技术728

一、杜仲立地分类与评价问题728

二、造林地选择729

三、整地施肥730

四、造林密度731

五、选择壮苗732

六、定植技术732

第二节 抚育732

一、幼林抚育732

二、矮林作业(丛生型)735

一、乔林作业(主干型)735

第一节 作业方式735

第八章 经营管理735

二、成林抚育735

三、头木林作业737

第二节 主伐更新740

第三节 生物量及地上总皮量测定研究740

一、生物量测定研究740

二、地上总皮量测定研究741

一、环剥再生的实例和意义743

第四节 再生皮经营问题743

二、杜仲树皮的显微结构744

三、环剥技术要点744

四、剥皮后新皮的再生745

五、影响剥皮再生的条件745

六、再生皮的产量测定746

第九章 主要病虫害防治746

第一节 病害防治746

一、猝倒病746

二、木蠹蛾747

一、地老虎747

二、根腐病747

第二节 虫害防治747

三、夜蛾749

四、刺蛾749

第十章 林产品利用750

第一节 药用750

一、杜仲皮入药750

二、杜仲叶代杜仲皮752

三、功效及药理752

第二节 胶用753

一、性质、性状及用途研究概况753

二、近期杜仲胶研究、开发利用与展望756

第三节 材用756

一、木材结构756

二、木材显微构造756

第五节 杜仲资源综合开发利用757

第四节 饮料及其它新产品的开发利用757

三、木材性质757

第二十四篇白术三七759

第一章 白术概述759

一、产地分布759

二、形态特征759

三、生长习性759

四、产销情况与发展前景759

第二章 白术的栽培技术760

第一节 种植方法760

一、选地整地760

二、选种育苗760

三、术栽贮藏760

四、大田栽种760

一、病害761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761

五、抗旱排涝761

四、除蘖摘蕾761

二、大田管理761

一、苗期管理761

第二节 田间管理761

三、追肥761

一、采收762

二、药材性状762

三、规格标准762

第三章 白术的采收与加工762

二、虫害762

四、贮藏与养护763

第四章 白术的特征与伪品鉴别763

一、性状特征763

二、显微特征764

三、化学成分765

四、理化鉴别766

第五章 三七概述766

第一节 三七的特性766

第一节 栽培地的选择767

第二节 产销情况及发展前景767

第六章 三七的栽培技术767

第二节 种植方法768

一、搭棚768

二、施基肥768

第三节 繁殖技术768

一、选种及种子处理768

二、播种768

三、苗期管理768

四、定植768

五、调节温湿度769

一、黄锈病769

第五节 病虫害防治769

六、摘除花蕾769

七、越冬管理769

四、调节透光度769

三、追肥769

二、淋水和排水769

一、除草和培土769

第四节 田间管理769

十、蚜虫770

九、蚧壳虫770

八、短须螨770

七、日灼病770

六、黑斑病770

五、根腐病770

四、疫病770

三、炭疽病770

二、立枯病770

十一、蛞蝓771

第七章 三七的采收及加工771

第一节 采收加工771

一、采收771

二、加工771

二、规格标准772

第二节 药材性状及规格标准772

一、药材性状772

第三节 贮藏养护773

第八章 三七的特征及防伪鉴别774

一、三七与伪品来源775

二、性状特征775

三、显微特征775

四、化学成分778

第九章 中药材的采收、加工、炮制与质量鉴别779

第一节 中药材的采收与加工779

一、中药材的采收时期和方法779

二、中药材的产地初加工780

三、中药材的贮藏保管780

第二节 中草药的炮制781

一、中草药炮制的目的781

二、中草药的削制及其应用781

四、中草药炮制中火制法的应用782

三、中草药炮制中水制法的应用782

五、中草药炮制中水火制法的应用784

六、中草药炮制中其它制法的应用784

七、中草药炮制后的贮藏及其保管784

二、手摸785

三、鼻闻785

四、口尝785

一、眼看785

第三节 中药材的经验鉴别方法785

五、水试788

六、火试790

第四节 真菌类中药材的培养791

一、培养真菌药材的一般设备791

二、玻璃器皿的洗涤和灭菌791

三、培养基的组成及制备791

四、消毒与灭菌792

六、菌种的保藏与复壮793

七、无菌操作和接种技术793

五、纯菌种的分离793

第二十五篇山楂厚朴796

第一章 山楂概论796

第二章 山楂的生物学特性796

第一节 山楂的开花结果习性796

一、结果特性796

二、花及开花特性796

三、生理落果797

四、果实生长与发育特性797

第二节 山楂伪品鉴别797

第三章 山楂的品种与繁殖799

第一节 山楂的品种799

第二节 山楂的繁殖与苗木包运800

一、山楂的苗木繁殖800

二、苗木的质量要求及包装运输803

第一节 山楂园的建设与土肥水管理804

一、山楂园的建设804

第四章 山楂的栽培技术804

二、果园的土肥水管理807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808

第二节 整形修剪809

一、主要修剪方法及其反应809

二、幼树的整形修剪809

三、初结果树的修剪810

四、盛果期树的修剪810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812

一、山楂常见的主要害虫预测预报方法812

六、克服大小年和提高坐果率的修剪方法812

五、衰老期树的修剪812

二、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813

三、山楂常用农药的配制和使用方法816

四、各种农药可否混合使用查对表818

第五章 山楂的采收和贮藏819

一、适期采收819

二、贮藏819

第二节 厚朴的生物学特征特性820

三、厚朴栽培的意义820

一、形态特征820

第六章 厚朴及其生物学特性820

一、概述820

第一节 厚朴概论820

二、分布820

二、生长发育特性821

第三节 厚朴的内含成分821

第四节 厚朴的混淆品及鉴别821

一、厚朴的特点821

二、混淆品姜朴的特点822

三、混淆品大叶木兰的特点823

四、混淆品木莲的特点823

五、伪品大泡通的特点824

第七章 厚朴的品种与栽培技术824

第一节 厚朴的品种824

一、种类及其分布824

二、厚朴的品种类型及其选育824

一、培育苗木825

第二节 厚朴的栽培技术825

二、造林826

三、田间管理827

第三节 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827

一、病害827

二、虫害828

第八章 厚朴的采收与加工利用829

第一节 厚朴的采收829

一、厚朴皮采收利用829

二、厚朴的加工830

三、厚朴花果采收利用831

四、厚朴皮、花的贮藏831

第二节 厚朴药材性状及规格标准831

一、药材性状831

二、规格标准831

三、贮藏与养护833

1999《中国种植养殖技术百科全书 第1卷》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黄善香主编 1999 海口:南方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大百科全书  美术  1(1990 PDF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 美术 1
1990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中国种植养殖技术百科全书  第三卷(1999年03月第1版 PDF版)
中国种植养殖技术百科全书 第三卷
1999年03月第1版 南方出版社
中国种植养殖技术百科全书  第四卷(1999年03月第1版 PDF版)
中国种植养殖技术百科全书 第四卷
1999年03月第1版 南方出版社
中国种植养殖技术百科全书  第一卷(1999年03月第1版 PDF版)
中国种植养殖技术百科全书 第一卷
1999年03月第1版 南方出版社
中国种植养殖技术百科全书  第二卷(1999年03月第1版 PDF版)
中国种植养殖技术百科全书 第二卷
1999年03月第1版 南方出版社
农牧民养殖种植技术( PDF版)
农牧民养殖种植技术
良种鲫的养殖技术( PDF版)
良种鲫的养殖技术
特种水产养殖技术(1999 PDF版)
特种水产养殖技术
1999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小百科全书  5  技术科学(1994 PDF版)
中国小百科全书 5 技术科学
1994 北京:团结出版社
中国水利百科全书  第1卷(1991 PDF版)
中国水利百科全书 第1卷
1991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中学百科全书  劳动技术卷(1994 PDF版)
中学百科全书 劳动技术卷
1994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科学技术百科全书  第18卷  植物学(1988 PDF版)
科学技术百科全书 第18卷 植物学
1988 北京:科学出版社
科学技术百科全书  第1卷  数学(1980 PDF版)
科学技术百科全书 第1卷 数学
1980 北京:科学出版社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养蜂卷(1993 PDF版)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养蜂卷
1993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最新特种养殖种植技术与实例(1993 PDF版)
最新特种养殖种植技术与实例
1993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