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学与土壤学原理 上、下》求取 ⇩

上册目录1

1

绪论1

第一篇18

第一章 土壤和肥力岩石的风化作用18

§ 1.壤土及其肥力的概念18

§ 2.土壤的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21

§3.岩石的物理风化作用23

§ 4.岩石的化学风化作用25

§5.母质的机械组成30

第二章苏联领土内的成土母质32

§1.岩石风化物的迁移成土母质的形成32

§ 2.苏联成土母质的类别及其分佈35

§ 3. 成土母质对于土壤肥力因素——植物的水分和养料——的关系38

第三章土壤形成过程的一般程序土壤中的腐植质42

§1. 植物营养元素的地质循环和生物循环43

§ 2.土壤的选择吸收能力是生长在土壤中的植物的特性43

§3.有机物质的构成和分解是土壤形成过程的本质45

§4. 引起土壤形成过程的地上植物群落47

§5.土壤中腐植质的形成52

§6.腐植黄酸及其产物的一般特性54

第四章在酸性铝矽酸盐冰碛物上的土壤形成过56

程的灰化土时期56

§1.森林对于其所在地的水分状况的影响56

§2.枯枝落叶层的真菌分解作用60

§3.灰壤的形成作用及其形成阶段60

§4.灰壤的化学组成与机械组成及其特性62

§5. 在形成灰壤时,澱积层和潜育层的发生以及这两个土层的特性66

§6.灰化土的层次及其肥力状况72

§7.灰壤形成作用的特性与地势的关系73

第五章在酸性铝矽酸盐冰碛物上土壤形成过程的生草土79

时期草地土阶段79

§1.森林被草地自然代替的原因79

§2.林冠下草地根茎期的发展82

§3.草地根茎期被草地疏丛期的代替82

§4.不肥沃的灰化层转变为肥沃的生草土层的自然过程85

§2.多年生牧草的播种法88

§5.生草灰化土及其土层88

§6.生草灰化土的种类及其农业特性90

第六章在酸性铝矽酸盐冰碛物上土壤形成过程的生草土92

时期沼泽土阶段92

§1.草地沼泽化的原因92

§2.沼泽土阶段的各个发育期94

§3.地势对生草土过程的草地土阶段和沼泽土阶段的影响99

§4.土壤的相对年龄和绝对年龄的概念103

§5.森林草地土壤氣候带在苏联的分佈和在农业上的利用104

§2. 在冰沼原中沼泽土过程的发育·森林冰沼原106

第七章冰沼原和河谷的土壤形成过程的生草土时期106

§1. 解冻的冰碛物上的初期土壤形成过程106

§3.河流的水分状况·水泛地的三个地区110

§4.河床附近的砂质水泛地113

§5. 中央粒状水泛地的土壤形成作用及其自然肥力条件115

§6. 中央层状水泛地的土壤的形成及提高其生产力的方法119

§7. 段丘附近的水泛地地区,其沉积物和利用124

第八章土壤形成过程的生草土时期黑钙土阶段128

§1. 罗蒙诺索夫、多库查耶夫和科斯多切夫在确定128

黑钙土起源方面的作用128

§2. 形成黑钙土的一般自然条件129

§3. 北方黑钙土的形成及其自然肥力·森林草原土130

形成过程的发育特性136

§4. 在森林与草地的影响下,碳酸盐冰碛物上的土壤136

§5. 普通黑钙土的形成及其自然肥力138

§6. 在森林与草地的影响下,二叠纪冰碛物上的142

土壤形成过程的发育特性142

§7. 二叠纪冰碛物上肥沃黑钙土的形成143

§8. 西西伯利亚混合冰碛物的黑钙土144

§9. 苏联的黑钙土土壤气候带145

§1. 黑钙土草原被乾草原代替的原因148

第九章从生草土时期到草原时期土壤形成过程的148

过渡阶段乾草原148

§2.黑钙土的退化及其对草原水分状况的影响149

§3. 南方黑钙土、黑钙土的柱状碱土及其肥力151

§4.栗钙土与棕钙土·栗钙土的柱状碱土与棕钙土的柱状碱土154

§5.二叠纪冰碛物地区的深柱状碱土156

§6.草原的积水地及其利用157

§ 7.从生草土时期到草原时期过渡的土壤氣候带及其在苏联的分佈158

第十章土壤形成过程的草原时期沙漠草原163

土壤垂直域163

§1.土壤形成过程的草原时期的自然条件·沙漠草原土壤的一般特征163

§2.灰钙土165

§3.盐土的形成166

§ 4.砂沉积物168

§5.低草原和高草原的土壤171

§6. 土壤形成过程的草原时期的土壤氣候带、它在苏联的分佈173

和农业上的利用173

§7.土壤垂直域175

俄华名词对照表181

人名俄华对照表181

对个别译名的解释181

下册目录181

第二篇181

第十一章栽培性良好的土壤的主要特征·无结构土壤和181

有结构土壤的水分状况与养料状况181

§1.植物对水分和养料的要求183

§2.无结构土壤和有结构土壤的水分状况188

§3.无结构土壤和有结构土壤的养料状况191

§4.无结构土壤、有结构土壤与耕作的关系194

§5.有效腐植质和土壤团粒结构的稳固性195

§6.土壤丧失稳固的团粒结构的原因196

§1.杂草的概念200

§2.杂草的危害200

第十二章杂草及其一般防除法200

§3.田间杂草的来源203

§4.杂草的生物学特性204

§5.杂草的主要生物学类别及其代麦206

§6.杂草对家畜的毒害性228

§7.防除杂草的一般农业技术原则230

§8.防除杂草的化学方法232

§9.防草检疫235

§10.田间杂草混杂图的绘制236

§1.生荒农作制238

第十三章原始农作制的发展238

§2.熟荒农作制239

§3休闲农作制245

§4.作物轮种农作制250

第十四章草田农作制的原理260

§1.组成草田农作制的基本措施260

§2.威廉土草田农作制学说中的某些错误见解270

§3.在多年生混合牧草的影响下土壤稳固性团粒结构的形成过程274

§4.栽培多年生混合牧草的饲用意义277

§5.栽培一年生饲用牧草不能建立稳固的土壤团粒结构的原因279

§6.多年生牧草早期收割的农业技术意义和饲用意义280

第十五章作物草田轮作的农业技术原理284

§1.作物草田轮作中的多年生混合牧草285

§3.作物轮作中牧草地的管理法291

§4.牧草地翻耕的时间和方法297

§5.作物草田轮作中作物轮换的次序298

§6.作物草田轮作中的轮换法305

第十六章饲料草田轮作的农业技术原理310

§1.青饲料地310

§2.饲料草田轮作中的一年生作物的类别314

§3.饲料草田轮作中的多年生混合牧草316

§4.草地混合牧草的草地管理及其利用326

§5.草地时期在清除田间杂草和土壤消毒方面的意义329

§6.作物时期作物轮换次序331

§7.饲料草田轮作中作物轮换的实例333

第十七章用普通犁的土壤耕作制度和复式犂的精耕338

§1.土壤耕作的任务与方法338

§2.全翻垡339

§3.半翻垡344

§4.应用松土犂的土壤耕作345

§5.中型犂的土壤耕作347

§6.生草土的粗耕和松土犂的犂耕347

§7.栽培性良好(有结构)的土壤耕作层的技术特性348

§8.双犂犂耕制度349

§9.复式犂精耕350

§10.旋转犂的土壤耕作353

§11.特用犂的土壤耕作354

第十八章土壤基本耕作(秋耕)制356

§1.槎地粗耕356

§2.秋耕363

§3.加深耕作层373

第十九章播种前的土壤耕作制377

§1.春季作物播种前的土壤耕作377

§2.秋耕休闲地的耕作制384

§3.春耕休闲地391

§4.半休闲地393

第二十章播种后的七壤耕作、覆盖和积雪399

§1.播种后的土壤耕作399

§2.覆盖407

§3.积雪408

第二十一章土壤肥力的化学条件及其调节411

§1.土壤酸度增加的原因412

§2.土壤的石灰施用418

§3.防止土壤碱性反应423

第二十二章有机肥料426

§1.?肥427

§2.泥炭及其利用446

§3.绿肥450

第二十三章矿物质肥料455

§1.氮肥456

§2.磷肥467

§3.钾肥484

§4.含硼、锰和铜的肥料490

第二十四章草田轮作中的作物施肥制度494

§1.施肥制的任务494

§2.轮作中的施肥制496

第二十五章防护林系统520

§1.森林对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521

§3.森林的保土作用524

§2.森林的防风作用524

§4.草原地区和森林草原地区的护田林带526

§5.护田林带的配置530

§6.护田林带的播种和种植方法及其?育532

§7.固沙和沙荒造林534

第二十六章苏联各个地区的草田农作制的特点536

§1.非黑钙土地带536

§2.森林草原地区和草原地区551

§3.灌溉地区586

参考文献593

俄华名词对照表599

1954《农作学与土壤学原理 上、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М.Г.契日夫斯基著;许耀奎,祝其昌,王宝云主译 1954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土壤学  下(1951 PDF版)
土壤学 下
1951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图解微型盆景栽培 4 杜松·枫树(1999年06月第1版 PDF版)
图解微型盆景栽培 4 杜松·枫树
1999年06月第1版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土壤与农作(1979年10月第1版 PDF版)
土壤与农作
1979年10月第1版 水利电力出版社
土壤学原理 上册(1981年11月第1版 PDF版)
土壤学原理 上册
1981年11月第1版 科学出版社
土壤学  下(1958 PDF版)
土壤学 下
1958
土壤学  下(1954 PDF版)
土壤学 下
1954 北京:中华书局
农作学与土壤学原理  下(1954 PDF版)
农作学与土壤学原理 下
1954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土壤与农作(1979 PDF版)
土壤与农作
1979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土壤科学原理(1984 PDF版)
土壤科学原理
1984 北京:农业出版社
土壤学与农作学  第2版(1979 PDF版)
土壤学与农作学 第2版
1979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土壤化学原理(1987 PDF版)
土壤化学原理
1987 北京:科学出版社
土壤学与农作学  第3版(1994 PDF版)
土壤学与农作学 第3版
1994 北京:水利电力
土壤和水  物理原理和过程(1981 PDF版)
土壤和水 物理原理和过程
1981 北京:农业出版社
土壤学原理  上(1981 PDF版)
土壤学原理 上
1981 北京:科学出版社
土壤学基础与土壤地理学(1980 PDF版)
土壤学基础与土壤地理学
1980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