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 上》求取 ⇩

上册目录1

序言1

绪论1

社会主义农业的国民经济任务1

生物学——农业的基础。生物学上的唯物主义与反动唯心主义的路线6

绿色植物是农业上的生产资料。绿色植物的生活条件13

植物遗体的分解是农业生产的任务之一。畜牧业在社会主义农业中的意义15

调节作物对水分与养料元素之关系是农业最重要的任务16

道库查耶夫、柯斯得且夫及威廉士的土壤形成作用与提高农业技术的学说17

第一章 地质学及矿物学原理31

地质学及矿物学的概念31

地球的发生33

地球的构造39

地壳的形成42

火山作用49

地震54

地壳的成分57

矿物与岩石的一般概念59

最主要的矿物,其特性与分布71

岩石与岩石的鉴定84

水的地质作用91

冰川对地壳的破坏作用98

大气的地质作用101

地质露头104

各地质时期中地球的生命105

冰川期地球的生命124

第二章 岩石的风化作用与成土母质的形成131

土壤及其肥沃性的概念131

岩石转变为土壤的作用141

岩石的风化作用143

岩石化学风化时植物营养元素的变化151

风化产物的移动。母质或成土母质的形成152

成土母质与土壤的机械组成和分类的概念158

地形对碛石上层沉积物机械组成变化的影响163

土壤水运动的规律164

下册目录167

第三章 土壤形成作用的概况167

土壤的发生与发育167

土壤形成的因素169

土壤中植物灰分及氮素养料元素的聚积是土壤与成土母质相区分的特性185

土壤的吸收能力186

有机与无机的土壤胶体187

选择吸收能力是植物的特性而非成土母质的特性219

有机物质的合成与分解是土壤形成作用的实质。植物灰分与氮素养料的生物小循环220

决定土壤形成作用的高等绿色植物与低等非绿色植物的自然群社221

从土壤学的观点上看植物群社227

威廉士院士的土壤腐殖质学说229

土壤中死有机物质嫌气性、好气性细菌及真菌分解作用的特点237

在好气性和嫌气性条件下氮、磷和硫的转化239

土壤腐殖质的生产意义247

土壤结构的形成是土壤肥沃性发展的基础249

土壤结构的生产意义254

创造与保持土壤结构的方法258

土壤物理性质及其变动260

土壤的养料状况285

创造有结构土壤是提高产量的必要条件294

第四章 土壤形成作用的灰化土时期296

土壤的统一形成作用及其出现的各自然时期和阶段296

土壤形成作用灰化土时期的自然条件297

威廉士院士的灰化土形成作用学说299

木本植物群社在灰化土形成作用中的意义299

林冠下的水分状况300

克列脑酸在灰化土形成作用中的意义。灰化土形成作用的三个阶段302

灰化层的性质303

淀积层分化的过程304

潜育层及其特性306

依地形而决定的灰化土形成作用的特点307

第五章 土壤形成作用的生草土时期的湿草原土阶段和沼泽土阶段311

土壤形成的生草土过程311

森林被湿草原代替的原因312

三种禾本科植物类型315

生草土时期湿草原土阶段发育的地下茎期和疏丛期316

由于生草土所产生的团粒结构318

生草灰化土的构造、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19

湿草原沼泽化的原因327

生草土时期的密丛期328

沼泽土阶段的各期331

地形对生草土过程的湿草原土和沼泽土阶段发展的影响333

沼泽土的构造、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336

沼泽土和泥炭沉积物的农业利用338

森林-湿草原地带的土壤变种。生草灰化土与沼泽土的分类343

生草-灰化土熟化的最重要措施348

第六章 寒原与河谷中土壤形成作用的生草土时期354

寒原的自然条件354

寒原中土壤形成作用357

森林侵入寒原359

寒原的农业利用360

河谷的概念362

河流的水分状况362

三种洼地363

河床附近的洼地。河床附近洼地的土壤形成作用的特点365

中央粒状洼地的形成367

层状洼地的形成,层状洼地的地形及植物369

在段丘附近洼地地带上的土壤形成作用371

第七章 土壤形成作用生草土时期的黑钙土阶段373

在确定黑钙土的发生中洛莫诺索夫、道库查耶夫、柯斯得且夫和威廉士的作用373

黑钙土发育的自然条件377

黑钙土的形成,其形态学上的特征及化学性质383

黑钙土各亚型的比较特征388

黑钙土结构变坏是黑钙土原始式和掠夺式利用的结果397

苏联黑钙土的分布397

第八章 黑钙土的进化与土壤形成作用的干草原时期400

湿草原性干草原进化到干燥草原。干燥草原的植物区系400

黑钙土退化作用。南方黑钙土和黑钙柱状硷土401

栗钙土和棕壤。栗钙土和棕壤的天然肥沃性的条件408

伟大斯大林的改造自然计划415

灰钙土。构造、物理及化学性质420

盐土。盐土的形成和性质425

土壤形成作用干草原时期的砂土地带。砂土地带的农业利用435

苏联过渡地带和干草原带的土壤分布438

第九章 在湿润亚热带中的土壤形成作用垂直土带440

任湿润亚热带中的土壤形成作用440

山地土壤垂直分布的规律性443

土壤-气候带是土壤统一形成作用发展的阶段性表现462

第十章 野外和试验室调查土壤的方法465

在苏联条件下野外调查土壤的任务465

野外调查土壤的准备467

野外调查土壤的方法468

剖面的配置469

土壤剖面的记载470

土壤剖面形态特征的研究471

土样和整段标本采取的程序482

土壤图和土壤报告的编制485

参考文献490

俄中名词对照表493

1954《土壤学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И.Ф.加尔库莎著;梁式弘,王宝云译 1954 北京:中华书局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土壤学  上(1939 PDF版)
土壤学 上
1939 商务印书馆
土壤学(1954.10 PDF版)
土壤学
1954.10 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农政总局农业教育处
土壤学讲义  上(1958 PDF版)
土壤学讲义 上
1958
土壤  土壤学  土壤耕作  土壤改良(1957 PDF版)
土壤 土壤学 土壤耕作 土壤改良
1957 北京:农业出版社
土壤学(1954 PDF版)
土壤学
1954
土壤学  卷上(1935 PDF版)
土壤学 卷上
1935
土壤学( PDF版)
土壤学
中国农业书局
土壤学(1996 PDF版)
土壤学
1996 北京:科学出版社
土壤学(1982 PDF版)
土壤学
1982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土壤学  上(1983 PDF版)
土壤学 上
1983 北京:农业出版社
土壤学原理  上(1981 PDF版)
土壤学原理 上
1981 北京:科学出版社
土壤、土壤学、土壤耕作、土壤改良(1957 PDF版)
土壤、土壤学、土壤耕作、土壤改良
1957 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
土壤学  上(1935 PDF版)
土壤学 上
1935 商务印书局
土壤学(1931 PDF版)
土壤学
1931 广州中山大学农科学院
土壤学  上(1951 PDF版)
土壤学 上
1951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