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基础与土壤地理学》求取 ⇩

绪论1

一、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1

二、土壤科学发展概况4

(一)我国土壤科学发展简况4

(二)国外土壤科学发展简况5

三、土壤地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7

(一)土壤地理学的对象和任务7

(二)土壤地理学的研究方法8

第一章 土壤的形态10

一、土壤的形态学特征10

(一)土壤剖面与土壤发生层次10

(二)土壤的其他主要形态特征13

二、土壤微形态学研究简述15

(一)土壤微形态学研究的内容15

(二)土壤微形态学研究的方法16

(三)土壤微形态学研究的进展16

第二章 土壤矿物质18

一、土壤矿物质的来源和分类18

(一)土壤中的原生矿物18

(二)土壤中的次生矿物20

二、土壤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意义23

(一)土壤中的大量元素26

(二)土壤中重要的微量元素26

三、土壤矿物质的粒级和土壤质地28

(一)土壤矿物质的粒级划分28

(二)各粒级的主要矿物成分和理化特性29

(三)土壤质地的概念及分类31

(四)土壤质地和肥力的关系及其改良34

第三章 土壤有机质36

一、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和组成36

二、进入土壤的有机质的成分和性质36

(一)不含氮的有机化合物36

(二)含氮的有机化合物37

(三)灰分物质37

三、土壤生物及其对有机质的转化和土壤形成的作用37

(一)土壤细菌38

(二)土壤真菌40

(三)土壤放线菌40

(四)土壤藻类41

(五)土壤原生动物41

四、进入土壤的有机质的转化及其组成元素的循环42

(一)不含氮有机质的分解42

(二)含氮有机质的分解44

(三)土壤中磷和硫的转化46

五、土壤腐殖质组成及其性质48

(一)土壤腐殖质的组成48

(二)腐殖质的分解和积累51

六、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53

第四章 土壤的水分、空气和热量一、土壤水分的类型及其特性55

(一)固态水55

(二)气态水55

(三)束缚水56

(四)自由水57

二、土壤水分常数与土壤水分含量的表示方法60

(一)土壤水分常数60

(二)土壤水分含量的表示方法60

三、土壤水量平衡61

四、土壤空气的组成成分及其来源63

(一)土壤空气中的氧63

(二)土壤空气中的氮63

(三)土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63

(四)土壤空气中的水汽63

(五)土壤空气中的其他气体64

五、土壤的通气性及土壤与大气间的气体交换64

(一)土壤的通气性64

(二)土壤与大气间的气体交换64

六、土壤热量的来源与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65

(一)土壤热量的来源65

(二)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66

七、土壤的热学特性与热量平衡67

(一)土壤的热学特性67

(二)土壤的热量平衡69

八、土壤水、气、热的相互关系及其调节69

(一)土壤水、气、热的相互关系70

(二)土壤水、气、热的调节70

第五章 土壤胶体与土壤吸收性72

一、胶体的一般概念72

二、土壤胶体的种类72

(一)土壤矿质胶体73

(二)土壤有机胶体73

(三)矿质有机胶体复合体73

三、土壤胶体微粒的构造和性质73

(一)土壤胶体微粒的构造73

(二)土壤胶体的性质75

四、土壤吸收性能的种类及其意义78

(一)土壤吸收性能的种类78

(二)阳离子代换吸收作用79

(三)阴离子的吸收作用82

第六章 土壤溶液85

一、土壤溶液的组成85

(一)土壤溶液的组成成分85

(二)影响土壤溶液变化的因素85

二、土壤溶液中的氧化还原作用87

(一)土壤中主要元素和化合物的氧化还原过程87

(二)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因素88

(三)土壤氧化还原状态对土壤和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其调节90

三、土壤的酸碱度90

(一)控制土壤酸碱度的因素91

(二)土壤酸度的种类93

四、土壤的缓冲性94

(一)土壤中含有多种弱酸94

(二)土壤中两性物质的存在94

(三)土壤吸收性复合体的缓冲作用95

(四)酸性土壤中存在的铝离子有缓冲作用95

五、土壤酸碱度对土壤发育及植物养分供应的意义95

(一)土壤反应在土壤发育中的意义95

(二)土壤反应与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及与植物生长的关系96

第七章 土壤结构及土壤物理性质一、土壤结构98

(一)土壤结构的种类98

(二)土壤结构的形成101

(三)土壤团粒结构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102

二、土壤的一般物理性质(孔隙度、比重、容重)103

(一)土壤的孔隙度103

(二)土壤的比重和容重103

三、土壤的物理机械性质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104

第八章 土壤发生发展108

一、土壤形成因素学说108

二、成土因素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110

(一)母质因素110

(二)气候因素111

(三)生物因素115

(四)地形因素120

(五)时间因素121

(六)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演化的影响122

三、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和主要成土过程123

(一)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123

(二)主要的成土过程128

第九章 土壤分类131

一、土壤分类的目的和意义131

二、国外土壤分类的介绍131

(一)联合国的土壤分类131

(二)美国的土壤分类137

(三)苏联的土壤分类139

(四)西欧的土壤分类140

三、我国的土壤分类141

(一)古代的土壤分类141

(二)现代土壤分类的历史回顾141

(三)土壤分类的原则、系统和命名142

四、土壤分类研究工作的展望147

第十章 森林土壤(附冰沼土)148

一、灰化土148

(一)地理分布148

(二)成土条件149

(三)灰化土类土壤的基本特征与形成过程149

(四)灰化土的分类及各类灰化土的特点150

(五)灰化土的利用和改良152

二、棕壤与褐土152

(一)棕壤153

(二)褐土154

(三)棕壤及褐土的利用和改良156

三、红壤、黄壤和砖红壤156

(一)地理分布156

(二)成土条件157

(三)土壤形成过程157

(四)土壤特点159

(五)土壤的利用和改良162

四、黄棕壤163

(一)黄棕壤的地理分布和成土条件163

(二)黄棕壤的形成和特点163

(三)黄棕壤的分类164

(四)黄棕壤的利用和改良164

五、燥红土165

(一)燥红土的地理分布和成土条件165

(二)燥红土的形成特点、性质、利用和改良165

附:冰沼土166

(一)冰沼土的地理分布166

(二)冰沼土的自然条件166

(三)冰沼土的形成过程167

(四)冰沼土的形态特征和性质168

(五)冰沼土的利用和改良168

第十一章 草原土壤170

一、黑土170

(一)黑土的地理分布和形成条件170

(二)黑土的形成过程171

(三)黑土的分类和形态特征171

(四)黑土的利用和改良173

二、黑钙土174

(一)黑钙土的地理分布和形成条件174

(二)黑钙土的形成过程174

(三)黑钙土的分类和性态特征175

(四)黑钙土的利用和改良177

三、栗钙土177

(一)栗钙土的地理分布和形成条件177

(二)栗钙土的形成过程178

(三)栗钙土的分类和性态特征178

(四)栗钙土的利用和改良180

四、棕钙土180

(一)棕钙土的地理分布和形成条件180

(二)棕钙土的形成与性状特征181

(三)棕钙土的利用和改良183

五、灰钙土183

(一)灰钙土的地理分布和形成条件183

(二)灰钙土的形成与性状特征183

(三)灰钙土的利用和改良185

六、黑垆土185

(一)黑垆土的地理分布和形成条件185

(二)黑垆土的形成过程及性状特征186

(三)黑垆土的分类188

(四)黑垆土的利用和改良188

第十二章 荒漠土壤(附绿洲土)一、荒漠土壤的地理分布及形成190

(一)荒漠土壤分布概况190

(二)荒漠土壤的形成190

二、荒漠土壤的分类190

三、荒漠土壤的利用和改良194

附:绿洲土195

(一)绿洲土的熟化过程195

(二)绿洲土的类型划分及其性状特征195

(三)绿洲土的利用和改良198

第十三章 盐成土壤199

一、盐渍土的地理分布与形成条件199

二、盐土的形成过程199

(一)现代积盐过程199

(二)残余积盐过程202

三、盐土的性状202

四、盐土的分类203

(一)按含盐量分类203

(二)按盐分组成分类204

(三)按土壤的形态和成土过程分类204

五、碱土的形成过程211

六、碱土的性状和分类211

(一)碱土的性状211

(二)碱土的分类212

七、盐渍土的改良利用214

(一)水利改良措施214

(二)农业改良措施214

(三)生物改良措施215

(四)化学改良措施215

第十四章 水成土壤217

一、草甸土217

(一)草甸土地理分布及成土条件217

(二)草甸土的形成过程(草甸过程)217

(三)草甸土的理化特征217

(四)草甸土分类及亚类特征218

(五)利用和改良219

二、沼泽土220

(一)沼泽土的分布及成土条件220

(二)沼泽土成土过程220

(三)沼泽土的分类及亚类特性221

(四)沼泽土的利用和改良222

三、白浆土224

(一)白浆土的地理分布及成土条件224

(二)白浆土的成土过程224

(三)白浆土的形态特征及理化性质225

(四)白浆土分类及亚类特征226

(五)白浆土利用和改良227

第十五章 岩成土壤229

一、黑色石灰土和红色石灰土229

(一)地理分布和成土条件229

(二)成土过程229

(三)理化性质230

(四)类型划分230

(五)利用和改良231

二、紫色土232

(一)地理分布和成土条件232

(二)成土过程232

(三)剖面形态与理化性质234

(四)类型划分235

(五)利用和改良236

三、磷质石灰土236

(一)地理分布和成土条件236

(二)成土过程237

(三)剖面形态和理化性质238

(四)类型划分239

(五)利用和改良240

第十六章 水稻土241

一、水稻土的地理分布241

二、水稻土的形成过程241

(一)有机质累积和转化241

(二)粘粒的累积和迁移242

(三)元素活化和迁移242

(四)盐基淋失和复盐基243

三、水稻土主要性态特征245

(一)土壤剖面发生层245

(二)土壤耕性247

四、水稻土的分类247

(一)水稻土分类原则248

(二)红黄壤地区水稻土248

(三)黄棕壤地区水稻土251

(四)北方水稻土253

(五)泛域性水稻土255

五、肥沃水稻土的培育和低产田的改良256

(一)肥沃水稻土的培育256

(二)低产水稻土的改良利用257

第十七章 高山土壤260

一、高山土壤形成的特点260

(一)冻融的影响260

(二)有机物质累积的特点261

(三)土壤发育的幼年性和古土壤的残余性261

二、高山寒漠土262

(一)高山寒漠土的分布及成土条件262

(二)理化性状262

三、高山草甸土263

(一)高山草甸土的分布及成土条件263

(二)高山草甸土的物理化学性质263

四、亚高山草甸土264

(一)亚高山草甸土的分布及成土条件264

(二)理化性质265

(三)亚类特征265

五、高山草原土266

(一)分布及成土条件266

(二)理化性质266

(三)亚类特点267

六、亚高山草原土267

(一)分布及成土条件267

(二)理化性质268

(三)亚类特点268

七、高山荒漠土269

(一)分布及成土条件269

(二)理化性质269

第十八章 土壤分布273

一、土壤分布的水平地带性273

(一)土壤的纬度地带性273

(二)土壤的经度地带性273

二、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276

三、土壤的区域性分布279

(一)土壤的中域性分布279

(二)土壤的微域分布281

第十九章 土壤区划(附我国土壤利用改良分区)一、土壤区划的意义283

二、土壤区划系统和分级单位的划分依据283

三、土壤区划的基本内容和方法285

四、土壤区划举例285

(一)江苏省土壤区划288

(二)江苏省太仓县土壤区划291

附:我国土壤利用改良分区295

(一)我国农业土壤改良类型295

(二)我国农业土壤改良分区295

第二十章 土壤资源及其合理利用一、土壤资源评价的依据299

二、我国的土壤资源300

(一)我国东北地区的土壤资源300

(二)我国西北地区的土壤资源301

(三)我国南方的土壤资源301

(四)我国西南地区的土壤资源302

(五)我国草场地区的土壤资源303

三、世界土壤资源303

(一)极地气候带的土壤资源303

(二)湿润寒温带的土壤资源303

(三)湿润温带的土壤资源304

(四)湿润亚热带的土壤资源304

(五)湿润热带的土壤资源304

(六)干旱地带的土壤资源304

(七)山地及冲积平原的土壤资源305

(八)世界农业发展中的土壤资源问题305

四、土壤侵蚀与土壤保护307

(一)土壤侵蚀的概念和类型307

(二)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308

(三)土壤保护的措施310

五、土壤污染及其防治313

(一)土壤的农药污染313

(二)土壤的重金属污染316

(三)放射性物质对土壤的污染321

第二十一章 土壤调查与制图323

一、土壤调查的目的和任务323

二、土壤调查的准备工作323

(一)组织准备323

(二)比例尺的确定324

(三)工作计划的拟定324

(四)资料的收集325

(五)野外用品的准备326

三、土壤的野外调查和研究326

(一)踏勘与访问326

(二)土壤剖面的设置与挖掘326

(三)土壤形态特征的研究328

(四)土壤剖面的描述和样品、标本的采集333

(五)土壤野外理化性质的测定335

(六)土壤微形态的观察与研究335

(七)土壤分类、分布的野外研究336

四、土壤制图337

(一)路线土壤调查与绘制土壤草图337

(二)土壤详测338

五、室内资料整理339

(一)资料和标本的整理339

(二)土壤样品分析340

(三)土壤图的整理和清绘340

六、航空象片在土壤调查制图中的应用342

(一)航空象片的种类与特点343

(二)航空象片土壤判读的理论与方法345

(三)利用航片绘制土壤图的方法348

1980《土壤学基础与土壤地理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合编 1980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土壤学基础与土壤地理学(1980 PDF版)
土壤学基础与土壤地理学
1980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土壤学(1954.10 PDF版)
土壤学
1954.10 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农政总局农业教育处
土壤  土壤学  土壤耕作  土壤改良(1957 PDF版)
土壤 土壤学 土壤耕作 土壤改良
1957 北京:农业出版社
土壤与基础振动学(1982 PDF版)
土壤与基础振动学
1982
土壤学( PDF版)
土壤学
中国农业书局
土壤地理学(1992 PDF版)
土壤地理学
1992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土壤与土壤管理(1984 PDF版)
土壤与土壤管理
1984 北京:农业出版社
土壤学(1982 PDF版)
土壤学
1982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土壤力学地基及基础(1956 PDF版)
土壤力学地基及基础
1956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土壤地质学(1997 PDF版)
土壤地质学
1997 北京:地质出版社
基础土壤学(1996 PDF版)
基础土壤学
1996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土壤力学地基及基础(1955 PDF版)
土壤力学地基及基础
1955 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
土壤、土壤学、土壤耕作、土壤改良(1957 PDF版)
土壤、土壤学、土壤耕作、土壤改良
1957 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
土壤管理与土壤退化(1983 PDF版)
土壤管理与土壤退化
198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图书情报研究室
土壤学  土壤学基础及土类各论(1958 PDF版)
土壤学 土壤学基础及土类各论
1958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