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实用技术手册》求取 ⇩

目录1

第一篇 传感器及测量系统1

第一章 传感器及测量系统概述1

1.1.1 模拟量传感器及测量电路结构1

1.1.2 模拟量传感器性能指标2

1.1.2.1 精确度2

1.1.2.2 稳定性2

1.1.2.3 输入/输出特性2

1.1.3 数字量传感器及测量电路结构7

1.1.4 数字量传感器性能指标8

1.1.5 数字检测方法9

1.1.5.1 M法数字检测9

1.1.5.2 T法数字检测9

1.1.5.3 M/T法数字检测10

1.1.6 电子细分11

第二章 光电传感器18

1.2.1 光电器件18

1.2.1.1 光电发射器件18

1.2.1.2 光电探测器件20

1.2.2.1 光束传感器工作原理和电气结构33

1.2.2.2 光束传感器的接受器特性33

1.2.2 光束传感器33

1.2.2.3 efector 200系列光束传感器外形及技术参数35

1.2.2.4 光电传感器用电子放大器37

1.2.3 返回-反射传感器(反射传感器)39

1.2.3.1 反射传感器工作原理及电气结构39

1.2.3.2 efector 200系列反射传感器技术参数40

1.2.3.3 efector 200系列反射传感器的接受器特性40

1.2.4 散射传感器47

1.2.4.1 散射传感器工作原理及电气结构47

1.2.4.2 efector 200系列散射传感器的接受器特性47

1.2.4.3 efector 200系列散射传感器技术参数47

1.2.5.1 efector 200红外传感器工作原理53

1.2.5 efector 200红外传感器53

1.2.5.2 红外传感器开关温度及窗口角54

1.2.5.3 efector200红外传感器外形及技术参数55

1.2.6 光电传感器的应用58

第三章 光纤传感器59

1.3.1 光纤传感器概述59

1.3.2 光纤传感器工作原理60

1.3.2.1 强调制型光纤传感器60

1.3.2.2 相位调制型光纤传感器64

1.3.2.3 偏振调制型光纤传感器66

1.3.3.2 光导纤维种类69

1.3.3 光导纤维69

1.3.3.1 光导纤维特性69

1.3.3.3 光纤连接72

1.3.3.4 光纤耦合75

1.3.4 efector 200光纤传感器77

1.3.4.1 光纤传感器工作原理77

1.3.4.2 efector光纤传感器外形及技术参数78

第四章 线位移传感器84

1.4.1 线位移传感器概述84

1.4.2 半导体激光位移传感器85

1.4.2.1 半导体激光位移传感器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85

1.4.2.2 LB系列半导体激光位移传感器86

1.4.2.3 LC系列半导体激光位移传感器89

1.4.2.4 LD系列半导体激光位移传感器95

1.4.3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99

1.4.3.1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99

1.4.3.2 CWY-DO系列电涡流位移传感器技术参数100

1.4.3.3 CWY-DO系列电涡流位移传感器输出特性101

1.4.3.4 CWY-DO系列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外形103

1.4.3.5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应用103

1.5.1.2 莫尔条纹效应105

1.5.1.1 光栅传感器结构105

1.5.1 光栅传感器结构及工作原理105

第五章 光栅传感器105

1.5.1.3 长光栅莫尔条纹106

1.5.2 光栅传感器的光学系统108

1.5.3 光栅传感器的细分电路109

1.5.4 光栅尺109

1.5.4.1 SGC系列长光栅尺109

1.5.4.2 JI系列长光栅尺114

1.5.4.3 LIP/LID/LIDA/LS/LB/ULS系列长光栅尺116

1.6.1 感应同步器结构119

第六章 感应同步器119

1.6.2 感应同步器工作原理121

1.6.3 感应同步器工作方式123

1.6.4 直线式感应同步器接长方法125

第七章 接近传感器126

1.7.1 接近传感器(接近开关)主要技术指标126

1.7.2 接近传感器(接近开关)种类127

1.7.3 感应式接近传感器129

1.7.3.1 感应式接近传感器工作原理129

1.7.3.2 efector 100感应式接近传感器技术参数131

1.7.3.3 EM微型感应式接近传感器139

1.7.3.4 ES系列远距离感应式接近传感器142

1.7.3.5 EG系列高精密度感应式接近传感器147

1.7.3.6 AS系列感应式位移传感器151

1.7.3.7 TA系列贯通型感应式接近传感器155

1.7.4 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58

1.7.4.1 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的工作原理158

1.7.4.2 efector 100电容式接近传感器技术参数159

1.7.5 电磁式接近传感器163

1.7.5.1 电磁式接近传感器工作原理163

1.7.5.2 电磁式接近传感器技术参数163

1.8.1.1 电子流量传感器工作原理164

1.8.1 电子流量传感器164

第八章 流量传感器164

1.8.1.2 电子流量传感器基本结构165

1.8.1.3 电子流量传感器安装165

1.8.1.4 电子流量传感器应用166

1.8.1.5 efector 300系列电子流量传感器外形及技术参数167

1.8.2 efector 300系列电子流量传感器的监控器170

1.8.2.1 VS 0100监控器170

1.8.2.2 袖珍流量监控器172

1.8.2.3 电子流量传感器附件174

1.8.3.2 LD、SLD系列电磁流量计应用、主要技术参数及外形175

1.8.3 电磁流量计175

1.8.3.1 电磁流量计原理175

第九章 温度及热敏传感器179

1.9.1 热敏电阻179

1.9.1.1 热敏电阻工作特性179

1.9.1.2 热敏电阻主要技术参数定义180

1.9.1.3 热敏电阻型号命名法181

1.9.1.4 热敏电阻性能指标181

1.9.1.5 热敏电阻使用及设计182

1.9.2.1 热电偶工作原理184

1.9.2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184

1.9.2.2 热电偶结构185

1.9.2.3 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186

1.9.2.4 热电偶校验188

1.9.3 热电阻温度传感器190

1.9.3.1 热电阻温度传感器基本特性190

1.9.3.2 热电阻温度传感器结构192

第十章 电压及电流传感器193

1.10.1 电压及电流传感器工作原理193

1.10.2.2 霍耳器件电压及电流传感器性能指标194

1.10.2.3 霍耳器件电压及电流传感器型号命名法194

1.10.2 霍耳器件电压及电流传感器性能指标194

1.10.2.1 霍耳器件电压及电流传感器主要特点194

1.10.2.4 霍耳器件电压及电流传感器使用与设计195

1.10.2.5 霍耳器件电压及电流传感器外形尺寸196

第十一章 转速及角位移传感器198

1.11.1 绝对式旋转编码器198

1.11.2 增量式旋转编码器199

1.11.3 增量式角度编码器202

1.11.4 调制式旋转编码器203

1.12.1 图像传感器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205

1.12.1.1 CCD图像传感器205

第十二章 图像传感器205

1.12.1.2 红外图像传感器206

1.12.2 VH系列图像显微检测仪207

1.12.2.1 VH-5900图像显微检测仪207

1.12.2.2 VH-5910图像显微检测仪207

1.12.2.3 VH-6100便携式图像显微检测仪207

1.12.2.4 VH系列图像显微检测仪应用实例209

1.12.3 TVS-2000系列热图像检测系统210

1.12.3.1 TVS系列热图像检测系统特点及功能210

1.12.3.2 TVS系列热图像检测系统配置及技术参数210

1.12.3.3 热图像系统的应用210

1.13.1.1 D/A转换器工作原理212

第十三章 A/D及D/A转换器212

1.13.1 D/A转换器212

1.13.1.2 D/A转换器IC的特点及主要性能指标213

1.13.1.3 DAC 0832 8位D/A转换器214

1.13.1.4 DAC 0800 8位D/A转换器217

1.13.1.5 DAC 0808 8位D/A转换器218

1.13.1.6 AD-558 8位D/A转换器219

1.13.1.7 AD 7520 10位D/A转换器220

1.13.1.8 AD 7522 10位D/A转换器222

1.13.1.9 ADC 1020 10位D/A转换器223

1.13.1.10 AD 7543 12位D/A转换器224

1.13.1.11 DAC 1208 8位D/A转换器226

1.13.2 A/D转换器228

1.13.2.1 A/D转换器主要性能指标228

1.13.2.2 A/D转换器工作原理229

1.13.2.3 A/D转换器IC特点231

1.13.2.4 ADC 0809 8位A/D转换器232

1.13.2.5 ADC 0801 8位A/D转换器234

1.13.2.6 AD 570 8位A/D转换器236

1.13.2.7 ADC 1210 12位A/D转换器237

1.13.2.8 AD 578高速12位A/D转换器238

1.13.2.9 AD 574高速12位A/D转换器239

1.13.2.10 ADC 0816 8位A/D转换器241

1.13.2.11 AD 650 V/F型A/D转换器243

第二篇 电力电子技术246

第一章 电力电子技术概述246

第二章 电力电子器件248

2.2.1 功率二极管248

2.2.1.1 功率二极管248

2.2.1.2 功率二极管模块系列250

2.2.2 晶闸管254

2.2.2.1 普通晶闸管255

2.2.2.2 快速晶闸管257

2.2.2.3 双向晶闸管259

2.2.2.4 逆导晶闸管260

2.2.2.5 光控晶闸管261

2.2.3 可关断晶闸管262

2.2.3.1 可关断晶闸管概述262

2.2.3.2 可关断晶闸管特性及主要参数263

2.2.3.3 可关断晶闸管门极控制电路264

2.2.4 双极型功率晶体管267

2.2.4.1 双极型功率晶体管概述267

2.2.4.2 双极型功率晶体管特性及主要参数268

2.2.4.3 双极型功率晶体管模块基极驱动电路实例270

2.2.4.4 双极型功率晶体管模块系列272

2.2.5.1 功率场控晶体管概述278

2.2.5 功率场控晶体管278

2.2.5.2 功率场控晶体管特性及参数279

2.2.5.3 功率场控晶体管栅极驱动电路实例282

2.2.6 绝缘门极双极晶体管284

2.2.6.1 绝缘门极双极晶体管概述284

2.2.6.2 绝缘门极双极晶体管特性及主要参数284

2.2.6.3 绝缘门极双极晶体管模块系列284

2.2.6.4 绝缘门极双极晶体管驱动保护用混合式集成芯片实例290

2.2.7 其它新型电力电子器件291

2.2.7.1 静电感应晶体管291

2.2.7.2 静电感应晶闸管292

2.2.8.1 高压集成电路293

2.2.7.3 MOS栅控晶闸管293

2.2.8 功率集成电路293

2.2.8.2 智能功率集成电路294

2.2.8.3 逆变器用功率集成电路模块296

第三章 电力电子变换电路298

2.3.1 可控整流器与触发器298

2.3.1.1 可控整流器简述298

2.3.1.2 普通晶闸管集成化移相触发器299

2.3.1.3 单片微处理机全数字触发器305

2.3.2.1 交流移相调压器309

2.3.2 交流调压器309

2.3.2.2 交流通断控制调压器315

2.3.3 直流斩波器318

2.3.3.1 直流斩波器概述318

2.3.3.2 逆阻型斩波器318

2.3.3.3 逆导型斩波器319

2.3.3.4 可关断晶闸管斩波器320

2.3.3.5 其它全控器件斩波器321

2.3.4 正弦波脉宽调制(SPWM)逆变器322

2.3.4.1 SPWM逆变器工作原理322

2.3.4.2 单片机生成SPWM调制波324

2.3.2.3 三相SPWM集成控制器芯片生成SPWM调制波326

2.3.5 变频器332

2.3.5.1 变频调速原理与控制方式332

2.3.5.2 变频电源分类333

2.3.5.3 交-直-交变频器334

2.3.5.4 交-交变频器339

第三篇 电力电子传动系统344

第一章 电力传动自动控制系统总体设计344

3.1.1 电力传动系统及工作机械344

3.1.2 电力传动系统及运行环境348

3.1.2.1 电力传动系统对电网的要求348

3.1.2.2 电力传动系统对扰动量的反应349

3.1.3.1 功率部分方案选择350

3.1.3 电力传动系统的方案选择350

3.1.3.2 控制系统方案选择354

3.1.3.3 保护系统方案选择357

第二章 感应电动机变频驱动控制359

3.2.1 感应电动机变频调速原理359

3.2.2 感应电动机变频调速方式360

3.2.2.1 V/F控制变频调速方式360

3.2.2.2 转差频率调速方式362

3.2.2.3 矢量控制变频调速方式363

3.2.3.1 调速控制系统设计366

3.2.3 感应电动机-变频控制系统设计366

3.2.3.2 位置控制系统设计373

3.2.3.3 张力控制系统设计376

3.2.3.4 流量控制系统设计378

3.2.3.5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382

3.2.3.6 压力控制系统设计384

3.2.3.7 快速响应控制系统设计388

3.2.3.8 高精度的控制系统设计391

3.2.3.9 再生电能回馈控制系统设计392

3.2.3.10 冲击负载控制系统设计397

3.2.3.11 防止高次谐波的设计399

3.3.1 FVR5000 G7/P7系列变频调速器403

3.3.1.1 FVR5000 G7/P7系列变频调速器的主要功能403

第三章 FVR G7/P7/G7S系列感应电动机变频调速器403

3.3.1.2 FVR5000 G7/P7系列变频器技术参数405

3.3.1.3 FVR5000 G7/P7系列变频调速器外形尺寸406

3.3.1.4 FVR5000 G7/P7变频调速器电路及结构407

3.3.1.5 FVR5000 G7/P7系列变频调速器面板操作409

3.3.1.6 FVR5000 G7/P7系列变频调速器功能设置412

3.3.1.7 FVR5000 G7/P7系列变频调速器连接方法417

3.3.2.2 FVR-G7S系列变频调速器技术参数420

3.3.2 FVR-G7S系列变频调速器420

3.3.2.1 FVR-G7S系列变频调速器主要功能420

3.3.2.3 FVR-G7S系列变频调速器外形尺寸及重量423

3.3.2.4 FVR-G7S系列变频器电路及结构424

3.3.2.5 FVR-G7S系列变频调速器面板操作426

3.3.2.6 FVR-G7S系列变频调速器连接方法429

3.3.2.7 FVR-G7S系列变频调速器主要选择件及附件431

第四章 VEF系列变频调速再生电能回馈制动器437

3.4.1 VEF系列再生电能回馈制动器功能437

3.4.2 VEF系列再生电能回馈制动器技术规格437

3.4.4 VEF系列再生电能回馈制动器结构及接线438

3.4.3 VEF系列再生电能回馈制动器容量选取438

第五章 SAMCO-VS/VF/MF系列感应电动机变频调速器439

3.5.1 SAMCO-VS/VF系列变频调速器439

3.5.1.1 SAMCO-VF/SVS系列变频器主要功能439

3.5.1.2 SAMCO-VF/SVS系列变频器技术参数440

3.5.1.3 SVS/SVF系列变频器外形尺寸442

3.5.1.4 SVS/SVF系列变频调速器控制信号端功能442

3.5.2 SAMCO-MF系列变频调速器443

3.5.2.1 SAMCO-MF系列变频器主要功能443

3.5.2.2 变频调速器使用注意事项443

3.5.2.3 SAMCO-MF系列变频器技术参数444

3.5.2.4 SAMCO-MF系列变频器外形尺寸445

3.5.2.5 SAMCO-MF系列变频调速器控制信号端功能447

3.5.2.6 SAMCO-MF系列变频调速器面板操作448

第六章 步进电动机控制系统451

3.6.1 步进电机结构451

3.6.2 步进电机特性453

3.6.2.1 工作方式对频率特性的影响453

3.6.2.2 线路时间常数对频率特性的影响453

3.6.2.3 开关回路电压对频率的影响454

3.6.3 步进电动机工作方式456

3.6.4 步进电机产品要览457

3.6.5.2 PMM8713/PMM8723/PMM8714芯片特性460

3.6.5 PMM8713/PMM8723/PMM8714步进电机专用控制芯片460

3.6.5.1 PMM8713/PMM8723/PMM8714概述460

3.6.5.3 PMM8713/PMM8723/PMM8714管脚功能461

3.6.5.4 PMM8713/PMM8723/PMM8714专用芯片功能表462

3.6.5.5 PMM8713/PMM8723/PMM8714控制工作方式464

3.6.5.6 PMM8723/PMM8713/PMM8714芯片最大额定值466

3.6.5.7 PMM8713的励磁监视及输入脉冲监视功能467

3.6.5.8 PMM8713/PMM8723/PMM8714芯片技术参数467

3.6.5.9 应用举例469

3.6.6 PMM8713/PMM8714/PMM8723芯片及微机控制系统472

3.6.6.1 PMM8714及微机控制系统472

3.6.6.2 步进电动机的变速控制475

3.6.6.3 励磁方式及旋转方向控制480

3.6.7 步进电动机闭环控制481

3.6.7.1 超前角481

3.6.7.2 高速运行时超前角影响483

3.6.7.3 减速运行时超前角影响483

3.6.7.4 2相励磁时的超前角483

3.6.7.5 具备自寻最优功能的闭环系统484

3.6.7.6 自寻最优控制486

3.6.7.7 自寻最优控制硬件系统487

3.6.7.8 自寻最优控制系统软件489

3.6.8.1 单电压功率放大电路491

3.6.8 步进电动机功放电路491

3.6.8.2 双电压功率放大电路493

3.6.8.3 斩波型动率放大电路495

3.6.8.4 调频调压放大电路498

第七章 直流伺服电动机及其控制501

3.7.1 直流伺服电动机的分类与结构501

3.7.1.1 分类与型号命名501

3.7.1.2 结构型式及特点502

3.7.2 直流伺服电动机的特性504

3.7.2.1 运行特性504

3.7.2.2 动态特性505

3.7.2.3 工作特性507

3.7.3 直流伺服电动机的应用508

3.7.3.1 常用计算公式508

3.7.3.2 动态计算举例508

3.7.3.3 使用注意事项509

3.7.4 直流伺服电动机主要技术数据509

3.7.4.1 SZ系列电磁式直流伺服电动机509

3.7.4.2 S系列电磁式直流伺服电动机513

3.7.4.3 SY系列永磁式直流伺服电动机514

3.7.4.4 SYK系列空心杯电枢永磁式直流伺服电动机517

3.7.4.6 SYT系列永磁式直流伺服电动机518

3.7.4.5 SZ/SZD/SZK系列直流宽调速伺服电动机518

3.7.4.7 SXP系列绕线盘式电枢直流伺服电动机519

3.7.4.8 SZJ系列电磁式直流伺服齿轮减速电动机519

3.7.4.9 SW系列无刷直流伺服电动机520

3.7.5 单片机控制直流伺服电机522

3.7.5.1 单片机与PWM功率放大器的接口522

3.7.5.2 直流伺服系统中的反馈电路及接口523

3.7.5.3 单片机控制直流伺服电动机的实例525

3.7.6 直流伺服电动机转速控制525

3.7.6.1 电子稳速控制525

3.7.6.2 用测速发电机反馈的转速控制528

3.7.6.3 用脉冲发生器的速度控制529

第八章 SIMODRIVE系列交流主轴驱动系统530

3.8.1 SIMODRIVE交流主轴系统概述530

3.8.2 1PH6系列交流主轴电机533

3.8.2.1 1PH6系列交流主轴电机的机械特性534

3.8.2.2 1PH6系列交流主轴电机外形尺寸535

3.8.3 SIMODRIVE 6500晶体管PWM变频器537

3.8.3.1 SIMODRIVE 6500晶体管PWM变频器的技术参数537

3.8.3.2 SIMODRIVE 6500晶体管PWM变频器外形尺寸538

3.9.1 S系列交流主轴驱动系统概述540

3.9.2 S系列交流主轴电机540

第九章 FANUC S系列交流主轴驱动系统540

3.9.2.1 S系列交流主轴电机技术参数541

3.9.2.2 S系列交流主轴电机机械特性曲线544

3.9.2.3 S系列交流主轴电机外形尺寸545

3.9.3 FANUC交流主轴驱动控制装置548

第十章 PSM系列调速永磁电机551

3.10.1 PSM系列调速永磁电机概述551

3.10.2 PSM系列调速永磁电机技术参数551

第四篇 可编程控制器553

第一章 可编程控制器概述553

4.1.1 PLC的主要功能553

4.1.3.1 PLC构成554

4.1.2 PLC的主要特点554

4.1.3 PLC工作原理554

4.1.3.2 PLC的工作过程555

第二章 PLC梯形图及编程方法558

4.2.1 概述558

4.2.2 梯形图的逻辑设计法558

4.2.2.1 按控制要求绘制逻辑关系图558

4.2.2.2 继电器的逻辑式559

4.2.2.3 执行元件的逻辑式566

4.2.2.4 继电器工作区间的布置570

4.2.3.2 单对角形布置继电器梯形图设计576

4.2.3 梯形图的直接设计法576

4.2.3.1 概述576

4.2.3.3 台阶形布置继电器梯形图设计578

4.2.4 电控线路转化为梯形图时的特殊问题580

4.2.4.1 概述580

4.2.4.2 电控线路转化为梯形图可行性举例581

4.2.5 编程技巧及合理使用PLC输入/输出点的方法585

4.2.5.1 概述585

4.2.5.2 节省PLC存贮空间的编程技巧585

4.2.5.3 PLC输入/输出点的合理使用591

4.3.1 OMRONS YSMAC C系列可编程控制器概述596

第三章 OMRONC系列可编程控制器596

4.3.2 OMRON C200H可编程控制器597

4.3.2.1 系统组成597

4.3.2.2 系统特点598

4.3.2.3 基本I/O卡599

4.3.2.4 存储器组织602

4.3.2.5 OMRON C200H可编程控制器指令系统607

4.3.2.6 编程器618

4.3.3 C200H PLC特殊功能接口卡619

4.3.3.1 模拟量输入卡C200H-AD001620

4.3.3.2 模拟量输出卡C200H-DA001622

4.3.3.4 位置控制卡C2OOH-NC111624

4.3.3.3 温度传感器卡C200H-TS001/TS101624

4.3.3.5 高速计数卡C200H-CT001625

第四章 SIMATIC S5系列可编程控制器626

4.4.1 SIMATIC S5系列可编程控制器概述626

4.4.1.1 SIMATIC S5系列可编程控制器626

4.4.1.2 SIMATIC系列编程器和软件626

4.4.1.3 操作员-过程通讯和显示系统627

4.4.1.4 智能输入输出模板627

4.4.1.5 局部网络或点对点通讯627

4.4.2.2 S5-115U的中央处理单元(CPU)模板630

4.4.2.1 S5-115U可编程控制器概述630

4.4.2 S5-115U可编程控制器630

4.4.2.3 数字输入/输出模板633

4.4.2.4 模拟量输入/输出模板633

4.4.2.5 智能输入/输出模板633

4.4.2.6 通讯、网络与监控系统模板645

4.4.2.7 电源模板652

4.4.2.8 操作指令集653

第五章 F/FX/A系列可编程控制器661

4.5.1 F/FX/A系列可编程控制器661

4.5.2.1 FX2 PLC的构成664

4.5.2 三菱FX2PLC664

4.5.2.2 FX2 PLC硬件性能668

4.5.2.3 FX2 PLC输出电路电气特性671

4.5.2.4 FX2 PLC性能指标674

4.5.2.5 FX2 PLC软元件675

4.5.2.6 高速计数器模块678

4.5.2.7 模拟量控制模块679

4.5.2.8 PLC并行适配器679

4.5.2.9 PLC与操作面板间数据取存单元679

4.5.2.12 脉冲输出形式的位置控制单元680

4.5.2.13 FX2 PLC的特殊功能680

4.5.2.11 网络接口模块680

4.5.2.10 智能终端监控接口单元680

4.5.2.14 FX2编程器及编程软件包685

4.5.2.15 FX2 PLC指令表688

第六章 FA/MICRO系列可编程控制器690

4.6.1 IDEC可编程控制器概述690

4.6.2 FA-2J系列可编程控制器694

4.6.2.1 性能694

4.6.2.2 系统配置695

4.6.2.3 指令字696

4.6.2.4 输入特性700

4.6.2.5 输出特性705

4.6.3 FA系列编程器708

4.6.3.1 FA系列编程器规格型号708

4.6.3.2 操作面板说明及显示709

第七章 KB/MPC/SP系列可编程控制器711

4.7.1 KB/MPC/SP系列可编程控制器概述711

4.7.2 MPC-001型PLC的M-1000系列输入/输出模板713

4.7.3 继电器号及内部数据存贮器分配713

4.7.4.1 编程器功能概述715

4.7.4.2 编程器简介715

4.7.4 KB/MPC-001系列PLC编程器715

4.7.4.3 编程器使用方法716

4.7.5 MPC-20可编程控制器系统构成718

4.7.5.1 MPC-20主机719

4.7.5.2 接口模板719

4.7.6 MPC-20软件编辑程序722

4.7.6.1 编辑屏幕格式722

4.7.6.2 编辑程序控制命令722

4.7.6.3 阶梯图形的编辑723

4.7.6.4 诊断及监测723

4.7.6.5 目标系统状态及控制726

4.8.1 IP 1612 PLC的特点727

第八章 IP 1612系列可编程控制器727

4.8.2 IP 1612系列PLC的技术规格728

4.8.3 IP 1612 PLC构成729

4.8.4 EPS PLC编程仿真软件732

4.8.4.1 IP-EPS软件包安装733

4.8.4.2 IP-EPS软件包编程734

4 8.4.3 RLL程序下装735

4.8.4.4 IP 1612离线仿真735

4.8.5 IP 1612 PLC指令集737

4.8.6 IP 1612 PLC的算术运算740

4.8.7.2 IP 1612 PLC的数据读出协议741

4.8.7 IP 1612 PLC与计算机实时通讯741

4.8.7.1 IP 1612 PLC的变量代码741

4.8.7.3 IP 1612 PLC的数据写入协议742

4.8.7.4 IP 1612 PLC的数据格式742

第五篇 控制及显示元器件743

第一章 开关及按钮743

5.1.1 概述743

5.1.2 直键开关744

5.1.2.1 直键开关概述744

5.1.2.2 直键开关的型号命名方法745

5 1.2.3 直键开关的性能规格746

5.1.2.4 直键开关的锁紧形式及复位形式747

5.1.2.6 直键开关结构特点及安装规格尺寸748

5.1.3 键开关748

5.1.3.1 键开关概述748

5.1.2.5 直键开关的帽形748

5.1.3.2 键开关的型号命名方法749

5.1.3.3 键开关的主要技术性能749

5.1.3.4 键开关结构及尺寸751

5.1.3.5 键帽751

5.1.4.1 按钮概述752

5.1.4.2  A系列微型按钮752

5.1.4 按钮752

第二章 指示及显示器762

5.2.1 指示及显示器概述762

5.2.2 发光二极管指示灯及数码显示器762

5.2.2.1 发光二极管指示灯技术参数763

5.2.2.2 发光二极管符号管及数码管765

5.2.2.3 发光二极管数字时钟显示板769

5.2.3 液晶显示器驱动器771

5.2.3.1 液晶显示器驱动方式771

5.2.3.2 液晶显示器与单片机接口772

5.2.4 点阵式液晶显示模块774

5.2.4.1 点阵式液晶显示模块技术特性774

5.2.4.2 点阵式显示模块结构775

5.2.4.3 点阵式液晶显示模块功能777

5.2.4.4 显示地址编码777

5.2.4.5 字符编码及显示形式779

第六篇 单片微处理机781

第一章 单片微处理机概述781

6.1.1 单片微处理机结构781

6.1.2 单片微处理机产品要览782

6.1.2.1 Intel公司单片机产品概要782

6.1.2.2 Motorola公司单片机产品概要783

6.1.2.3 Zilog公司单片机产品概要784

6.1.2.4 NEC公司单片机产品概要786

6.1.2.5 Rockwell公司和三菱公司单片机产品概要787

6.1.2.6 GI公司单片机产品概要787

6.1.2.7 TI公司单片机产品概要788

6.1.2.8 NS公司单片机产品概要788

6.1.2.9 仙童公司和Mostek公司单片机产品概要790

第二章 MCS-48系列单片微处理机791

6.2.1 MCS-48系列单片机型号及外部信号791

6.2.2 MCS-48系列单片机结构794

6.2.2.1 数据处理器794

6.2.2.3 数据存储器796

6.2.2.2 程序存储器796

6.2.2.4 I/O接口797

6.2.2.5 PC,PSW和条件分支逻辑799

6.2.3 MCS-48系列单片机工作方式及定时801

6.2.3.1 RESET复位801

6.2.3.2 程序的执行及定时802

6.2.3.3 SS单步执行及定时803

6.2.3.4 低功耗工作方式805

6.2.4 MCS-48系列单片机指令系统806

6.2.4.1 指令系统概况806

6.2.4.2 MCS-48单片机指令系统807

6.2.5 MCS-48系列单片机系统扩展及应用813

6.2.5.1 MCS-48单片机ROM扩展813

6.2.5.2 MCS-48单片机RAM扩展815

6.2.5.3 MCS-48单片机I/O接口扩展816

6.2.5.4 MCS-48单片机系统扩展总结820

第三章 MCS-51系列单片微处理机821

6.3.1 MCS-51系列单片机型号及外部信号821

6.3.2 MCS-51系列单片机的结构822

6.3.2.1 存储器组织825

6.3.2.2 时序系统831

6.3.2.3 并行输入输出端口832

6.3.2.4 定时器/计数器834

6.3.2.5 串行端口840

6.3.2.6 中断844

6.3.3 MCS-51系列单片机工作方式及CPU定时847

6.3.3.1 复位方式847

6.3.3.2 连续工作方式848

6.3.3.3 单步工作方式851

6.3.3.4 EPROM编程/校验方式851

6.3.3.5 低功耗工作方式853

6.3.4 MCS-51系列单片机指令系统855

6.3.4.1 MCS-51指令系统概述855

6.3.4.3 MCS-51指令系统856

6.3.4.2 寻址方式856

6.3.5 MCS-51系列单片机系统扩展862

6.3.5.1 程序存储器的扩展862

6.3.5.2 数据存储器的扩展867

6.3.5.3 并行I/O口的扩展869

第四章 MCS-96系列单片微处理机873

6.4.1 MCS-96系列单片机型号及外部信号873

6.4.2 8098单片机结构876

6.4.2.1 中央处理器CPU876

6.4.2.2 寄存器及其扩展电路883

6.4.2.4 串行I/O接口电路890

6.4.2.3 并行I/O接口电路890

6.4.2.5 定时器及监视跟踪定时器电路896

6.4.2.6 A/D及D/A转换器897

6.4.2.7 高速输入通道901

6.4.3 8098单片机中断系统902

6.4.3.1 8098单片机中断系统902

6.4.3.2 8098单片机中断服务程序设计905

6.4.3.3 8098单片机中断扩展系统905

6.4.4 8098单片机指令系统915

6.4.4.1 8098单片机的PSW寄存器915

6.4.4.3 8098单片机的寻址方式916

6.4.4.2 8098单片机的操作数类型916

6.4.4.4 8098单片机的指令系统918

第五章 单片微处理机仿真器940

6.5.1 SICE-Ⅳ单片微处理机仿真器概述940

6.5.2 SICE-Ⅳ单片微处理机仿真器的结构及功能941

6.5.2.1 SICE-Ⅳ主模块板942

6.5.2.2 SICE-Ⅳ外部设备及接口943

6.5.3 EM-96BH单片微处理机仿真扩展卡945

6.5.3.1 SICE-96BH系统构成945

6.5.3.2 EM-96BH结构946

6.5.3.3 EM-96BH硬件使用方法947

6.5.3.4 SICE-96BH使用方法949

6.5.4 SICE-Ⅳ单片微处理机仿真器操作命令950

6.5.4.1 SICE-Ⅳ单片微处理机仿真器连接及使用方法950

6.5.4.2 SICE-Ⅳ单片微处理机仿真器操作命令表951

6.5.5 符号化调试命令953

6.5.5.1 符号化调试命令格式953

6.5.5.2 符号化运行控制命令953

6.5.5.3 符号化反汇编命令955

6.5.5.4 变量读出修改命令955

6.5.6 FD-EDIT行编辑955

6.5.6.1 一般使用方法955

6.5.6.2 编辑控制命令956

6.5.7 FD-ASM51扩展汇编957

6.5.7.1 符号及数据表示方法958

6.5.7.2 伪指令960

6.5.7.3 汇编指令格式961

6.5.7.4 汇编出错信息962

6.5.7.5 浮点数运算子程序962

6.5.7.6 三字节浮点数运算子程序库963

6.5.7.7 四字节浮点数运算子程序库967

6.5.7.8 浮点运算子程序使用举例969

6.5.8 MBASIC-51971

6.5.9.1 FD-ASM96数据格式973

6.5.9 FD-ASM96扩展汇编(EM-96BH)973

6.5.9.2 伪指令974

6.5.9.3 汇编指令格式975

6.5.9.4 汇编出错信息976

6.5.9.5 扩展宏调用指令976

6.5.9.6 三字节浮点运算子程序使用方法977

第七篇 工业微机984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基础984

7.1.1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984

7.1.1.1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分类984

7.1.1.3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理论基础986

7.1.1.2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用986

7.1.2 微机控制系统主要参数及符号989

7.1.3 数字系统的时域分析法990

7.1.3.1 离散时间系统与连续时间系统990

7.1.3.2 权序列与卷积和990

7.1.3.3 离散时间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992

7.1.3.4 连续时间系统的离散时间状态空间描述994

7.1.3.5 转移矩阵计算方法995

7.1.3.6 离散时间系统的稳定性997

7.1.3.7 离散时间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举例998

7.1.4.1 Z变换1000

7.1.4 微机控制系统的Z域分析法1000

7.1.4.2 Z变换性质1001

7.1.4.3 线性离散时间系统的传递函数1002

7.1.4.4 Z反变换1004

7.1.4.5 特征方程式及输出响应1006

7.1.4.6 离散时间系统的稳定判据1009

7.1.4.7 传递函数矩阵1010

7.1.5 线性离散时间系统数学模型的相互关系1011

7.1.5.1 差分方程式描述变换成脉冲传递函数形式1011

7.1.5.2 脉冲传递函数模型变换为状态方程式1012

7.1.6 数字PID控制器设计1018

7.1.7 数字最小拍无波纹控制器设计1023

7.1.7.1 最小拍无波纹计算机控制系统Ф(z)的确定方法1024

7.1.7.2 引入阻尼因子的数字控制器设计1030

第二章 PC总线型工业计算机1033

7.2.1 总线型工业计算机概述1033

7.2.2 PC总线型工业计算机1034

7.2.2.1 PC总线型工业计算机特点1034

7.2.2.2 PC总线标准1037

7.2.2.3 EISA总线标准1041

7.2.3 输入输出(I/O)功能模板1041

7.2.3.1 PC总线数字量输入/输出功能模板1041

7.2.3.2 PC总线A/D转换功能模板1042

7.2.3.3 PC总线D/A功能模板1043

7.2.4 工业微机控制系统软件1047

7.2.4.1 工业微机控制系统软件概述1047

7.2.4.2 SS CONTROL组态软件1049

第三章 模糊控制1051

7.3.1 模糊控制基本原理1051

7.3.1.1 模糊控制系统及其组成1051

7.3.1.2 模糊控制器1052

7.3.1.3 模糊集合运算及模糊推理算法1054

7.3.1.4 模糊控制技术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1055

7.3.2.1 系统原理1056

7.3.2 用微型计算机构造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原理1056

7.3.2.2 模糊控制器硬件结构1058

7.3.2.3 模糊控制器软件1059

7.3.3 模糊逻辑芯片1060

7.3.4 MSM91U112模糊处理器1060

7.3.4.1 MSM91U112模糊处理器概述1060

7.3.4.2 微机控制MSM91U112模糊处理器1064

7.3.5 模糊控制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范例1067

7.3.5.1 水泥回转窑生产过程中的模糊控制1067

7.3.5.2 甜菜制糖生产过程的模糊控制1069

参考文献1073

1994《机电一体化实用技术手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周斌主编 1994 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电工技术词典  德、英、俄、汉(1995 PDF版)
电工技术词典 德、英、俄、汉
1995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电一体化实用技术( PDF版)
机电一体化实用技术
天津:天津市机械设计学会编辑
机电一体化技术手册  第1卷(1999 PDF版)
机电一体化技术手册 第1卷
1999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电技术常用标准实用手册(1994 PDF版)
机电技术常用标准实用手册
1994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实例(1994 PDF版)
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实例
1994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程基础(1996 PDF版)
机械工程基础
1996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实用机电节能技术手册(1997 PDF版)
实用机电节能技术手册
1997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英汉生物学词汇(1983 PDF版)
英汉生物学词汇
1983 北京:科学出版社
机电一体化实用技术(1994 PDF版)
机电一体化实用技术
1994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机电一体化实用技术(1995 PDF版)
机电一体化实用技术
1995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机电一体化技术(1988 PDF版)
机电一体化技术
1988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通风机(1981 PDF版)
通风机
1981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应用(1990 PDF版)
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应用
1990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电一体化技术与应用(1988 PDF版)
机电一体化技术与应用
1988 北京:学术期刊出版社
机电一体化技术概览(1999 PDF版)
机电一体化技术概览
1999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