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工作者手册》求取 ⇩

目录1

第一章革命导师及国家领导人对质量的论述1

一、革命导师对质量的论述1

二、国家领导人对质量的论述2

第二章管理的基本原理与理论6

一、管理的性质及各种学派6

1.管理6

2.管理的二重性6

3.科学管理7

4.管理科学8

5.现代管理9

6.管理现代化9

7.现代管理理论的几个主要学派9

二、管理的一般原理与原则11

1.管理的系统原理11

2.管理的整分合原理11

5.管理的弹性原理12

3.管理的相对封闭原理12

4.管理的反馈原理12

6.管理的能级原理13

7.管理的动力原理13

8.客观原则13

9.预防性原则14

10.例外与重点原则14

三、企业管理的职能及领导制度14

1.企业14

2.法人14

3.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15

4.企业管理的具体职能15

5.我国企业领导制度的演变16

6.厂长(经理)负责制17

7.职工代表大会制18

3.现代企业的法人制度19

2.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19

1.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19

四、现代企业制度19

4.现代企业的财产组织形式20

5.现代企业的治理结构20

6.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20

7.公司治理结构的表现21

五、企业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22

1.直线管理制22

2.职能管理制22

3.直线职能制(生产区域制)22

4.事业部制23

5.矩阵组织形式23

6.管理跨度23

7.管理层次24

六、企业经营的各种形式24

1.承包经营责任制24

3.股份制25

2.租赁经营25

4.股份26

5.股本26

6.股票26

7.股利27

8.有限公司27

9.无限公司27

11.有限责任公司28

12.控股公司28

10.股份有限公司28

七、涉外企业的形式29

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29

2.中外合作经营企业29

3.中外合资企业与中外合作企业的区别29

4.外商独资企业31

5.补偿贸易31

6.三来一补31

7.来料加工31

10.关税与贸易总协定32

9.来样加工32

8.来件装配32

八、企业管理的一些经济概念及经济指标33

1.商品33

2.价值33

3.使用价值34

4.价格34

5.商品产值34

8.工业性作业35

7.净产值35

6.总产值35

9.现行价格36

10.不变价格36

11.出厂价格36

12.批发价格36

13.零售价格37

14.国民生产总值37

19.人均国民收入38

18.国民收入38

16.国外要素净收入38

17.国民生产净值38

15.国内生产总值38

20.发展速度39

21.增长速度39

22.经济核算40

23.经济责任制40

3.工作质量42

2.工业产品质量42

1.质量42

一、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理42

第三章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与理论42

4.服务质量43

5.质量控制(QC)43

6.质量管理(QM)43

7.质量职能43

11.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44

10.全面质量管理44

9.统计质量控制44

8.质量检验44

12.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45

13.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程序)46

14.质量特性参数47

15.质量特性值47

16.真正质量特性与代用质量特性48

17.适用性48

18.质量监督48

20.目标管理49

19.质量指标49

21.企业方针目标50

22.质量方针50

23.质量目标50

24.质量计划50

25.质量方针目标的展开50

4.质量信息工作51

3.计量工作51

1.质量教育工作51

2.标准化工作51

二、质量管理基础工作51

5.企业内部的质量责任制52

6.文明生产52

三、质量体系53

1.质量体系53

2.质量管理体系53

3.质量保证53

4.质量保证体系54

5.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原则54

6.质量体系要素(构成)54

7.质量体系文件54

8.质量手册55

9.质量环(质量螺旋)56

2.质量审核的特点57

四、质量审核57

1.质量审核57

10.QM(质量管理)、QA(质量保证)、57

QC(质量控制)的区别57

3.质量审核分类58

4.产品质量审核58

5.工序质量审核58

6.质量体系审核59

1.心理60

2.心理学60

五、质量心理学常识60

3.质量心理学61

4.心理因素61

5.个体心理62

6.群体心理62

7.心理状态62

8.个性心理特征62

9.气质62

13.质量意识63

12.意识63

11.素质63

10.性格63

14.质量态度64

15.质量态度的功能64

16.质量情感65

17.质量行为65

18.质量风气65

19.质量能力65

20.外界刺激65

24.无意差错66

25.有意差错66

21.物质刺激66

23.无意识刺激66

22.精神刺激66

26.人际关系67

27.意见沟通67

28.社会对质量的认可67

30.动机68

29.需要68

31.行为69

32.需要层次理论69

33.霍桑试验70

34.行为科学71

35.激励71

36.x理论71

37.y理论72

38.z理论72

39.双因素理论73

40.期望理论74

41.公平理论74

42.强化理论75

43.挫折理论75

六、宏观质量管理75

1.质量认证制度75

2.标准化管理工作76

5.保护消费者利益活动77

4.出口商品的检验与监督77

3.社会对质量的监督77

6.消费者协会和用户委员会78

7.产品责任(Productliability)78

8.质量管理咨询活动78

9.质量否决权78

10.质量法规79

2.市场分类80

1.市场80

一、市场调查80

第四章市场调查与预测80

3.我国商品市场发展的三阶段81

4.市场要素81

5.市场功能82

6.市场机制作用82

7.市场研究83

8.市场研究的质量职能83

11.市场调查的分类84

10.市场调查的作用84

9.市场调查84

12.市场调查的内容85

13.市场环境的调查85

14.技术趋势的调查85

18.价格水平的调查86

21.访问法86

20.推销手段的调查86

19.销售状况的调查86

17.产品信息的调查86

16.用户情况的调查86

15.市场容量的调查86

22.统计分析法87

23.观察法87

24.实验法87

25.市场调查的选样设计87

26.选样方法87

2.市场预测的类型88

1.市场预测88

27.样本大小的确定原则88

二、市场预测88

28.本田调查法88

3.市场预测的一般步骤89

4.市场预测方法分类89

5.定性预测法89

6.直接调查预测法89

7.管理人员判断意见法90

8.销售人员估计法90

9.订货分析法90

10.德尔菲(Delphi)法90

11.定时调查预测法91

12.百分比增长法91

13.占有率分析法92

14.简单平均法92

15.加权平均法92

17.加权移动平均法93

16.移动平均法93

18.指数平滑法94

19.定量分析法94

20.散点图法94

21.中位数线法96

22.点子动向法97

23.相关分析法98

24.一元线性回归法99

25.多元线性回归法100

26.趋势外延预测法101

27.指数曲线法101

28.生长曲线法102

第五章设计过程质量管理104

一、设计104

1.设计104

2.产品设计104

3.产品设计的质量职能104

5.设计质量105

4.设计过程的质量管理105

6.设计程序106

7.产品设计的技术经济分析106

8.过分设计107

9.设计工作责任制107

10.试验107

11.试验设计107

16.容差设计108

15.参数设计108

14.系统设计108

13.三次设计法108

12.正交试验设计108

17.功能——成本设计109

18.工程设计109

19.优化设计109

20.优化设计的基本步骤109

21.优化设计基础与方法109

26.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程序110

25.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基本原理110

23.工业造型艺术设计的原则110

24.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要素110

22.工业造型艺术设计110

27.工业产品的装潢设计111

28.自动设计111

29.自动化设计111

30.计算机辅助设计111

31.自动设计步骤111

32.设计决策112

33.设计决策原则112

34.设计决策阶段112

35.工业产品设计技术文件112

36.技术任务书113

37.技术设计书的编制113

2.工艺设计114

1.工艺114

二、工艺114

38.工作图设计114

3.工艺过程115

4.工艺流程115

5.工艺方案115

6.工艺规格115

7.典型工艺116

8.工艺纪律116

9.成组工艺116

10.成组生产116

11.工艺性能117

12.工艺美术117

13.工艺标准化117

14.工艺管理117

15.工艺装备117

19.工艺装备标准化118

18.工艺装备管理118

20.结构工艺性118

17.工艺装备设计118

16.工艺装备系数118

21.工艺方案评价119

22.工艺改进119

三、新产品与新技术119

1.新产品119

2.现代产品119

4.新产品开发程序120

3.新产品开发120

5.新产品开发方式121

6.新产品开发规划121

7.新产品试制122

8.新产品鉴定122

9.新产品经济预测122

10.新产品开发方案评价122

11.新产品的寿命周期122

15.新技术123

14.新产品试制基金123

12.新产品产值率123

13.新产品开发成功率123

16.新技术革命124

17.新技术开发124

18.新技术推广124

19.技术经济定额124

20.技术测定法124

21.生产技术准备124

25.技术能力125

27.技术革新125

26.技术预测125

23.生产技术规程125

24.技术规范125

22.技术法规125

28.技术进步126

29.技术革新小组126

30.技术经济论证126

31.技术合作126

32.技术引进126

33.技术引进合同127

35.技术储备128

36.技术诀窍128

34.技术改造128

37.适用技术129

38.先进技术129

39.新技术有偿转让129

40.专利129

41.专利权130

42.专利法130

43.商标法131

44.商标专用权131

45.专利技术情报132

46.知识产权132

四、可靠性工程132

1.可靠性132

3.可靠性工程133

4.可靠性设计133

2.可靠性理论133

9.可靠性验证实验134

13.可靠性预测134

11.可靠性数据134

10.可靠性测定实验134

12.可靠性增长134

8.可靠性方框图134

7.可靠性保证134

6.可靠性分配134

5.可靠性分析134

14.可靠性的度量指标135

15.可靠度135

16.瞬时失效率135

17.可靠寿命135

18.系统可靠性135

19.失效率曲线——浴盆形曲线135

24.平均修理时间136

23.平均故障时间136

21.平均维修间隔时间136

22.平均首次故障时间136

20.平均故障间隔时间136

25.使用寿命137

26.寿命实验137

第六章采购供应及生产辅助过程质量管理138

一、采购订货138

1.采购订货138

2.采购的质量职能138

3.传统采购与现代采购的对比139

4.供应手册140

5.生产企业与供应厂商的关系140

6.订货点141

7.订货点法142

8.订货合同142

1.原料143

二、材料的合理使用143

10.订货合同完成率143

9.订货合同管理143

2.材料144

3.原材料144

4.原材料利用率144

5.原材料损失率144

6.原材料综合利用率144

1.物资145

三、物资的管理145

7.辅助材料145

2.物资的分类146

3.物资消耗定额146

4.工艺消耗定额146

5.材料供应定额146

6.物资储备定额147

7.经常储备定额的计算147

8.经济订购批量147

12.物资的验收入库148

11.物资的ABC分类管理法148

10.季节储备定额148

9.保险储备定额148

13.物资的保管149

14.物资的清仓盘点149

四、设备的维修保养149

1.设备149

2.设备管理150

3.工艺装备150

4.设备的生产效率150

5.设备完好率150

6.设备数量利用率150

7.设备时间利用率150

8.设备的维护保养151

9.设备的检查151

10.设备的修理151

13.综合设备管理152

12.设备计划预防修理制度152

11.设备修理复杂系数152

14.全员生产维修制153

15.设备更新153

16.设备改造154

17.设备的自然寿命154

18.设备的技术寿命154

19.设备的经济寿命154

20.设备的最优更新周期154

第七章生产制造过程质量管理155

一、生产制造过程的有关概念155

1.生产155

2.生产制造过程155

3.生产制造过程质量管理155

4.生产能力156

5.生产计划156

6.生产作业计划156

8.生产组织157

7.生产调度157

9.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158

10.工艺专业化组织形式158

11.对象专业化组织形式158

12.混合组织形式158

13.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159

14.顺序移动方式159

15.平行移动方式159

17.期量标准160

16.平行顺序移动方式160

18.生产批量161

19.生产周期161

20.生产提前期162

21.生产间隔期162

22.生产控制162

23.在制品163

24.在制品定额163

27.工票164

25.投入期164

26.出产期164

28.工艺165

29.工艺流程165

30.生产线165

31.流水生产165

32.流水生产线166

33.自动化生产线166

35.劳动定员167

34.劳动定额167

36.劳动纪律168

37.劳动强度168

38.劳动组织169

39.劳动保护169

40.劳动生产率169

二、工业企业现场质量控制170

1.现场质量控制170

3.工业企业现场质量控制内容171

4.质量缺陷及预防171

2.工业企业现场质量控制171

5.质量维持172

6.质量改进172

7.质量改进的程序172

8.质量改进的基本方法172

9.偶发性故障173

10.经常性故障173

11.质量评定173

12.工序174

13.工序质量174

14.工序质量分析174

15.工序质量控制174

16.工序质量波动175

17.产品质量正常波动175

18.产品质量异常波动175

20.机器设备因素控制176

19.操作人员因素控制176

21.原材料因素控制177

22.工艺方法因素控制177

23.环境因素控制178

24.不合格品178

25.不合格品的控制179

26.质量控制点179

28.实施质量控制点的步骤180

27.质量控制点设置原则180

29.工艺管理181

30.工艺纪律181

31.工艺路线181

32.在制品管理181

33.在制品定额的制定182

34.在制品占用量的控制182

35.均衡生产183

2.定置管理184

1.定置184

3.定置管理的内容184

三、定置管理184

36.质量检验184

4.定置管理性质185

5.定置管理类型185

6.定置管理设计186

7.定置管理设计原则186

8.定置管理规则187

10.定置设计方案188

9.定置管理设计程序188

11.定置管理图189

12.定置管理技法190

13.定置率190

第八章服务业现场质量控制192

一、服务现场质量有关概念192

1.服务192

2.劳务192

3.劳务活动192

4.服务质量及其特性193

5.服务质量的特点194

7.服务对象195

8.服务者195

9.服务设备设施195

6.服务现场195

10.商品、货物和材料196

11.服务场所196

二、服务现场质量控制196

1.服务现场质量控制196

2.服务物资供应质量管理197

4.服务安全质量管理198

3.服务设备设施质量管理198

5.服务卫生质量管理199

6.服务环境质量管理199

7.服务质量信息管理200

8.服务标准化200

9.服务标准化管理201

10.服务人员的管理202

11.服务人员思想素质203

12.职业道德203

14.服务人员技术素质204

13.服务质量意识204

15.服务艺术205

16.服务现场质量控制方式206

17.质量控制点控制206

18.“三检三控”制206

19.定置管理207

20.服务质量共性指标207

1.质量检验209

2.质量检验的种类209

一、企业生产检验209

第九章质量检验209

3.质量检验的方式211

二、抽样检查的基础知识213

1.单位产品213

2.单位产品的不合格213

3.合格品与不合格品214

6.批量215

5.检查批215

4.单位产品质量的衡量方法215

7.批质量的衡量方法216

8.样本单位、样本、样本大小216

9.计数抽样方案216

10.计量抽样方案217

11.抽样方案类型217

12.简单随机抽样217

14.分层随机抽样218

13.系统随机抽样218

15.分段随机抽样219

16.整群随机抽样219

三、计数抽样方案219

1.计数标准型抽样方案219

2.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方案219

3.计数标准型二次抽样方案220

4.菲利浦“SSS”标准222

5.计数序贯抽样检验方案224

2.检验水平228

四、计数调整型抽样检查标准——GB2828-87228

1.GB2828-87是调整型抽检标准228

3.合格质量水平229

4.样本大小字码表230

5.主抽检表230

6.转移规则231

7.抽样方案的求法232

五、计数周期抽样检查标准233

1.GB2829-87233

4.不合格质量水平234

2.周期检查234

3.检验周期234

5.主抽检表235

6.抽样方案的求法236

六、不合格品率的计量一次抽样检查标准236

1.GB8053-87236

2.合格质量与极限质量237

3.抽样检查方案的类型237

5.判断规则238

4.抽样方案的确定238

七、平均值的计量一次抽样检查标准240

1.GB8054-87240

2.合格质量与极限质量240

3.抽样检查方案的类型240

4.抽样方案的确定240

5.判断规则241

八、商品质量监督抽样方案设计243

1.商品检验抽样的主要特点243

2.划分检查批的原则243

3.制订抽样方案的原则244

4.随机抽样的原则244

5.商品质量监督检验抽样方案设计244

九、不合格品的控制247

1.不合格品的控制、审定和处理247

2.纠正措施248

3.销售工作的主要内容250

2.销售管理250

第十章销售与使用过程质量管理250

一、销售250

1.销售250

4.销售部门的质量职能251

5.销售渠道251

6.销售渠道的形式251

7.销售渠道的选择252

8.销售收入252

9.销售合同252

12.销售利润率253

13.销售反馈工作253

10.合同评审253

11.销售费253

14.销售方式的选择254

15.市场营销的微观环境255

16.市场营销的宏观环境255

二、市场调查与市场预测255

2.市场细分化256

三、市场策略256

1.市场定位256

3.无差别市场策略257

4.有差别市场策略257

5.集中市场策略257

6.市场进入策略257

7.市场时机策略258

8.市场营销组合策略258

9.企业应付环境威胁的策略258

10.调节市场需求的策略259

四、价格260

1.价格260

2.价格策略260

3.新产品定价策略260

4.薄利多销策略261

5.差别价格策略261

11.缺额定价策略262

10.心理定价策略262

12.组合定价策略262

7.批量定价策略262

8.名牌保护价策略262

6.阶段定价策略262

9.低价倾销策略262

13.安全定价策略263

14.期望订价策略263

15.降价策略263

16.价格需求弹性263

五、促销与服务264

1.促销策略264

2.厂告264

3.商标264

4.包装265

5.包装标准化265

6.装潢265

7.三包三保265

10.销后服务266

8.销前服务266

9.销中服务266

第十一章质量信息的管理及运用267

一、质量信息及其类型267

1.质量信息267

2.质量信息的内容267

3.质量信息的特点268

4.质量信息的类型269

5.质量信息的作用270

二、质量信息的收集和利用270

1.质量信息收集的要求270

2.企业内部质量信息的收集271

3.企业外部质量信息的收集271

4.企业质量信息网络272

5.正常质量信息的利用272

1.质量信息管理的特点273

三、质量信息管理的形式和任务273

6.异常质量信息的处理273

2.手工的质量信息管理274

3.机械的质量信息管理274

4.电子处理的质量信息管理274

5.质量信息管理的任务274

6.质量信息管理定量考核指标275

四、质量信息管理系统275

3.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的要素276

2.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的类型276

1.质量信息管理系统276

4.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结构277

5.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277

6.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的工作程序277

五、质量信息管理现代化278

1.质量信息管理现代化的趋势278

2.质量信息管理中电子计算机的功能278

3.质量信息管理中电子计算机应用的类型279

4.质量信息管理中电子计算机的应用领域280

5.电子计算机的质量信息系统建立281

第十二章质量管理方法283

一、常见的质量管理方法283

1.质量数据283

2.数据的分类283

3.数据的收集283

5.正态分布284

6.数据的正态性检验284

4.数据处理284

7.频数直方图法285

8.直方图的观察分析287

9.频率直方图292

10.分层法293

11.排列图法293

12.因果分析图法295

13.统计调查分析表法296

16.旧“七种工具”的综合应用297

15.旧“七种工具”297

14.散点图法(相关图法)297

二、常用的控制图298

1.工序能力298

2.工序能力指数298

3.工序能力的测定299

4.工序能力指数的修正299

5.工序能力的级别300

6.用工序能力估计不合格率300

9.计数值情形的Cp值303

7.单侧公差限时的Cp值303

8.工序能力的分析与处置303

10.机械能力指数304

11.成品合格率与Cp值的关系304

12.产品质量波动的绝对值304

13.系统性因素304

14.偶然性因素305

15.控制图法305

17.控制图的分类306

16.两类错判306

18.单值x控制图307

19.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x-Rs图)307

20.均值?控制图308

21.均值—极差控制图(?-R图)309

22.均值—标准差控制图(?-S图)309

23.中位数(x)控制图310

24.x—R图310

25.样本大小不等的控制图311

26.不合格率(p)控制图314

27.不合格数(pn)控制图315

28.单位缺陷数(u)控制图315

29.缺陷数(C)控制图316

30.控制图的判别规则316

31.控制图的制订及使用步骤317

32.控制图判别规则的概率依据318

1.新“七种工具”319

三、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319

33.控制图的经济设计319

2.语言资料320

3.关联图320

4.KJ法320

5.系统图321

6.矩阵图322

7.PDPC法323

8.箭头图323

9.主成分分析法324

四、优选法与正交试验325

1.优选法325

2.0.618法326

3.分数法327

4.对分法327

5.多因素优选法327

7.正交表328

8.正交试验设计328

6.正交试验法328

9.交互作用329

10.均匀设计法329

11.方差分析法329

五、价值工程(V.E.)329

1.价值工程329

2.FE的基本公式330

3.FE十三条指导原则330

5.VE的七个工作程序331

4.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331

6.选择对象332

7.搜集情报332

8.功能分析332

9.拟定方案333

10.方案评价333

11.调整、试验与定案333

12.实施检查与成果评价333

13.VE在生产中的应用333

3.软件包334

2.计算机软件系统334

六、计算机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334

1.计算机硬件系统334

4.计算机语言335

5.汇编语言与汇编程序335

6.程序设计335

7.源程序336

8.人机对话336

9.字与字节336

10.文件336

13.模块337

14.数据库337

11.数据处理337

12.操作系统337

15.数据库管理系统338

16.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338

17.质量管理子系统338

18.计算机控制工序338

20.建立质量管理子系统的步骤339

19.计算机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范围339

第十三章质量经济分析340

一、质量经济分析概述340

1.质量经济学340

2.质量经济规律与经济效益341

3.质量差价341

4.产品质量等级342

5.质量经济分析343

6.质量经济分析的作用343

7.质量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345

8.质量经济分析的信息保证345

二、质量经济分析的方法及计算346

1.经济效果的评价方法346

2.质、本、利分析347

3.投入产出分析法348

4.盈亏平衡点分析法349

6.产品决策分析351

5.设计过程质量经济分析351

7.产品构成分析352

8.产品寿命周期费用分析354

9.产品功能价值分析356

10.产品附加值分析356

11.产品质量改进分析357

12.制造过程质量经济分析358

13.作业经济性研究358

14.工序能力与不合格品率359

15.降低不良品损失工作法360

16.最低制造成本的废品率361

17.返修经济分析362

18.质量检验的经济分析364

19.使用过程质量经济分析366

20.包修期经济分析366

21.维修服务费用分析367

2.产品成本计算的改革369

三、产品成本与质量成本的内容369

1.产品成本369

3.产品制造成本370

4.单位产品成本371

5.可比产品成本372

6.不可比产品成本372

7.目标成本372

8.质量成本372

9.运行质量成本373

10.预防质量成本374

11.鉴定成本375

12.内部损失成本375

13.外部损失成本376

14.外部质量保证成本376

15.质量成本分析376

16.巴雷托分析法377

18.质量成本指标分析法379

17.质量成本趋势分析法379

19.最佳质量水平分析法381

四、企业经济效益指标及计算方法382

1.我国工业经济效益评价考核指标体系382

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标384

3.工业产品质量指标体系385

4.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及计算387

5.目标利润388

6.铁路运输主要经济效益指标388

7.公路运输主要经济效益指标390

8.水运主要经济效益指标390

9.民航运输主要经济效益指标392

10.邮电通信主要经济效益指标395

11.商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397

12.旅游饮食服务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398

2.QC小组的性质与特点400

1.QC小组的定义400

第十四章群众性质量管理400

一、质量管理小组的概述400

3.QC小组活动的宗旨和作用401

二、QC小组的由来和发展401

1.日本的QC小组401

2.美国的QC小组403

3.新加坡的QC小组404

4.韩国的QC小组405

5.香港的QC小组406

7.国内QC小组的由来与发展407

6.台湾的QC小组407

三、QC小组的组建411

1.组建QC小组的原则411

2.QC小组注册登记412

3.QC小组的分类412

4.QC小组人数与要求413

四、QC小组活动的程序414

五、QC小组活动的步骤414

1.QC小组活动课题的选择414

3.设定目标416

2.现状调查416

4.原因分析417

5.制定对策417

6.实施对策417

7.效果检查418

8.巩固措施与遗留问题418

3.编写成果报告注意的事项419

2.编写成果报告的方法419

1.编写成果报告的要求419

六、QC小组成果报告的编写419

七、QC小组成果的发表420

1.做好发表前的准备420

2.做好发表会的准备421

3.发表成果注意事项421

八、QC小组评价与评选421

1.评价的目的421

4.优秀QC小组的评选422

2.评价的原则422

3.评价的方法422

九、QC小组的管理423

1.开展质量教育424

2.做好管理工作424

3.推进“三率”提高424

十、QC小组的奖励425

1.奖励的作用425

2.奖励的原则425

3.奖励的奖项426

4.奖励的政策426

第十五章质量法制427

一、质量法律的基本概念427

1.法律427

2.经济法427

3.质量法制427

5.质量法律关系428

6.质量法律关系的主体428

4.产品质量法规体系428

7.质量法律关系的客体429

8.质量法律上的权利429

9.质量法律上的义务429

10.质量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保护429

11.《产品质量法》的基本内容430

12.《产品质量法》与相关法律的关系430

13.《产品质量法》的调整范围431

14.《产品质量法》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规定431

2.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目的432

二、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432

1.产品质量监督检查432

3.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范围433

4.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依据433

5.产品监督检查的形式434

6.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组织实施434

7.产品质量检验机构435

8.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具备的条件435

10.产品质量检验所、站的主要职责436

9.国家级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主要职责436

12.社会质量监督437

13.消费者(用户)监督437

11.企业质量监督437

14.国家技术监督局438

三、产品责任法律制度438

1.产品责任438

2.产品质量责任438

3.产品责任的构成要素439

5.产品责任的类型440

4.产品责任法440

6.产品质量责任制441

7.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442

8.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443

9.生产者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443

10.销售者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444

11.产品侵权损害赔偿的范围444

12.产品侵权损害的诉讼时效444

14.产品责任中的举证责任445

13.产品责任请求权期间445

15.我国产品责任法律制度的基本状况446

16.国际产品责任法律的发展历史447

四、质量仲裁与质量司法449

1.仲裁449

2.质量纠纷仲裁450

3.质量仲裁的原则450

4.质量仲裁的机关451

5.质量仲裁的管辖451

6.产品质量仲裁的检验451

7.质量仲裁的程序451

8.质量司法453

9.质量司法的原则453

10.产品质量法律责任453

12.质量诉讼中的有关当事人455

13.质量诉讼中的抗辩455

11.产品质量的行政法律责任455

14.质量诉讼中的程序456

第十六章GB/T19000一ISO9000系列标准的实施457

和认证457

一、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的产生与发展457

1.国际标准化组织与国际标准457

2.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的制定与发布459

3.ISO9000系列标准的发展趋势461

4.实施GB/T19000-ISO9000系列标准的意义463

二、GB/T19000-ISO9000系列标准的选择与使用465

1.系列标准的构成465

2.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选择和使用指南465

3.质量管理与质量体系要素指南469

4.质量保证模式473

三、质量体系的建立与运行480

1.质量体系的培训和教育阶段480

2.建立质量体系组织,制定质量体系计划481

4.制定质量方针,确定质量目标482

5.对照标准,开展现状调查,进行质量改进482

3.质量体系的职能分工482

6.文件编写、试运行483

7.质量体系评审、修改文件483

8.正式运行483

四、质量体系文件编写484

1.质量手册的编制485

2.程序文件的编制488

3.质量计划的编制489

1.质量体系认证的概念490

五、质量体系认证490

4.质量记录的编制490

2.质量体系认证的特点491

3.质量体系认证的意义492

4.我国质量体系认证工作的概况492

5.质量体系认证的发展趋势493

6.质量体系认证的实施程序494

7.质量体系认证合格的表示496

2.质量检验阶段497

1.质量管理的历史渊源497

一、国外质量管理497

第十七章质量管理发展史与名人、名语497

3.统计质量管理阶段498

4.全面质量管理阶段499

5.当代质量观500

6.世界质量大会501

7.当前世界质量管理的特点及趋势501

8.质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503

1.古代中国质量管理504

二、中国质量管理发展史504

2.近代中国质量管理507

3.新中国成立后的质量管理509

4.两参一改三结合512

5.鞍钢宪法513

6.三老四严、四个一样513

7.质量“五不准”514

8.国家质量管理奖514

9.质量管理活动月515

10.质量品种效益年516

11.质量万里行517

12.中国质量战略高层研讨会517

13.《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518

14.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519

15.中国服务质量大写真520

三、质量管理的主要国家及世界质量组织简介520

1.美国质量管理概况520

2.日本质量管理概况525

3.法国质量管理概况527

4.前苏联质量管理概况528

5.欧洲质量组织529

6.亚太质量管理组织529

7.国际标准化组织530

8.美国质量管理协会531

9.法国质量协会联席会议531

10.前联邦德国质量管理协会531

11.日本科学技术联盟532

12.世界质量科学院532

2.戴明533

1.泰勒533

13.朱兰质量管理学院533

四、质量管理名人533

3.休哈特534

4.朱兰535

5.柯劳斯毕535

6.费根堡姆536

7.哈灵顿537

8.桑德霍尔姆537

9.石川馨538

10.田口玄一538

11.久米均539

五、质量管理名言539

1.质量大堤539

2.零的缺陷540

3.朱兰三部曲540

4.以质量求繁荣540

7.质量即适应性541

5.质量第一,永远第一541

6.全面质量管理541

8.质量始于教育终于教育542

9.质量是国际市场的通行证542

10.质量优先542

11.质量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543

12.质量第一是一项基本国策543

14.用户至上,质量第一544

15.质量兴国544

13.质量是促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一个杠杆544

附表546

1.不合格品率的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方案546

2.一次正常检查抽样方案556

3.一次加严检查抽样方案558

4.一次放宽检查抽样方案560

5.一次特宽检查抽样方案562

6.判别水平Ⅰ的一次抽样方案564

7.判别水平Ⅱ的一次抽样方案566

8.判别水平Ⅲ的一次抽样方案568

9.判别水平Ⅰ的二次抽样方案570

10.判别水平Ⅱ的二次抽样方案572

11.判别水平Ⅲ的二次抽样方案574

12.“σ”法样本量与接收常数576

13.“S”法样本量与接收常数578

14.“σ”法抽样表580

15.“S”法抽样表581

17.?分布临界值表582

16.正态分布数值表582

18.x2分布临界值表583

19.符号检验表584

20.检验相关系数ρ=0的临界值(γa)表585

21.F分布临界值表(a=0.05)586

22.F分布临界值表(a=0.025)589

23.F分布临界值表(a=0.01)592

24.常用正交表594

25.均匀设计表605

1995《质量工作者手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伍爱主编 1995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质量·标准化·计量工作者必备手册(1995 PDF版)
质量·标准化·计量工作者必备手册
1995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计量工作者手册(1990 PDF版)
计量工作者手册
1990
氮氣工作者手册(1952.07 PDF版)
氮氣工作者手册
1952.07 东北工业出版社
组织工作者手册( PDF版)
组织工作者手册
制革工作者手册(1958 PDF版)
制革工作者手册
1958 轻工业出版社
翻译工作者手册(1991 PDF版)
翻译工作者手册
1991 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
煤田地质工作者手册(1986 PDF版)
煤田地质工作者手册
1986 北京:地质出版社
造纸工作者手册(1957 PDF版)
造纸工作者手册
1957 轻工业出版社
制碱工业工作者手册(1962 PDF版)
制碱工业工作者手册
1962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质量认证工作实用手册(1996 PDF版)
质量认证工作实用手册
1996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质量工作者实用手册(1997 PDF版)
质量工作者实用手册
1997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计量工作者手册(1990 PDF版)
计量工作者手册
1990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质量专业工程师手册(1994 PDF版)
质量专业工程师手册
1994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质量认证工作指导手册(1992 PDF版)
质量认证工作指导手册
1992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硫酸工作者手册(1954 PDF版)
硫酸工作者手册
1954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