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校制度》
作者 | 周予同著 编者 |
---|---|
出版 | 未查询到或未知 |
参考页数 | |
出版时间 | 193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202662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绪言1
本书的领域1
本书的分期2
本书的旨趣7
上古编10
一传说中的西周以前的学制10
学校制度的萌芽10
传说中的虞夏商三朝的学校制度10
双轨制下的学校内容11
二礼记周礼所传的西周的学制13
本期史料考订的难点13
国学与乡学14
教官与教科15
学龄与学则18
三春秋战国时代的私学20
史料的缺乏20
私学的繁兴21
中古编26
一秦代的「吏师」制度与博士26
吏师制度的创立26
吏师制度创立的因素28
吏师与博士29
二两汉的经典教育与学校30
经典教育的突兴30
两汉学校的系统与种类31
太学的创立与演变33
太学与博士34
太学与太学生36
郡国学校的起源与发展38
两汉的特殊学校39
学校与选举41
三魏晋时代学校制度的衰败42
学校制度衰败的因素42
三国时代的官学与私学44
两晋时代的太学与国子学45
五胡十六国学制拾零47
四南北朝的学校制度49
南北朝之文化的差异49
南朝的国学与州郡学50
北朝的国学与州郡学52
私学的重兴54
近代编55
一科举制度下的隋唐学制55
唐代学制的先驱者55
唐代学校的体系与种类56
学校制度的阶级性58
学校科目的扩张59
学校规程的厘订61
学官与学额63
外国留学生的发达65
学校与科举66
五代时期学校的衰落68
二两宋的学校与书院69
宋代学制的改进69
宋代的京都学71
宋代的州县学76
书院制度的起源与发展79
禅林制度的追述82
三异族统治下的辽金元学校85
辽的学校制度85
金的学校制度与其特点86
元的中央学校与地方学校89
元代学校的发达及其原因93
四明代的学校制度94
明代的中央学校95
明代的地方学校97
明代的特殊学校99
明代学制的特点100
明代学校之政治的效能103
五清代初中叶的学制105
清代的中央学校106
清代的地方学校108
清代的特殊学校110
现代编112
一新式学校的萌芽112
现代学制产生的因素112
实用中心之各种学校115
留学制度的发剏119
二新式学制的产生120
本时期之三期划分120
戊戌维新之学制一瞥121
钦定学堂章程下之学制122
奏定学堂章程下之学制126
这一时期的其他兴革131
改订学堂章程下之学制133
三民国新学制的颁布与修正135
民国学制的产生与颁布135
民四以后的学制修正140
学校系统改革案的产生与颁布142
新学制课程标准的制定147
四国民党党治下的学校制度148
党治下教育主张之演变148
党治下学校内容之兴革150
1933《中国学校制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十国高等学校招生制度
- 1994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
- 中国学校制度
- 1933
-
- 中国宗法制度
- 1946
-
- 学校制度·生涯学習
- 1991.01 大蔵省印刷局
-
- 学校制度
- 1972.09 東京大学出版会
-
- 学校制度
- 1953.06 岩崎書店
-
- 世界各国大学入学制度之改革动向
- 民国72.12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
- 学校制度
- 民国61.05 台湾中华书局
-
- 学校制度
- 1942
-
- 学校管理制度汇编
- 1998
-
- 学校管理制度汇编
- 1998
-
- 中国学校制度
- 1933 商务印书馆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