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堰乡志》求取 ⇩

第一编 概况1

雪堰乡图1

雪堰乡山络水系图2

雷堰乡位置图3

第一章 地理位置5

第二章 建制沿革6

第一节 隶属县治沿革6

第二节 隶属区治沿革6

第三节 雪堰乡沿革7

第四节 管辖范围9

第三章 行政区划20

第四章 雷堰桥街27

第一节 雪堰桥由来27

第二节 解放前雪堰桥街市貌概述27

第三节 解放后雪堰桥街市貌概述28

第四节 解放后的街镇建设29

第五章 自然地理32

第一节 土地土壤32

第二节 山川地形40

第三节 气象水分40

第四节 自然灾害50

第六章 物产52

第七章 民族和人口55

第一节 民族55

第二节 户籍、人口变化55

第三节 长寿老人名录56

第八章 人民生活71

第一节 住房情况71

第二节 口粮水平73

第三节 经济收益73

第二编 政治77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77

第一节 组织沿革77

第二节 党员大会(党代大会)79

第三节 乡党委(支部)负责人更迭81

第四节 党的纪律检查86

第二章 政权87

第一节 解放前的政权87

第二节 解放后的人民政权89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89

第三章 统战工作94

第四章 其它党派社团95

第一节 国民党、三青团95

第二节 群众团体95

第三节 民主党派100

第五章 解放后的主要政事101

第一节 借粮101

第二节 减租减息101

第三节 土地改革101

第四节 镇压反革命101

第五节 抗美援朝109

第六节 三反、五反105

第七节 贯彻婚姻法105

第八节 普选105

第九节 统购统销106

第十节 农业合作化106

第十一节 整风反右109

第十二节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109

第十三节 三年困难时期和国民经济调整109

第十四节 农村中的整风整社110

第十五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10

第十六节 “文化大革命”111

第十七节 落实党的政策112

第六章 民政工作113

第一节 民事调解113

第二节 优抚救济113

第三节 侨胞和港台同胞114

第七章 社会治安116

第一节 机构设置116

第二节 治保工作116

第三节 消防117

第三编 军事119

第一章 民兵119

第一节 组织119

第二节 训练191

第二章 兵役120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的募兵和抽丁120

第二节 解放以来的志愿兵、义务兵120

第三章 驻军121

第四章 武装斗争记略123

第一节 新四军在本地的抗日斗争123

第二节 人民群众的抗日斗争124

第三节 国民党军队的抗日活动124

附:日、伪、蒋暴行录125

第四编 农业127

第一章 概况127

第一节 自然条件和粮食生产127

第二节 几个时期的土劳负担127

第二章 农业技术改造134

第一节 耕作制度134

第二节 作物品种134

第三节 耕作技术改革135

第四节 自然肥料139

第五节 施肥技术改革和化肥的应用140

第六节 植物保护142

第三章 农技队伍145

第一节 组织机构145

第二节 种子场145

第四章 农业管理146

第一节 管理机构146

第二节 三大管理146

第五章 农机事业150

第一节 农机具改革150

第二节 现有农机具151

第三节 农机管理151

第六章 沼气155

第七章 农业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156

第五编 多种经营157

第一章 多种经营的发展157

第一节 概述157

第二节 种植业159

第三节 养殖业162

第四节 编织业171

第五节 手工业171

第二章 多种经营的机构与队伍172

第一节 兽医站172

第二节 饲料管理站173

第三节 供销社抓多种经营的机构及其它支持发展副业的机构173

第四节 公社多种经营办公室173

第互节 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175

第六编 水利179

第一章 河道概况179

第二章 水利建设181

第一节 河道改造181

第二节 援外水利工程182

第三节 圩堤建设183

第四节 构筑水库183

第五节 排灌设备184

第六节 管理机构189

第三章 农田基本建设190

第七编 工业191

第一章 解放前的手工业、工业概况191

第二章 解放后工业的发展199

第一节 社队工业的初期192

第二节 社队工业的发展192

第三节 设在本公社的县办工厂200

第四节 校办工厂200

第五节 产品创新与外贸产品200

第六节 社队企业的地位和作用203

第七节 修建站和五匠管理209

第八节 组织领导209

第八编 财贸211

第一章 商业211

第一节 解放前的商业概况211

第二节 供销社213

第三节 合作商店216

第四节 个体商贩216

第五节 “双代店”和送货下乡216

第六节 食品站(组)217

第七节 集市贸易217

第二章 金融227

第一节 信用社的建立和发展227

第二节 中国农民银行雪堰营业所228

第三节 信贷228

第四节 储蓄228

第五节 保险228

第六节 信用社的体制改革229

第三章 财税231

第一节 解放前的税收231

第二节 解放后的税收工作231

第三节 房地产管理232

第四章 粮油管理240

第一节 粮油管理体制沿革240

第二节 粮油收购情况240

第三节 粮油供应情况240

第四节 集体粮的储备240

第五节 仓储247

第九编 交通、邮电、供电249

第一章 交通运输249

第一节 解放前的交通情况249

第二节 解放后的陆路交通249

第三节 解放后的水路交通250

第四节 运输250

第五节 桥梁251

第二章 邮电256

第一节 发展与隶属256

第二节 邮务工作256

一、邮政256

二、报刊杂志256

第三节 电信电话257

第三章 供电260

第一节 供用电的发展260

第二节 机构和电工队伍260

第三节 用电能量261

第四节 规章制度263

第十编 文教卫生265

第一章 文化265

第一节 解放前的文娱活动265

第二节 解放后的群众性文娱活动266

第三节 文化站267

第四节 影剧院267

第五节 电影队267

第六节 广播放大站268

第七节 本地民谣、诗歌269

第二章 教育271

小序271

第一节 中小学教育271

一、清末271

二、民国时期272

三、解放以后的教育工作280

第二节 业余教育294

第三章 体育296

第一节 群众体育296

第二节 学校体育298

第四章 医药卫生300

小序300

第一节 药店300

第二节 解放前的医生301

第三节 解放后的医疗卫生事业301

一、雪堰卫生院301

二、合作医疗304

三、爱国卫生305

四、预防接种309

五、防治血吸虫病309

六、妇幼保健312

第五章 计划生育315

第十一编 人物319

第一章 革命烈士319

第一节 传略319

第二节 简历321

第三节 英名录321

第二章 已故党政军干部传略323

第三章 已故知名人士传略325

附:清末、民国时期文人表327

第十二编 社会329

第一章 党、政、军千部和文教、科技人员329

第一节 本乡部分县、团级以上干部329

第二节 本乡部分文教、科技人员351

第二章 名胜、古迹333

清末新塘乡图332

第一节 名胜333

第二节 古迹337

附:碑文、地名考339

第三章 宗教346

第四章 风俗习惯318

第一节 四时八节248

第二节 婚嫁喜庆350

第三节 丧葬352

第四节 迷信活动352

第五节 道会门353

第五章 社会新风354

第六章 方言、谚语357

第一节 方言357

第二节 谚语360

第三节 歇后语363

第七章 民间传说365

大事提要371

后记373

1985《雪堰乡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