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三乡乡志》求取 ⇩

代序1

凡例3

概述5

大事记11

第一篇地理22

第一章地域与政区沿革22

第一节 地域22

第二节建制沿革与行政区划22

附:三乡乡十二个村简介25

第二章民族姓氏人口32

第一节民族、姓氏32

附:三乡乡各姓入乡时间定居地点和现有人口统计表33

第二节人口分布密度与计划生育35

附1:民国30年(1941)各乡人口统计表35

附2:建国后各村几个年度人口统计表36

附3:三乡乡1980—1987年计划生育情况统计表37

第三章地理概况38

第一节地貌地质38

附:1981年三乡水稻土壤抽样分析表40

第二节 溪流43

第三节 气候44

第四章自然灾害45

第一节 水灾45

第二节 风灾48

第三节 旱灾49

第四节 虫灾50

第五节 火灾50

第二篇经济52

第一章农业52

第一节 建国前的农业概况52

第二节建国后的农业生产53

一、农业生产关系与体制变革53

(一)土地改革54

(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54

(三)建立人民公社55

(四)联产承包责任制55

二、农业生产与经营管理56

附:1963至1987年粮食产量统计表59

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61

(一)石楼十字坑水库62

(二)黄坳水库62

(三)黄沙穿风颈山塘62

(四)上村西洋坑队办山塘62

(五)小都四坑引水大坪尾山塘62

第二章林业63

第一节 林业生产关系与体制变革63

第二节 林业生产结构65

第三节营林种果66

一、营林66

二、种果68

三、林业抚育68

附1:黄坳龙古坑条件相同抚育方式不同的对比调查表69

四、护林69

五、采伐71

2附:三乡公社1964至1980年林业生产统计表74

附4:1950—1973年林业资源消耗情况表76

六、林木产品加工、运输销售77

(一)加工77

(二)运输78

(三)销售78

附3:1964—1979年柴炭竹销售情况表80

第四节林场、采育场81

第三章畜禽水产82

第一节畜禽饲养82

一、养牛83

二、养羊83

三、养猪83

四、养鸡、鸭、83

五、养兔84

第二节 水产养殖84

第四章圩镇建设工商企业84

第一节三乡圩镇85

附:1988年三乡圩镇建筑面积调查表87

第二节工商企业87

一、建国前的私营商业87

二、建国后工商企业的发展87

(一)供销合作社87

(二)合作商店91

(三)民营个体商业91

(四)乡镇企业92

三、三乡农工商公司下属企业简介94

1.水电站94

2.建筑工程队94

3.石灰厂94

4.石料厂95

5.小煤厂95

第五章交通邮电97

第一节交通运输97

一、公路交通97

二、水道运输97

三、乡村桥梁98

第二节邮政电话100

一、邮政100

2、电话100

附三乡邮政线路示意图101

第六章金融财税102

第一节 金融102

第二节财政税收103

一、税收沿革与征收103

二、田赋(农业税)征收103

第七章粮油购销人民生活105

第一节粮油购销105

一、经营机构105

二、粮油购销105

三、粮食加工107

第二节人民生活107

一、建国前的人民生活状况107

二、建国后的人民生活108

第三篇政治110

第一章政党群团110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110

一、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110

二、历次党代表大会115

附1:建国前历届党委(含支部)负责人名录117

附2:建国后历届党委(含支部)负责人名录117

三、党的宣传120

四、纪检121

第二节群众团体121

一、共青团、少先队121

(一)共青团121

(二)少先队122

附三乡1987年各学校少先队情况表123

二、妇女联合会124

第二章政府125

第一节建国前政府机构125

一、明清时期125

二、民国时期125

附:民国时期乡长副乡长名录127

第二节建国后机构设置128

附1:三乡乡人民政府机构130

附2:建国后历任正副区长、社长、乡长名录131

第三章民政134

第一节优待抚恤134

一、拥军优属134

二、优待134

附:1982—1988年现役军人家属优待现金统计表135

三、牺牲、病故抚恤135

四、残废抚恤135

五、临时困难补助136

第二节退伍军人安置136

附1950—1987年复退军人安排情况表136

第三节社会救济137

一、春夏荒和冬令救济137

二、自然灾害救济137

三、农村实行“五保”138

四、兴办三乡敬老院138

第四节 婚姻登记139

第五节 离退休人员待遇140

第六节 扶贫140

第七节 司法141

第四章军事142

第一节地方武装142

一、民团自卫队142

二、赤卫队、民兵人民武装部142

第二节 重大兵事143

第四篇文化146

第一章教育146

综述146

第一节 私塾149

第二节普遍教育150

一、幼儿教育150

二、小学教育151

附1、建国前三乡各小学创办立案情况表153

2、1980—1987年中小学学生入学升学情况统计表154

3、三乡各小学简介155

三、中学教育161

附三乡中学简介161

第三节成人教育163

第四节教师队伍164

一、师资状况164

二、师资培训166

三、工资和福利166

附1956年梅县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概况表168

四、政治待遇170

第五节教育经费171

三乡乡华侨、港、澳同胞捐资办学情况表174

第二章文化艺术177

小序177

第一节文化事业设施177

一、广播站177

二、俱乐部178

三、电影队178

四、文化站178

五、乡政府礼堂178

六、诗文社178

七、报刊订阅179

八、电视转播179

第二节群众文艺179

一、童谣180

二、客家山歌182

三、五句板184

四、雕刻184

五、《山稔花》季刊185

第三章医疗卫生185

第一节 建国前医疗卫生状况185

第二节 建国后的医疗卫生事业186

第三节 民间医术验方187

第四节 公费医疗、合作医疗188

第四章体育188

第一节 建国前的体育活动简况188

第二节建国后体育事业的发展188

武术协会189

象棋协会189

第五篇社会190

第一章民间风俗190

第一节 年节习俗190

第二节 婚丧喜庆习俗191

第三节 生活习俗194

第二章方言196

第一节 语音系统196

第二节 常用词汇202

第三节 词汇特点216

第四节 语法特点220

第五节 谚语、歇后语227

第三章传说轶事234

第一节 民间传说234

第二节 风物传说236

第三节 名人轶事237

第四章 宗教238

第五章华侨、港、澳台同胞240

第一节 华侨事务240

第二节 华侨、港澳台同胞的分布241

第三节华侨、港、澳台同胞对革命和家乡建设的贡献243

附1976——1987年华侨、港、澳台同胞捐资家乡建设情况表247

第六篇人物250

第一章 革命英烈简介250

第二章 革命死难者名单256

第三章人物传258

附1:钟鲁斋与梅州高等教育277

附2:三乡学校记278

赞助《梅县三乡乡志》出版经费芳名279

赞助“三乡诗文社”办社经费芳名279

编后记280

《梅县三乡乡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乡宁县志(1992 PDF版)
乡宁县志
1992 北京:新华出版社
三角乡志(1986 PDF版)
三角乡志
1986
三井乡志(1985 PDF版)
三井乡志
1985
三合乡志( PDF版)
三合乡志
宁乡县志  6( PDF版)
宁乡县志 6
西乡县志  全(1970 PDF版)
西乡县志 全
1970 台湾:成文出版社
梅县三乡客家方言( PDF版)
梅县三乡客家方言
三角乡志(1986 PDF版)
三角乡志
1986
武乡县志  卷之四( PDF版)
武乡县志 卷之四
乡宁县志  卷之三-五( PDF版)
乡宁县志 卷之三-五
定乡县志(1960 PDF版)
定乡县志
1960
西乡县志  3( PDF版)
西乡县志 3
鄠县乡土志(1937 PDF版)
鄠县乡土志
1937
乡城县志(1997 PDF版)
乡城县志
1997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武乡县志(1986 PDF版)
武乡县志
1986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