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比较诗学》
作者 | 狄兆俊著 编者 |
---|---|
出版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44 |
出版时间 | 199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1009759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9488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 录1
序1
绪论1
第一节诗学、诗话和诗论2
第二节中英诗学比较研究的理论基础6
一功用理论7
二表现理论12
第三节中英诗学比较研究的方法19
第一章功用诗学23
第一节功用诗学的起源23
一“诗言志”考23
二吴季札的乐观25
三孔子的诗观26
四《乐论》和《乐记》30
五从苏格拉底到亚里士多德31
六贺拉斯和“寓教于乐”33
七锡德尼的《为诗一辩》34
八从功用诗学的起源看中英功用诗学的异同36
第二节功用诗学的衍变39
一“诗大序”——中国功用诗学最早的专论39
二从刘勰到陈子昂42
三白居易的狭隘功用诗学48
四唐宋古文运动的思想武器50
五理学的危害和复古风气的盛行53
六体现在明清小说中的功用诗学56
七从近代文学看功用诗学领域内的斗争58
八本·琼森论讽喻63
九德莱登和戏剧理论64
十蒲伯论“自然”和“巧智”68
十一约翰生的新见解71
十二从狄更斯到威尔斯73
十三从中英功用诗学衍变的比较中得到的启示75
第三节功用诗学的体现80
一体现中国功用诗学最早的范本——《诗经》80
二乐府民歌的时代特征83
三建安文学与建安风骨84
四功用诗学和唐诗87
五封建社会后期功用诗歌的变化93
六“不平则鸣”和“有为而作”——韩、柳、欧、苏的古文95
七宋代的爱国词篇96
八元代杂剧的功用成份100
九明清小说中的发愤之作101
十功用诗学对近代文学创作的影响117
十一体现英国功用诗学的第一部杰作——《坎特伯雷故事集》119
十二“羊吃人”的故事120
十三功用诗学和莎士比亚的作品121
十四 弥尔顿和《失乐园》126
十五《鲁滨逊飘流记》说明了什么?127
十六讽刺文学对现实的无情鞭挞129
十七从理想返回现实132
十八散文发展的曲折道路139
十九从功用作品中看中英功用诗学的异同140
第二章表现诗学145
第一节表现诗学的起源145
一道家学派论美145
二从德谟克利特到柏拉图157
三郎加纳斯的“浪漫主义”158
四独创和天才160
五“从一粒沙子看出一个世界”161
六从表现诗学的起源看中英表现诗学的异同162
一《淮南子》新论167
第二节表现诗学的衍变167
二魏晋玄学和《文赋》170
三《诗品》的“吟咏情性”174
四“韵味说”和“兴趣说”179
五中国表现诗学的近代色彩183
六从情景相生到“境界说”188
七人的热情和自然美194
八幻想·想象200
九理想伴随着现实203
十诗是灵感的体现204
十一“美即是真,真即是美”209
十二中英表现诗学衍变的比较210
一体现中国表现诗学的奇文——《离骚》215
第三节表现诗学的体现215
二富于自然美的“古诗十九首”221
三魏晋南北朝创作的新气象224
四王维和“三李”232
五宋词中的表现作品242
六散曲和情景255
七明清表现作品对“情”的深化257
八表现诗学在近代文学创作中的反映262
九莎士比亚的爱情诗264
十歌颂“天人合一”的佳作267
十一“心灵的直接表现”275
十二激情、乐观282
十三“消极性能”的体现286
十四从表现作品中看中英表现诗学的异同291
第三章诗学的二重性299
第一节诗学二重性的依据299
一事物发展普遍规律的要求299
二中英诗学自身变化的要求302
第二节诗学二重性的内涵309
一中国诗学二重性的内涵309
二英国诗学二重性的内涵318
三中英诗学二重性内涵的比较323
第三节诗学二重性的体现330
主要参考书目334
后记343
1992《中英比较诗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狄兆俊著 1992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西比较诗学
- 1988 北京:北京出版社
-
- 汉英比较语法
- 1981.1
-
- 中西诗歌比较研究
- 1987
-
- 中西比较诗学体系 下
- 1991
-
- 中英比较诗艺
- 1996年04月 四川大学出版社
-
- 中西比较诗学论文选
- 1985
-
- 中西比较诗学体系 下
- 1991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中英句型比较
- 1979 百成书店
-
- 中西比较诗学体系 上
- 1991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中国比较文学 中日比较文学专辑
- 1991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 汉英比较英语学习法
- 1996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 英语比较结构
- 1986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 英汉语法比较
- 1981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 中外比较文学
- 1992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