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美学比较》求取 ⇩

绪论:文明结晶的闪亮1

第一章 社会的、历史的和辩证的方法——中西比较美学概述4

一、介于社会与作品之间的中观研究4

二、西方人眼中的中国美学与中国学者的美学比较6

三、马克思主义观和比较研究方法9

(一)可比性的确立9

(二)社会观和历史观10

(三)辩证方法和逻辑方法11

(四)“不可通约性”和“模子”的运用13

(五)科际整合16

四、中西比较美学的四项内容17

(一)基础研究17

(二)美学史的研究18

(三)理论的研究19

(四)门类的研究19

第二章 “各种社会形态存在的条件”——中西美学产生的基础比较21

一、由自然条件的不同所产生的差异22

(一)两种生产方式所形成的特点24

(二)天人关系上的合一与对立26

二、“劳动奴隶制”和“家庭奴隶制”所产生的文化差异27

(一)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28

(二)商业、手工业状况29

(三)人性与理性30

(四)学术的争鸣与探索31

(五)人生观念32

三、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所产生的两种不同的美学理论形态36

(一)从思维对象上看,中西有综合与分割的区别36

(二)从思维主体上看,中西有感悟和思辨的区别39

(三)从思维的起终点看,中西有求同与求异的区别45

(四)从思维的媒介上看,中西有象意与音意的区别50

(五)从思维的表现形态看,中西有灵活与规范的区别55

四、文化的综合效应与历史的阶段性56

(一)中西文化的两极组合57

(二)中西文化比较的历史阶段性59

(三)中西文化的历史融会与超越互换61

第三章 文明历史的演化与“起承转合”——中西美学发展过程和阶段的比较65

一、中西美学发展历史的基本特点65

(一)科学哲学美学与文化哲学美学65

(二)继承的两种不同方式68

二、中西美学走向的比较72

三、中西美学发展中的几个重要阶段的比较76

(一)先秦美学与古希腊美学76

(二)两汉与古罗马时代美学79

(三)中西美学的铺展阶段比较——文艺复兴与魏晋风度83

(四)中西古代美学总结阶段的比较89

(五)中西近代以来美学的比较96

第四章 “都是奥林帕斯山上的宙斯”——中西古典美学思想家和理论家的平行比较103

一、孔子与柏拉图103

(一)经历、思想和艺术论的相似104

(二)社会条件、理论形态和思辨方式的不同110

二、庄子与康德112

(一)理论形态和体系构架112

(二)哲学和美学的基本特点113

(三)审美感受和艺术创造115

三、刘勰与黑格尔117

(一)隐秀说与显现论118

(二)神思说与想象论120

(三)情志说与情致说124

四、刘熙载与亚里斯多德126

(一)艺术与现实的关系127

(二)艺术创造的基本原则和规律129

第五章 “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中西近代以来美学思想家和理论家的影响比较133

一、王国维与叔本华133

(一)哲学思想的影响134

(二)一些重要美学思想和范畴的影响138

二、蔡元培与康德143

(一)超脱性与普遍性144

(二)美育思想146

(三)崇高说147

(四)悲剧美与滑稽美150

三、鲁迅与尼采151

(一)顽强的抗争与彻底的批判精神153

(二)个体的深层的心理探索156

(三)国民性与悲剧观161

(四)审美的人生与创作的自觉164

第六章 “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中西建筑、园林艺术和美学比较167

一、建筑艺术和美学的比较168

(一)总体的美学原则和艺术特征168

(二)建筑类型的比较174

二、园林艺术和美学比较185

(一)园林的文化意味185

(二)绘画原则与建筑原则188

(三)自然美与人工美198

(四)综合美的不同表现201

(五)日臻完善与会融的趋势204

第七章 共同“感受形式美”——中西美术及其美学理论比较206

一、美术观念的比较206

(一)艺术真与科学真206

(二)诗画关系209

(三)时间和空间的表现意识212

(四)动静审视215

(五)丑的理解217

(六)决裂思想221

二、美术题材的比较225

(一)从“不约而同”到“各自为政”225

(二)山水画与风景画230

(三)花鸟画与静物画239

(四)风俗画的表象与内涵240

三、表现技法的比较243

(一)线条与色块244

(二)“有意味的形式”的两种表现245

(三)综合美的不同构成248

第八章 “时代的旗帜”——中西小说美学比较251

一、小说本体251

二、小说题旨254

(一)善的追求和伦常观念的体现255

(二)哲理性的寻觅与表现261

三、小说人物266

(一)类型与典型266

(二)个性与复杂性269

四、小说构架277

(一)散点式与焦点式278

(二)情节技巧的异同280

第九章 “现实的、有情节的、充满着行动的”——中西戏剧美学比较287

一、戏剧观与审美特征的比较288

(一)写意与写实288

(二)虚拟与模仿290

(三)程式与体现292

(四)无限与有限294

(五)抒情与议理296

(六)陌生与体验299

(七)多体与单体301

二、戏剧内容与冲突的比较302

(一)知性与理性的哲学根源302

(二)悲剧比较304

(三)喜剧比较311

三、戏剧结构的比较318

(一)结构的美学依据318

(二)结构的具体特征319

四、戏剧走向比较326

第十章 人类的两大“文明成果”——中西美学整体比较331

一、“物感”与“物拟”331

(一)“意境”与“典型”333

(二)“节制”与“宣泄”334

(三)“消融”与“移情”335

二、“乐感”与“罪感”336

(一)“中和美”与“对立美”338

(二)“优美”与“崇高”338

(三)“忧患”与“欢乐”339

(四)“哀怨”与“愤怒”339

三、“和而不同”的展开与再议340

四、“线感”与“面感”343

五、“静观”与“动观”344

(一)审美主体心理的差别345

(二)对审美客体的观照不同346

(三)派生的美学范畴的对立347

(四)静和动的两种文明347

六、“食感”与“性感”349

结语356

主要参考书目357

1998《中西美学比较》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朱希祥著 1998 上海: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西比较诗学(1988 PDF版)
中西比较诗学
1988 北京:北京出版社
中美比较文学=compartove literature( PDF版)
中美比较文学=compartove literature
比较美学( PDF版)
比较美学
中国文化书院
中西哲学比较论(1997 PDF版)
中西哲学比较论
1997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中西比较美学文学论文集(1985 PDF版)
中西比较美学文学论文集
1985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中西比较文学理论(1990 PDF版)
中西比较文学理论
1990 北京:学苑出版社
中西旅游文化审美比较(1998 PDF版)
中西旅游文化审美比较
1998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西比较文艺学(1999 PDF版)
中西比较文艺学
1999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比较美国学(1999 PDF版)
比较美国学
1999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中西纹饰比较(1995 PDF版)
中西纹饰比较
1995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西500年比较(1989 PDF版)
中西500年比较
1989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东西方哲学美学比较(1991 PDF版)
东西方哲学美学比较
1991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西比较文学论集(1988 PDF版)
中西比较文学论集
1988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西比较文学教程(1988 PDF版)
中西比较文学教程
1988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西美学艺术比较(1986 PDF版)
中西美学艺术比较
1986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