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勘探中的有机地球化学》
作者 | 编者 |
---|---|
出版 | 石油工业部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参考页数 | 77 |
出版时间 | 1982年03月(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93979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摘要1
第一章 引言2
1.1.石油的成因3
1.2.成熟作用4
第二章 有机质的组成8
2.1.煤的显微结构8
2.1.1.镜质组8
2.1.2.惰性组8
2.1.3.壳质组9
2.2.可抽提的有机质(EOM)9
2.2.1.烃类9
2.2.2.非烃类14
2.3.气态烃和挥发烃16
2.3.1.气态烃16
第三章 地下温度对油气生成的影响19
3.1.生油岩有机质的类型及其对生油潜力的影响22
3.2.生油岩中轻质和中等烃的产生26
第四章 生油岩分析及数据解释28
4.1.总有机碳(TOC)28
4.2.气体分析28
4.2.1.C1—C4烃类28
4.2.2.汽油烃29
4.3.孢粉颜色29
4.4.C剩余/C_总(CR/CT)比值29
4.5.热解法30
4.5.1.各类干酪根的特征31
4.5.2.用热解法确定生油岩的特征31
4.5.3.生油岩的成熟阶段32
表1.按可抽提有机质的分类法34
附表:34
4.7.可抽提有机质(EOM)34
4.6.镜质体反射率34
4.8.烃含量(HC)35
表4.大陆架研究所的生油岩评价35
表3.贝克的生油岩评价35
表2.菲利派的生油岩评价35
4.9.正烷烃的分布36
4.10.碳优势指数(CPI)37
第五章 压实与运移40
5.2.二次运移41
5.1.初次运移41
5.3.储层中石油的二次变化41
第六章 生油岩与原油对比43
7.1.3.可抽提有机质(EOM)44
7.1.4.色层分离44
7.1.2.总有机碳(TOC)44
7.1.实验44
7.1.1.轻质烃44
第七章 X/Y—Z井生油岩分析44
7.1.5.镜质体反射率45
7.1.6.镜下干酪根的观察45
7.2.结果和讨论45
7.2.1.轻质烃45
7.2.2.C1—C4烃分析小结46
7.2.3.总有机碳(TOC)46
7.2.4.抽提有机质(EOM)和气相色谱馏分47
7.2.5.镜质体反射率47
7.2.6.干酪根分析49
7.3.结论49
表5.岩屑中C1—C4烃浓度(微升,天然气/公斤,岩石)50
表6.岩性和总有机碳(TOC)的测定56
表7.可抽提有机质和色谱馏分重量(毫克)64
表8.可抽提有机质和色谱馏分浓度(岩石重量ppm)65
表9.可抽提有机质(EOM)和色谱馏分浓度(毫克/克总有机碳)66
表10.岩石中抽提有机质的百分含量67
表11.气相色谱数据表68
表12.镜质体反射率及镜下干酪根测定69
1982年03月《石油勘探中的有机地球化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 1982年03月 石油工业部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下 地震勘探原理和解释
- 1987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 石油勘探中的有机地球化学
- 1982年03月 石油工业部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 洋地质调查 石油同位素地球化学勘探专辑
- 1981
-
- 石油勘探与开发词典 2 地球物理勘探部分
-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 石油勘探地下地质学
- 1989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 准噶尔盆地石油有机地球化学研究
- 1989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石油地质勘探
- 1984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油气地球化学勘探方法与应用
- 1994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 地球化学勘探中的分析方法
- 1987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石油地震勘探
- 1987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 石油地球化学
- 1990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 法汉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词汇
- 1982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石油地球化学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 1993 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
-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与数字处理
- 1982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 地球物理反问题中的最优化方法
- 1980 北京:地质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