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史》
作者 | 钟大丰,舒晓鸣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26 |
出版时间 | 1995(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432784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7663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绪论1
第一章“影戏”——中国电影的奠基(1896年~1932年)5
第一节 最初的尝试5
第二节 “影戏”——中国主流电影传统的形成11
第三节 新文人的旧电影16
第二章30年代电影(1932年~1937年)21
第一节 时代变革带来了电影的变革21
第二节 现实主义与左翼电影剧作中的两种风格28
第三节 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34
第四节 在学习中探索42
第五节 探索有声电影的艺术规律52
第三章战时与战后(1937年~1949年)61
第一节 从延亘到重新高涨61
第二节 “影戏”电影统治地位的确立69
第三节 “文华”与非主流电影的艺术探索77
第四章“十七年”中国电影(1949年~1966年)84
第一节 “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发展轨迹84
第二节 “十七年”各个时期的艺术特点99
第三节 “十七年”中国电影的主导样式及其它113
第四节 “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小结118
第五章“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1966年~1976年)127
第一节 “纪要”的发表及江青对中国电影的全盘否定127
第二节 “三突出”的创作原则及样板戏电影的摄制“经验”130
第三节 故事片的创作情况130
第六章“新时期”的中国电影(1976年~1989年)140
第一节 “恢复时期”的电影创作情况(1976年10月~1978年12月)140
第二节 第一次创新浪潮(1979年~1980年)143
第三节 老导演的新成就151
第四节 中年导演的成熟172
第五节 青年导演的崛起199
第六节 多元化的探索210
结束语219
主要参考影片223
主要参考阅读文献224
后记226
1995《中国电影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钟大丰,舒晓鸣著 1995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电影史概论
- 1982 中国电影家协会资料室
-
- 中国电影发展史 第1卷
- 1963
-
- 中国电影节
- 1989
-
- 中国电影史话 第2集
- 南天书业公司
-
- 中国电影史话 第1集
- 南天书业公司
-
- 中国电影·电视
- 1999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 美国电影史话
- 1991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中国电影艺术史教程
- 1996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
- 中国全史 简读本 28 舞蹈史 游戏史 天文史
- 1999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
- 中国现代电影文学史 下
- 1987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中国现代电影文学史 上
- 1985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90年代世界流行影片
- 1999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
- 中国电影史话
- 1995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 中外电影简史
- 1989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中国电影研究
- 1983 香港中国电影学会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