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
作者 | 中国近代史教研室编写 编者 |
---|---|
出版 | 未查询到或未知 |
参考页数 | 277 |
出版时间 | 1985(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75167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第一次鸦片战争与中国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
第一节严禁鸦片的正义斗争1
一 战前的清王朝与中外贸易1
二 鸦片贸易与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5
第二节鸦片战争的过程与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9
一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与清政府的妥协投降9
二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13
第三节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订立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5
一 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订立15
二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7
第四节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18
一 五口附近地区自然经济开始遭到破坏18
二 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沿海建立侵略据点19
三 侵略者的掠卖华工20
第五节群众反侵略斗争的继续发展21
一 广州地区群众反侵略斗争的继续21
二 反侵略的思想与文学24
三 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26
第二章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30
第一节太平天国的兴起与发展30
一 洪秀全的初期革命活动30
二 从金田起义到建都天京33
三 太平军1853—1856年的军事斗争36
第二节太平天国前期的内政外交40
一 《天朝田亩制度》40
二 政权组织42
三 太平天国的其他改革措施43
第三节响应太平天国的各地各族起义46
一 上海小刀会起义46
二 捻军起义47
三 少数民族的起义48
第四节太平天国后期的革命斗争与失败49
一 领导集团的分裂49
二 太平军力挽危局的苦斗53
三 《资政新篇》54
四 规取苏常与安庆失陷57
五 反对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的斗争60
六 太平天国革命的性质、失败原因及其历史意义63
第五节第二次鸦片战争66
一 资本主义侵略者的“修约”阴谋66
二 英法侵略者发动武装侵略与《天津条约》的订立67
三 侵略战争的再起与《北京条约》的订立70
四 沙俄强占我国大片领土72
五 人民自发的反侵略斗争76
第三章洋务运动79
第一节 洋务运动的兴起79
第二节 洋务派创办的军用工业和近代海军80
第三节 洋务派兴办的民用工业83
第四节 洋务运动的性质和作用85
第五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出现和中国无产阶级的诞生88
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88
二 中国无产阶级的诞生和早期斗争91
第六节 反对外国教会侵略的斗争93
第七节 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的酝酿95
第四章中法战争100
第一节边疆危机100
一 列强对我国友邻国家的侵略100
二 俄日英美等国侵略我国边疆101
第二节 法国入侵越南北部与黑旗军援越抗法103
第三节 中法战争的爆发与《天津简明条约》的签订106
第四节 战争再起与马尾海战107
第五节 镇南关谅山大捷110
第六节 《中法会订越南条约》112
第五章甲午中日战争115
第一节日本政府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115
一 日本政府侵朝侵华的阴谋活动115
二 日本发动侵略战争118
第二节清政府的妥协和中国人民的抵抗123
一 日军进犯中国和清军败退123
二 中国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129
第三节《马关条约》的签订与中国人民的反割台斗争132
一 《马关条约》及其危害132
二 全国人民反对《马关条约》和保卫台湾的斗争139
第六章戊戌维新运动148
第一节民族危机的加深148
一 《中俄密约》与瓜分危机148
二 帝国主义加深对华经济侵略152
第二节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群众反抗斗争的兴起154
第三节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兴起157
一 维新派的变法理论157
二 维新运动的高涨160
第四节百日维新165
一 百日维新及那拉氏的扼杀165
二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170
第七章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175
第一节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75
一 义和团的组织175
二 义和团在山东的兴起与斗争178
三 义和团在直隶的发展180
第二节八国联军的入侵与义和团运动的失败183
一 八国联军的武装进犯和清政府宣战183
二 京津军民抗击八国联军185
三 那拉氏对外宣战后北部中国的斗争与“东南互保”191
四 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义和团和《辛丑条约》200
第三节义和团运动中资产阶级各派的活动205
一 改良派的自立军起义205
二 兴中会的惠州起义207
第八章辛亥革命209
第一节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与发展209
一 中外反动势力进一步的勾结,爱国运动的掀起209
二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摇217
第二节同盟会的成立与革命党人的活动223
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223
二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226
三 同盟会建立后的革命斗争231
四 清政府统治集团的彻底孤立239
第三节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的失败241
一 武昌起义与各省响应241
二 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243
三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与历史意义245
第九章北洋军阀249
第一节袁世凯统治的开始与复辟帝制249
一 袁世凯统治的开始249
二 袁世凯复辟帝制251
第二节护国运动与护法运动255
一 护国运动255
二 各派军阀的割据与纷争258
三 护法运动262
第十章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264
一 中国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264
二 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发展270
三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273
1985《中国近代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近代史
- 1984 北京:北京出版社
-
- 中国近代史
- 1976.04 東方書店
-
- 中国近代史
- 1960 沈阳:辽宁大学
-
- 中国近代史
- 1949 华东新华书店
-
- 近代中国史
- 1941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 中国近代史
- 1988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中国近代史
- 1984 北京:红旗出版社
-
- 中国科技体制的转型之路
- 1995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中国近代史
- 1992 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中国近代史
- 1987 长沙:岳麓书社
-
- 中国近代史
- 1977 北京:中华书局
-
- 中国近代史
- 1985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 中国近代史
- 1979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 中国近代史
- 1983 北京:中华书局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