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爱 古代中国人审美意识的哲学根源》
作者 | 彭锋著 编者 |
---|---|
出版 |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21 |
出版时间 | 199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60219411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7512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导论1
第一章古代中国人审美意识中的“生”与“爱”14
第一节 对几种流行的思想方法的批判15
一 中西比较15
二 按图索骥16
三 儒道之争17
第二节 对两种具体观点的批判18
第三节 “生”与“爱”的初步提出23
第四节 对中国美学精神的体系说明25
一 几种流行的美学理论之检讨26
二 “道”:作为特殊的美学观念29
三 意象:对审美对象的描述32
四 感兴:对审美主体的描述40
五 境界:对审美成果的描述之一44
六 艺术:对审美成果的描述之二50
第五节 对中国美学精神的历史说明53
一 意象的流变53
二 感兴方式的演变64
三 人生境界的提升70
四 艺术文明的进步73
第六节 小结:作为美学基础的“生”与“爱”79
第二章中国哲学中的“生”与“爱”81
第一节 对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的还原82
第二节 “道”与“生”88
第三节 “仁”与“爱”94
第四节 “生”、“爱”与“乐”99
一 孔子与乐106
第五节 孔子的艺术人生106
二 孔子与礼109
三 孔子的笑112
第六节 庄子的艺术人生115
第七节 小结:中国哲学的美学意蕴119
第三章“生”与“爱”的自然和文化根源121
第一节 关于意识起源的发生学观点123
第二节 意识首先是一种时间意识125
第三节 自然因素对时空意识的诱导127
一 日128
二 河132
三 风135
四 岳136
第四节 作为生命基本因素的水与火139
第五节 农业生产方式与生命意识的觉醒143
一 生命意识144
二 和爱意识145
三 家园意识147
四 感恩意识149
五 农时意识150
六 直觉思维151
第六节 有意味的互融时空观的形成152
第七节 汉字与直觉思维156
一 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自然意义关联156
二 字形:有意味的形式158
三 字义:想象性的类概念162
四 创造性的直觉及其尺度163
五 是思想还是思想的工具165
第八节 小结:自然与文化的魅力168
第四章作为一般观念的“生”与“爱”169
第一节 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生”的提出170
第二节 作为宇宙本体的“生”173
一 生存的连续性175
二 创造的奥秘178
三 “神”的魅力181
四 失去方向的“生”184
第三节 作为道德本体的“爱”186
一 “爱”的结构与层次186
二 “爱”的实施与“移情”190
三 由“爱”而达到的境界192
四 现代社会里“爱”的劫难与拯救197
第四节 作为情感本体的“乐”204
一 “乐”的导出204
二 快乐是完满的整体207
三 “乐”对“天人合一”的显现211
四 “乐”(lè)与“乐”(yuè)212
第五节 小结:美学对哲学的贡献214
第五章 美学与美好生活216
后记221
1997《生与爱 古代中国人审美意识的哲学根源》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彭锋著 1997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诗词审美
- 1987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 生命有何意义 培根的人生哲学
- 2020
-
- 爱情的诗意与哲理
- 1987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 审美与生存 中国传统美学的人生意蕴及其现代意义
- 1999 成都:巴蜀书社
-
- 中国古代人生哲学
- 1998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 中国审美意识的探讨
- 1989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 夏天的审美触角 当代大学生的文学意识
- 1987 工人出版社
-
- 人生境界与生命美学 中国古代审美心理论纲
- 1998 长春:长春出版社
-
- 中国古代意识观念的产生和发展
- 1985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古代的人学与美学
- 1992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中国古代文学审美理论鉴识
- 1986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审美意识系统
- 1986 广州:花城出版社
-
- 壮族审美意识探源
- 1991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 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
- 1987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
- 1988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