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扫雷达系统设计手册》
作者 | (美)P·J·卡里莱斯 编者 |
---|---|
出版 | 现代雷达编辑部 |
参考页数 | 363 |
出版时间 | 没有确切时间的资料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73255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第一章雷达的基本概念1
1.1雷达的主要功能1
1.2脉冲雷达系统介绍1
7.1定义 172
1.3距离方程推导4
噪声8
检测10
假设11
1.4距离方程损耗12
系统噪声温度13
1.5电扫雷达距离方程的能量形式14
能量方程的单位17
1.6距离方程的使用18
1.7小结22
第二章现代雷达发展趋势27
2.1发展历史27
2.2现代雷达要求29
增加复盖距离29
提高分辨力31
缩短反应时间32
第三章电扫雷达系统的特点34
3.1定义34
3.2电扫技术34
相位35
实时37
电子馈电开关转换40
频率40
一维44
3.3实现方法44
二维47
波束分裂技术53
1.强制馈电——相位单脉冲54
2.强制馈电——幅度单脉冲54
3.空间馈电——幅度单脉冲59
4.混合接头移相矩阵——幅度单脉冲59
5.混合接头移相矩阵——相位单脉冲60
照射加权63
3.4电扫雷达系统的优点64
3.5电扫雷达系统的缺点66
3.6电扫雷达系统实例67
附录A88
相扫阵列的建立时间88
附录B89
频扫阵列的建立时间89
第四章检测理论95
4.1统计判决过程95
4.2似然比96
4.3目标模型和应用99
目标模型100
固定幅度100
斯怀林Ⅰ——瑞利102
斯怀林Ⅱ——瑞利104
对数正态106
斯怀林Ⅳ——一个主散射体+瑞利106
斯怀林Ⅲ——一个主散射体+瑞利106
威布尔107
固定幅度109
应用109
斯怀林Ⅲ,Ⅳ——个主散射体+瑞利110
斯怀林Ⅰ,Ⅲ—固定(脉冲至脉冲)110
斯怀林Ⅱ,Ⅳ—非相干起伏(脉冲至脉冲)110
斯怀林Ⅰ,Ⅱ—瑞利110
威布尔和对数正态111
4.4目标模型比较111
单次照射111
多次照射积累118
累积发现概率127
第五章匹配滤波器理论和波形137
5.1匹配滤波器理论137
5.2滤波器失配损失142
5.3用于电扫雷达的波形种类144
第六章动目标显示考虑151
6.1定义151
6.2动目标显示设计公式152
天线运动限制157
不稳定性限制158
杂波面积159
杂波体积160
6.3动目标显示在电扫雷达系统中的应用162
6.4动目标显示设计实例165
第七章正弦空间座标(阵列座标)172
7.2阵列空间座标概要173
7.3单元间距和栅瓣位置178
7.4单元间相移差184
7.5波束宽度186
7.6倾角188
角度复盖均衡188
最大阵列增益192
波束宽度管理192
最大复盖192
7.7阵列设计193
单元面积193
单元数目194
7.8搜索图形196
实例197
7.9正弦空间座标在电扫雷达设计中的应用197
附录C205
阵列空间座标变换205
第八章电扫雷达跟踪考虑213
8.1电扫雷达跟踪特性213
8.2电扫雷达跟踪回路滤波器215
Ⅱ型—速度预测216
Ⅲ型—加速度预测217
卡尔曼218
8.3Ⅱ型和Ⅲ型数字滤波器设计方程219
设计公式220
递归跟踪方程221
实例222
8.4跟踪回路设计方程的应用222
第九章精度和分辨力229
9.1定义230
精度230
精密度230
分辨力230
9.2电扫雷达误差源231
角度231
距离236
速度240
幅度244
相位244
角度245
9.3分辨力245
距离246
多卜勒速度246
第十章参数管理254
10.1定义254
10.2波束宽度254
10.3时间257
搜索257
跟踪257
10.4能量258
搜索258
跟踪259
动目标显示259
10.5波形260
波束扫描260
10.6功率262
10.7时间和功率预算262
10.8工作比262
10.9频率263
第十一章电扫雷达系统参数265
11.1运行细节265
11.2时间和功率预算268
11.3功能方框图272
11.4误差和损耗预算279
11.5参数表279
第十二章系统设计方法学285
12.1方法学285
12.4性能分析289
12.2将威胁模型/性能要求变换成雷达参数289
12.3实时顺序细节289
搜索方式291
跟踪方式291
制导方式292
动目标显示—所有方式292
参数管理—所有方式293
12.5电扫雷达系统设计选择293
复盖空域293
天线阵295
波束产生296
功率源296
电扫技术296
波束分裂技术297
功率馈电网络297
参数管理298
照射加权298
12.6计算图表和表格299
12.7反复折衷选择299
第十三章电扫雷达系统总联、试验和鉴定301
13.1工程计划/进度表302
13.2大事记304
13.3硬件/软件联试计划307
13.4软件“构件”计划309
13.5性能验证和鉴定310
第十四章事例研究—空防电扫雷达系统的设计312
14.1威胁模型/性能要求312
实时工作细节313
14.2搜索314
探测距离—飞机314
探测距离—导弹314
分辨力314
虚警概率314
搜索波束形状315
发现概率322
飞机—斯怀林Ⅰ322
导弹—斯怀林Ⅱ325
能量要求327
14.3跟踪331
波形331
精度—角度332
角度误差(表14—2)337
精度—距离338
距离误差(表14—3)341
14.4动目标显示341
14.5参数管理346
1.时间346
1)搜索346
2)跟踪346
2.能量347
1)搜索347
2)跟踪348
3)动目标显示348
4)波束扫描348
2)跟踪350
1)搜索350
3.波形350
3)动目标显示351
4.功率351
1)搜索351
2)跟踪351
5.时间和功率预算351
6.工作比352
1)搜索352
2)跟踪352
3)短期工作比352
14.6空防电扫雷达系统功能方框图353
参数管理图表(表14—1)355
14.7空防电扫雷达系统参数356
《电扫雷达系统设计手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美)P·J·卡里莱斯 现代雷达编辑部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数字电路系统设计手册
- 1987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 雷达系统
- 1980年12月第1版
-
- 相控阵雷达系统
- 1994年08月第1版
-
- 电扫描雷达系统设计手册
- 1979年07月第1版
-
- 相控阵雷达系统
- 1994
-
- 雷达伺服系统
- 1983
-
- 点扫描雷达系统设计手册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 电力系统设计手册
- 京北电力设计院
-
- 雷达系统 上
- 1978 北京工业学院五系
-
- MECL系统设计手册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五十六研究所
-
- 电力拖动控制系统设计手册
- 1992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手册
- 1999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
-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手册
- 1974 西北电力设计院
-
- 雷达系统
- 1984 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