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方法 上》
作者 | 孙小礼,韩增禄,傅杰青 编者 |
---|---|
出版 | 北京:知识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531 |
出版时间 | 没有确切时间的资料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69090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上册)1
序1
一 关于认识论、方法论1
认识论〔德〕1
认识论〔苏〕7
认识论〔苏〕28
认识过程〔德〕37
感性—理性认识〔德〕44
方法论〔苏〕47
科学方法论:方向的选择〔苏〕56
方法〔苏〕76
方法〔德〕80
方法的分类〔苏〕81
研究〔德〕92
科学的研究原则〔苏〕95
研究自然界的方法〔日〕108
科学逻辑〔德〕110
元理论〔苏〕113
原则〔德〕119
二分法〔苏〕120
二 主体、客体和经验124
主体〔苏〕124
主体〔德〕128
主观性〔德〕131
客体〔德〕133
客观实在〔德〕135
经验〔德〕136
经验〔苏〕140
中介〔苏〕145
条件〔德〕145
条件〔日〕148
三 关于系统方法150
系统〔德〕150
系统〔苏〕157
系统〔苏〕166
系统研究〔德〕171
系统分析〔苏〕176
联系〔德〕179
整体〔德〕181
完整性〔德〕184
全体性〔德〕188
四 具体、抽象与理想化192
具体〔苏〕192
具体〔苏〕196
具体化〔德〕198
抽象〔德〕199
孤立抽象〔苏〕201
概括抽象〔苏〕202
概括〔德〕203
概括〔苏〕204
概括〔苏〕205
理想化〔德〕208
理想化〔苏〕209
理想化〔苏〕213
五 命题、陈述与解释215
命题、判断、语句及陈述〔美〕215
命题〔苏〕245
命题〔苏〕250
疑问句〔美〕252
描述〔德〕261
基本陈述〔美〕262
必然性〔苏〕271
偶然性〔苏〕275
必然性和偶然性〔苏〕279
必然陈述与偶然陈述〔美〕283
说明〔日〕302
解释〔苏〕303
解释〔苏〕304
解释〔苏〕308
意义〔苏〕311
科学中的解释〔美〕316
科学的解释〔美〕329
六 模型与模拟342
科学中的模型和模拟〔美〕342
模型〔苏〕357
模型〔日〕364
模型构筑〔日〕366
类型〔德〕368
模拟〔苏〕370
模拟〔苏〕377
模拟实验〔日〕388
七 基本逻辑方法392
比较〔苏〕392
比较〔苏〕395
比喻〔苏〕396
分类〔德〕397
类似〔德〕398
生物分类学〔德〕400
分类学〔苏〕403
类比〔苏〕404
类比〔苏〕405
归纳〔苏〕407
归纳逻辑〔日〕414
归纳方法〔日〕416
研究因果联系的方法〔苏〕418
演绎〔苏〕423
分析〔苏〕427
逻辑的和历史的〔德〕430
八 概念、判断与推理432
概念〔苏〕432
判断〔德〕447
判断〔苏〕449
判断〔苏〕457
综合判断与分析判断〔苏〕459
推理〔苏〕460
推理〔苏〕461
推论〔德〕462
思想〔德〕463
结论〔苏〕465
九 现象、观察与规律470
现象〔德〕470
事实〔德〕471
问题〔德〕472
观察〔苏〕474
可观察到的事物〔德〕475
规律〔德〕476
误差〔德〕476
规律〔苏〕479
规律〔苏〕490
十 假说与预见493
假说〔苏〕493
我们能断定科学科学假说不正确吗?〔德〕495
论预见和假说的相互关系〔苏〕508
预见〔德〕524
预测〔日〕526
(下册)533
一 形式化、数学化533
形式化〔苏〕533
符号学〔德〕534
符号论〔日〕539
人工语言〔日〕542
标记和符号〔美〕544
术语〔德〕555
术语学〔德〕556
数学化〔德〕557
科学知识的数学化〔苏〕563
参考系〔德〕598
不变量〔德〕600
类质同构〔苏〕602
标志〔德〕611
二 定义、公理、定理614
定义〔德〕614
定义〔苏〕617
公理〔苏〕626
公理法〔苏〕628
公理法〔苏〕631
公理学〔德〕638
公理系统〔德〕642
原理法〔苏〕644
定理〔德〕649
定理〔苏〕650
对称〔德〕651
简单性〔美〕653
三悖论与概率逻辑663
悖论〔苏〕663
逻辑悖论〔美〕676
概率逻辑〔苏〕694
概率逻辑〔苏〕702
四智慧与创造705
智慧〔德〕705
智力活动〔苏〕712
发明〔德〕716
发明术〔德〕717
创造〔苏〕720
创造性〔日〕727
五直觉与想像742
直觉〔美〕742
直觉〔美〕764
直觉〔德〕765
联想〔苏〕767
想像〔美〕768
想像〔苏〕775
想像〔苏〕777
想像力〔德〕780
六真理问题781
真理〔美〕781
真理〔苏〕788
标准〔美〕806
谬误〔美〕815
实践〔德〕850
可靠性〔苏〕852
可证实性原理〔美〕859
可证实性〔苏〕859
证明〔苏〕879
证明〔苏〕898
证明〔德〕903
证明〔日〕905
范例论证〔美〕906
客观真理〔德〕919
具体真理〔德〕922
双重真理〔德〕924
实用主义的真理论〔美〕926
真理的行动论〔美〕937
真理融贯论〔美〕944
科学争论的认识论特点〔苏〕956
七 科学争论956
科学争论和科学发展〔苏〕966
自然科学史中争论形式的进化〔苏〕971
科学史上三次决定长期研究纲领的科学争论〔苏〕983
争论是科学交流的一种形式〔苏〕992
八 其他一些问题1010
形而上学〔苏〕1010
形而上学〔德〕1030
怀疑论〔德〕1033
客观主义〔德〕1037
操作主义〔美〕1039
结构主义〔德〕1048
并协原理〔德〕1053
《科学方法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孙小礼,韩增禄,傅杰青 北京:知识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科学方法论 6
- 1935 商务印书馆
-
- 科学と方法
- 1953.10 岩波書店
-
- 科学の方法
- 1958.06 岩波書店
-
- ネオフィリア
- 1988.06 筑摩書房
-
- 科学方法论
- 1988年10月第1版 劳动人事出版社
-
- 科学方法 上
- 北京:知识出版社
-
- 心理科学方法学
- 1994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 科学发现与科学方法
- 1983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
- 科学方法论
- 1988 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
-
- 科学学习方法谈
- 1987 北京: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
-
- 科学研究方法学
- 1987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 医学科研方法学
- 1992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 西方科学方法论史
- 1986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软科学方法
- 1994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