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改革开放新阶段 十四大以来中国发展之路 下》求取 ⇩

1357

河南篇1357

序言范钦臣1357

一、可爱的河南1365

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1365

优越的地理位置1368

丰富的物产资源1370

美丽的城市1374

灿若繁星的中州名人1381

二、从农业大省走向农业经济强省1384

不断加大的农业投入1384

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1386

日益加快的农业产业化进程1390

成效显著的农村扶贫1394

三、里程碑式的基础设施建设1397

突飞猛进的能源开发1397

从无到有的高速公路1400

纵横全省的干线光缆1401

对外开放的民用机场1403

四、不断成熟的大市场1405

闻名全国的拳头产品1405

再振雄风的郑州商贸城1411

勇创全国第一的郑州商品交易所1413

五、不断加快的工业化进程1416

蓬勃发展的农副产品加工业1416

飞速崛起的电子工业1421

不沉的“中国农机航空母舰”1425

六、成绩斐然的精神文明建设1430

以“三优杯”为载体的文明城市的创建1430

集体主义精神蔚然成风的文明村镇1434

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先进人物1437

七、迈向充满希望的21世纪1441

世纪之交的发展机遇1441

河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1442

宏伟的发展蓝图1442

把河南的建设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措施1444

湖北篇1447

序言杨永良1447

一、可爱的湖北1449

丰富的自然资源1449

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1454

曲折发展的经济1461

加速前进的历程1465

二、顺利驶入“快车道”的经济1471

全面发展的农村经济1471

主导作用日益增强的工业经济1475

日益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1480

走向世界的对外经济1483

内畅外联的交通邮电1486

日益改善的人民生活1489

三、蓬勃发展的科技教育事业1493

全面发展的各级各类教育1493

不断壮大的科教队伍1495

科教与经济日益紧密的结合1498

欣欣向荣的技术市场1500

生机勃勃的高新技术产业化1503

日益优化的科教发展大环境1505

四、成就斐然的精神文明建设1509

党政同心共育文明花1509

“湖北精神”耀荆楚1513

百万农户齐争“星”1516

思想道德教育谱新篇1520

楚风楚韵动神州1526

“五个一工程”结硕果1529

五、跨世纪的三大历史杰作1533

跻身世界最大钢铁企业行列的武钢1533

以东汽集团为龙头的千里汽车工业走廊1537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1541

六、新世纪展望1548

湖南篇1553

序言文选德1553

一、可爱的湖南1557

悠久的历史1557

丰富的自然资源1560

勤劳的人民1562

美丽的城市1565

二、再创辉煌的新型农业1569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速1571

农业科技进步加快1576

农业综合开发加强1579

三、奋起直追的现代工业1584

工业经济总体实力大大增强1584

支柱产业战略向纵深推进1585

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1587

格局初步形成1587

名牌产品战略正式启动1591

两个根本性转变逐步推进1595

四、日新月异的基础设施1597

水利建设1597

发展电力1601

发展交通1602

创造良好的信息通信环境1603

五、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事业1607

科学技术总体实力迅速增强1607

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增加1609

科学技术成果繁花似锦1610

各类科技发展计划与五大科技工程顺利实施1611

高新技术产业超常规发展1614

科技体制改革全面深化1616

六、开创新局面的精神文明建设1620

领导体制、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健全1620

思想道德建设成绩显著1622

硬件建设明显加强1625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声有色1625

坚持文化教育“二为方向”1627

大力开展体育卫生运动1631

七、展望新世纪的毛泽东故乡1635

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1635

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历史跨越1636

国企改革将取得突破性进展1637

“科教兴湘”再展宏图1638

人民生活实现小康1639

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前景喜人1640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将取得新的进展1641

编写说明1644

广东篇1647

序言于幼军1647

一、可爱的广东1652

优越的自然条件1652

悠久光辉的历史1653

丰富的自然资源1655

勤劳勇敢的人民1658

美丽多彩的城市1659

二、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1661

在全国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的经济实力1661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1663

工业经济加速发展1665

第三产业稳步发展1670

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迅速发展1672

三、快速发展的外向型经济1677

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格局的形成1677

多元化出口战略的实施1684

高居全国首位的外贸出口1686

位于全国首位的利用外资1687

四、名列全国前茅的社会发展水平1691

城乡市场繁荣1691

人民生活改善1692

造血扶贫 共同富裕1692

建设教育强省1693

科技成就显著1696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1697

广播电视节目异彩纷呈1699

出版事业发展迅速1701

卫生体育事业不断发展1702

保护环境 改善生态1705

五、精神文明建设花繁果硕1707

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构建强大的精神支柱1707

以立为本 重在建设 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尚1708

在对外开放中建设精神文明1711

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和文化上山下乡繁荣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1712

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创建精神文明活动1714

大力加强精神文明的硬件建设1715

六、展望新世纪1718

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1718

实现目标的基础1720

跨世纪的冲刺1721

广西篇1727

序言曹伯纯李兆焯1727

一、可爱的广西1732

悠久的历史1732

丰富的资源1735

勤劳的人民1743

美丽的城市1744

二、经济大发展1754

抓住发展机遇1754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755

农村经济持续全面发展1756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1758

交通 邮电 通信 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成就辉煌1759

旅游产业非常兴旺1761

城乡面貌巨变 市场繁荣活跃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763

三、交通运输事业成就非凡1765

南昆铁路 大西南通道的主动脉1766

高等级公路 沟通八桂东西南北1768

整治西江航运 建设西南出海水运大通道1771

建设港口 构筑大西南通道的出海口1773

开通国内外航空线 航空运输事业蓬勃发展1775

四、对外开放总格局的形成1777

与西南区域经济协作取得显著成绩1778

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完善1780

对外经济贸易取得突破性进展1781

口岸建设成绩斐然1786

广西对外开放展望1787

五、科教兴桂和精神文明建设谱写华章1789

科技发展出现新局面1789

教育事业达到新水平1795

扶贫开发贡献大1797

精神文明建设结硕果1799

六、展望新世纪1803

三大战略 六大突破1803

新世纪西南出海通道建设的具体要求1805

广西沿海地区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1806

努力推进沿江 沿边 沿主要交通干线地区的对外开放1814

实施开放带动战略 把着眼点放在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素质的提高上1818

编写说明1821

海南篇1825

序言杜青林1825

一、以国际惯例为参照的市场经济体制框架1831

建省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成就1831

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1834

初步建立起较完整的市场经济体系框架1840

二、以股份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1843

平等竞争自主发展的多元经济结构1843

遵循国际惯例的企业登记制度1845

通过股份制着力塑造有实力的市场竞争主体1847

三、以“三足鼎立”为特征的产业结构1853

新兴工业1854

热带高效农业1859

休闲度假旅游业1863

四、以小政府为特点的政府管理体制1868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科学定位1868

新型行政管理体制的实践和特点1872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依法行政1875

五、以法制化为方向的法规体系1879

建省以来的地方立法1879

维护司法公正 推进法院审判方式改革1882

初步形成市场经济立法框架1885

六、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宗旨的社会保障体系1888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必要性1888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进程1891

海南经济特区社会保障体系的特点1894

七、以大开放为目标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1897

海南开放新格局的构建1897

洋浦经济开发区1902

扩大开放 增创特区新优势1909

八、以协调发展为基础的精神文明建设1913

科教文卫的全面综合发展1913

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路和举措1915

海南的社会秩序和安全1920

重庆篇1927

前言1927

一、重庆市概况1930

简称“巴”“渝”1930

地理位置1930

幅员广阔1931

人口众多1932

民族分布1932

行政区划1933

二、经济建设的突出成就1936

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1936

巴渝农村新气象1945

老工业基地焕发生机1948

投资环境日趋优化 对外开放成效显著1953

城市综合功能进一步增强 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高1960

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1965

三、三峡库区建设初显成效1974

三峡库区概况1974

统一思想 狠抓领导责任落实1975

移民安置与企业迁建1977

对口支援1982

移民资金管理1983

增强信心 奋力移民攻坚1984

四、弘扬红岩精神塑造当代重庆人1986

“红岩精神”内涵1986

开展全市性的学习“红岩精神”活动1987

“红岩精神”哺育一代英雄模范人物1991

“红岩精神”成为振兴重庆的强大精神动力1992

五、开放的重庆迈向新世纪1993

不断深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大力推进对内对外开放1995

实施战略性结构调整 加快建设长江上游新兴产业群1996

搞好开发性移民 发展库区经济 按计划实现脱贫目标1998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促进经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1999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00

四川篇2005

序言邹广严2005

一、令人向往的四川2007

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2007

丰富的自然资源2010

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2011

勤劳智慧的四川人民2012

美丽的城市2013

二、成就非凡的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发展2015

成功实施合乎省情的发展战略2015

提前完成翻两番的战略任务2017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20

人民生活日益改善2022

政治体制改革和反腐倡廉成就斐然2023

三、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2024

四川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2024

四川——中国西部稳定可靠的“粮仓”2026

四川——名列前茅的副食品基地2027

四川——日益兴旺的乡镇企业的大本营2029

四、基础设施夯实加强2030

“蜀道难”大大改观2030

正在形成的现代化通信网络2032

全国最大的水电基地建设初露端倪2033

五、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茁壮成长2035

全国最大的彩电生产基地——长虹2035

四川名酒中的“六朵金花”2036

闻名天下的攀钢2038

全国最大的饲料生产企业——希望集团2039

六、社会事业和精神文明谱新章2041

“科教兴川”贡献不凡2041

招商引资成绩巨大2044

城乡面貌巨大变化2044

精神文明铸辉煌2046

七、正在创造中的灿烂2050

夯实四大基础2050

壮大六大支柱产业2054

培育经济中心2059

加快资源开发2060

推行发展高耗能产品的战略2061

八、展望新世纪2062

编写说明2065

贵州篇2069

序言黄瑶2069

一、可爱的贵州2071

悠久的历史2071

奇特的地貌2073

丰富的自然资源2076

勤劳勇敢的人民2077

美丽的城市2079

二、成就巨大的经济建设2083

经济总量迅速增长2084

经济实力继续增强2085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2086

三、特色经济茁壮成长2089

“两烟一酒”效益巨大2089

电力工业后来居上2094

贵州铝厂闪闪发光2098

旅游产业规模扩大2101

四、基础设施建设成绩不凡2106

铁路的改建与兴建2106

公路的兴建、保畅与通车2108

贵阳新机场的通航2112

邮电通信设施的现代化2114

五、成效显著的精神文明建设2119

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教育群众2119

加强精神文明基础设施建设2121

逐渐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2123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2125

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2126

六、世纪之交的总体构想2127

实施三大战略2127

打好两个攻坚战2130

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32

七、贵州明天更灿烂2136

云南篇2141

序言令孤安2141

一、神州一隅七彩云南2143

历史悠久 人杰地灵2143

山川壮美 地缘通达2147

气候多样 资源丰富2149

民族众多 风物迷人2152

二、经济建设成效显著2158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158

农业基础逐年加强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2159

重点建设成绩突出 基础设施再上台阶2159

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支柱产业建设步伐加快2160

对外开放形成新的格局 横向经济联合成效显著2160

财政收支快速增长 金融运行稳定健康2161

经济体制改革稳步协调推进 市场化社会化程度明显提高2162

国民经济总体效益有所提高 工业综合经济效益名列前茅2163

城乡市场繁荣兴旺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2163

各地经济增长普遍加快 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164

三、夯实基础后劲增强2165

修筑公路2165

建设铁路2166

开辟航空2167

开发能源2168

发展邮电2171

四、特色经济发达兴旺2174

烟草产业效益辉煌2174

矿产资源开发成就巨大2178

生物资源开发前景广阔2181

旅游产业开发大有发展2185

五、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步发展2190

科技教育蓬勃发展2190

文化卫生成就巨大2195

法制建设日趋完善2200

民族团结边疆繁荣2203

西藏篇2209

序言热地2209

一、西藏自治区概况2212

二、全区国民经济发展成就2215

三、1992—1998年西藏自治区主要工作2216

学习邓小平南方谈话 加速西藏发展2216

贯彻十四大精神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2218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使之健康运行2221

学习贯彻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 加快经济发展2223

自治区制定“九五”计划与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为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绘制宏伟蓝图2227

贯彻十五大精神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阔步迈向新世纪2229

四、全区经济社会各项建设事业迅速发展2231

国民经济持续 快速 健康发展2231

宏观经济环境明显改善2232

经济体制改革迈出决定性步伐2233

对外开放成效显著2234

对口支援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2235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237

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2239

民族、宗教工作进一步加强2244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2244

陕西篇2251

前言2251

一、可爱的陕西2253

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2253

物华天宝 资源富集2255

旅游资源 得天独厚2256

科技实力 基础雄厚2257

三秦大地 地灵人杰2258

现代城市 陕西明珠2260

二、内陆腹地开放新姿2264

“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求发展”的带动发展战略2264

陕西对外开放形势喜人2266

三、富有特色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2268

前景灿烂辉煌的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2269

创建“山川秀美的陕北”2270

基地化、规模化、商品化建设的关中农业2272

以林特产品为特点的陕南农业2273

扶贫攻坚 成效显著2274

乡镇企业快速增长2275

四、成就辉煌的基础设施建设2277

电力工业迅速发展2277

交通、通信建设突飞猛进2278

城市基础设施不断改善2282

五、步入经济发展快车道的优势产业2284

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正在崛起2285

充满活力的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2287

焕发青春的军转民工业2291

具有发展实力的机电工业2295

跳跃式超常规发展的医药工业2303

国内驰名的有色金属工业2308

前程锦绣的旅游产业2310

六、全面发展的社会事业2313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2313

教育事业在改革中前进2315

快速发展的卫生事业2319

稳步前进的体育事业2321

七、扎实有效的精神文明建设2323

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教育群众2323

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广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2326

“五个一工程”取得丰硕成果2327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发展2330

党风廉政建设取得可喜成绩2331

加强领导 增加投入 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2333

八、跨向21世纪的陕西更美好2335

加快两个转变 抓好三项改革 实现三大目标2335

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2336

加速推进工业化2336

加快城市化进程2337

形成一个中心三个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格局2338

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2338

实施人才战略2338

跨世纪陕西形成开放型经济格局2339

甘肃篇2343

序言孙英2343

一、甘肃概况2346

地理、人口与民族2346

悠久的历史2348

丰富的自然资源2350

勤劳的人民2354

美丽的城市2359

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365

国民生产总值逐年上升2365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2366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2367

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2368

市场繁荣 流通活跃2368

对外贸易大幅增加2369

人民生活得到改善2369

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2371

粮食、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等2371

均创历史最好水平2371

畜牧、林果、蔬菜、农副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一体化建设发展较快2372

乡镇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2372

努力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2373

科技推广力度明显加大2373

坚持扶贫攻坚和小康建设两手抓2374

四、工业生产增幅较大2375

甘肃的工业现状2375

重点行业的发展现状2377

基础设施建设成就辉煌2379

五、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发展2387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2387

教育事业日益兴旺2393

体育卫生事业大步前进2396

大力加强新闻宣传工作2399

文化事业成绩辉煌2403

六、新世纪展望2407

青海篇2413

序言田源2413

一、可爱的青海2421

悠久的历史2421

丰富的自然资源2424

勤劳的各族人民2427

美丽的高原城市2429

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432

经济体制发生深刻变化2432

农牧经济全面发展2434

工业生产迅速增长2437

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个体私营经济不断壮大2440

进出口贸易增幅较大2442

国有商业和金融业持续发展2444

强化物价调控 有效抑制通货膨胀2446

三、勇于争先的优势资源开发2451

全国仅有的钾肥生产基地2451

全国最大的电解镁厂2453

全国最大的石棉采选企业2456

青海石油工业的新发展2459

全国第二大铅锌生产基地的发展与西部矿业公司的兴建2460

依托优势资源 面向市场 大力发展特色经济2461

四、基础设施大为改善2462

覆盖全省的公路运输网2462

不断改造的高原铁路2467

快速发展的民航事业2471

通信设施程控化2473

五、社会事业全面发展2478

科技与教育事业发展加快2478

文化、体育和旅游事业有较大发展2481

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2485

有效控制人口增长2486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2486

六、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突出成效2490

邓小平理论日益深入人心 党的方针政策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拥护和支持2491

思想道德建设有所加强 良好的道德新风尚已初步形成2492

“科教兴青”的战略得到了进一步落实 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新风尚正在全省蔚然成风2493

文化事业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 繁荣了文艺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2494

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领域不断拓宽多层次的文明创建格局已经形成各族群众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2495

重视制度化建设2496

七、青海的明天更加辉煌2498

青海跨世纪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2498

本世纪末青海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2501

下世纪前10年青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前景2508

宁夏篇2513

序言毛如柏2513

一、可爱的宁夏2515

悠久的历史2515

丰富的自然资源2518

勤劳的人民2520

美丽的城市2522

二、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526

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2527

工业生产增幅较大2530

重点建设成绩辉煌2532

交通运输连接城乡2534

邮电通信迅速现代化2536

对外开放有所进展2538

三、社会事业日益兴旺2540

科技教育事业不断壮大2540

文化、卫生、体育稳步发展2544

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有所加强2548

人民生活逐步改善2550

四、精神文明建设成就突出2552

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蓬勃发展2552

希望工程温暖万家2554

立法工作步伐加快2556

民族团结和睦一家2557

五、在创造中前进2560

加速农村经济产业化进程2560

兴建扶贫扬黄工程2562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2563

加快东西扶贫协作 扩大劳务输出2566

加快建立和壮大支柱产业2567

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2571

六、新世纪的宁夏大有希望2573

新疆篇2577

序言克尤木·巴吾东2577

一、可爱的新疆2579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579

新疆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2582

新疆是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区2586

新疆美丽的城市2587

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593

连通国内外的交通网络2593

联通国内外的通信网络2596

连通国内外的口岸体系2597

日益完善的旅游接待设施2598

三、社会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谱新章2600

科技文教新发展2600

居民生活大变样2607

民族团结铸辉煌2610

精神文明结硕果2613

四、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国民经济2615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615

雄居全国榜首的棉花生产2620

起色很大的畜牧业2621

闻名中外的三大油田2622

迅速崛起的石化工业2625

成就显著的内外贸易2626

发展较快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2629

五、面向新世纪的展望2633

新疆迈向21世纪的总体部署2633

前景极其广阔的农村经济2639

具有全国意义的能源基地2641

继续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2643

《走进改革开放新阶段 十四大以来中国发展之路 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陈威,石仲泉,李君如主编 北京:学习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改革开放史  下(1998 PDF版)
中国改革开放史 下
1998 北京:红旗出版社
治理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发展逻辑与进路(2020 PDF版)
治理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发展逻辑与进路
2020
走进改革开放新阶段  十四大以来中国发展之路( PDF版)
走进改革开放新阶段 十四大以来中国发展之路
学习出版社
李玲瑶在化演讲集之二  走西看东-从西方科技发展看中国现代化的进程(1992 PDF版)
李玲瑶在化演讲集之二 走西看东-从西方科技发展看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1992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村落文化变迁研究  阶段性成果( PDF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村落文化变迁研究 阶段性成果
河南师范大学
中国大陆经济改革开放与发展研究(1998 PDF版)
中国大陆经济改革开放与发展研究
1998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新郑在改革开放中前进(1991.10 PDF版)
新郑在改革开放中前进
1991.10 北京市:中国社会出版社
改革  开放  发展(1991 PDF版)
改革 开放 发展
1991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改革开放之路(1992 PDF版)
改革开放之路
1992 北京:文津出版社
浙江改革开放之路(1997 PDF版)
浙江改革开放之路
1997 杭州:杭州出版社
十四大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大事纪要(1999 PDF版)
十四大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大事纪要
1999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改革开放发展中的南宁(1994 PDF版)
改革开放发展中的南宁
1994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中国大中型企业改革与发展之路  下(1993 PDF版)
中国大中型企业改革与发展之路 下
1993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中国发展和改革开放史  1949-1995(1996 PDF版)
中国发展和改革开放史 1949-1995
1996 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阶段(1992 PDF版)
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阶段
1992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