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改革开放新阶段 十四大以来中国发展之路》求取 ⇩

3

总论3

一、邓小平理论的丰富与发展3

邓小平南方谈话3

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6

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8

二、经济建设12

综合国力的国际比较12

综合国力的历史比较14

辉煌成就的展示15

101个重点建设项目18

三、改革开放23

改革的成就23

开放的成就28

四、精神文明建设31

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31

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成就34

五、科技教育41

科技教育发展的方略41

科技教育的成就45

六、国防建设50

国防战略50

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52

七、外交工作58

国际形势和对外政策58

与几个国家的外交关系60

来我国访问的国家和政府领导人65

八、人民生活71

人民生活水平的总体提高71

1992—1996年人民生活水平统计76

九、香港回归祖国80

回归前的准备工作80

中华民族的盛大节日90

十、十四大以来光辉成就的历史意义96

社会主义在中国仍然大放光彩96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完全有能力驾驭全局97

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102

北京篇107

序言于均波107

一、北京概况109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109

地理位置110

民族、人口111

面积、辖区111

二、经济建设的突出成就114

综合经济实力迅速增强114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117

都市农业优质高效130

商业金融快速发展135

工业结构不断优化139

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先导145

旅游观光规模空前149

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153

展风采走向世界153

利用外资成效显著156

对外贸易领域扩大157

加强与国内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合作158

四、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业的发展160

精神文明谱新篇160

社会各业齐发展166

大办实事蔚然成风177

五、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179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完善179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180

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落实181

六、大力推进新的伟大工程183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干部183

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184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和改进186

党风廉政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187

七、北京的明天更美好189

天津篇195

序言张立昌195

一、天津概况200

二、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202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2

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度上升203

物价在全国保持较低水平204

三、农村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5

粮食生产取得了新的突破205

“菜篮子工程”全面发展206

农业产业化程度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208

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209

第三产业发展明显加快 非农产值比重逐年增大212

四、工业快速发展213

工业布局重心逐渐转移 区域经济结构日趋合理213

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214

四大支柱产业初具规模 工业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215

实施名优拳头产品战略 产品结构升级换代215

实施企业集团战略 规模效益初见成效216

利用外资嫁接改造使老企业焕发青春217

加快国有企业的调整重组步伐 促进资产的合理流动218

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提高工业整体水平219

五、商贸金融中心作用日益增强221

商贸中心城市功能显著增强221

金融保险业取得较大发展223

六、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228

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中心环节228

加快市场体系建设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231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232

继续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233

转变政府职能 继续推进农村 科技等方面的改革234

七、对外开放实现历史性跨越236

直接利用外资水平显著提高237

对外贸易跃上新台阶237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38

外资金融机构纷纷进入239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240

天津港保税区243

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246

八、城市载体功能和服务功能不断增强250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250

公用事业长足发展250

住宅建设快速发展252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取得突破性成绩253

交通邮电业快速发展254

九、新的经济增长点——天津滨海新区258

经济总量超常增长 对全市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260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大型工业基地基本形成261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外资迅速增加262

对外贸易大幅度增长 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263

滨海新区建设全面推进 城市载体功能明显加强264

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266

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成就266

和平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275

教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280

十一、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89

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89

走向富裕的农民家庭292

十二、天津跨世纪发展展望295

河北篇301

序言陈万全301

一、河北省概况303

二、经济建设的突出成就306

综合实力增强306

农村经济繁荣兴旺308

工业实力显著增强314

市场建设取得新进展322

对内对外开放成效显著325

旅游观光再创辉煌328

三、经济发展后续能力提高331

能源建设迅速发展331

交通条件大为改观333

通信事业迅猛发展335

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336

科研实力增强 科技硕果累累336

教育改革和发展进一步加快338

燕赵艺苑花锦簇341

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342

体育事业欣欣向荣343

五、“五项工程”凝聚人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成效显著345

“形象工程”:塑造河北新形象345

“鱼水工程”:确保大局稳定347

“安宁工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351

“共富工程”:加快扶贫攻坚进程354

“小康文化工程”:推进文化下乡促进小康建设355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取得成效356

六、新世纪的展望359

山西篇365

序言侯伍杰365

一、山西概况366

地理地貌366

气候特征367

自然资源367

人口与民族368

行政区划368

省会太原369

二、经济建设的突出成就371

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大为增强371

城乡面貌展新姿390

基础设施大发展393

基础工业多贡献399

三、精神文明建设再谱新篇406

英雄风采三晋魂407

科教兴晋谱新曲410

百花争妍满园春418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423

环境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果424

四、新世纪的展望427

社会发展:走向新的繁荣与富裕427

经济环境:创建中西部内陆经济示范区431

农业目标:旱涝保收的生产基地434

绿化工程:生存和发展的可持续工程437

能源建设工程:无污染的能源重化工基地438

支柱产业建设:撑起山西未来的经济大厦441

内蒙古篇447

前言447

一、内蒙古概略449

南粮北牧东林西铁遍地矿藏449

第一个成立的自治区451

塞外青城——呼和浩特市451

包头市455

乌海市457

赤峰市458

呼伦贝尔盟459

兴安盟460

哲里木盟461

锡林郭勒盟462

乌兰察布盟463

伊克昭盟464

巴彦淖尔盟465

阿拉善盟466

二、经济建设的突出成就467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467

生机盎然的农林牧区经济467

工业经济的历史跨越476

向现代化迈进的交通邮电业485

三、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491

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利用优势条件扩大对外开放491

对外贸易迅速发展492

利用外资成就斐然495

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取得积极进展499

横向联合不断深入500

国际旅游业蓬勃发展 旅游外汇收入逐年增加501

口岸建设迅速发展 沿边开放初具规模503

四、精神文明建设成就可观507

民族团结——一支不落的歌508

建设现代文明——为世纪着彩510

为有源头活水来——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517

五、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524

编写说明526

辽宁篇529

序言闻世震529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531

优越的地理气候531

人口和行政区划532

重要的战略地位533

二、明确统一的发展思路536

认真学习邓小平南方谈话536

踏上“第二次创业”征程538

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思路541

开展“进场入轨”大讨论544

三、迈向新世纪的辽宁经济547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547

农业取得历史性新突破548

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生机557

个体私营经济迅速崛起562

交通运输又添新彩564

对外开放跃上新水平565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579

职工社会保障制度初步形成体系585

由“温饱”奔“小康”586

四、迈向市场的战略性转移589

走进市场经济的领地589

市场机制发挥调节作用591

“短缺经济”已经结束593

经济“高增长、低膨胀”594

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着生产力595

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大文化597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597

文化事业繁荣兴旺601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就604

卫生事业水平提高605

精神文明活动蓬勃开展607

弘扬雷锋精神610

六、党的建设出现新气象612

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612

积极搞好党的组织建设615

加强作风建设617

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618

七、走向民主法治619

架构依法治省619

推进依法治省619

保障依法治省620

完善依法治省620

深化依法治省621

促进社会稳定621

八、展望美好的未来624

机遇与挑战迎面走来624

坚定迈向宏伟的目标625

致力于改革与发展新突破626

吉林篇633

序言王云坤633

一、吉林省概况635

人口、行政区划635

教育及科研状况636

资源状况637

区域环境状况641

省会长春市642

二、经济建设的突出成就643

经济发展步伐加快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643

农业大省大踏步前进651

工业发展跃上新台阶659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发展668

三、对外开放初具规模675

对外贸易领域拓宽 外贸出口连续跃上几个新台阶675

利用外资大幅度增加 外商投资企业越办越好676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稳步发展技术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677

旅游业保持了兴旺的势头677

开发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677

四、精神文明建设结硕果682

思想道德建设成效显著682

科技事业突飞猛进685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687

卫生事业稳步前进688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688

文化传媒硕果累累689

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成效690

五、新世纪展望692

新世纪发展环境692

经济和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693

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694

黑龙江篇709

序言杨光洪709

一、黑龙江省概况711

自然地理711

行政区划712

人口 民族713

二、经济建设取得突出成就714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714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715

工业改革和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718

运输、通信事业快速发展722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725

经济发展后劲继续增强730

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732

旅游事业快速发展734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绩卓著737

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丰硕成果737

繁荣具有黑龙江特色的“黑土文化”740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742

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事业743

科技和教育事业744

卫生和体育事业747

四、展望新世纪751

农业方面751

工业方面752

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方面756

国内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方面757

科技教育759

区域经济布局760

上海篇765

前言765

区位的优势:太平洋西岸的明珠765

历史的脚步: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767

时代的机遇:“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战略定位768

一、高昂的龙头770

浦东开发开放770

打开两扇大门 全面促进对内对外开放779

再造金融中心的地位781

二、“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790

上天入地 构筑申城新格局790

天字第一号难题的解决798

“四街四城”:新上海商业的形象800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建设迈出新步伐805

三、焕发青春再造辉煌810

产业创新:从“二、三、一”到“三、二、一”810

六大支柱产业的崛起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814

城乡一体 向都市农业转变821

大外贸新格局初步形成825

科教兴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828

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834

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834

构造市场经济运行新机制838

转变政府经济和行政管理体制84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847

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854

提高市民素质 提高城市文明程度854

建一流城市 创一流文化860

反腐倡廉 加强党的组织、思想和作风建设867

结束语873

江苏篇879

序言陈焕友879

一、江苏概况881

地理概貌881

自然资源882

人口状况883

行政区划883

二、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885

经济步入稳定运行快车道885

商品市场建设突飞猛进886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趋向平稳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887

对外开放开创了新局面887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888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888

三、工业大省再铸辉煌890

昂首高歌前进曲890

三分天下有其二893

百花争妍竞风流897

四、农村经济蓬勃发展902

实施科技兴农 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903

积极推进土地规模经营 农产品规模加工904

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904

多种经营稳步发展905

增加农业投入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905

乡镇企业再创辉煌907

五、外向型经济突飞猛进910

工业产品出口迅猛增长910

吸引外资成果显著911

开发区数目大量增加915

六、现代化小城镇星罗棋布917

小城镇发展速度加快917

村镇住宅建设持续快速发展918

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配套919

规范村镇建设行为 促进村镇建设上新台阶920

七、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921

奏响沪宁高速公路壮丽凯歌921

跨越新世纪的彩虹——江阴长江公路大桥923

推进江苏经济腾飞的电力工业924

江苏邮电跃上了新的台阶926

禄口机场托起了江苏经济腾飞的希望927

八、结构调整初战告捷929

结构调整已经取得的主要成绩929

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931

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932

九、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936

学习邓小平理论高潮迭起936

张家港精神大放光彩939

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深入941

群众性创建活动硕果累累944

十、社会事业全面发展949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949

科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953

体育、卫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956

编写说明958

浙江篇961

序言刘枫961

引言963

浙江省情概况963

浙江综合经济实力964

一、农村经济全面繁荣966

“一优两高”农业快速发展966

农村经营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967

乡镇企业继续快速发展971

农村城镇化建设迈出了新步伐973

二、所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976

国有企业生机勃发976

股份合作制企业方兴未艾978

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982

三、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985

交通基本建设的全面发展985

电力工业齐头并进989

水利建设再上新高991

迈入“通信大省”的行列993

四、市场发展步入新生代996

“市场大省”名不虚传996

生产要素市场迅速扩张999

市场发展的重要作用1003

市场发展日趋完善1005

五、海洋经济成为新的1008

经济增长点1008

海洋是浙江的希望1008

渔区新景象1011

黄金海岸线1015

六、对外开放不断扩大1019

经济合作拓展领域1019

对外贸易迅速发展1023

利用外资成倍扩大1025

七、旅游业蒸蒸日上1030

向旅游产业大省迈进1030

浙江处处是胜景1033

“海上生明月”1036

八、精神文明成绩斐然1038

思想道德教育进一步加强1038

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有所创新1040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1042

科技、教育事业长足发展1045

文化、体育、卫生、计划生育事业全面繁荣1047

九、新世纪展望1051

编写说明1052

安徽篇1055

序言回良玉1055

一、安徽省情简况1058

地理与人口1058

历史与名人1059

二、经济优势1061

矿产资源大省1061

重要的粮棉油畜牧水产品生产基地1061

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1061

新崛起的轻工业大省1062

具有雄厚实力的科技强省1062

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1063

三、从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1064

全面发展的农牧渔业1064

水利建设迈上新台阶1065

造林绿化居全国前列1066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067

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067

四、从资源大省迈向工业大省1068

工业产值跃居全国第十一位1068

能源、原材料、化工基地加快发展1069

走向国内外大市场的安徽名牌产品1069

五、从人口大省迈向经济强省1071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步伐1071

实施科教兴皖战略 提高人口素质1072

实施外向带动战略 以开放促发展1073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1074

打好“黄山牌”做好“徽文章”1076

六、加强党的建设促进社会全面发展1077

党的队伍不断壮大1077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展开1078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1079

体育事业呈现勃勃生机1080

民主法制建设成效显著1081

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1084

农村卫生面貌显著改观1085

福建篇1089

序言陈明义1089

一、福建省概况1091

二、海峡西岸的崛起1093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1093

新经济格局初步形成1095

宏观调控取得成效1096

城市建设成就显著1097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1100

三、各项改革取得新成效1109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出重大步伐1109

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环境1111

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相互融合1114

市场机制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1119

四、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1127

现代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1127

邮电通信建设突飞猛进1130

电力建设步伐加快1131

五、对外对台经贸合作进入新阶段1133

对外经贸发展迅速1133

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1137

闽台经贸合作取得新成果1142

台商投资区蓬勃发展1143

六、山海开发谱写新篇章1145

念“海经”,发展蓝色产业1145

念“山经”,再创绿色产业1145

加快发展的旅游业1146

山海协作联动发展1146

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1148

防灾减灾的五大防御体系1148

七、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1149

教育事业生机勃勃1149

科技事业大步前进1153

医疗卫生成绩喜人1159

文化艺术繁荣活跃1162

广播电视事业飞速发展1166

新闻出版事业欣欣向荣1169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1171

思想道德建设卓有成效1174

八、努力推进新一轮创业1186

编写说明1189

江西篇1193

引言1193

一、改革开放:春风杨柳万千条1195

结构调整踏上不归路1195

活力来自于制度创新1198

让市场来配置资源1201

构筑起坚固的社会保障体系1203

奏响红土地上的市场经济之歌1205

筑巢引得凤凰来1207

二、经济建设:跃上葱笼四百旋1210

闪光的数字 动人的乐章1210

把经济大厦建立在现代农业基础之上1212

工业调整提高攻坚战1214

大规模推进基础设施建设1215

科学的探索 宝贵的经验1217

三、科教兴赣:青山着意化为桥1219

科技兴赣 效果显著1219

教育立省 成绩斐然1221

四、人民生活:江草江花处处鲜1224

生活新乐章1224

老区新貌1225

处处阳光1226

五、精神文明:热风吹雨洒江天1227

高扬光辉的旗帜1227

井冈薪火 爱国丰碑1230

英雄辈出竞风流1233

“龙头工程”引出满园春色1237

架起文明的金桥1241

六、可持续发展:彩云长在有新天1246

跨世纪的山江湖工程1246

召唤共同的未来1249

向“零增长”目标挺进1251

七、未来展望:风展红旗如画1255

跨世纪的蓝图1255

机遇与挑战1257

走向新的辉煌1258

山东篇1263

序言李春亭1263

一、山东概况1267

地理位置1267

历史述要1268

区化沿革1269

人口与民族1271

地貌1272

主要山脉1274

河流与湖泊1274

土壤类型及其分布1276

气候1277

自然资源1277

二、经济建设成就突出1280

综合实力简述1280

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1281

工业集约化成绩突出1285

“跨世纪工程”建设步伐加快1291

基础设施建设大踏步前进1296

三、对外开放向高层次跨越1307

对外开放战略1307

对外贸易稳定增长1308

利用外资持续快速发展1310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全面发展1314

经济开发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1316

对外交往取得显著成绩1318

整个国民经济开放度显著提高1319

海关事业蓬勃发展1319

进出口商品检验健康发展1321

山东口岸两个文明建设共同发展1323

四、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斐然1326

思想道德建设成效显著1326

新闻出版事业健康发展1332

科学教育事业成绩巨大1334

文化艺术事业日益繁荣1338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1341

体育事业硕果累累1342

五、新世纪的展望1345

着力抓好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战略问题1345

不断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1348

全面发展繁荣各项社会事业1351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1353

《走进改革开放新阶段 十四大以来中国发展之路》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陈威,石仲泉,李君如主编 学习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1993 PDF版)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1993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治理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发展逻辑与进路(2020 PDF版)
治理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发展逻辑与进路
2020
李玲瑶在化演讲集之二  走西看东-从西方科技发展看中国现代化的进程(1992 PDF版)
李玲瑶在化演讲集之二 走西看东-从西方科技发展看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1992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村落文化变迁研究  阶段性成果( PDF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村落文化变迁研究 阶段性成果
河南师范大学
走进改革开放新阶段  十四大以来中国发展之路  下( PDF版)
走进改革开放新阶段 十四大以来中国发展之路 下
北京:学习出版社
探索改革发展之路(1988 PDF版)
探索改革发展之路
1988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大陆经济改革开放与发展研究(1998 PDF版)
中国大陆经济改革开放与发展研究
1998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新郑在改革开放中前进(1991.10 PDF版)
新郑在改革开放中前进
1991.10 北京市:中国社会出版社
改革  开放  发展(1991 PDF版)
改革 开放 发展
1991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改革开放之路(1992 PDF版)
改革开放之路
1992 北京:文津出版社
浙江改革开放之路(1997 PDF版)
浙江改革开放之路
1997 杭州:杭州出版社
十四大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大事纪要(1999 PDF版)
十四大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大事纪要
1999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改革开放发展中的南宁(1994 PDF版)
改革开放发展中的南宁
1994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中国发展和改革开放史  1949-1995(1996 PDF版)
中国发展和改革开放史 1949-1995
1996 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阶段(1992 PDF版)
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阶段
1992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