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织化学理论与技术》
作者 | 张保真编译 编者 |
---|---|
出版 | 西安医科大学 |
参考页数 | 404 |
出版时间 | 没有确切时间的资料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58085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免疫组织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简史1
一 免疫组织化学的基本概念1
二 免疫组织化学的发展简史4
第二章 不同类型免疫染色概述9
一 免疫萤光技术9
二 免疫酶技术13
三 免疫金属技术20
第三章 抗原28
一 抗原的含义28
二 合成抗原29
三 以组织和体液为来源的抗原30
四 抗原的理化特性34
五 抗原的稳定性35
六 抗原提纯前细胞材料的处理36
七 抗原提纯略述37
八 抗原制备举例38
第四章 抗体、免疫球蛋白42
一 抗体的产生42
二 免疫反应45
三 抗体的特异性49
四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51
五 免疫球蛋白53
第五章 抗体的提纯和保存68
一 硫酸铵盐析法68
二 DEAE纤维素层析法69
三 凝胶过滤法72
四 免疫吸附法74
五 Sepharose免疫吸附剂抗体提纯法78
六 抗体蛋白浓度的测定81
七 抗体的保存82
第六章 免疫组织化学中的非特异性反应84
一 抗体方面造成的非特异性85
二 染色带来的非特异性89
三 来自组织切片的非特异性反应94
四 特异性的对照检查96
第七章 组织固定102
一 固定的目的103
二 固定的作用103
三 抗原的隐蔽和揭露105
四 常规固定剂107
第八章 关于固定的若干问题135
一 固定前和固定中的组织变化及处理135
二 固定后出现的问题及其处理140
三 固定剂的选择142
第九章 包埋、切片151
一 光镜切片制备151
二 电镜切片制备159
一 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165
第十章 染色165
二 在染色前正常血清阻滞组织切片上的反应部位166
三 改善组织的透过性167
四 在抗体溶液中加进蛋白167
五 稀释第一抗体溶液168
六 检验抗体的工作稀释度169
七 延长孵育时间169
八 减少背景染色170
九 逆转交联的作用171
十 重叠染色172
十一 过氧化物酶的组织化学172
十二 碱性磷酸酶的组织化学177
十三 对比染色178
第十一章 免疫组织化学工作程序实例181
一 材料的处理181
二 免疫荧光技术182
三 免疫酶的技术184
四 免疫金技术190
第十二章 免疫荧光双标记技术191
一 用荧光色质标记两种IgG的方法192
二 直接染色法195
三 对照196
四 抗原定位和固定方法的选择197
第十三章 免疫酶双标记技术200
一 单酶法和双酶法200
二 免疫酶双染色的实际操作208
三 关于染色中的若干技术问题214
四 免疫酶双标记和免疫荧光双标记技术优缺点的比较216
五 免疫酶双标记技术的实际应用217
第十四章 胶体金技术220
一 胶体金的制备220
二 蛋白吸附到胶体金上的实验222
三 组织的处理230
四 组织切片上的免疫金技术231
五 金粒标记的定量239
六 结语240
第十五章 免疫铁蛋白技术243
一 商品铁蛋白的提纯243
二 用铁蛋白标记抗体244
三 铁蛋白标记成功的验证247
四 铁蛋白以及铁蛋白-Ig结合物的保存248
五 铁蛋白-抗体结合物的提纯249
六 材料处理251
七 染色的方法步骤253
八 铁蛋白粒计数260
九 铁蛋白与荧光素双标记染色法260
十 铁蛋白-凝集素结合物在免疫细胞化学中的应用262
第十六章 凝集素的组织化学及其在免疫组织化学中的应用264
一 凝集素结合物作为组织化学的标记266
二 凝集素的应用271
三 凝集素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中的进一步发展273
第十七章 调节肽的免疫细胞化学289
一 神经内分泌系统及其分布290
二 神经内分泌系统总体调节肽和脑神经肽定位的检查307
第十八章 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五羟色胺的免疫细胞化学定位323
一 NA,A,和5—HT合成细胞的查证325
二 应用抗NA,A和5-HT等抗体的免疫细胞化学326
第十九章 神经元的Golgi样免疫酶染色343
一 实验程序344
二 一般问题352
第二十章 皮肤病学中的免疫细胞化学355
一 皮肤活检材料取样和处理355
二 发疱皮肤病357
三 寻常天疱疮360
四 妊娠疱疹363
五 疱疹样皮炎364
六 T-细胞在皮肤组织切片中的查证366
第二十一章 自体免疫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376
一 抗胰岛细胞的抗体378
二 抗肾上腺皮质的抗体381
三 抗生殖腺和胎盘中类固醇细胞的抗体382
四 抗甲状腺抗体382
五 重症肌无力时的免疫荧光技术385
六 对抗肠粘膜细胞的自身抗体386
七 抗垂体细胞的自身抗体389
八 抗后叶加压素生产细胞的抗体390
九 全身性红斑狼疮的自身抗体391
十 类风湿关节炎时的抗体395
第二十二章 中间丝在组织病理学诊断中的应用397
一 神经丝398
二 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398
三 角蛋白399
四 波形纤维蛋白和结蛋白401
《免疫组织化学理论与技术》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保真编译 西安医科大学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实验技术
- 1995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免疫化学
- 1979
-
- 免疫化学
- 昭和24年07月第1版
-
- 免疫化学
- 1976.05 講談社
-
- 临床免疫学技术
- 1980
-
- 组织学与组织化学技术
- 湖南医学院
-
- 免疫组织学
- 医学书院
-
- 免疫学实验技术
- 1992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 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新技术及应用
- 1993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人类的寿命有多长
- 1990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 免疫毒理学实验技术
- 1985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 常见肿瘤病理组织学与免疫组织化学彩色图谱
- 1997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