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基础》
作者 | 界诠法师编辑) 编者 |
---|---|
出版 | 广化寺佛经流通处 |
参考页数 | 124 |
出版时间 | 没有确切时间的资料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53277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1
第一节 何谓佛1
第二节 释迦牟尼佛2
第三节 何谓法7
第四节 何谓僧9
第二章 佛学之史略11
第一节 印度佛学略史11
一 结集三藏11
二 巴利语及梵语佛典12
三 南方与北方佛教13
四 三藏十二部14
五 部派佛教16
六 佛教在印度之兴衰16
第二节 中国之佛学17
一 经律论之翻译17
二 宗派之成立18
三 唐末以来之变迁19
第三章 五乘教法20
第一节 人天行果20
一 皈依三宝20
1 皈依三宝的意义20
2 如何皈依21
3 皈依后之行业22
二 五戒23
1 总说五戒23
2 别说戒相24
3 五戒受持28
三 五戒与十善30
1 五戒与十善的关系30
2 十业之果报31
第二节 声闻行果33
一 四谛法轮33
1 苦谛34
2 集谛35
3 灭谛36
4 道谛36
(一)略说三十七道品39
(二)八正道与三学41
5 四谛的因果次第42
二 果位差别43
1 七贤位43
2 四圣位45
第三节 缘觉行果50
一 名义50
二 十二因缘50
1 略释十二因缘50
2 以时观十二因缘52
3 按性质观十二因缘52
4 顺逆观十二因缘53
第四节 菩萨行果54
一 大乘与小乘54
二 所修胜行54
三 行位56
第五节 三乘共学60
一 三法印60
二 一实相印63
1 离言方便施设63
2 真空64
3 妙有64
第四章 佛学之宇宙论66
第一节 三界六道及九地66
一 欲界67
二 色界70
三 无色界71
四 九地72
第二节 三千大千世界73
第三节 四劫74
第五章 百法之要略75
第一节 百法分位75
第二节 心法76
第三节 心所法78
第四节 色、不相应行及无为法81
第六章 有情之身心82
第一节 五蕴82
一 色蕴82
二 受想行识84
第二节 处与界84
第三节 佛说三科的意趣85
第四节 有情的延续85
第五节 有情的出生87
第七章 业感缘起87
第一节 缘起论87
第二节 业感缘起论88
一 业的种类89
二 业的体性及性质90
三 业力感果的时期91
四 引业满业92
五 业果92
1 正报92
2 依报93
第八章 各宗要略94
第一节 三论宗95
一 史略95
二 判教95
三 教义96
第二节 唯识宗97
一 学统97
二 典籍97
三 判教98
四 教义98
第三节 华严宗99
一 宗义及学统99
二 判教100
三 教义101
1 十玄门101
2 六相102
3 法界观102
第四节 天台宗104
一 学统104
二 判教104
三 教义104
1 一念三千105
2 三谛圆融105
第五节 禅宗106
一 源流106
二 宗义107
三 二入四行108
第六节 净土宗109
一 史略109
二 修法109
1 信愿行110
2 正助杂三行111
3 三辈九品111
第七节 律宗112
一 传流112
二 判教113
三 宗义114
第八节 密宗115
一 史略115
二 宗义116
1 两部曼荼罗116
2 四种曼荼罗117
3 六大五智五佛117
4 三密加持118
5 三种成佛119
第九节 小乘二宗之略要119
一 俱舍宗119
二 成实宗121
隽语122
《佛学基础》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界诠法师编辑) 广化寺佛经流通处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基础科学
- 1999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
- 农学基础
- 1980
-
- 中国佛教基础知识
- 1999
-
- 佛学基础
- 福建莆田广化寺
-
- 现代佛学基础 醍醐
- 1995
-
- 基础医学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 基础医学
- 1994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空调设备原理及维修 试用
- 1993 中国劳动出版社
-
- 法学基础 《法学基础》编写组
- 1989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
-
- 声学基础
- 1955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基础佛学论集
- 1988 华宇出版社
-
- 佛教要语的基础知识
- 1985 华宇出版社
-
- 基础科学
- 1983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