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 下》
作者 | 郭禄光,王时炎,邓仕仁,张海根合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615 |
出版时间 | 195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5010·78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41667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篇测量学的初步知识1
第一章绪论1
1-1.测量学的任务1
1-2.测量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2
1-3.测量学发展简史3
1-4.度量单位8
1-5.地球的形状和大小9
1-6.地面上的图形在球面和平面上的表示方法11
1-7.地面上点位的确定12
1-8.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14
1-9.地图、平面图和断面图16
1-10.比例尺19
1-11.地形图的惯用符号23
1-12.测量工作的组织原则24
1-13.绘图仪器28
第二章地形图及其应用32
2-1.地形在平面图上的表示方法32
2-2.地形元素的等高线36
2-3.等高线的特征39
2-4.按点的高程绘等高线42
2-5.地形图的使用45
2-6.坡度及倾斜角比例尺曲线50
第三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52
3-1.测量误差的概念52
3-2.误差的种类及其特性53
3-3.测量精度的衡量55
3-4.观测值函数的中误差57
3-5.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62
3-6.由似真误差求观测值的中误差63
3-7.双观测值的中误差65
3-8.权与单位权67
3-9.一般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69
3-10.单位权的中误差70
3-11.观测值函数的权71
3-12.不同精度双观测值单位权的中误差72
第二篇平面测量75
第四章直线丈量75
4-1.地面上点的标志75
4-2.直线定线76
4-3.直线丈量的工具79
4-4.钢尺检验及尺长改正80
4-5.直线丈量81
4-6.测斜器84
4-7.直线丈量的精度及应注意的事项86
第五章直线定向及罗盘仪测量89
5-1.方位角与象限角89
5-2.正反方位角与正反象限角、方向角91
5-3.子午线收敛角93
5-4.磁方位角与真方位角的关系94
5-5.罗盘仪的构造及其检验96
5-6.磁方位角及磁象限角的测定99
5-7.罗盘仪导线测量101
5-8.按角度及边长绘导线102
第六章在地面上测设垂直线104
6-1.应用钢卷尺测设垂直线104
6-2.简单定角器105
6-3.反光定角器106
6-4.棱镜定角器109
6-5.直角坐标法地物测量112
第七章经纬仪构造及水平角观测114
7-1.水平角观测原理114
7-2.经纬仪的构造115
7-3.读数设备119
7-4.游标盘偏心123
7-5.望远镜的构造124
7-6.十字丝及望远镜的调节128
7-7.内对光望远镜130
7-8.望远镜的性能131
7-9.水准器136
7-10.水准管分划值及其测定137
7-11.经纬仪的安置141
7-12.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142
7-13.仪器误差对水平角观测的影响147
7-14.经纬仪的养护150
7-15.水平角观测151
7-16.水平角观测精度155
7-17.中等光学经纬仪161
第八章经纬仪测量165
8-1.一般知识165
8-2.导线的布置166
8-3.经纬仪导线测量167
8-4.闭合导线的计算170
8-5.附合导线的计算175
8-6.导线测量的检查179
8-7.导线点的展绘181
8-8.平面图的绘制及其整饰184
8-9.平面图的缩放185
第九章面积计算187
9-1.图解法确定图形面积187
9-2.解析法计算图形面积188
9-3.极点求积仪的构造189
9-4.极点求积仪的理论190
9-5.求积仪的分划值和常数的测定196
9-6.求积仪的检查及测定面积的精度197
9-7.用沙维奇法测定图形面积199
第三篇高程测量201
第十章水准测量201
10-1.一般知识201
10-2.水准测量的原理204
10-3.地球曲率及大气折光的影响206
10-4.水准尺207
10-5.水准仪的构造209
10-6.斯托道尔堪维奇式水准仪213
10-7.定镜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216
10-8.活镜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218
10-9.Ⅲ Ⅳ等水准测量的用途和所用的仪器220
10-10.Ⅲ等水准测量221
10-11.Ⅳ等水准测量224
10-12.水准测量工作的中断及观测中应注意事项226
10-13.水准测量的检核227
10-14.水准测量的精度228
10-15.水准测量成果的平差计算229
第十一章三角高程测量234
11-1.三角高程测量的的原理234
11-2.经纬仪竖直度盘的构造236
11-3.竖直角观测及计算239
11-4.竖盘零位的校正242
11-5.三角高程测量243
第十二章气压高程测量247
12-1.概述247
12-2.基本原理248
12-3.气压计的完整公式250
12-4.气压高程测量的仪器252
12-5.气压高程测量260
12-6.空盒气压计测量高程的精度及其在路线勘测中的应用263
第四篇地形测量264
第十三章视距测量264
13-1.一般知识264
13-2.视距测量的原理265
13-3.视距常数的测定267
13-4.倾斜视距归算到水平距离269
13-5.视距高程测量的公式271
13-6.视距归算方法271
13-7.视距经纬仪测量的精度275
13-8.双象视距仪277
13-9.自计视距仪279
13-10.横基线尺视距仪285
13-11.视距测量的外业287
13-12.视距测量的内业291
13-13.视距测量在路线勘测中的应用295
第十四章平板仪测量295
14-1.一般知识295
14-2.平板仪及其附件298
14-3.平板仪的检查和校正301
14-4.平板仪的安置303
14-5.前方交会和侧方交会定点306
14-6.后方交会定点308
14-7.平板仪测量的控制网313
14-8.几何网的高差计算和调整316
14-9.平板仪碎部测量319
14-10.平板仪测量的优缺点及平板仪测量的精度320
14-11.小平板仪与经纬仪合用法作碎部测量321
第十五章草测323
15-1.草测的意义323
15-2.直线方向的测定323
15-3.距离的测定324
15-4.高程的测定328
15-5.草测的方法329
第十六章摄影测量330
16-1.概述330
16-2.摄影处理概述331
16-3.航空踏勘与航空摄影334
16-4.航空象片的比例尺及地形点的移位338
16-5.航空象片的判读340
16-6.航空象片的连系342
16-7.辐射三角测量及空中三角测量344
16-8.象片略图及象片平面图的编制346
16-9.综合法测图351
16-10.分工法测图及分层转绘352
16-11.全能法测图367
16-12.清绘整饰369
16-13.地面摄影测量369
第五篇控制测量及地图分幅375
第十七章国家控制网的概念375
17-1.一般知识375
17-2.国家三角网的布置377
17-3.国家三角测量的标志379
17-4.国家三角测量所用的仪器381
17-5.国家水准网的建立387
第十八章地图投影及地图分幅的概念388
18-1.地图投影的一般知识388
18-2.高斯投影的概念391
18-3.地图分幅及编号397
18-4.公里方格网的绘制401
第十九章小三角测量403
19-1.一般知识403
19-2.三角锁推算边的精度404
19-3.基线丈量405
19-4.基线长度的计算407
19-5.角度观测410
19-6.偏心观测及归心计算411
19-7.三角锁的近似平差415
19-8.中心多边形的近似平差421
19-9.四边形的近似平差423
19-10.线形三角锁的平差428
第二十章交会定点433
20-1.前方交会433
20-2.后方交会435
20-3.双点定位441
20-4.坐标的间接传递448
第二十一章精密水准测量的概念450
21-1.精密水准仪及水准尺450
21-2.平行玻璃板测微器的原理454
21-3.精密水准仪的检验456
21-4.精密水准测量的读尺方法458
21-5.过江水准测量460
第二十二章天文方位角的测定462
22-1.一般知识462
22-2.天球和天球上的基本圈点464
22-3.天球上的坐标系统465
22-4.时467
22-5.时的换算469
22-6.球面三角学的基本公式472
22-7.定位三角形475
22-8.观测改正477
22-9.天体中天时测定纬度479
22-10.太阳高度法测定方位角481
22-11.克拉索夫斯基法测定方位角484
22-12.北极星任意时角法测定方位角488
第六篇路线测量496
第二十三章路线定线测量496
23-1.路线测量的概念496
23-2.图曲线的元素及主点的设置499
23-3.遇障碍转折角的测定502
23-4.圆曲线的详细测设504
23-5.复曲线515
23-6.反向曲线518
23-7.缓和曲线的公式521
23-8.缓和曲线连接圆曲线的详细测设526
23-9.极坐标法测设缓和曲线遇障碍时的情况532
23-10.回头曲线的测设535
第二十四章路线水准测量543
24-1.一般知识543
24-2.路线纵断面水准测量544
24-3.路线横断面水准测量548
24-4.在陡坡上进行水准测量549
24-5.经过山谷及河流的水准测量551
24-6.路线纵、横断面图的绘制553
24-7.竖曲线557
24-8.方格水准测量560
第二十五章水文测量562
25-1.水位观测562
25-2.河流比降测量564
25-3.河流断面测量565
25-4.浮标流速及流向测量571
25-5.流速仪测量流速574
25-6.流量计算578
第二十六章土方计算584
26-1.一般知识584
26-2.道路土方计算585
26-3.取土坑的土方计算587
26-4.按地形图计算土方590
第二十七章土程建筑物的测设592
27-1.一般概念592
27-2.在地面上测设已知的直线距离593
27-3.在地面上测设已知的水平角594
27-4.根据地面控制点进行建筑物的测设596
27-5.根据地面上的建筑物进行测设598
27-6.桥梁的测设600
27-7.将已知高程的点测设到地面上602
27-8.测设指定的坡度线603
27-9.设置水平面和已知坡度的倾斜面604
27-10.道路路堤的测设606
27-11.道路路堑的测设610
27-12.隧道测量的概念611
1959《测量学 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郭禄光,王时炎,邓仕仁,张海根合编 1959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地形测量学 下
- 1964 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院
-
- 测量学 下册
- 1960.07 测绘出版社
-
- 平面测量学 下
-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测量学讲义 下
- 沈阳农学院
-
- 电磁测量学 下
- 1953 商务印书馆
-
- 测量学 下
- 1959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测量学 下
- 1959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测量学 下
- 1956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测量学教程 下
- 1953 龙门联合书局
-
- 摄影测量学 下
- 1954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测量学 下
- 1955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测量学 下
- 1995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地形测量学 下
- 1959 北京:测绘出版社
-
- 测量学 修订本 下
- 1985 北京:测绘出版社
-
- 矿山测量学 下
- 1979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