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 下》
作者 | 同济大学等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614 |
出版时间 | 195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5010·1056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41667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篇测量学的初步知识1
第一章绪论1
1-1 测量学的任务1
1-2 测量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1
1-3 测量学的发展简史3
1-4 解放后我国测绘事业的伟大成就4
1-5 度量单位5
1-6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7
1-7 地面上的图形在球面和平面上的表示方法8
1-8 地面上点位的确定10
1-9 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12
1-10 地图、平面图和断面图14
1-11 比例尺16
1-12 地形图的惯用符号21
1-13 测量工作的组织原则21
第二章地形图及其应用25
2-1 地形在平面图上的表示方法25
2-2 地形元素的等高线29
2-3 等高线的特征31
2-4 按点的高程勾绘等高线34
2-5 地形图的应用37
2-6 坡度及倾斜角比例尺曲线43
第三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45
3-1 测量误差的概念45
3-2 误差的种类及其特性46
3-3 测量精度的衡量48
3-4 观测值函数的中误差50
3-5 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55
3-6 由似真误差求观测值的中误差56
3-7 双观测值的中误差57
3-8 权与单位权59
3-9 一般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61
3-10 单位权的中误差62
3-11 观测值函数的权64
3-12 不同精度双观测值单位权的中误差65
第二篇地物平面图的测绘67
第四章直线丈量67
4-1 地面上点的标志67
4-2 直线定线68
4-3 直线丈量的工具71
4-4 钢尺检验及尺长改正72
4-5 直线丈量73
4-6 测斜器76
4-7 直线丈量的精度及应注意的事项77
第五章直线定向及罗盘仪81
5-1 方位角与象限角81
5-2 正反方位角与正反象限角、方向角(坐标方位角)83
5-3 子午线收敛角85
5-4 磁方位角与真方位角的关系87
5-5 罗盘仪的构造及其检验88
5-6 磁方位角和磁象限角的测定91
第六章经纬仪构造及水平角观测93
6-1 水平角观测的原理93
6-2 经纬仪的构造94
6-3 读数设备98
6-4 游标盘偏心102
6-5 望远镜的构造103
6-6 十字丝及望远镜的调节107
6-7 内对光望远镜109
6-8 望远镜的性能110
6-9 水准器114
6-10 水准管分划值及其测定116
6-11 经纬仪的安置118
6-12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120
6-13 仪器误差对水平角观测的影响125
6-14 经纬仪的养护128
6-15 水平角观测129
6-16 水平角观测精度132
6-17 光学经纬仪138
第七章线纬仪导线及地物测量143
7-1 平面控制的一般知识143
7-2 国家平面控制网的概念145
7-3 导线的布置146
7-4 经纬仪导线测量147
7-5 闭合导线的计算151
7-6 附合导线的计算156
7-7 导线测量的检查160
7-8 地物测量162
7-9 用反光定角器测设垂直线164
7-10 导线点的展绘167
7-11 地物平面图的绘制170
7-12 平面图的缩放171
第八章小三角测量174
8-1 一般知识174
8-2 三角锁推算边的精度175
8-3 基线丈量177
8-4 基线长度的计算178
8-5 角度观测181
8-6 偏心观测及归心计算183
8-7 三角锁的近似平差188
8-8 中心多边形的近似平差192
8-9 四边形的近似平差198
8-10 线形三角锁的平差199
第九章交会定点207
9-1 前方交会207
9-2 后方交会209
9-3 豪司布兰德“辅助符号”的介绍215
9-4 应用豪氏符号计算前后方交会217
9-5 导线与高级控制点的连接221
第十章面积计算223
10-1 图解法确定图形面积223
10-2 解析法计算图形面积224
10-3 极点求积仪的构造225
10-4 极点求积仪测定面积的原理226
10-5 求积仪的分划值和常数的测定231
10-6 求积仪的检查及测定面积的精度233
10-7 用沙维奇法测定图形面积235
第三篇高程测量237
第十一章水准测量237
11-1 国家高程控制网的概念237
11-2 水准测量的原理239
11-3 地球曲率及大气折光的影响242
11-4 水准尺243
11-5 水准仪245
11-6 定镜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249
11-7 四等水准测量251
11-8 三等水准测量254
11-9 水准测量工作的中断及观测中应注意的事项255
11-10 水准测量成果的平差计算256
11-11 自动水准仪的构造与使用261
11-12 精密水准仪的构造与使用263
第十二章三角高程测量268
12-1 三角高程测量的原理268
12-2 经纬仪竖直度盘的构造270
12-3 竖直角观测及计算272
12-4 竖盘零位的校正276
12-5 三角高程测量276
第十三章气压高程测量280
13-1 概述280
13-2 气压高程测量的基本原理281
13-3 气压计及其应用284
13-4 气压高程测量289
13-5 气压高程测量在路线勘测中的应用292
第四篇地形测量293
第十四章视距测量293
14-1 一般知识293
14-2 视距测量的原理294
14-3 视距常数的测定296
14-4 视线倾斜时的水平距离及高差公式299
14-5 视距计算方法及工具301
14-6 视距经纬仪测量的精度304
14-7 视距测量的外业306
14-8 视距测量的内业309
14-9 双象视距仪316
14-10 自计视距仪319
14-11 无标尺测距仪321
14-12 视距测量在路线勘测中的应用321
第十五章平板仪测量323
15-1 一般知识323
15-2 平板仪及其附件325
15-3 平板仪的检查和校正329
15-4 平板仪的安置331
15-5 前方交会和侧方交会定点333
15-6 后方交会定点335
15-7 图解三角网及其高差的计算336
15-8 平板仪导线测量341
15-9 平板仪地形测量342
15-10 小平板仪与经纬仪合用法作地形测量348
15-11 几种地形测量方法的比较349
15-12 地形测图中的一些注意事项350
第十六章地图投影及地图分幅的概念352
16-1 地图投影的一般知识352
16-2 高斯投影的概念354
16-3 地图分幅及编号358
16-4 公里方格网的绘制362
第十七章草测365
17-1 草测的意义365
17-2 直线方向的测定365
17-3 距离的测定366
17-4 高程的测定370
17-5 草测的方法371
第十八章航空摄影测量373
18-1 一般概念373
18-2 航空摄影测量的过程374
18-3 航摄象片的比例尺和地形高低所引起的象点移位378
18-4 航摄象片的判读380
18-5 综合法测图382
18-6 立体观察与量测386
18-7 象点的坐标及横视差389
18-8 微分法测图392
18-9 全能法测图394
18-10 地面摄影测量395
18-11 航空摄影测量在铁路勘测中的应用399
第五篇路线测量403
第十九章路线勘测概念403
19-1 一般概念403
19-2 铁路路线的勘测404
19-3 道路路线的勘测408
第二十章天文方位角的测定410
20-1 一般概念410
20-2 天球和天球上的基本圈点411
20-3 天球上的坐标系统413
20-4 时414
20-5 时的换算416
20-6 球面三角学的基本公式419
20-7 定位三角形422
20-8 观测改正424
20-9 经纬度的简易测定426
20-10 太阳高度法测定方位角及经度429
20-11 克拉索夫斯基法测定方位角432
20-12 北极星任意时角法测定方位角437
第二十一章曲线测设443
21-1 一般概念443
21-2 圆曲线的元素及主点的设置444
21-3 遇障碍转折角的测定446
21-4 圆曲线的详细测设449
21-5 复曲线460
21-6 反向曲线462
21-7 缓和曲线的公式465
21-8 缓和曲线连接圆曲线的详细测设470
21-9 偏角法测设缓和曲线遇障碍时的情况476
21-10 回头曲线的测设479
第二十二章路线水准测量484
22-1 一般概念484
22-2 路线纵断面水准测量484
22-3 路线横断面水准测量487
22-4 在陡坡上进行水准测量491
22-5 经过山谷及河流的水准测量492
22-6 路线纵、横断面图的绘制494
22-7 路线土方计算的概念500
第二十三章水文测量502
23-1 水位观测502
23-2 河流比降测量504
23-3 河流断面测量505
23-4 河床地形测量511
23-5 浮标流速及流向测量512
23-6 流速仪测量流速515
23-7 流量计算519
23-8 汇水面积和溪谷坡度的测定523
第六篇施工测量527
第二十四章施工测量的基本知识527
24-1 一般概念527
24-2 在地面上测设已知长度的直线528
24-3 在地面上测设已知的水平角529
24-4 根据地面控制点进行建筑物的放样531
24-5 根据地面上的地物进行建筑物的放样532
24-6 将已知高程测设在地面上534
24-7 测设指定的坡度535
24-8 测设水平面和已知坡度的倾斜面537
第二十五章路线施工测量539
25-1 路线恢复中的测量工作539
25-2 路堤的放样540
25-3 路堑的放样544
25-4 竖曲线的放样545
25-5 道路路面的放样548
25-6 铁路上层建筑物的放样550
25-7 铁路连接线的放样552
第二十六章桥梁施工测量556
26-1 一般概念556
26-2 桥梁三角测量557
26-3 桥梁施工时的高程控制559
26-4 桥台、桥墩的施工放样559
26-5 桥台、桥墩的竣工测量563
26-6 架设钢梁时的施工测量564
第二十七章隧道施工测量566
27-1 一般概念566
27-2 隧道轴线的标定566
27-3 隧道控制网的建立568
27-4 视差导线测量570
27-5 定向测量572
27-6 洞内导线测量578
27-7 地下水准测量580
27-8 隧道建筑中的放样工作583
第二十八章水工建筑施工测量589
28-1 一般概念589
28-2 水工建筑场地控制网的建立589
28-3 水坝主要轴线的测设592
28-4 坝身施工放样597
28-5 收方测量599
28-6 竣工测量601
第二十九章变形及沉降观测602
29-1 一般概念602
29-2 大坝的位移和沉降观测603
29-3 桥梁墩台沉降及位移观测606
29-4 建筑物的倾斜和裂缝的观测608
附录光速测距仪611
1 光速测距仪的一般概念611
2 光速测距仪的工作原理611
3 变频率式中型光速测距仪的结构613
4 光速测距仪的观测工作613
5 距离的计算614
1959《测量学 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同济大学等编 1959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矿山测量 下
- 1959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
- 测量学 下册
- 1960.07 测绘出版社
-
- 平面测量学 下
-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测量学讲义 下
- 沈阳农学院
-
- 电磁测量学 下
- 1953 商务印书馆
-
- 测量学 下
- 1959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测量学 下
- 1956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测量学教程 下
- 1953 龙门联合书局
-
- 摄影测量学 下
- 1954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测量学 下
- 1955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测量学 下
- 1995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地形测量学 下
- 1959 北京:测绘出版社
-
- 测量学 修订本 下
- 1985 北京:测绘出版社
-
- 矿山测量学 下
- 1979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
- 地形测量学 下
- 1964 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院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