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史概论》求取 ⇩

第一编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1840—1919)1

第一章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1

第一节中国古代文明与资本主义萌芽1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1

二、明中叶以来缓慢发展的资本主义萌芽2

第二节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改革热潮4

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始4

二、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改革主张7

三、地主阶级改革派的历史地位11

第三节太平天国反对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侵略的斗争12

一、太平天国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12

二、太平天国反对资本主义侵略的斗争17

三、从农民阶级的特性看农民革命的历史命运19

第四节地主买办阶级的洋务运动20

一、清朝统治的动摇与洋务运动的兴起20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22

三、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25

第二章中国资产阶级革命逐步走向高潮27

第一节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的维新变法运动27

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27

二、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中国资产阶级的成长壮大29

三、维新变法的内容——发展资本主义31

四、维新变法运动的历史地位35

第二节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37

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37

二、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40

三、从兴中会到同盟会41

四、武昌起义和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46

五、袁世凯的篡权与辛亥革命的失败49

六、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51

第三章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尾声53

第一节反对袁世凯独裁卖国的斗争53

一、责任内阁制被破坏53

二、宋教仁被刺54

三、“二次革命”56

四、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丑剧57

五、“护国运动”60

第二节反对段祺瑞独裁卖国的斗争61

一、北洋军阀的分裂与混战62

二、段祺瑞的独裁卖国63

三、“护法运动”65

第二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919—1949)69

第四章“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69

第一节“五四”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69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69

二、“五四”运动的意义70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的创建72

一、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73

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过程78

三、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80

四、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方针的确立82

五、中国共产党创建的伟大历史意义84

第五章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曲折发展中走向成熟86

第一节国共合作的建立和革命新局面的开创86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86

二、工农运动的发展及北伐的胜利进军88

三、国共两党争夺统一战线领导权的斗争92

四、中国共产党内马克思主义与机会主义的斗争96

五、国民革命的失败98

六、国民党政权的建立及其地主卖办阶级的性质105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开辟108

一、“八·七”会议与三次武装起义108

二、红色政权的建立113

三、红色政权的理论115

第三节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117

一、“左”倾错误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17

二、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成熟的标志120

第六章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伟大作用123

第一节从内战到抗战的转变123

一、瓦窑堡会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确立123

二、抗日战争的爆发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127

第二节国共两党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131

一、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131

二、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133

三、两条抗战路线的本质分歧135

第三节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136

一、这一论断的提出136

二、这一论断的科学性137

三、这一论断的指导意义139

第四节中国共产党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140

一、国民党由积极抗战到消极抗战的转变141

二、皖南事变与新四军的重建142

三、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144

第五节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及其伟大指导作用146

一、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46

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伟大指导作用147

第六节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148

一、“七·七”事变中国抗战爆发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48

二、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主战场149

三、中国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150

第七章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覆灭和新中国诞生的历史必然性154

第一节国民党政权的覆灭154

一、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社会154

二、投靠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156

三、全国人民的灾难更加深重157

四、国民党统治区第二条战线的出现158

第二节新中国的成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159

一、共产党“七大”和国民党“六大”——中国的两种命运和两种前途159

二、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大陆的解放162

三、第三条道路的出现及其破产168

四、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共同纲领》的制定170

五、新中国的成立172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173

第三编只有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实现现代化(1949——1995)175

第八章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175

第一节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备175

一、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175

二、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184

第二节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190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190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202

第九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艰难探索210

第一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发展210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起步210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左”倾错误的出现217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左”倾错误的纠正221

第二节“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严重失误228

一、“文化大革命”的动因228

二、“文化大革命”中党和人民同“左”倾错误和反革命集团的斗争230

三、“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236

第三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里程碑238

一、“两个凡是”与真理标准的斗争238

二、伟大的历史转折242

三、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244

第十章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248

第一节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48

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248

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251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254

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意义258

第二节“一国两制”与祖国的和平统一259

一、伟大的构思259

二、香港、澳门的丧失与回归265

三、反对“台独”和“一中一台”,实现台湾与大陆的统一267

第三节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7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党的基本路线271

二、党的基本路线的形成275

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277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一定实现280

1997《中国革命史概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子谦,崔宝光主编 1997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革命史通论(1996 PDF版)
中国革命史通论
1996 大连:大连出版社
中国大革命史论丛(1994 PDF版)
中国大革命史论丛
1994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中国革命概论(1998 PDF版)
中国革命概论
1998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革命史丛论(1985 PDF版)
中国革命史丛论
1985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中国大革命史论(1991 PDF版)
中国大革命史论
1991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中国革命史通论(1995 PDF版)
中国革命史通论
1995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革命论(1994 PDF版)
中国革命论
1994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国革命史述论(1990 PDF版)
中国革命史述论
1990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中国革命和建设概论(1992 PDF版)
中国革命和建设概论
1992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中国革命史论纲(1998 PDF版)
中国革命史论纲
1998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中国革命史论稿(1992 PDF版)
中国革命史论稿
1992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革命史概论(1997 PDF版)
中国革命史概论
1997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中国革命史述论(1993 PDF版)
中国革命史述论
1993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中国革命史论(1989 PDF版)
中国革命史论
1989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中国革命和建设概论(1989 PDF版)
中国革命和建设概论
1989 武汉:武汉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