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突破的冲击波》
作者 | (日)日经产业新闻编;韩维屏,宫世雄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83 |
出版时间 | 198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2300236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06454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2
一、黎明前的预兆2
技术革新的冲击--产业社会将改观2
以机器人取代人--欧美也紧跟日本6
“头脑”是价值的源泉--硬件与软件的颠倒10
从制约中解放--摆脱能源制约的展望15
消除的国境--语言障碍与将消逝19
开阔的“山麓”--西阵纺织业也采用尖端技术23
二、源泉--全速前进的技术革新30
技术的时代交替--向超尖端技术时代的挑战30
走向无限的人生--具有智能的机器34
原材料在变革中--克服极端恶劣的条件38
OA革命的演变--提高办公效率43
对安全保障的渴望--人类保护自己的智慧48
适应个性化的社会--由少品种大批量生产转向多品种少批量生产52
三、主角--势力范围在变化58
世界的眼睛注视着日本--产业结构改革的方向58
广大不同行业间的竞争--把不景气的市场活跃起来62
抢占市场的会战--“下游产业”拥有主导权66
企业招牌的改变--主体经营内容的转变71
激化的合纵联横--推进不同行业间的合作75
下一代主导性产业--信息产业和生命产业80
熟练工的去向--不可少的“机器的先生”86
四、人--发挥“头脑”资源作用之路86
从城市到地方--信息差在消失90
技术女性--简单作业委托给OA94
被动的劳动组合--夹在雇佣与企业繁荣之间100
地球规模的感觉--从物的本位向智力活动发展104
五、冲击波--激变的社会经济基础110
二十一世纪的主角--公共工厂和信息银行110
周休四日制时代--共同体意识的复活114
“主妇业”的消灭--发展中的家庭自动化118
恢复直接民主制--用电子投票选出首相124
新的摩擦--信息技术是火种128
重大的社会责任--扩大雇佣残疾人136
六、对策--集中人类的智慧136
新的优秀人才--创造性技术比应用更重要140
日本经营管理的重新构成--从“和”出发重视个性144
急剧高龄化的对策--充分发挥高龄者的作用148
行政职能的探讨--把政策放在首位152
日本的国际责任--自觉分担义务与费用157
可能性和限度--技术是两刃之剑161
附录1 新产业革命的展望--访问托夫勒、贝尔两位先生167
从大生产向小生产发展--访托夫勒先生167
以知识积累为基础--访贝尔博士172
附录2 “走向新产业革命的对策”--对主要企业的专题调查175
十年后的布局175
劳动的“质”在变179
1987《技术突破的冲击波》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日)日经产业新闻编;韩维屏,宫世雄译 1987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新产业革命 技术突破的冲击波
- 1986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波-电磁波科学类专业
- 1988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
- 冲击波,孤立波与人
- 1999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井下空气冲击波
- 1979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 经济文化冲击波
- 1994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 中西医结合常见肿瘤临床手册
- 1984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科学技术的惊人突破
- 1987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爆炸冲击波测量技术 电测法
- 1984 北京市:国防工业出版社
-
- 新技术革命冲击波
- 1993 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
- 盲流冲击波
- 1993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体外冲击波碎石
- 1992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 1992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 捍卫人民币 中国
- 1998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