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生物监测新技术》求取 ⇩

第一篇微型生物的生态1

第一章概论(沈韫芬)1

一、微型生物的含义1

二、微型生物在水体物质循环中的作用2

(一)超微型浮游生物(0.2~2.Oμm)2

(二)微型浮游生物(2~20μm)5

(三)小型浮游生物(20~200μm)5

第二章藻类的生态(章宗涉)7

一、藻类的基本特征、分布和主要生态类群7

二、藻类的生长与环境因子7

(一)限制因子和忍受限7

(二)光8

(三)温度9

(四)营养10

(五)吞食11

(六)竞争、拮抗和其他11

三、游浮植物11

(一)对悬浮的适应12

(二)浮游植物在水体中的空间分布13

(三)浮游植物的种群动态13

四、底栖藻类14

第三章原生动物的生态(沈韫芬)16

一、营养16

二、生长和繁殖20

三、生态谱22

四、种群26

(一)调节机理26

(二)种群结构27

(三)种群生长27

(四)空间分布34

五、群落36

(一)微型生物群落结构的客观存在36

(二)PFU微型生物群落特征38

六、原生动物在水生态系中的作用41

(一)生态学上的理论依据41

(二)原生动物在食物链中的作用42

(三)原生动物在物质循环中作用43

(四)原生动物的生产力45

第二篇微型生物与废水处理51

第四章废水处理概述(沈韫芬)51

一、废水来源51

二、废水处理51

(一)概况51

(二)废水处理的方法52

三、废水生物处理的效果58

第五章藻类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作用及其水污染防治(章宗涉)61

一、藻类与水体自净61

二、藻类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61

(一)起供氧者的作用61

(二)去除氮、磷61

(三)去除其他物质62

三、藻类处理污水的方法62

(一)氧化塘62

(二)“活性藻”(Activated Algae)64

(三)其他64

四、藻类引起的水环境问题及其防治65

(一)藻类引起的水环境问题65

(二)藻类水华的防治67

第六章原生动物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作用(沈韫芬)69

一、废水中污染物的生物降解69

(一)概述69

(二)降解机理69

二、原生动物与降解细菌之间的功能关系72

三、废水生物处理中原生动物的指示和预报作用73

(一)原理73

(二)废水生物处理装置中原生动物的生态73

(三)原生动物的指示作用82

(四)原生动物的预报作用93

第三篇微型生物与污染监测100

第七章生物学监测概述(沈韫芬)100

一、生物监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100

二、生物监测的方法101

(一)毒性试验101

(二)野外或现场监测106

三、微型生物群落的生物监测107

(一)微型生物群落作为生物学监测的生态学基础108

(二)用微型生物进行污染监测的三个阶段108

(三)用微型生物进行监测的优势111

四、公害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案设计111

(一)公害评价的基本原理112

(二)公害评价的方案设计114

第八章藻类在污染监测中的作用(章宗涉)119

一、藻类监测时采用的各种指标和标准120

(一)“指示种类”120

(二)优势种群125

(三)现存量125

(四)各种藻类污染指数127

(五)多样性134

(六)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固氮作用137

(七)形态和细胞学指标138

(八)生化指标138

(九)生物浓缩138

二、藻类生态监测方法139

(一)浮游藻类139

(二)着生藻类139

三、藻类室内测定143

(一)藻类测试的类型143

(二)测试用的藻类种类144

(三)藻种的分离、培养和保存145

(四)藻种的预培养147

(五)接种148

(六)试验条件148

(七)藻类反应的测定148

(八)藻类增长(增长潜力)测试148

第九章原生动物在污染监测中的作用(沈韫芬)152

一、原生动物对水环境的指示性152

(一)指示种类152

(二)原生动物的生态值159

(三)原生动物的功能类群159

二、细胞水平的毒理学研究176

(一)有机化学品对原生动物的毒性试验177

(二)无机化学品对原生动物的毒性183

三、种和种群水平的毒性试验185

(一)急性毒性试验185

(二)慢性毒性试验188

四、群落、微宇宙和中宇宙水平的毒性试验194

(一)群落和微宇宙水平的毒性试验194

(二)中宇宙水平的毒性试验206

五、群落级毒性试验的验证207

六、原生动物群落的野外监测试验209

(一)载玻片法209

(二)PFU法210

第四篇废水处理系统和受纳系统中常见的微型生物223

第十章总论(沈韫芬)223

一、微型生物在生命进化中的地位223

二、原生动物的分类224

第十一章鞭毛虫(Mastigophora)231

一、植鞭毛纲(Phytomastigophorea)(顾曼如、施之新、魏印心)231

(一)鞭毛藻类的形态、构造与繁殖231

(二)鞭毛藻类的生态分布232

(三)鞭毛藻类的鉴别方法232

(四)鞭毛藻类的固定保存233

(五)鞭毛藻类的分门检索表233

二、动鞭毛纲(Zoomastigophorea)314

(一)特征314

(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316

(三)动鞭毛虫的生态分布及鉴别方法316

(四)检索分类316

第十二章肉足虫(Sarcodina)(沈韫芬)349

一、总论349

(一)肉足虫的分类地位及主要形态特征349

(二)肉足亚门大类的划分350

二、变形虫类(Amoebae)的分类351

(一)形态特征351

(二)变形虫类科、属、种的分类检索353

(三)变形虫类科、属、种的描述360

三、有壳根足虫(Testacea)的分类381

(一)形态特征381

(二)有壳根足虫属和种的分类检索383

(三)有壳根足虫属和种的描述387

四、太阳虫类(Heliozoa)的分类399

(一)形态特征399

(二)太阳虫类属、种的分类检索400

(三)太阳虫类属、种的描述403

第十三章纤毛虫门(Ciliated protozoa)(龚循矩)412

一、形态特征412

(一)纤毛(cilia)412

(二)具有发达的表膜下纤维系统(infraciliature)413

(三)细胞核(nucleus)413

(四)口器(oral aperture)415

(五)支持和保护胞器418

(六)排泄胞器418

(七)生殖和生活周期418

二、分类及描述422

(一)纤毛虫(Phyllum Ciliophora Doflein,1901)门纲、亚纲及目的检索表422

(二)纤毛虫属和种的检索及描述424

团版说明511

1990《微型生物监测新技术》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沈韫芬等著 1990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浓香型曲酒微生物技术(1986 PDF版)
浓香型曲酒微生物技术
1986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节能监测技术( PDF版)
节能监测技术
生物监测技术规范  水环境部分(1985 PDF版)
生物监测技术规范 水环境部分
1985
粪便处理微生物监测技术讲习班讲稿  上(1984 PDF版)
粪便处理微生物监测技术讲习班讲稿 上
1984
粪便处理微生物监测技术讲习班讲稿  下(1984 PDF版)
粪便处理微生物监测技术讲习班讲稿 下
1984
近交系小鼠、大鼠的遗传监测和微生物监测(1980 PDF版)
近交系小鼠、大鼠的遗传监测和微生物监测
1980
生物显微制片技术(1991 PDF版)
生物显微制片技术
1991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微生物实验技术(1987 PDF版)
微生物实验技术
1987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生物显微技术(1978 PDF版)
生物显微技术
1978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微生物应用技术(1984 PDF版)
微生物应用技术
1984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生物电子显微技术(1987 PDF版)
生物电子显微技术
1987 广州市:中山大学出版社
微藻生物技术(1999 PDF版)
微藻生物技术
1999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生物学显微技术(1989 PDF版)
生物学显微技术
1989 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环境监测技术(1992 PDF版)
环境监测技术
1992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环境生物监测(1990 PDF版)
环境生物监测
1990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