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工资调整与改革 1949-1991》求取 ⇩

引言1

第一章 建国初期职工工资制度的概况1

第一节 旧中国的职工工资概况2

一、旧中国的企业职工工资制度3

二、国民政府的公教人员工资概况6

三、旧中国职工工资的特点7

四、解放区实行的供给制概况10

第二节 建国初期的工资政策13

第二节 统一以“工资分”为工资计算单位13

一、实行原职原薪14

二、实行以实物为计算基础的工资支付办法16

三、建国初期工资制度的复杂局面及特点18

一、全国公教人员供给标准和薪金标准的初步调整统一21

第三节 建国初期为建立新工资制度所作的准备21

二、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和个别调整工资26

三、东北地区实行新工资制度的尝试29

四、为建立新工资制度从理论上、思想上作准备31

第二章 建国初期按大区分别组织实施的第一次工资改革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待遇的调整改进37

第一节 全国工资准备会议确定的工资改革的原则和办法38

一、全国工资准备会议的召开38

二、会议的主要内容和确定的原则办法39

三、中央对全国工资改革的指示精神41

一、统一工资计算单位的必要性43

二、选择“工资分”为统一的工资计算单位并确定其所含实物的种类和数量44

三、统一以“工资分”为工资计算单位的执行情况45

一、新工资制度的选择与确定48

第三节 国营企业职工的新工资制度和工资形式48

二、新工资制度的基本内容50

三、工资形式54

第四节 第一次工资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和进一步的改进57

一、第一次工资改革所取得的成就57

二、在已工资改革的企业比较经常的进行转正定级和升级工作59

三、统一改革建筑工人的工资制度60

第五节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待遇的调整改进64

一、1952年供给制人员供给标准和工资制人员工资标准的统一调整64

二、1954年国家机关工资制人员的工资标准和供给制人员包干费标准的进一步调整67

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1955年取消供给制,改行货币工资制68

第三章 1956年全国统一进行的工资改革82

一、当时进行工资改革的主要原因83

第一节 当时进行工资改革的主要原因,改革的方针政策和主要内容83

二、工资改革的方针政策和主要内容87

第二节 取消工资分制度和物价津贴制度,实行直接用货币规定工资标准的制度91

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商业、邮电、内河航运企业等实行的11类工资区制度91

二、工业、基本建设、交通运输企业职工的工资区类别93

第三节 国家统一改进企业职工的工资等级制度与工资形式99

一、统一改进工人的工资等级制度99

二、统一改进企业职员的工资等级制度103

三、推广和改进计件工资制,改进奖励工资和津贴制度106

第四节 改进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等级制度114

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行政人员的工资标准114

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标准116

三、执行新工资标准和升级的办法117

一、新公私合营企业的工资改革130

第五节 新公私合营企业和城镇集体工业企业的工资改革130

二、城镇集体工业企业的工资改革136

第六节 关于工资改革的主要成就、问题和曾经采取的一些措施139

一、关于工资改革的主要成就和问题139

二、曾经采取的一些措施143

三、总的看法149

第四章 1958年试行亦工亦农的新工资制度;“大跃进”对职工工资制度的冲击和其后的调整措施153

第一节 在“大跃进”的背景下试行亦工亦农的新工资制度154

一、建立亦工亦农新工资制度的背景154

二、试行亦工亦农新工资制度的主要内容155

第二节 “大跃进”的冲击,对职工工资制度的影响157

一、批判“资产阶级法权”,否定按劳分配原则158

二、在职工工资制度上受到的影响159

第三节 冲击后对工资政策的重新认识和调整措施163

一、重新肯定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164

二、冲击后对工资的调整措施164

三、挫折与反思166

第五章 国民经济调整恢复时期的工资调整和“一条龙”工资改革试点170

第一节 精减职工与贯彻《工业七十条(草案)》中对部分职工的工资调整171

一、农村分配方式的变化和物价上涨对职工工资的影响171

二、精减职工与《工业七十条(草案)》的政策精神172

三、四川省在企业推行“定包奖”173

四、矿山、林区部分职工的升级175

第二节 1963年全面调整工资及其对改善工资关系和改进工资制度所采取的措施178

一、1963年调整工资的主要内容178

二、1963年调整工资的效果182

一、试行工龄津贴的缘由183

第三节 1963~1964年曾一度开展工龄津贴的试点183

二、试行工龄津贴的范围、条件和标准184

三、试行工龄津贴的利弊185

第四节 1964年对改革工资制度的探讨和1965、1966年进行“一条龙”工资改革试点186

一、1964年前后对改革工资制度的探讨187

二、“一条龙”工资改革方案的要点187

三、试行“一条龙”工资标准的优缺点189

四、第二次劳动制度改革中的工资标准和增资办法190

第五节 “四清运动”的开展与改“综合奖”为“活工资”196

一、“四清运动”中工资重大理论问题的又一次争论196

二、从“综合奖”到“活工资”、“附加工资”197

三、这一时期工资工作的历史经验198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对职工工资制度的严重影响200

一、江青等煽动的经济主义风201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初期制止经济主义风,工资冻结以及在职工工资上采取的3项措施201

二、职工工资的冻结和冻结后的3项措施202

第二节 1971年的低工资调整207

一、低工资调整的必要性207

二、低工资调整的办法208

三、按年限和工资级别划杠子的后果210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中反对与维护按劳分配原则的斗争213

一、在恢复奖励和计件工资等问题上的斗争214

二、关于“按劳分配”理论上的争论217

第七章 粉碎“四人帮”以后的几次工资调整,恢复、改进奖励和计件工资制度222

第一节 1977年的工资调整和1978年的升级223

一、1977年的工资调整223

二、1978年的升级225

第二节 1979年的工资调整226

一、当时进行工资调整的缘由226

二、工资调整的内容228

三、对这次工资调整的看法233

第三节 1981年中小学教育、卫生、体育3个行业和1982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调整234

一、1981年中小学教育、卫生、体育3个行业的工资调整236

二、1982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部分职工的工资调整240

第四节 1983年企业采取调、改结合的方针调整工资252

一、改革企业工资制度的试点252

二、采取调、改结合的方针调整工资257

第五节 恢复、改进奖励和计件工资制度262

一、恢复奖励和计件工资制度262

二、改进奖励工资制度264

三、改进计件工资制度269

第八章 改革企业工资制度的探索和改革的发展273

第一节 工资分配理论的探索和发展274

一、工资分配理论的突破性进展275

二、企业工资改革的发展和成效277

三、新旧体制并存出现的矛盾278

四、企业改革工资制度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281

第二节 国家对企业的工资分配282

一、逐步推行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282

二、“工效挂钩”的指标和基数285

三、前进中的问题288

第三节 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290

一、企业自主确定内部分配形式的原则291

二、必须重视和搞好企业内部分配的基础工作293

三、当前企业内部工资分配的制度和形式294

四、以岗位技能工资制为主要形式的内部分配制度301

第四节 城镇集体企业职工工资制度的改革309

一、城镇集体企业职工工资分配的原则及其管理310

二、城镇集体企业工资制度的改革314

第五节 乡镇企业职工的工资制度320

一、乡镇企业职工的工资分配原则及其管理321

二、乡镇企业职工的工资分配形式326

第六节 个体户和私营企业雇佣人员的工资328

一、个体户的收入特点和状况329

二、私营企业雇佣人员的工资情况332

第七节 外商投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情况333

一、外商投资企业职工的工资335

二、中方和外方实行两套工资制度337

三、外商投资企业职工工资与我国国营企业职工工资的差别338

第九章 改革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制度340

第一节 1985年改革工资制度的必要性及指导思想340

一、改革工资制度的历史条件340

二、改革工资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342

三、改革工资制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344

第二节 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347

一、结构工资的构成347

二、建立新的工资标准350

三、贯彻执行新的工资制度的办法353

一、继续解决知识分子工资上的突出问题370

第三节 继续解决工资中的突出矛盾,逐步理顺工资关系370

二、适当解决职务工资的“平台”问题374

第四节 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基本设想382

一、建立公务员工资制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382

二、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基本设想383

三、公务员的工资水平385

四、公务员的工资构成386

第五节 进一步改革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的探索386

一、事业单位完全按国家机关工资制度模式的弊病387

二、改革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的初步设想388

第十章 我国职工工资总额的增长和工资水平的提高391

一、建国以来的经济发展与职工工资的增长变动情况392

第一节 职工工资总额增长和工资水平提高的历史概况393

二、不同时期决定工资增长的各种因素与工资总额、工资水平的增长变动情况394

第二节 正确处理工资增长与各种主要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399

一、正确处理生产与分配的关系399

二、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401

三、正确处理工资与物价的关系403

四、正确处理扩大就业与提高工资水平的关系409

五、统筹兼顾工农生活,适当安排城乡关系411

第十一章 特殊情况下的工资待遇414

第一节 节假日工资、加班工资的变动情况414

一、节假日的工资待遇414

二、加班工资416

第二节 病假、事假、婚丧假和产假工资的发展情况421

一、病假工资421

二、事假、婚丧假、产假工资待遇426

第三节 停工期间的工资待遇427

一、50年代后期对停工工资待遇的规定428

二、“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对停工工资待遇的冲击430

第四节 职工调动工作后的工资待遇431

一、50年代到“文化大革命”前职工调动工作后的工资待遇431

二、“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职工调动工作的工资待遇434

三、1985年工资制度改革后职工调动工作的工资待遇435

第五节 其他特殊情况下的工资待遇437

一、履行国家和社会义务时的工资待遇437

二、受处分人员的工资待遇437

三、在职职工脱产学习期间的工资待遇438

第六节 复员退伍军人和军队转业干部的工资待遇439

一、复员退伍军人参加工作后的初期工资待遇440

二、复员干部的初期工资待遇445

三、军队转业干部的工资待遇446

第十二章 各种工资性的津贴、补贴制度449

第一节 对艰苦繁重劳动和有毒有害健康工作的津贴450

一、属于补偿职工在特殊劳动条件下劳动消耗的津贴450

二、兼有补偿职工特殊劳动消耗和额外生活支出双重性质的津贴453

三、属于维护职工在有毒有害作业中身体健康的保健性津贴455

第二节 鼓励职工从事专业工作的津贴和生活的补贴459

一、属于鼓励职工从事专业工作的津贴459

二、属于物价补贴等性质的生活补贴461

第三节 整顿和改革津贴、补贴制度469

一、现行津贴、补贴制度的问题469

二、整顿、改革津贴、补贴制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470

附录:国民政府统治地区部分工资情况资料(1931~1949)472

1991《中国的工资调整与改革 1949-1991》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黄定康,舒克勤主编 1991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物价调整与改革探索(1989 PDF版)
物价调整与改革探索
1989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苏联经济的调整与改革( PDF版)
苏联经济的调整与改革
国民经济调整与经济体制改革(1981 PDF版)
国民经济调整与经济体制改革
1981
中国改革全书  (1978-1991)  劳动工资体制改革卷(1992年09月第1版 PDF版)
中国改革全书 (1978-1991) 劳动工资体制改革卷
1992年09月第1版 大连出版社
经济调整改革中的四川财政(1983 PDF版)
经济调整改革中的四川财政
1983 四川省财政学会;四川省财政科学研究所
搞好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1979 PDF版)
搞好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1979 北京:人民出版社
在调整与改革中前进的中国农业(1982 PDF版)
在调整与改革中前进的中国农业
1982 北京:农业出版社
中国工资改革研究(1989 PDF版)
中国工资改革研究
1989 重庆:重庆出版社
中国工资制度改革(1989 PDF版)
中国工资制度改革
1989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工资理论与工资改革(1993 PDF版)
工资理论与工资改革
1993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商业的调整和改革(1988 PDF版)
商业的调整和改革
1988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中国工业的发展与改革(1992 PDF版)
中国工业的发展与改革
1992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论调整改革与效益(1985 PDF版)
论调整改革与效益
1985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工资理论与工资改革(1984 PDF版)
工资理论与工资改革
1984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中国经济改革的整体设计(1990 PDF版)
中国经济改革的整体设计
1990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