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法医学》求取 ⇩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法医学简史1

第二节 法医学的任务及其与其他医学学科的关系5

法医学的任务5

法医学与其他医学学科的关系6

第三节 法医学检查的内容7

现场勘验7

活体检查7

尸体剖验8

物证检查8

文证审查8

第四节 法医学鉴定人、法医学鉴定和法医学鉴定书9

法医学鉴定人9

法医学鉴定9

对法医工作者的要求10

法医学鉴定书10

第二章 死亡与尸体现象12

第一节 死亡与死因分析12

死亡的概念12

一、心脏死12

二、肺脏死12

三、脑死亡12

(一)脑死亡的标准13

(二)确定脑死亡的检查法14

死亡过程15

一、濒死期16

二、临床死亡期16

三、生物学死亡期16

假死17

一、常见假死的情况18

二、假死的检查及判定18

(一)按暴力种类19

(二)按形态改变19

二、暴力性死亡的死因命名方法19

(三)按功能障碍19

死因分析19

(一)非暴力性死亡19

一、死因分类19

(二)暴力性死亡19

(四)按症状表现20

(五)综合命名20

三、暴力性死亡的死因分类20

(一)直接死因20

(二)间接死因20

(三)联合死因21

四、原发病(或暴力)与合并症的关系21

一、肌肉松弛22

(一)影响尸冷的因素22

二、尸冷22

早期尸体现象22

第二节 尸体现象22

(二)尸冷的法医学意义23

三、尸斑24

(一)尸斑的发展24

(二)尸斑的分布24

(三)影响尸斑的因素24

(四)尸斑的颜色25

(五)尸斑和皮下出血的区别25

(六)内脏血液坠积25

(七)尸班的法医学意义26

四、血液疑固26

五、皮革样化26

(二)角膜混浊的法医学意义27

七、尸僵27

(一)影响角膜混浊的因素27

六、角膜混浊27

(一)尸僵的发展28

(二)影响尸僵的因素28

(三)心肌和平滑肌的强直28

(四)尸僵形成的机制28

(五)尸僵的法医学意义29

八、尸体痉挛29

九、自溶30

(一)自溶的形态与发展30

(二)各器官的自溶顺序31

(三)自溶的机制31

(四)影响自溶的因素32

(五)防止自溶的方法32

(六)自溶与坏死的区别32

一、腐败的发展33

晚期尸体现象33

二、各个器官的腐败34

三、影响腐败的因素34

(一)外界因素34

(二)内在因素35

异常尸体现象35

一、干尸35

二、尸蜡36

三、泥炭鞣尸37

四、我国古代的保存型尸体38

昆虫、动物对尸体的破坏41

死亡时间的推断42

一、意义42

二、死亡时间的推断方法42

(一)尸体现象42

(二)胃内容42

(三)死后肌肉兴奋42

(五)眼底变化43

(四)瞳孔反应43

(六)生化检查44

第三章 机械性损伤49

第一节 一般知识49

损伤的概念49

机械性损伤的分类原则49

一、按受伤情况分49

二、按凶器分49

法医学损伤鉴定的基本任务49

一、活体检查方面49

二、尸体检查方面49

损伤的法医学常规检查50

机械性损伤的物理学原理50

机械性损伤对机体的影响52

一、原发性损害52

(四)中毒53

(三)栓塞53

(二)感染53

(一)出血53

二、继发性损害53

机械性损伤的组织反应54

一、早期血管反应54

二、水肿和渗出54

三、出血54

四、游出的白细胞和出血中的白细胞54

八、A亚型的测定54

五、修复55

六、再生55

第二节 机械性损伤的种类55

解剖学完整性破坏55

一、表皮剥脱55

二、挫伤56

三、创58

四、骨折60

(一)一般检验61

五、内脏破裂61

六、支离断碎62

功能障碍62

(一)原发性休克或晕厥62

一、神经源性循环障碍62

(三)外伤后血管舒张63

二、血源性循环障碍63

(二)外伤后血管收缩63

三、脑震荡64

第三节 钝器损伤64

徒手伤65

一、指端所致损伤65

棍棒伤66

三、牙齿所致损伤66

二、拳头所致损伤66

砖石伤67

压伤67

坠落伤68

一、决定坠落损伤的因素68

(一)坠落时的撞击力量68

(二)身体撞击的部位68

(三)身体撞击的物体性质68

二、坠落损伤的程度68

三、坠落伤的案情68

第四节 锐器损伤68

切创68

砍创69

刺创70

剪刀创71

枪弹创72

一、射人口周围的接触环72

第五节 火器损伤72

二、射人口创伤73

三、射出口创伤73

四、弹头所致内部损伤73

五、弹创道方向74

六、确定射击距离与方向的意义74

七、弹头的定位74

八、弹头的标记75

九、弹头损伤所致功能性障碍75

十、判别自杀与他杀时应注意的事项75

(一)射入口位置75

(二)射击距离75

爆炸伤76

第六节 各个器官损伤76

散弹创76

颅脑损伤77

一、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出血77

(一)硬脑膜外出血77

(二)硬脑膜下出血77

二、外伤后脑膜炎和脑脓肿形成78

三、蛛网膜下出血79

四、原发性脑外伤79

(一)损伤的力学80

(二)两侧性损伤80

(三)皮质病变的特点80

(四)皮质挫伤的组织学改变81

(五)钝器伤所致脑内损伤81

(九)脑水肿82

(十)脑室扩张82

(七)外伤性脑病或脑炎82

(八)晚发性中风82

(六)局灶性变性与坏死82

五、颅骨骨折83

肝脏损伤86

脾脏损伤88

胃损伤88

肠损伤88

肾损伤89

一、肾外伤原因及机制89

膀胱损伤90

一、膀胱非贯通性损伤90

二、肾周围损伤90

六、肾贯通性创伤90

五、肾裂创90

四、肾挫伤90

三、肾蒂部损伤90

心脏损伤91

阴茎损伤91

睾丸损伤91

二、膀胱贯通性损伤91

肺脏损伤92

第七节 损伤的鉴定92

凶器的推断与认定93

一、推断凶器93

(一)钝器93

(二)锐器95

(三)枪弹创96

二、认定凶器96

(一)损伤特征96

(二)创内异物97

(三)凶器上沾染物97

生前伤与死后伤的鉴定;受伤后经过时间的推断97

(一)全身生活反应98

一、死后伤与濒死伤98

(二)濒死伤98

(一)死后伤98

二、生活反应98

(二)组织及细胞的生活反应100

(三)濒死伤的生活反应100

三、损伤后经过时间的判断101

(一)活体上损伤时间的推断101

(二)尸体上损伤时间的推断101

(二)相对致命伤103

一、致命伤103

损伤程度的评定103

(一)绝对致命伤103

(三)折磨和虐待104

三、受致命伤后的行为能力104

二、非致命伤104

(一)重伤104

(二)轻伤104

致死原因的判断105

一、直接死因105

二、间接死因——损伤合并症105

(一)休克106

(二)出血106

(三)感染106

(四)脂肪栓塞107

(五)空气栓塞107

(一)损伤后立即死亡109

(八)全身其他非传染性疾病109

(九)治愈的合并症109

三、损伤与自然疾病109

(七)循环系统其他障碍109

(六)外伤后继发窒息109

(二)损伤后迁延性死亡110

自杀、他杀或灾害的判断110

一、案情111

二、现场111

(一)现场位置111

(二)现场情况111

(三)凶器111

(四)尸体与周围物件和痕迹的关系111

二、损伤111

(一)损伤的位置111

(二)损伤的数目112

(六)防卫伤与抵抗伤113

(三)损伤的排列113

(四)损伤的类型113

(五)损伤的方向113

(七)手中或创内异物114

(八)衣着114

(九)血痕114

(三)损伤程度115

一、造作伤的特点115

造作伤115

(二)损伤性质115

(一)损伤部位115

(四)衣服情况116

(五)对受伤情况的陈述116

二、造作伤的鉴定116

(一)了解案情116

(二)现场勘验116

(三)损伤检查116

精神失常与违法行为116

第四章 机械性窒息118

室息的概念118

第一节 概述118

(一)窒息前期119

二、神经系统功能失调119

(六)呼吸停止期119

(四)呼吸暂停期119

(五)终末呼吸期119

(三)呼气性呼吸困难期119

机械性窒息的经过和表现119

机械性窒息的分类119

一、呼吸功能障碍119

(二)吸气性呼吸困难期119

三、血液循环障碍120

四、肌肉功能失常120

机械性窒息的尸体征象120

一、尸体外表征象120

(一)尸斑显著、出现早120

(二)颜面发绀、肿胀120

(三)面部皮肤及结膜点状出血120

(四)流涎,大小便和精液排出121

(五)尸体冷却较缓慢121

二、尸体内部征象121

(一)血液呈暗红色、流动性121

(二)内脏淤血122

(三)浆膜和粘膜下点状出血122

(四)肺气肿或肺水肿122

概念123

死亡机制123

第二节 缢死123

二、血液循环障碍124

三、反射性心跳停止124

四、颈椎骨折和脱位124

一、呼吸道闭塞124

死亡过程与复苏后症状125

缢型和缢索125

一、缢型125

(一)前位缢型125

(二)侧位缢型125

(三)后位缢型125

一、尸体外表征象126

(一)颈部缢沟的性状126

二、缢索和绳套126

缢死尸体的检查126

(三)其它绳套126

(二)活套126

(一)死套126

(二)颜面127

(一)缢沟的组织学改变128

(三)尸斑及尸僵128

二、尸体内部征象128

(五)其他窒息征象128

(四)体表及手足损伤128

(二)缢沟深部软组织改变129

(三)舌骨大角及喉头软骨骨折129

自杀、他杀和灾害130

一、自缢130

二、他杀缢死130

三、灾害缢死131

第三节 勒死131

概念131

死亡机制131

勒死尸体的征象131

五、内脏改变132

四、手足及其它部位的损伤132

三、颜面132

二、勒沟深部组织改变132

(二)方向132

一、勒沟的性状132

(五)数目及宽度132

(一)位置132

(三)表面性状132

(四)深度和硬度132

案情和现场勘验133

自杀、他杀和灾害133

一、自勒133

二、他勒134

三、灾害134

概念135

扼死尸体的征象135

一、颈部的扼伤135

第四节 扼死135

二、颈深部组织的损伤136

三、颜面136

四、手足及其它体表损伤136

五、内部器官的变化136

扼死的案情136

溺死的经过及症状137

第五节 溺死137

溺死的概念137

溺死机制的动物实验138

一、生理生化学变化138

二、肺部改变的电子显微镜所见139

溺死尸体检验所见140

一、尸体外表所见140

(一)口、鼻部泡沫140

二、尸体剖验所见141

(五)手掌或指甲缝内有异物141

(四)男性生殖器收缩141

(三)立毛肌收缩141

(二)尸斑浅淡141

(一)肺及呼吸道的改变142

(二)心血管的改变143

(三)左、右心腔内血液成分的差异及其评价143

(四)肺及大循环内脏中硅藻的检查及其评价144

(五)消化道内有溺液149

(六)颞骨岩部出血149

(二)微生物繁殖、尸体腐败150

(一)手足皮肤苍白、膨胀、皱缩、脱落150

(七)颈、胸、背各部肌肉出血150

(九)尸体器官内溺液外渗150

(八)头面部淤血150

三、尸体在水中浸泡或漂浮所发生的改变150

(五)尸蜡形成151

溺死案件的法医学鉴定151

(三)尸体在水中漂流所形成的损伤151

(四)头发经浸泡发生的改变151

一、水中尸体的个人识别152

二、确定死亡原因152

三、落水情况的判定153

[附]水中休克死154

第六节 其他机械性窒息死154

闭塞口鼻孔所致的窒息154

堵塞呼吸道所致的窒息155

压迫胸腹部所致的窒息156

[附]空气中缺氧的窒息死156

第五章 高温与低温所致的损伤与死亡159

第一节 烫伤159

烧伤程度的分类159

病理生理改变161

症状161

一、休克163

死因与死亡机制163

三、烧伤的并发症163

二、与生命有关器官功能障碍163

尸体剖验164

一、烫伤(烧伤和汤泼伤)的局部组织学改变164

二、呼吸道及肺的病变164

三、颅脑病变165

四、肾脏病变166

五、肾上腺病变166

六、消化道病变167

七、心肌病变168

八、淋巴组织病变168

九、脂肪栓塞168

烧伤与汤泼伤的法医学鉴定168

一、生前烫伤与死后烫伤的鉴别168

三、烧伤与疾病的关系169

二、烧伤与其他外伤的区别169

第二节 中暑(日射病与热射病)170

四、自杀、他杀或灾害的鉴别170

五、个人识别170

高温作业的环境与气象特点171

一、干热型171

二、湿热型171

正常人体温171

中暑的发病原因与发病机制171

影响中暑的发病因素172

中暑的类型172

一、热痉挛172

二、热衰竭172

三、热源性脱水172

(四)预后173

(五)病理生理改变173

(二)体征173

四、热射病173

(一)症状173

(三)临床检验173

(六)尸体解剖所见175

(二)兴奋减弱期177

二、局部冻伤的机制177

(三)完全麻痹期177

(一)兴奋增强期177

一、冷冻致死的机制和死亡过程177

发病机制和临床症状177

第三节 冻伤(死)177

五、日射病177

影响低温伤亡的因素178

一、暴露于低温环境的时间及散热因素178

二、身体的保暖防护措施178

三、身体的健康情况和营养状态178

局部冻伤的病变分度178

冻死尸体的检查179

一、尸体外表的征象179

二、二度冻伤(水泡)179

四、四度冻伤(坏死深达骨质)179

一、一度冻伤(红斑和水肿)179

三、三度冻伤(坏死)179

二、尸体内部的征象180

[附]饥饿死180

自杀、他杀和灾害180

第六章 电流损伤183

第一节 电击伤(伤)183

电击的发生情况183

决定和影响电流作用的因素183

一、电流的强度183

二、电流的性质184

(一)导体与机体接触的面积及紧密程度185

(二)接触方式185

三、电源与机体的接触情况185

四、电流的作用时间186

五、通电部位,与电流通过机体的途径186

六、机体的功能状态186

电击的病理生理186

一、电流损伤186

二、电流烧伤186

死亡原因187

(四)预后187

(一)症状187

(二)并发症187

(三)后遗症187

三、火焰烧伤187

电击的临床特征187

尸体剖验188

一、电流入口肉眼所见188

(一)电流斑188

(二)电烧伤189

(三)皮肤金属化189

二、电流入口组织学改变189

一、意外电击伤190

三、电流出口的改变190

案情190

五、电流斑上金属碎屑的化学检查190

四、电流引起的内脏损伤190

现场勘验191

第二节 雷击伤(死)191

电击死的法医学鉴定191

三、他杀触电191

二、自杀触电191

(一)法医毒物学194

第七章 中毒194

二、毒物学的分工194

一、毒物和中毒的概念194

第一节 概述194

(二)工业毒物学195

(三)军事毒物学195

(四)食物毒物学195

三、毒物作用的条件195

(一)毒物的量195

(二)毒物的物理性质及进入机体的途径195

(三)机体的状态196

四、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及其法医学意义197

(一)毒物的吸收197

(二)毒物的分布197

(三)毒物的代谢197

(四)毒物的排泄198

五、中毒的分类198

六、常见毒物中毒及其统计199

一、怀疑中毒的根据和临床症状的分析200

第二节 中毒的法医学鉴定200

二、中毒案件的情况了解和现场勘验202

四、中毒尸体剖验的特殊性203

三、中毒尸体现场检查203

五、检材的采取、保存和送验204

六、毒物分析206

七、毒物分析的结果和其它材料的综合评定206

第三节 腐蚀性毒物中毒207

腐蚀性酸类中毒207

一、硫酸中毒207

二、盐酸中毒209

三、硝酸中毒210

四、苯酚(包括来苏儿)中毒211

腐蚀性碱类中毒212

一、氢氧化钾及氢氧化钠中毒212

二、氨及氢氧化铵中毒214

第四节 毁坏性毒物中毒215

一、砷及其化合物中毒215

二、汞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218

第五节 障碍功能的毒物中毒222

障碍脑脊髓功能的毒物中毒222

一、巴比妥类催眠药中毒222

(一)氯丙嗪中毒225

二、非巴比妥类催眠药及镇静、安定药中毒225

[附] 泰尔登中毒228

(二)眠尔通中毒228

(三)利眠宁中毒229

(四)导眠能中毒230

(五)安眠酮中毒230

三、生物碱类毒物中毒231

(一)士的宁(番木鳖碱)中毒231

(二)阿托品类生物碱中毒233

(三)吗啡中毒236

四、酒精中毒238

五、卤水中毒240

六、异烟肼中毒242

障碍呼吸功能的毒物中毒242

一、氢氰酸及氰化物中毒242

二、一氧化碳中毒246

三、亚硝酸盐中毒249

第六节 农药中毒250

一、有机磷农药中毒250

二、有机汞农药中毒256

三、有机氰农药中毒259

四、氟化物及有机氟农药中毒261

第七节 杀鼠剂中毒263

一、磷化锌中毒263

二、安妥中毒266

三、敌鼠中毒267

四、钡及其化合物中毒268

第八节 有毒植物中毒270

一、雷公藤中毒270

二、胡蔓藤(钩吻)中毒272

三、乌头类植物中毒273

四、夹竹桃中毒274

五、马桑中毒275

六、豆薯子中毒277

七、毒蕈中毒278

一、蛇毒中毒280

第九节 有毒动物中毒280

二、河豚中毒283

三、鱼胆中毒285

四、蟾蜍中毒286

五、斑蝥中毒288

第十节 食物中毒290

细菌性食物中毒290

一、沙门氏菌食物中毒290

二、肉毒中毒291

四、嗜盐菌食物中毒292

三、葡萄球菌食物中毒292

霉菌性食物中毒293

第八章 急死303

第一节 急死概述303

急死概念及其尸检目的和意义303

急死尸体的一般病理变化304

急死发生的条件及原因304

一、急死发生的条件304

二、急死的原因305

冠心病306

第二节 心血管疾病306

一、冠心病引起急死的发生率307

二、冠心病引起急死的案情307

三、冠状动脉解剖学及病理检查方法308

(一)冠状动脉解剖308

(二)冠心病的病理检查方法309

四、冠心病所致急死的病理变化310

(一)冠心病的一般病理变化310

(二)冠心病急死的病理变化310

五、冠心病引起急死的机理315

六、在法医检验工作中需注意的问题315

(一)必须与急性中毒进行鉴别315

(二)冠心病急死与损伤的关系316

(三)冠心病急死与其他疾病急死的鉴别316

四、冠状动脉口狭窄317

三、冠状动脉炎317

一、冠状动脉栓塞317

二、冠状动脉瘤317

非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疾病317

心瓣膜病318

心肌炎318

高血压病318

原发性心肌病319

克山病321

脂肪心321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21

一、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瘤322

二、夹层动脉瘤322

主动脉瘤322

三、梅毒性主动脉瘤323

肺血栓栓塞323

第三节 呼吸系统疾病急死323

急性咽喉炎324

喉部肿瘤324

哮喘324

急性喉头水肿324

肺出血325

支气管肺炎325

大叶性肺炎325

流行性感冒肺炎325

腺病毒肺炎326

第四节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急死326

肺气肿和气胸326

蛛网膜下腔出血326

脑出血328

二、桥脑出血328

一、大脑出血328

三、小脑出血329

脑血栓形成329

脑栓塞329

颅内肿瘤329

脑脓肿330

流行性乙型脑炎331

癫痫33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31

第五节 消化系统疾病及脾破裂急死332

急性消化道出血332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333

急性胃扩张及胃破裂333

肠梗阻334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334

脾破裂335

第六节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急死335

泌尿系统疾病急死335

一、子宫外孕336

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中毒症)336

生殖系统疾病急死336

三、前置胎盘337

四、胎盘早期剥离337

五、羊水栓塞症337

六、妊娠合并心脏病339

七、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339

八、产后出血340

九、子宫破裂340

十、子宫内翻340

第七节 新陈代谢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341

糖尿病341

低血糖症342

肾上腺疾病342

胸腺淋巴体质344

甲状腺疾病344

第八节 青壮年急死综合征345

二、死因及死亡机制346

(一)急性心脏性死亡346

一、尸检所见346

(二)脑性死亡347

小儿急死发生的时间及死前症状348

小儿急死的案情348

小儿急死的年龄、性别及季节分布348

第九节 小儿急死348

三、青壮年急死综合征的法医学鉴定348

小儿急死的原因349

肺炎349

传染病351

一、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51

二、白喉351

九、结核病352

八、细菌性痢疾352

急性胃肠炎352

六、脊髓灰质炎352

五、水痘352

四、麻疹352

三、百日咳352

七、流行性乙型脑炎352

先天性心脏病353

一、主动脉与肺动脉易位353

二、房间隔缺损353

三、室间隔缺损353

四、心内膜胶原弹力纤维增生症353

三、新生儿肺透明膜症354

婴儿急死综合征354

二、新生儿颅内出血354

一、新生儿窒息354

新生儿急死354

一、全身感染355

二、婴儿丙种球蛋白生理性减低355

三、过敏355

四、心脏传导系统的变化355

五、其他355

婴儿急死的法医学?定356

第十节 过敏、免疫异常与急死356

过敏与急死356

一、过敏反应的病因与发病机制357

毛发的检查358

一、现场寻找358

三、病理改变358

二、症状358

一、免疫缺陷病359

免疫异常与急死359

四、法医学鉴定359

二、自身免疫病360

第一节 概述367

第九章 医疗纠纷367

一、医疗事故368

二、医疗差错368

三、非医疗事故368

第二节 医疗纠纷的分类368

第三节 关于诊断问题的医疗纠纷368

第四节 关于治疗效果的医疗纠纷369

一、手术369

二、麻醉370

三、注射372

四、空气栓塞373

五、药物使用373

六、输血374

七、针灸375

九、其他375

八、游医375

第五节 医疗事故的性质376

一、以责任为主的事故376

五、基础、临床、法医综合判断377

三、尸体剖验377

四、药物化验377

二、检查病人377

二、以技术为主的事故377

第六节 医疗纠纷的法医学鉴定377

一、调查情况377

第七节 鉴定医疗纠纷的意义378

第十章 性问题的法医学检查379

第一节 两性畸形379

一、真两性畸形379

二、假两性畸形379

(一)男性假两性畸形379

(二)女性假两性畸形380

(一)男子性交不能380

一、性交不能380

第二节 生育不能380

(二)女子性交不能381

(一)男子生育不能382

(二)女子生育不能382

二、生育不能382

第三节 猥亵行为383

一、手淫383

二、鸡奸(男色)383

三、女性互恋(女子相奸)383

第四节 犯法的性交383

(三)受精能力和妊娠能力384

(四)分娩能力384

一、性成熟的鉴定384

(一)外生殖器官和阴道的发育384

(二)第二性征的发育384

二、处女膜385

(一)处女膜的形态特点385

(二)处女膜的类型385

(一)处女膜的破裂387

(二)其他损伤痕迹387

三、强奸的证明387

(四)强奸引起的后果388

(三)精斑的遗留388

(二)现场勘验389

(一)案情了解389

四、强奸的鉴定389

(三)活体检查389

(四)处女膜检查389

(六)尸体检查390

(五)物证的发现与采集390

(七)嫌疑分子的检查391

第十一章 个人识别392

第一节 性别392

一、细胞学检查392

二、性器官发育及异常393

三、骨胳的性别判定394

第二节 年龄394

一、颜面软组织394

(四)眼部395

(三)耳部395

(二)脸型395

二、骨胳395

(一)身长395

第三节 个人特征的检查及测定395

一、外貌特征395

(六)运动姿势396

(五)毛发396

五、文身397

六、容貌恢复法397

七、颅像重合法397

四、瘢痕397

三、痣与疣397

二、牙齿397

第四节 指纹398

一、指纹的特点399

(一)稳定性——终身不变399

(二)特定性——各不相同399

二、指纹纹线的各种形状399

三、指纹纹线的基本类型399

(一)弓型纹401

(三)斗型纹402

(二)箕型纹402

四、指纹的对比和鉴定403

五、指纹或手印的采取404

(一)直接采取404

(二)现场采取404

第五节 血型405

第一节 现场尸体检查407

第十二章 法医学尸体检查407

尸体外表检查408

一、一般状态408

第二节 法医学尸体剖验的方法和步骤408

二、对尸体现象的观察409

(一)早期尸体现象的检查409

(二)晚期尸体现象的检查409

(五)四肢410

(四)腰背部410

三、尸体外表各部状态410

(一)头部410

(三)胸腹部410

(二)颈项部410

尸体内部检查411

(七)肛门411

(六)生殖器官411

一、胸腹腔的切开和检查412

(二)胸腔检查413

(一)腹腔检查413

二、腹腔脏器的取出和检查414

(二)空肠、回肠和结肠414

(三)胃和十二指肠414

(一)脾脏414

(四)胰415

(五)肝、总胆管和胆囊415

三、盆腔脏器的取出和检查416

(二)膀胱416

(六)肾上腺和肾脏416

(一)直肠416

(三)睾丸和附睾416

(四)子宫和附件416

四、颈部、胸腔脏器的取出和检查417

(三)心脏418

(一)舌、咽和食管418

(二)喉、气管和支气管418

(四)主动脉和下腔静脉419

(五)肺419

(一)脑420

五、脑和脊髓的取出和检查420

(二)脊髓422

(二)脏器组织423

二、血型检查423

[附] 一、尸体保存方法423

(一)尸体冷藏法423

(一)心血423

一、细菌学检查423

其它检查423

(二)福马林液防腐保存法423

[附]二、组织标本的取材、固定及运送时的注意事项424

(一)组织标本的选取和固定424

(二)标本的携带和运送424

第三节 无名尸体检查425

第四节 碎尸检验425

第五节 尸体发掘426

(二)胎垢428

(三)皮肤428

(四)脐带428

(五)产瘤428

(一)血液428

一、尸体外表428

第十三章 死产和新生儿尸体检查428

第一节 新生儿尸体的特征428

二、尸体内部429

(一)胎粪429

(二)胃肠内容430

(三)血液循环系统430

第二节 新生儿的成熟程度430

第三节 是否活产及生活时间的判断433

(二)结果的评价433

一、肺浮扬试验433

(一)检查方法433

二、胃肠浮扬试验434

(一)检查方法434

(二)结果的评价434

三、肺的组织学检查435

四、其他检查435

五、新生儿生活时间的判断435

一、自然原因(包括意外)死亡436

(一)新生儿窒息436

第四节 新生儿的死因436

(二)新生儿肺炎437

(三)新生儿颅内出血438

(四)新生儿肺透明膜症438

二、暴力死亡438

(一)杀婴行为438

(二)意外灾害439

(一)性别440

(三)体重440

(二)身长440

一、外表检查440

第五节 死产和新生儿尸体的剖验440

(五)头部径线测量441

(六)身宽测量441

(四)周线测量441

二、剖验方法443

(一)头部剖脸443

(二)肺及胃肠浮扬试验443

(三)动脉导管检查443

(四)脐部剖验443

(五)化骨核的检查444

(六)胎盘检查444

第一节 总则446

一、任务和要求446

第十四章 毒物分析446

四、毒物分离、分析方法的选择447

三、检材447

二、毒物分析方案的制定447

第二节 毒物的分离448

一、毒物的分类448

五、记录和报告448

二、检材的分配使用449

三、毒物的分离方法450

(一)挥发性毒物的分离450

(二)非挥发性毒物的分离453

(三)金属毒物的分离460

(四)有毒阴离子的分离460

第三节 毒物的鉴定461

二、有机溶剂直接提取后进行紫外吸收光谱和薄层色谱461

一、直接取检材进行试验461

毒物的预试验461

四、有毒阴离子的预试验468

三、金属毒物的预试验468

各类毒物的鉴定469

一、常见挥发性毒物470

(一)氰化物470

(二)苯酚(石炭酸)471

(三)乙醇472

二、常见非挥发性毒物的鉴定474

(一)巴比妥类催眠药474

(二)非巴比妥类催眠药和安定药482

(三)生物碱类487

三、常见金属毒物495

(一)砷495

(二)汞及有机汞制剂498

(三)钡501

(二)强酸、强碱及氨水502

(一)亚硝酸盐502

四、常见有毒阴离子502

五、农药及杀鼠剂504

(一)有机磷杀虫剂504

(二)有机氯杀虫剂512

(三)含氟杀虫剂514

(四)杀鼠剂516

六、其他常见毒物519

(一)一氧化碳519

(二)异烟肼522

(三)盐卤523

(四)夹竹桃523

(五)马桑523

(六)鱼藤酮524

(八)斑蝥素525

(七)河豚毒素525

第四节 毒物分析技术526

化学分析法526

组织化学检查526

动物试验526

仪器分析527

一、光谱分析法527

(一)发射光谱法527

(二)吸收光谱法528

(三)荧光分析法529

二、色层分析法529

三、中子活化分析法529

几种常用的分析方法530

一、薄层色谱法530

二、纸色谱法535

三、气相色谱法536

四、紫外吸收光谱法537

物证的采取、包装和送验的基本规则545

物证检验的意义545

第一节 概述545

第十五章 物证检验545

物证提取、包装及寄送的注意事项547

第二节 血型547

物证检验规则547

ABO血型548

一、ABO血型的分类548

二、A亚型548

三、血型物质549

四、分泌型与非分泌型550

五、ABO血型的遗传551

六、分泌型与非分泌型的遗传552

七、ABO血型的测定552

(一)血型检验的基本操作552

(二)测被检红细胞553

(三)测被检血清554

九、分泌型的测定555

MN Ss血型556

一、MN Ss血型的遗传557

二、MN Ss血型的测定557

(二)抗M及抗N血清的制备557

(一)MN血型的测定557

(三)Ss血型的测定558

Rh血型559

一、Rh血型的遗传559

(一)盐水凝集试验560

二、Rh血型的测定560

(二)木瓜酶试验560

(三)Rh阳性或阴性的测定561

(四)CW血型测定561

P血型561

一、P血型的测定561

二、抗P1血清的制备561

Kell血型562

Duffy血型562

Lewis血型562

(二)Hp型563

(一)Gm型与Km(InV)型563

[附]T型物质与抗T抗体563

一、血清型563

其他多形性系统563

(四)Ag型564

二、红细胞酶系统564

(三)Go型564

一、异常血红蛋白的遗传565

异常血红蛋白565

二、异常血红蛋白的测定566

三、胎儿血红蛋白的测定566

HLA系统566

[附]亲子鉴定569

一、根据血型569

二、根据血型以外的遗传性状570

三、根据妊娠期限571

四、根据性交能力及生育能力571

第三节 血痕检验571

一、部位572

肉眼检查572

三、形状573

二、颜色573

四、范围574

一、酚酞试验575

二、联苯胺试验575

预试验575

三、纸上层析法576

四、血卟啉试验578

确证试验578

一、血色原结晶试验578

二、氯化血红素结晶试验578

三、吸收光谱检查579

细胞学方法582

(一)标本准备582

(二)各种染色法582

(三)结果判断583

种属鉴识584

一、沉淀反应584

(一)沉淀素血清的制备584

(二)血痕浸出液的准备588

(三)试验操作589

(四)各种因素对沉淀反应的影响592

二、抗人球蛋白消耗试验593

三、被动凝集试验594

四、胶乳颗粒凝集试验595

五、纤维蛋白板法595

六、其他方法597

(一)红细胞形态观察597

(二)红细胞凝集反应597

(三)碱变性试验597

七、各法灵敏度比较598

血型测定598

一、血痕的ABO血型测定600

(一)血痕中凝集原的测定600

(二)血痕中凝集素的测定608

二、血痕的MN血型测定610

(一)吸收试验611

(二)二期吸收法611

(三)解离试验612

(四)解离试验的改良法613

三、血痕的Kell血型测定614

四、血痕的其他血型测定614

(一)红细胞抗原614

(二)血清型615

(三)红细胞酶型615

(四)异常血红蛋白616

(五)胎儿血红蛋白616

一、出血部位的判定617

血痕的其他检验617

(二)月经血特殊检验618

二、出血量的测定620

(一)重量计算620

(二)分光光度测定法620

(三)其他方法620

三、血痕陈旧度的测定620

(一)X染色质621

四、血痕的性别测定621

(一)血清氯的渗润621

(五)其他方法621

(四)分光光度测定法621

(三)溶解度621

(二)颜色变化621

(二)Y染色质622

(三)放射免疫分析623

第四节 精液及精斑检验623

精液的组成623

新鲜精液的检验623

一、检材的采取623

二、实验室检查623

(一)肉眼检查623

(二)显微镜检查624

[附]男子生育能力的判断624

(一)紫外线检查625

(二)结晶试验625

一、肉眼检查625

二、预试验625

精斑的检验625

(三)锌的检出法626

(四)酸性磷酸酶检出法626

(五)薄层层析法627

三、确证试验627

(一)精子检出法627

(二)抗人精液沉淀反应628

(三)电泳测定乳酸脱氢酶(LDH-X)629

(四)X线微量分析仪检查629

四、精斑的血型鉴定629

五、精斑的陈旧度测定630

混合斑的鉴定问题630

(一)吸收试验630

(四)混合凝集反应630

(三)解离试验630

(二)中和试验630

第五节 唾液及唾液斑检验632

唾液的组成632

唾液斑的血型鉴定633

一、唾液淀粉酶的检出633

二、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的检查633

三、抗腮腺素血清沉淀反应633

唾液斑的证明633

唾液斑的性别测定634

第六节 其他分泌物、排泄物及组织块的检验634

汗液(斑)634

尿液(斑)635

粪便(斑)635

阴道液(斑)636

乳汁(斑)636

胎粪(斑)637

胎脂(斑)637

恶露(斑)638

脓汁、痰、鼻涕(斑)638

指甲638

组织碎块638

羊水(斑)638

(二)组织学检查639

第七节 骨胳检查639

(一)形态学检查639

一、骨的种属鉴定639

(三)生物学检查640

二、一人骨或多人骨的鉴别640

三、男女骨胳的鉴别641

(一)男女骨盆的区别641

(二)男女颅骨的鉴别641

(三)男女长骨的鉴别644

四、年龄的鉴定644

(一)颅缝644

(三)牙齿磨损程度646

(二)牙齿的生长646

(四)下颌骨形状647

(五)哈弗氏管直径647

(六)四肢骨骨骺648

(七)骨化核出现和骨端与骨体愈合648

五、体格的鉴定648

(一)根据骨胳长度推算身长648

(三)根据头颅骨垂直径推算身长648

(八)耻骨联合面性状648

(二)根据骨盆入口平面面积推算身长649

六、死后经过时间的推断649

(一)骨胳蛋白质生物学反应649

(三)其他实验室检查650

(二)骨胳无机质含量的测定650

(四)放射性同位素C14含量测定651

七、骨胳损伤的检查652

第八节 毛发检查654

毛发的结构654

一、大体结构654

二、显微结构655

(一)毛干655

(二)毛囊656

(三)毛球656

(四)毛乳头656

二、实验室检查656

毛发的发生和替代657

一、毛发的发生657

二、毛发的替代657

(一)一般检查658

(三)毛发直径的测定659

(二)显微镜检查659

(四)切片检查660

(五)毛小皮印痕制作法660

(六)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661

(七)毛发的血型测定661

(八)毛发的性别判定662

(二)皮质663

(一)头发663

三、人体各部位毛发的鉴别663

(三)毛小皮663

一、毛发与其他纤维的鉴别663

(一)髓质663

二、人毛与动物毛的鉴别663

毛发的鉴定663

(一)血型664

(二)性别664

四、毛发的个人识别664

(三)年龄664

(三)阴毛664

(六)毳毛664

(五)眉毛与睫毛664

(四)腋毛664

(二)胡须664

(四)职业665

(五)种族665

(六)染色或脱色665

五、毛发上各种损伤痕迹的检查665

(一)自然脱落或暴力拔脱665

(二)理发情况665

(三)其他损伤666

附录一 解剖尸体规则669

附录二 正常器官的重量及大小671

1980《实用法医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郭景元主编 1980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实用中医学(1977 PDF版)
实用中医学
1977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实用法医学知识问答 P468( PDF版)
实用法医学知识问答 P468
实用法医学讲义  (第八版)(昭和27年03月第8版 PDF版)
实用法医学讲义 (第八版)
昭和27年03月第8版
实用中医学( PDF版)
实用中医学
实用医学检验法( PDF版)
实用医学检验法
实用法医学(1980 PDF版)
实用法医学
1980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专业户顾问(1984 PDF版)
专业户顾问
1984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实用医疗新法(1991 PDF版)
实用医疗新法
1991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实用医德学(1995 PDF版)
实用医德学
1995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实用法学(1989 PDF版)
实用法学
1989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实用医学统计方法(1989 PDF版)
实用医学统计方法
1989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实用性医学(1998.12 PDF版)
实用性医学
1998.12 国际华人医学家心理学家联合会
实用中医外治法(1999 PDF版)
实用中医外治法
1999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医学小百科  康复(1989 PDF版)
医学小百科 康复
1989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实用医学科研方法学(1990 PDF版)
实用医学科研方法学
1990 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