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医外治法》求取 ⇩

上篇 基础知识3

第一章 概述3

一、概念3

二、历史3

(一)先秦时代3

(二)汉晋南北朝时代3

(三)隋唐宋元时代4

(四)清至民国时代4

三、分类4

(一)针法4

(二)灸法5

(三)推拿疗法5

(四)药物外治法5

(五)天然物理疗法5

(六)角法5

(七)手术疗法5

(八)气功疗法5

(九)其它疗法5

四、原理5

五、治则6

(一)整体原则6

(二)辨证施治原则6

(三)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原则6

六、现代成就与展望6

(一)发掘工作深入6

(二)临床应用广泛6

(三)研究工作深入7

第二章 经络腧穴8

一、十四经脉8

(一)手太阴肺经8

(二)手阳明大肠经8

(三)足阳明胃经8

(四)足太阴脾经8

(五)手少阴心经8

(六)手太阳小肠经8

(七)足太阳膀胱经8

(八)足少阴肾经8

(九)手厥阴心包经8

(十)手少阳三焦经8

(十一)足少阳胆经8

(十二)足厥阴肝经9

(十三)督脉9

(十四)任脉9

二、腧穴的分类9

(一)经穴9

(二)经外穴10

三、腧穴定位的方法11

(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11

(二)骨度定位测量法11

(三)指寸定位法12

四、常用经穴、经外穴12

(一)腧穴名称的著录方式12

(二)定穴的依据13

(三)定位的方法13

(四)临床常用腧穴13

【头颈部】13

1.百会13

2.四神聪13

3.上星13

4.印堂14

5.鱼腰14

6.阳白14

7.攒竹14

8.睛明14

9.承泣15

10.四白15

11.球后15

12.迎香15

13.水沟15

14.地仓15

15.丝竹空16

16.率谷16

17.太阳16

18.牵正16

19.安眠16

20.下关16

21.颊车16

22.耳门17

23.听宫17

24.听会17

25.风池17

26.天柱18

27.廉泉18

28.天突18

29.翳风18

30.翳明19

31.人迎19

【胸腹部】19

32.中府19

33.膻中19

34.乳根19

35.巨阙19

36.上脘20

37.期门20

38.中脘20

39.梁门20

40.章门20

41.水分20

42.神阙20

43.天枢21

44.大横21

45.气海21

46.关元21

47.中极21

48.曲骨21

49.水道21

50.子宫22

51.维胞22

【背腰部】22

52.大椎22

53.陶道22

54.身柱22

55.灵台22

56.至阳22

57.大杼23

58.风门23

59.肺俞23

60.厥阴俞23

61.心俞23

62.督俞23

63.膈俞23

64.肝俞23

65.胆俞23

66.脾俞24

67.胃俞24

68.三焦俞24

69.肩中俞24

70.肩井24

71.命门24

72.十七椎24

73.长强25

74.肾俞25

75.气海俞25

76.大肠俞25

77.关元俞25

78.小肠俞25

79.膀胱俞25

80.中膂俞25

81.白环俞25

82.上髎26

83.次髎26

84.中髎26

85.下髎26

86.秩边26

87.夹脊26

【上肢部】27

88.十宣27

89.中冲27

90.四缝27

91.劳宫27

92.鱼际27

93.少商27

94.少泽28

95.八邪28

96.外劳宫28

97.中渚28

98.合谷28

99.后溪29

100.大陵29

101.太渊29

102.神门29

103.列缺29

104.内关30

105.间使30

106.郄门30

107.手逆注30

108.孔最31

109.养老31

110.外关31

111.支沟31

112.三阳络31

113.四渎31

114.曲池31

115.尺泽32

116.少海32

117.臂臑32

118.肩髃32

【下肢部】33

119.涌泉33

120.至阴34

121.内庭34

122.八风34

123.太冲34

124.公孙34

125.然谷35

126.中封35

127.解溪35

128.丘墟35

129.申脉35

130.昆仑35

131.太溪35

132.复溜36

133.三阴交36

134.悬钟36

135.光明36

136.飞扬37

137.丰隆37

138.上巨虚37

139.阑尾37

140.足三里37

141.阳陵泉38

142.犊鼻38

143.阴陵泉38

144.承山39

145.承筋39

146.委中39

147.伏兔39

148.髀关40

149.膝阳关40

150.梁丘40

151.风市40

152.血海40

153.殷门40

154.承扶41

155.环跳41

第三章 常用中医外治法特点43

一、针法43

(一)体针疗法43

(二)头皮针疗法43

(三)面针疗法43

(四)鼻针疗法43

(五)耳针疗法43

(六)手针疗法43

(七)足针疗法43

(八)腕踝针疗法43

(九)小针刀疗法49

(十)带刃针疗法50

二、常用灸法52

(一)艾炷灸52

(二)艾条灸52

(三)实按灸52

(四)药物发泡灸52

三、中药外治法的特点53

下篇 临床治疗57

第四章 循环系统疾病57

一、过早搏动57

耳穴电刺激法57

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58

指压法58

三、冠心病59

(一)按压至阳穴法59

(二)至阳穴埋藏微型助压器法60

(三)微电流刺激至阳穴法62

(四)救心膏贴敷法63

(五)心痛宁超声露化吸入法65

(六)治脊疗法66

(七)电针加吸氧法68

四、高血压病69

(一)大型梅花针法69

(二)耳穴压豆法70

第五章 呼吸系统疾病72

一、普通感冒72

拔罐法72

二、上呼吸道感染73

火罐加红外线照射法73

三、慢性支气管炎73

(一)中药蒸气吸入法73

(二)消喘膏穴位贴敷法75

四、支气管哮喘76

(一)三伏灸法76

(二)复方尘螨注射液穴位封闭法77

第六章 消化系统疾病79

一、慢性浅表性胃炎79

纳甲针刺法79

二、幽门痉挛81

按摩法81

三、胃下垂81

(一)针刺加中药内服法81

(二)芒针法82

四、慢性结肠炎83

(一)苦枯灵保留灌肠法83

(二)菊榆合剂保留灌肠法84

(三)苦参合剂保留灌肠法85

(四)复方五倍子液保留灌肠法86

五、腹泻87

艾灸法87

六、膈肌痉挛88

(一)扶突、内关针刺法88

(二)针刺加压耳穴法88

(三)尼可刹米、维生素B6穴位注射法90

(四)樟脑醑涂咽法90

第七章 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94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94

穴位电按摩及局部针刺法94

二、肥胖症95

耳针法95

三、糖尿病96

(一)双手行针法96

(二)针刺加生命信息治疗仪疗法97

四、类风湿关节炎99

蜂针疗法99

第八章 传染病科疾病101

一、急性传染性肝炎101

激光穴位照射法101

二、慢性细菌性痢疾102

尾连煎剂保留灌肠法102

三、乙型脑炎后遗症103

头针法103

第九章 神经精神科疾病105

一、股外侧皮神经炎105

针刺法105

二、坐骨神经痛105

(一)温针法105

(二)中药穴位注射法106

(三)丹参、阿托品穴位注射法107

(四)神经根封闭法108

(五)针刺、点穴、中药直流电导入法109

(六)直接穴位按摩法110

(七)穴位埋线法111

三、面神经炎112

(一)分期针刺法112

(二)针刺加点穴法113

(三)针刺加电磁波辐射法114

(四)穴位电刺激加超短波疗法115

(五)电子笔丰隆穴刺激法116

(六)士的宁、维生素B12穴位注射法117

(七)氢溴酸山茛菪碱穴位注射法118

(八)黄瑞香液注射法119

(九)中药贴敷加针刺法120

(十)拔药罐法121

(十一)足阳明经筋排刺法122

四、面肌痉挛123

地西泮穴位注射法123

五、三叉神经痛124

(一)针刺法124

(二)穴位埋线法125

六、枕神经痛126

针刺法126

七、脑血管意外后遗症126

(一)头针法126

(二)头双针法128

(三)头穴透针抽气法129

(四)头穴透针抽添加中药熏洗法130

(五)头耳体针联合法131

(六)体针加生命信息仪治疗法133

(七)针刺加电脉冲法134

八、皮质盲135

头针、体针加穴位注射法135

九、中枢性失语136

语门穴针刺法136

十、功能性瘫痪137

心理治疗加针刺法137

十一、阳痿138

(一)针刺加穴位注射法138

(二)注射、环套、按摩和服药法139

十二、癫痫141

(一)穴位埋线加内服中药法141

(二)小宽针埋线加内服中药法142

十三、头痛144

(一)针刺、电针、耳穴压豆法144

(二)激光针法145

(三)穴位注射法146

(四)始发点、阿是穴药物注射法146

(五)川芎白芷散鼻吸法147

十四、偏头痛148

(一)针刺法148

(二)地塞米松穴位注射法149

十五、血管性头痛150

(一)体针加压耳穴法150

(二)耳穴贴压法151

(三)氦氖激光针法152

十六、肌收缩性头痛153

针牵松解法153

十七、精神性头痛154

割治法154

十八、胸痛155

腕踝针法155

十九、腹痛156

药熨法156

二十、神经衰弱157

耳穴压豆法157

二十一、失眠症158

耳压加体针法158

二十二、精神分裂症159

(一)针刺加氯丙嗪内服法159

(二)电针加氯氮平内服法161

二十三、醉酒162

针刺法162

第十章 儿科疾病163

一、蛲虫症163

中药塞肛法163

二、支气管炎163

压耳穴法163

三、支气管哮喘164

(一)压耳穴法164

(二)维生素K3穴位注射法165

四、婴儿腹泻167

穴位注射法167

五、遗尿症168

(一)手针法168

(二)针刺阴三角法169

(三)中药敷脐法169

六、厌食症170

捏脊法170

七、过敏性紫癜171

针刺法171

第十一章 皮肤科疾病173

一、带状疱疹173

(一)疱疹灵涂敷法173

(二)京万红软膏涂敷法173

(三)牛黄解毒丸涂敷法174

二、寻常疣174

(一)火针与电火针法174

(二)五妙水仙膏点涂法175

(三)醋泡姜外擦法175

(四)药糊点疣法175

三、扁平疣175

(一)消疣液外涂法175

(二)毛姜红花酊外涂法176

(三)中药熏洗法176

四、尖锐湿疣177

(一)平疣洗剂外洗法177

(二)祛疣汤熏洗法178

(三)冷冻法178

(四)疣体基底注射加服药法179

五、脓疱病180

克脓酊外涂法180

六、皮肤疖肿181

葱白蜂蜜外敷法181

七、手足癣181

(一)速效癣液浸泡法181

(二)鲜桃核树叶煎液浸泡法181

(三)苦蛇汤外洗法182

(四)复方徐长卿酊剂外涂法182

八、体股癣183

醋调冰硼散外涂法183

九、虫咬性皮炎(蜂螯伤、丘疹性荨麻疹)183

喉症丸外敷法183

十、湿疹184

(一)祛湿汤外洗法184

(二)复方紫草油外涂法185

十一、阴囊湿疹186

(一)大黄膏外涂法186

(二)加味三黄粉外敷法187

十二、固定性药疹187

紫草油外涂法187

十三、神经性皮炎187

(一)地清油软膏外涂法187

(二)木鳖子醋外涂法188

(三)复方乌梅醋外涂法189

十四、银屑病189

(一)耳针划痕敷药加穴位注射法189

(二)针罐法190

(三)针罐加穴位封闭法192

(四)蝮蛇抗栓酶加刺血、电针法192

(五)神阙穴注射法195

(六)十号液外涂法196

(七)中药泡浴法197

十五、寻常痤疮198

(一)穴位封闭加冷冻法198

(二)压耳穴加倒膜法199

(三)耳穴割治法200

十六、脱发201

中药涂搽穴位按摩法201

十七、斑秃202

(一)梅花针加体针法202

(二)中药酊剂外涂法202

(三)药物局部注射法203

十八、腋臭203

(一)复方明矾注射液注射法203

(二)消痔灵液注射法205

(三)精制消痔灵液注射法206

十九、鸡眼206

(一)太溪穴封闭法206

(二)太溪穴及周围封闭法207

(三)复方地红糊外敷法207

二十、白癜风208

(一)复方水蛭酊外涂法208

(二)复方密陀硫黄酊外涂加中药内服法208

(三)克白酊外涂加克白灵内服法209

二十一、黄褐斑211

耳针配合面膜倒膜法211

二十二、黧黑斑212

体针、耳针、穴位注射加中药内服法212

二十三、冻疮213

(一)中药熏泡法213

(二)十滴水外涂法214

(三)桂枝麻黄煎液外涂法214

二十四、放射性皮炎215

复方蛋清糊外敷法215

二十五、瘢痕疙瘩216

中药直流电导入法216

二十六、血管瘤217

消痔灵注射法217

第十二章 普通外科疾病218

一、伤口感染218

(一)万花油纱条换药法218

(二)毛冬青液换药法218

(三)蜂蜜换药法219

二、火器伤口感染219

中草药换药法219

三、皮肤创面、溃疡222

(一)护肤修复散换药法222

(二)消炎生肌散换药法222

(三)紫锌油外涂法223

四、褥疮224

中药换药法224

五、颈淋巴结结核226

阿胶粉外敷法226

六、肌注后硬结227

(一)酒甘膏糊剂外敷法227

(二)复方土豆片外敷法227

(三)仙人掌膏外敷法228

七、毒蛇咬伤228

(一)中西医结合疗法228

(二)中草药捣敷法229

八、蝎螯伤231

局部切开排毒法231

九、蜂螯伤232

鲜白芷叶捣敷法232

十、乳腺炎232

(一)通乳穴药物注射法232

(二)推拿法233

十一、乳腺小叶增生症233

穴位注射法233

十二、胆道结石症234

(一)压耳穴法234

(二)耳穴埋针与压耳穴法235

(三)压耳穴加内服胆道排石汤法236

(四)压耳穴加内服中药法238

(五)旋磁为主综合疗法239

(六)中西医结合疗法240

(七)推按运经仪加中药内服法241

十三、胆囊炎、胆石症242

耳穴按压法242

十四、腹绞痛244

山茛菪碱穴位注射法244

十五、腹部手术后腹胀245

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法245

十六、手术后疼痛、炎症246

痛炎宁栓塞肛法246

十七、腹部手术后呃逆247

维生素B1穴位封闭法247

十八、腹部手术后切口开裂247

蔗糖外敷加红外线照射法247

十九、手术后尿潴留248

(一)针刺法248

(二)穴位贴药法249

第十三章 肛肠外科疾病250

一、肛肠外科概说250

二、痔253

(一)萎缩液注射法254

(二)消痔液注射法255

(三)克痔液注射法256

(四)消痔灵注射加外剥缝合法257

(五)消痔灵注射并发症处理法258

(六)痔脱净注射法260

(七)复方消痔液注射法261

(八)消痔灵栓塞肛法262

(九)冷冻法263

(十)吸注套扎法264

(十一)分段外剥内扎法265

(十二)混合痔外修内扎术266

(十三)混合痔外修内扎加痔动脉结扎法267

(十四)多发性混合痔剥切干凝法268

(十五)环状混合痔手术法270

三、嵌顿性痔合并出血271

痔康药酒口服法271

四、痔合并脱肛272

复方五倍子液注射法272

五、肛瘘273

(一)脱管改道压垫法273

(二)皮瓣移植、组织瓣充填法274

(三)中西医结合疗法275

六、肛周脓肿276

(一)切开排脓法276

(二)切开挂线法277

(三)一次切开根治法278

七、肛裂279

(一)栉膜带部分切除法279

(二)栉膜带切断加扩肛法280

八、肛门瘙痒症281

萎缩液加长效止痛剂局部封闭法281

九、肛门湿疹282

中药外洗法282

十、肛肠手术恢复期283

中药熏洗法283

十一、直肠脱垂284

(一)萎缩液注射加栉膜带紧缩术284

(二)手术治疗法285

(三)维生素B12长强穴位封闭法286

(四)中药外涂加穴位注射法286

(五)中药药罐法287

十二、直肠息肉288

(一)套扎冷冻法288

(二)手术摘除加基底萎缩液注射法289

第十四章 泌尿外科疾病291

一、肾绞痛291

山茛菪碱穴位注射加指针法291

二、尿路结石292

(一)痛敏穴针刺法292

(二)山莨菪碱耳穴注射法293

三、慢性前列腺炎294

(一)毛冬青液局部注射法294

(二)会阳、白环俞针刺法295

第十五章 神经外科疾病297

一、脊髓损伤性截瘫297

督脉电场法297

二、脑外伤后遗症301

头皮针法301

第十六章 骨伤科疾病303

一、骨伤科推拿概说303

(一)推拿疗法的发展简史303

(二)推拿治疗的原则305

(三)提高推拿疗效的途径306

二、颈椎病306

(一)治脊疗法306

(二)软组织压痛点推拿法308

(三)端提转颈推拿法309

(四)正骨推拿法311

(五)药枕法312

三、颈性眩晕312

(一)推拿法312

(二)小针刀法314

四、颈性头痛314

带刃针法314

五、颈性枕神经痛315

高渗葡萄糖液穴位注射法315

六、肋软骨损伤316

手法整复法316

七、肋软骨炎317

穴位封闭法317

八、腰椎间盘突出症318

(一)牵扳法318

(二)脊柱旋转复位法319

(三)单腿牵压法319

(四)伸髋推顶法320

(五)高渗葡萄糖穴位注射法321

(六)药灸法322

(七)带刃针或小针刀法323

(八)中药直流电导入法324

(九)封闭加推拿法325

九、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326

(一)组针重泻法326

(二)小针刀剥离法327

(三)小针刀铲剥法328

十、腰椎滑脱症328

脊柱旋转复位法328

十一、腰椎小关节损伤329

(一)腹腰部按压法329

(二)夹脊抖法330

(三)腰部推扳法330

十二、脊椎骨质增生症331

(一)中药直流电离子导入法331

(二)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332

十三、强直性脊柱炎334

按摩牵引法334

十四、落枕336

(一)推拿法336

(二)独穴按摩法336

(三)指针法337

(四)针刺法337

(五)手穴针刺法338

十五、肩关节周围炎339

(一)点穴推拿松解法339

(二)点穴法340

(三)中平穴针刺法341

(四)经络综合疗法342

(五)穴位电针加耳针法344

(六)针刺加当归液穴位注射法345

(七)阻滞液穴位封闭法345

(八)中药竹罐法346

(九)小宽针针刺综合疗法347

(十)小针刀法348

(十一)四联疗法349

十六、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350

(一)直接穴位按摩法350

(二)带刃针法350

十七、屈指肌腱鞘炎351

按摩法351

十八、狭窄性腱鞘炎352

小针刀法352

十九、创伤性腱鞘炎352

松针捣敷法352

二十、梨状肌综合征353

(一)丹参穴位注射加艾灸法353

(二)带刃针、小针刀治疗法354

二十一、臀部纤维组织炎并发坐骨神经痛354

中西医结合疗法354

二十二、肌注所致坐骨神经痛355

针刺及穴位注射法355

二十三、膝关节痛356

(一)四步推拿法356

(二)针刺加当归液穴位注射法358

二十四、髌下脂肪垫劳损358

指按法358

二十五、膝关节积液359

穴位推拿法359

二十六、腓肠肌痉挛360

穴位封闭法360

二十七、跟痛症360

(一)止血钳直接按摩痛点法360

(二)带刃针法361

二十八、软组织损伤362

(一)温针法362

(二)丹参液穴位注射法362

(三)复方康复散外敷法363

(四)复方黄药1号外敷法364

(五)消肿灵外敷法364

(六)损伤膏外敷法366

(七)中药加脉冲电疗法366

(八)小针刀加封闭法367

(九)小针刀加内服中药法368

二十九、训练伤369

小针刀法369

三十、疼痛症370

指针法370

三十一、急性关节扭伤371

(一)针刺外关法371

(二)针刺加清热消肿散外敷法372

(三)复方大黄糊外敷法373

三十二、慢性关节扭伤374

腕踝针374

三十三、腕指关节扭伤375

针刺三阴交法375

三十四、急性踝关节扭伤376

趾端放血加按摩法376

三十五、急性腰扭伤377

(一)牵拉法377

(二)穴位按摩法377

(三)针刺人中法378

(四)龈交穴注射法378

(五)针刺八邪穴法379

三十六、腰肌劳损380

(一)针刺阿是穴法380

(二)针刺加活血止痛散外敷法381

第十七章 妇产科疾病382

一、痛经382

针刺加火罐法382

二、外阴瘙痒症382

中药熏洗法382

三、阴道壁囊肿384

消痔灵注射法384

四、宫颈糜烂384

中药药膜外治法384

五、慢性盆腔炎386

(一)中药外敷法386

(二)红藤汤保留灌肠法386

六、更年期综合征387

耳穴贴压法387

第十八章 眼科疾病388

一、急性结膜炎388

耳尖放血法388

二、角膜炎388

穴位划割疗法388

三、近视389

(一)穴位综合疗法389

(二)针刺法(假性近视)391

(三)磁鍉针(假性近视)392

(四)按摩法(假性近视)393

(五)耳穴、眼穴、点穴及针灸综合疗法394

四、视神经萎缩395

针刺法395

第十九章 耳鼻咽喉科疾病397

一、化脓性中耳炎397

蜈蚣油滴耳法397

二、慢性鼻炎398

(一)迎香穴药物注射法398

(二)消痔灵鼻甲注射法398

三、过敏性鼻炎399

(一)耳针法399

(二)中药喷雾法400

四、慢性咽炎401

(一)激光穴位照射法401

(二)板蓝根注射液局部注射法401

(三)中药直流电导入法402

五、慢性上颌窦炎403

鼻渊油滴鼻法403

六、扁桃体术后疼痛404

氦氖激光穴位照射法404

七、聋哑404

针刺法404

第二十章 口腔科疾病410

一、复发性口疮410

(一)枯松散掺药加中药内服法410

(二)五蚣散掺药法411

二、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411

按摩法411

三、拔牙412

无痛拔牙水外涂麻醉拔牙法412

1999《实用中医外治法》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靳士英主编 1999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医外治法集要(1989 PDF版)
中医外治法集要
1989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医学气功与实用外气疗法(1995 PDF版)
中国医学气功与实用外气疗法
1995
实用法医学(1980 PDF版)
实用法医学
1980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实用综合疗法(1998 PDF版)
中医实用综合疗法
1998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常见病中医外治法(1999 PDF版)
常见病中医外治法
1999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实用中医外科治疗手册(1995 PDF版)
实用中医外科治疗手册
1995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实用中草药外治法大全(1992 PDF版)
实用中草药外治法大全
1992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儿科中医外治疗法(1999 PDF版)
儿科中医外治疗法
1999 北京:金盾出版社
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1956 PDF版)
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
1956 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
徐棻戏曲选(1990 PDF版)
徐棻戏曲选
1990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实用中医外科学(1986 PDF版)
实用中医外科学
1986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实用中医外科学(1985 PDF版)
实用中医外科学
1985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内治与外治(1999 PDF版)
中医内治与外治
1999 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
实用中医药美容法(1999 PDF版)
实用中医药美容法
1999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中医外治法大全(1996 PDF版)
中医外治法大全
1996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