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现实的艺术透视 中国文人心态与古典诗歌艺术》
作者 | 韩经太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现代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89 |
出版时间 | 199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028062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01331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导言1
一 先贤遗风——士的先赋特质1
(一) 在“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时代2
(二) 多元的精神世界:儒士、游侠、隐者12
(三)称《诗》以喻其志:学诗之士24
二 屈原的精神——中国文人的忧患意识与幽独情怀34
(一) 忧患:怵于危亡,超于利禄35
(二) 幽独者的自我完善:悲剧心态44
(三)贤人失志之赋作:布衣精神52
(四)《离骚》遗韵:比兴规范58
三 扬雄之自守——历史演进中的心理调整65
(一) 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系统形成以后66
(二) 历史反思:世异事变73
四 阮、嵇风范——中国文人的韬晦心理与放诞作风84
(一) 理性:奉时恭默,咎悔不生85
(二) 放诞:至慎与至真的矛盾统一94
(三) 狂醉心态:从竹林七贤到饮中八仙101
五 何晏,始作俑者?——中国文人的生命智慧110
(一) 痛苦的觉醒:从《古诗十九首》说起111
(二) 纵欲:游仙:生命快感与艺术想象119
(三) 养生、达观:生理的调谐与精神的调谐129
(四) 清江明月之思:宇宙人生的咏叹主题135
六 陶潜与王维的追求——中国文人的自然意趣与超然心境143
(一) 可游可居之趣:自然风物与自然之道144
(二) 归返自然的心灵历程153
(三) 通向静界的适意之略164
七 白居易的自我剖析——中国文人的人生理想与外世之道174
(一) 愿为辅弼的理想与文官政治的特性175
(二) 穷达遭遇与仕隐出处186
(三) 讽谕之志与闲适之趣195
八 韩愈如此说:“诗穷而后工——中国文人的感伤情调与悲愁为美的艺术心理”206
(一) 精神与实践的双重传统207
(二) 人格自塑与自我排遣的统一216
(三) 人生悲凉感与历史悲凉感的交融223
九 元、白风情——中国文人的情爱心理及其艺术表现232
(一) 现实矛盾与心理矛盾233
(二) 彷徨于爱与惧之间242
(三) 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248
十 苏轼的典型意义——文化精神、文人心理、文人诗画256
(一)人生志趣与思维理性:主体精神的文化内蕴257
(二) 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心理悲喜剧267
(三) 理趣、谐趣、禅趣、画趣277
1990《心灵现实的艺术透视 中国文人心态与古典诗歌艺术》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韩经太著 1990 北京:现代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书法 心灵的艺术
- 1991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古典诗歌艺术论稿
- 吉林师范学院出版社
-
- 艺术与视觉心理学
- 1976
-
- 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新探
- 1990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
- 隋炀艳史
- 1993 北京:朝华出版社
-
- 中国古典艺术
- 1954 上海出版公司
-
- 谈心的艺术
- 1989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
- 毛泽东启迪心灵的艺术
- 1993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 艺术与心术
- 1991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 艺术创作与变态心理
- 1987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欣赏
- 1980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