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的美学 文学的心灵及其艺术的表现》
作者 | 金民那著 编者 |
---|---|
出版 | 文史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49 |
出版时间 | 199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957547208X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58226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绪论1
第二章六朝文艺美学发展的环境与文心雕龙19
第一节 由「人」的觉醒重视审美主体的情感活动20
第二节 由「文」的自觉考察文艺形式美及其规律37
第三章文心雕龙文艺美学理论的基本体系57
第一节 由人心的审美、创美能力探讨文艺的产生及其创变的规律58
第二节 从文章雕缛成体的观念阐明文艺的基本美学范畴——「情」「采」及其运用规范70
第四章作者的为文之用心——神思论——审美感知及其艺术化的心灵运作85
第一节 由耳目对外物的审美感知引起创美心灵87
第二节 创美心灵活动的想像思维特征及其中审美主、客体与艺术媒介(语言文字)的关系97
第三节 作者高效审美、创美活动的心灵状态及其修养工夫111
第五章作者的为文之用心(二)——雕缛论——语言文字的美感属性及其艺术的运用123
第一节 语言文字的美感属性及其表意的限界124
第二节 从耳目之美感讲究艺术语言的形象美(形文)及音律美(声文)132
第三节 从心灵的美感讲究作品组织结构的秩序及烘托审美意象的艺术技巧146
第六章作品风格的审美理想——雅丽:风、骨、采的兼备167
第一节 作品风格的审美理想与典范——「圣文之雅丽,衔华而佩实」168
第二节 对完美作品整体风格的客观要求——「风清骨峻,篇体光华」176
第七章读者的审美心灵活动——披文以入情:味之不厌,欢然内怿193
第一节 审美经路与因人而异的审美趣味及其感受194
第二节 深识鉴奥的艺术造诣及由此所得的鉴赏美感203
第八章结论——评估《文心雕龙》文艺美学理论的意义和价值并综述本稿所得的研究结果217
参考书目231
1993《文心雕龙的美学 文学的心灵及其艺术的表现》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金民那著 1993 文史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美的心灵
- 1982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
- 文心雕龙
- 1933
-
- 文心雕龙
- 1934
-
- 文心雕龙
- 1984
-
- 未婚妻
- 1930
-
- 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
- 1988 桂林:漓江出版社
-
- 文心雕龙美学
- 1987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 美的心灵
- 1983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 古典文学的奥秘-文心雕龙
- 1992 海口:三环出版社
-
- 《文心雕龙》的风格学
- 1982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书法 心灵的艺术
- 1991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汉魏六朝墓铭纂例
- 1937 商务印书馆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