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与变态心理》

前言页1

前言1

一、变态表现之一——人我不分,物我一体1

1.从“对牛弹琴”说起1

2.抒情是审美的,也是道德的5

3.抒情是自发的、自由的14

4.人我不分即推己及人17

5.物我一体即推己及物24

6.“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31

7.“字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35

8.真善美都源于爱并趋于爱39

9.“由仁义行,非行仁义”45

10.“知的同情”与“高峰体验”50

1.“人由于不理解事物,就变为一切事物”56

二、原始思维与儿童思维56

2.儿童生活在错觉、幻觉的宇宙中60

3.儿童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一词64

4.“我就是那只死去了的鸭子”65

5.对儿童“不能以理智的律令相绳”66

6.儿童独具慧眼68

7.因变态而常态,因常态而变态72

三、变态表现之二——错觉和幻觉78

1.“极幻极真,愈幻愈真”79

2.虚静致幻89

3.虚静即脱俗94

4.炽情致幻102

5.幻觉与内驱力或期望、定势及心理场110

四、两种思维方式——有指向思维和我向思维117

1.“立身须先谨慎,文章且须放荡”117

2.“后主为人君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119

3.“四时可爱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122

五、潜意识的创造功能129

1.“知性在模糊不清的情况下起作用最大”129

2.潜意识功能种种134

3.潜意识是心灵中最本质的东西——“能行所谓善,但不自知其为善”138

4.“我爱对于将来的无知”142

5.如何进入潜意识——“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145

六、潜意识与理性的矛盾149

1.不用理性反而更好149

2.“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152

3.艺贵自然162

4.自然与自由168

5.自由与目的——“乘兴而行,尽兴而返”172

6.鲁迅论创作目的177

1.非理性是更高的理性192

七、潜意识中的理性192

2.疯人有理性吗?194

3.本能和自然中的理性198

4.情中之理——情就是理202

5.“无私心即是当理”213

6.仁即智216

7.“创作总根于爱”218

8.人类行为的根源是情224

9.理不是先导而是事后的反省227

八、潜意识与理性的统一230

1.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无意到有意,从有意到无意230

2.人的心理生活是多种水平,多层次的统一过程233

3.意识与潜意识的界线是模糊的236

4.“心灵之运行非直线而为圆形”——“运冷静之心思,写热烈之情感”239

5.有我在而无我执245

余论247

1987《艺术创作与变态心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吕俊华著 1987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艺术创造心理学(1994 PDF版)
艺术创造心理学
1994 重庆:重庆出版社
文艺创作心理学( PDF版)
文艺创作心理学
北京人文函授大学出版社
变态心理学(1934 PDF版)
变态心理学
1934 正中书局
文艺创作心理学(1988 PDF版)
文艺创作心理学
1988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文艺创作心理学(1984 PDF版)
文艺创作心理学
1984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文艺创作心理学(1989 PDF版)
文艺创作心理学
1989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中外艺术创作心理学(1983 PDF版)
中外艺术创作心理学
1983 中央文物供应社
变态心理学(1985 PDF版)
变态心理学
1985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变态心理诊疗术(1946 PDF版)
变态心理诊疗术
1946 激流书店
变态心理(1997 PDF版)
变态心理
1997 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变态心理学(1988.07 PDF版)
变态心理学
1988.07 沈阳市:辽宁人民出版社
变态心理学(1987 PDF版)
变态心理学
1987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变态心理学(1986 PDF版)
变态心理学
1986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变态心理与犯罪(1987 PDF版)
变态心理与犯罪
1987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艺术创作与审美心理(1999 PDF版)
艺术创作与审美心理
1999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