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史》求取 ⇩

目录1

第一章 人民政权的巩固 国民经济的恢复1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九五二年十二月)1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全国大陆的解放1

二、对城市的接管和初步改造。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4

三、没收官僚资本,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6

第二节 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统一8

一、建立国营和合作商业,反对市场投机活动8

二、统一管理全国财政金融11

三、财政收支趋于平衡,全国物价开始稳定13

第三书 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5

一、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5

二、合理调整工商业,开展城乡物资交流19

三、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21

四、镇压反革命运动27

五、“三反”、“五反”运动29

第四节 抗美援朝运动34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美国对华政策34

二、抗美援朝运动的进程41

三、抗美援朝运动的影响和意义46

一、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方针49

第五节 提高人民文化水平,改革旧的教育、文化事业49

二、第一届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50

三、中国科学院的成立52

四、改革旧的教育制度53

五、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和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56

六、《毛泽东选集》第一、二、三卷的出版59

七、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60

第六节 良好社会风尚的树立63

一、中国共产党的整风和整党运动63

二、全国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代表会议的召开66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公布与实施68

四、娼妓、吸毒、赌博等旧社会遗毒的清除71

五、良好社会风尚的树立72

第七节 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74

一、我国的外交方针和政策74

二、外交战线上的成就74

第八节 国民经济的恢复77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77

二、人民物质生活的初步改善80

第二章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82

(一九五三年一月——一九五六年十二月)82

第一节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82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和宣传82

二、全国财经工作会议84

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87

四、粮食、棉花、油料作物的统购统销90

第二节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92

一、制止高岗、饶漱石的反党阴谋92

二、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对我国人口问题的若干议论94

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97

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政协章程的制定101

第三节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103

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03

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07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09

四、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改造115

第四节批判唯心主义的学术思想。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117

一、对《红楼梦》研究中唯心主义观点的批判117

二、对胡适实用主义的批判119

三、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121

四、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124

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26

一、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召开126

二、毛泽东作题为《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131

三、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若干历史经验的初步总结134

四、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38

一、日内瓦会议141

第六节我国外交政策的伟大胜利141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确定143

三、反对美国侵占我国领土台湾的斗争145

四、第一次亚非会议的召开147

五、我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关系的发展150

第七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153

一、反对经济工作中的冒进倾向153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157

三、教育、科学、文化、体育等事业的发展160

四、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163

五、优良社会风尚的进一步养成166

第一节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的提出及其实践170

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国内外形势170

第三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170

(一九五七年一月——一九六六年四月)170

二、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171

三、中国共产党的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174

四、中国共产党的八届三中全会。全党全民整风176

五、一九五七年经济建设的成就178

第二节 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严重失误181

一、南宁会议和成都会议。在经济建设中急于求成的“左”倾思想迅速发展181

二、中国共产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及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184

三、大跃进的轻率发动185

四、北戴河会议及全民炼钢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88

第三节对“左”倾错误的纠正及其曲折193

一、郑州会议和中国共产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对觉察到的“左”倾错误的初步纠正193

二、第二次郑州会议,中国共产党的八届七中全会,“左”倾错误的继续纠正197

三、庐山会议,从纠“左”到反右206

四、全党开展“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运动206

五、第二次“大跃进”,再次出现“共产风”207

第四节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208

一、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208

二、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破坏212

三、“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提出215

四、大办农业和农村政策紧急指示的下达216

五、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各种工作条例的制定218

六、七千人会议的召开220

七、西楼会议,八字方针的全面贯彻224

八、调整各方面关系,落实党的政策227

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的八届十中全会,阶级斗争错误理论的发展229

一、中国共产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及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理论229

二、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233

三、林彪指示编纂《毛主席语录》。个人崇拜现象逐步发展237

四、意识形态领域里错误的过火的政治批判239

五、对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围攻242

六、《二月提纲》的发表及其被否定244

七、林彪、江青的相互勾结及《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的制定246

第六节调整国民经济任务的完成247

一、国民经济的继续调整247

二、调整国民经济任务的基本完成250

三、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253

四、全国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优良社会风尚的继续发扬256

第七节 中苏关系恶化。我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胜利257

一、中苏关系的开始恶化257

二、美国敌视中国,支持蒋介石集团窜犯大陆261

三、西藏少数反动上层分子的叛乱和我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胜利261

四、中苏两党的公开论战265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全国大动乱268

一、“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268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268

(一九六六年五月——一九七六年十月)268

二、“文化大革命”的开始270

三、“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274

四、全国大动乱276

五、全国性的“夺权”风暴281

六、所谓“二月逆流”285

七、打倒一切和全面内战286

八、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二中全会和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295

一、林彪集团夺权阴谋的暴露300

第二节 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被粉碎300

二、“批陈整风”运动303

三、林彪集团反革命武装政变的破产304

四、周恩来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批林整风运动306

五、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310

第三节 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的结束312

一、“批林批孔”运动312

二、“四人帮”组阁阴谋的失败314

三、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各条战线的初步整顿317

四、“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320

五、周恩来逝世。“天安门事件”325

六、毛泽东逝世。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329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经济情况332

一、“文化大革命”初期对国民经济的干扰和破坏332

二、经济在困境中恢复333

三、国民经济动荡起伏的三年336

四、全局性的恶果和某些领域的成就337

第五节我国对外关系的新发展339

一、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339

二、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339

三、“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341

一、对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揭发批判343

第一节革命和建设工作在徘徊中前进343

国强(一九七六年十月——一九八二年九月)343

第五章 历史的伟大转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343

二、围绕“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斗争。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344

三、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经济建设上出现新的失误348

四、真理标准的讨论。对“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批判352

五、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逐步恢复354

六、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复359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360

一、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正确路线重新确立360

二、认真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党的各项政策364

三、思想理论战线上的拨乱反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366

四、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贯彻368

五、为争取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而努力371

六、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的胜利372

七、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改革问题的提出373

八、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召开378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379

一、中共中央十二月工作会议,经济上进一步调整和政治上进一步安定方针的制定和贯彻379

二、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383

三、农业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386

四、各项工作的重大成就,人民生活逐步改善390

五、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393

后 记399

1988《中国当代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上海大学编著 1988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史  1(1985 PDF版)
中国当代文学史 1
1985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当代中国史研究( PDF版)
当代中国史研究
当代中国学术丛书  当代中国史学( PDF版)
当代中国学术丛书 当代中国史学
胜利出版公司
当代中国史学( PDF版)
当代中国史学
龙门书店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下(1999 PDF版)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下
1999 北京:民族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  2(1981 PDF版)
中国当代文学史 2
1981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  1(1980 PDF版)
中国当代文学史 1
1980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国当代史(1996 PDF版)
中国当代史
1996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1990 PDF版)
中国当代文学史
1990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稿(1962 PDF版)
中国当代文学史稿
1962 北京:科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史(1994 PDF版)
当代中国史
1994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散文史(1990 PDF版)
中国当代散文史
1990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1984 PDF版)
中国当代文学史
1984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略(1988 PDF版)
中国当代文学史略
1988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  3(1985 PDF版)
中国当代文学史 3
1985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