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影响鱼类形态学特征分化的主要因素》

《表5 影响鱼类形态学特征分化的主要因素》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西藏黑斑原两个野生群体的形态差异》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研究者对引起鱼类不同群体间表观形态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对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34]的研究显示,野生群体间虽无显著差异,但与养殖群体差异显著,推测原因为野生群体间生活距离相近,生态环境相似,而与人工养殖群体在水体环境、食物构成等方面的差异较大;对嘉陵江蛇(Saurogobio dabryi)3个群体[17]、多鳞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rhadinum)4个地理群体[26]、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8个地理群体[33]的研究结果也与此相同。对高原裸裂尻(Schizopygopsis stoliczkai)5个地理种群[43]头部轮廓形状差异的研究显示,河流型亚种和湖泊型亚种分别进化出了适应栖息地环境的头部形态特征。对新疆不同河流斑重唇鱼(Diptychus maculates)的研究发现,不同水系的群体在形态特征上存在分化,而相同水系的群体间分化不明显[44](表5)。综合各项研究结果,鱼类为了更好地适应栖息地环境,更加多样化地利用资源,更优质地生存和繁衍,逐渐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形态特征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可以认为,环境差异可能是引起某种鱼类不同群体间形态差异的最直接原因。生活空间不同导致的绝对地理隔绝,或鱼类游动能力较弱、定居生活习性导致的相对地理隔绝(群体隔绝),都会使群体被隔绝于独立或相对独立的生活环境中,引起形态特征的适应性分化;而当生活水域互相联通时,不同流域或不同海拔高度分布的群体间由于繁殖、摄食、越冬等原因存在个体迁移,保持着基因交流,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形态特征的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