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各水稻品种头季和再生季的产量构成因素比较》

《表3 各水稻品种头季和再生季的产量构成因素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优质再生稻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比较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试验取样分析了19个优质再生稻品种头季和再生季产量构成因素,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2季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在不同品种间表现出差异,头季有效穗主要集中在300万~390万穗/hm2,品种间差异较大的将近90万穗/hm2,再生季有效穗集中在210万~380万穗/hm2,极值之间差距更大。值得指出的是头季有效穗最大的品种再生季的有效穗相对于其他品种反而较小,这主要与不同品种的特性有关,头季有效穗取决于品种分蘖能力,再生季有效穗不仅取决于品种的侧芽再生能力,也与营养状况相关。头季与再生季最大的区别是在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上,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再生季与头季相比下降接近一半,这是再生季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19个品种中,有12个品种再生季结实率下降,7个上升,上升和下降的幅度最大可达10%。结实率在前后2季的不同表现除了与品种特性有关,还跟温度有关,头季抽穗扬花容易遇到高温,不耐高温的品种结实率会有所下降,再生季抽穗扬花容易遇到低温,不耐低温的品种结实率会有所下降。千粒重在再生季中上升和下降的品种几乎各占一半,但都比较稳定,升降幅度均在1 g以内。从2季的产量构成因子来看,变动最大的是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其次是有效穗数,它们共同决定了2季水稻的产量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