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各国农地野花带植物构成、宽度及管理方式对比》

《表3 各国农地野花带植物构成、宽度及管理方式对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昆虫野花带在农业景观中的应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欧洲各国为了应对传粉者生境破坏、生物多样性下降以及作物产量减少等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制定并实行了农业环境管理计划(agri-environmental schemes,AES)[13],而建植昆虫野花带是其中的重要内容,80年代后期开始了一段长时间的探索。1986年,瑞士康斯坦斯湖区(Lake Constance region)最早在果园中出现了农民自发播种建植的蜜源植物种植带[8],紧随其后的是以瑞士为主的各国生态学家对果园、农田覆盖植物的形式、功能方面的研究、试点[31-32]。最早在农田应用的是混播禾草带(甲虫堤),目的是有利于农田无脊椎动物的越冬保护[33]。一段时间的试点后,禾草带的功能不再能满足生态保育的综合需求,德国“绿岛项目”(Grüninsel programm)等生态保育工程开始向推广新混播组合(Saatgutmischung)(80%禾草,20%花卉)[34],与单一功能的禾草带并行发展,开花植物参与的昆虫野花带开始大面积农田试点,并在中西欧国家中扩散。此后,各国相继出台了类似国家传粉者策略(national pollinator strategy)等重要政策法规[35],相应政策下产生的The B-Lines Programme、Get Britain Buzzing等计划、方案,都将昆虫野花带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上升为一项国家指导、公众广泛参与的生态保育运动。在昆虫野花带研究上,多数国家已有20余年的历史,主要为集群研究和大规模实践,以英国、瑞士、比利时、法国、德国等为主,在农业环境计划指导下,农民自发建立昆虫野花带为主的缓冲区域构成了欧洲连贯的农地栖息地网络[36]。对农民而言,在国家政策指引下,昆虫野花带的低维护成本及3~5年后显著的生产效益极具吸引力,近年来对农民或农场主的调查发现,多数人听取了政府的针对性意见,身体力行,并积极反馈,认同生境管理后带来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实施3~5年以上的昆虫野花带,大部分欧洲国家在昆虫(包括稀有物种)种群密度等方面较传统农业环境管理方式显著提升[31]。欧洲各国的决策者更注意其适应性设计与民意调查的结合,同时不断满足高水平的生物多样性[37-38](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