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凋落叶质量、养分残留率和化学计量比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F值)》

《表1 凋落叶质量、养分残留率和化学计量比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F值)》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青藏高原东部高寒沙化草地中高山柳凋落叶分解特征的空间异质性》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ST:取样时间;DS:不同高山柳大小;LS:冠幅下不同位置

分解时间对高山柳凋落叶质量损失率影响显著(表1).从当年冬季开始,高山柳凋落叶的质量损失均递增趋势明显,在第二年秋季质量损失率最高(图1).高山柳灌木生态系统中,不同微位置下高山柳凋落叶的质量损失率差异显著(表1).在分解13个月(2017年12月)时,中等大小高山柳,其外圈的凋落叶的质量损失率最大,而内圈质量损失率最小,且外圈显著高于中圈和内圈(图1b,P<0.05).而在较小高山柳灌丛下,中圈凋落叶质量损失率最大,分解10个月(2017年9月)时明显高于内圈和外圈(图1c,P<0.05).此外,高山柳冠幅大小对其凋落叶的质量损失率影响显著,小灌丛>中等大小灌丛>大灌丛(图1d、e、f).在灌木茎基周围(即,内圈)和中圈位置,小冠幅高山柳下凋落叶质量损失率越最大(图1d、e);而在高山柳冠幅外的裸地上(外圈),中等大小高山柳下质量损失率最高(图1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