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两次垂直探测过程各温度层云物理量平均值》

《表2 两次垂直探测过程各温度层云物理量平均值》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华北太行山东麓一次稳定性积层混合云飞机观测研究:对流云/对流泡和融化层结构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为进一步了解不同温度层的特征,对比不同区域云的垂直结构,表2给出了两次垂直探测过程中各温度层云物理量平均值。可以看到,0℃层以上,DE区的过冷LWC较B1C区分布范围更广,含量更高,通过凇附增长使DE区的小云粒子浓度更多地转化为较大尺度云粒子,从而使DE区大冰粒子(CIP)的尺度和浓度均高于B1C区,而其小粒子浓度较小。在0℃~5℃层,DE区上部形成的大冰粒子密度大,下落速度快,使其大粒子浓度较小,随后在5℃~8℃层通过暖雨碰并过程进一步增长,形成更高浓度的雨滴粒子,使地面降水更大。这个过程也可以从图18显示的各温度层粒子平均谱演变过程明显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