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10—2017年女性在高等教育群体中的占比》

《表1 2010—2017年女性在高等教育群体中的占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当代城市女性晚婚现象的多维度探究——基于贝克尔《家庭论》》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0-2017教育统计数据整理

如表1所示,2010-2017年间,本科及专科阶段的女性占比变动不大;2010-2016年硕士阶段的女性占比增长了3.51%,仅在2017年出现下降;博士阶段的女性占比增长最多,为4.41%,但总体而言,即便女性攻读博士学位的意愿和总人数在不断增加,硕士和本科学历依然是她们的主要选择。因此,在不考虑学习期间的结婚情况下,女性毕业时的年龄已为22-25岁。此外,个体初入社会时往往面临经济窘迫的局面,需要一定时间适应身份转变、获得较为稳定的工资和宽裕的储蓄。汪海彬等人[7]的研究显示,经济水平中等的青年人群安全感最低,高收入水平者的安全感较高;女性的安全感低于男性;已婚与未婚青年的安全感无明显差异。这表明同等收入水平的城市青年群体中,经济水平提升带来的安全感胜于婚姻,将稳定工资和增加积蓄存储的重要性置于婚恋之前是合理的判断。因此,在较高受教育水平和对经济积累的优先考虑下,女性会延迟结婚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