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一后李文化部分遗址哺乳动物肉食量比例》

《表一后李文化部分遗址哺乳动物肉食量比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海岱地区后李文化生业经济的研究与思考》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说明:表格数据采自注释[38]a。

在狩猎、渔猎为主要生计方式的模式下,不同聚落对于不同的动物对象各有青睐。对后李文化数个遗址动物遗骸的类别统计(图四)显示,鱼类在西河遗址中更突出,月庄遗址的鱼骨数量也较多,这两个遗址都发现了集中出土鱼骨的大灰坑。同时月庄遗址的哺乳动物遗骸比重很高,应是狩猎活动的反映。前埠下、小荆山遗址则发现数量较多、种属庞杂的淡水蚌类。可见贝类、鱼类和野生鳖类等肉食在聚落中占据了一定比例。相比而言,张马屯遗址的哺乳动物、爬行动物都相对较多,鱼类资源最少,而软体动物遗存比重却明显高于西河和月庄两个遗址,因此对于张马屯聚落先民而言,水生动物资源也是他们取食的重要对象,只不过他们可能更倾向于贝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