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2000-2016年我国能耗强度影响因素分解》

《表2 2000-2016年我国能耗强度影响因素分解》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我国能效提升面临的障碍及路径选择——基于绿色增长理念》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各种效应的计算均为以前期为基年的环比分析

总体来看,我国能耗强度受到结构和技术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技术效应对能耗强度下降起到主导作用,这与大多数学者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十五”期间,能耗强度变化效应呈正值,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对该时期能耗强度的提高起到了拉动作用,原因在于我国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比重提高,各部门能源消耗增强,向传统增长模式回归,节能降耗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十五”后三年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提高了9.8%,2005年单位GDP能耗高达1.23。“十一五”重新强调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能耗强度成为最重要的约束性指标,我国能耗强度呈下降趋势,2008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已较2005年比较基准降低10.08%,其中技术效应贡献率超过100%,对能源强度降低起到绝对主导作用;结构效应贡献不大,有的年份非但没有降低能耗强度,反而提高了能耗强度。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钢铁、水泥、化工、电力等重工业增长趋缓,使得结构转型升级和深层次调整成为必然选择,应对危机我国政府提出了经济刺激计划、产业和地区发展规划,其中农村基础设施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教育、生态环保等投入增加,拉动能源消费增长的同时对保增长、调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十二五”期间,在节能降耗基础上又提出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结构清洁化双控目标,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的新能源经济,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规制力度进一步加大,如2013年12月出台了重大生态工程批量政策,“十二五”期间我国能耗强度继续呈下降趋势,技术效应贡献率仍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阻碍能源强度下降的负面作用逐年减弱,在2014年后转为促使能源强度下降的积极作用,说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结构正处于深层次优化调整中,为我国以后能源效率提高提供了方向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