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街区制居住区编号及全局便捷性集中度指数Tab.2 Number of residential area and concentration index of global convenienc

《表2 街区制居住区编号及全局便捷性集中度指数Tab.2 Number of residential area and concentration index of global convenienc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空间句法的街区制与小区制路网结构与空间感知研究——以南京仙林地区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运用街区制各小区全局集成度值与各小区面积计算全局便捷性集中度指数,结果见表2与图6。街区制模式下居住小区全局便捷性集中度指数均小于0.5,平均值为0.224 4,其中F小区全局便捷性集中度指数最小为0.102 0,G小区全局便捷性集中度指数最大为0.412 0,大于最小值的4倍,这说明研究区整体全局便捷性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极化现象明显。其中核心居住区全局便捷性集中度指数小于外围区,核心居住区全局便捷性集中度指数最大值为0.198 6,F小区值最小为0.102 0,核心区全局便捷性分布较为均匀,空间极化不明显;P小区全局便捷性集中度指数为0.191 6,为外围区最小值,G小区全局便捷性集中度指数0.412 0,为外围区最大值,外围居住区全局便捷性空间极化现象较为明显;这种便捷性空间分异现象与外围区远离主干道,核心区集聚了大量可达性高的城市核心道路的区位特征密切相关。核心区道路网较高的可达性与中心性使得核心居住区处于较便捷的位置,外围则形成便捷性较低的空间,街区制路网可达性空间结构对居住区便捷性空间差异有着重要影响,两者都具有“核心—外围”空间分异特征,但他们存在着高等级要素所占比重与空间分布的微观差异;可达性较高的轴线核心区占68.96%,主要为与集成核直接相连的轴线,而全局便捷性较高的居住区面积核心区占78.26%。这与核心居住小区内部道路网密度适宜有着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