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七种玻璃澄清3 h气泡个数与平均直径的变化情况》

《表4 七种玻璃澄清3 h气泡个数与平均直径的变化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特种玻璃的Raman光谱分析及其浮法成型工艺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玻璃液的澄清过程是指在澄清温度下,通过澄清剂产生的气泡对玻璃液进行脱泡,而气泡上升与排出的速度与玻璃液的黏度关系很大,本文设计的七种玻璃配方中盐类分解温度的不同及碳酸盐含量的多少会引起气泡产生量与排出难易程度的异同,即澄清的难易程度不同。按表1配方配制的玻璃配合料,采用捷克GLASS SERVICE高温澄清观察系统在1600℃保温3 h进行玻璃液的澄清对比研究,气泡熔占比、气泡个数与气泡直径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随着黏度的增加,玻璃熔体澄清过程的气泡的熔占比、气泡个数逐渐增大,气泡平均直径逐渐减小,其中ITO导电膜基板玻璃最容易澄清,经1600℃下保温3 h,可以完全排出气泡,而LTPS基板玻璃澄清最为困难,同样的澄清时间下,气泡的熔占比与气泡个数最大,同时气泡直径最小,表明澄清过程变难。B-40与B-33玻璃虽然黏度也很大,但配方中碱与碱土金属相应的碳酸盐含量比其他五种玻璃小,因而导致玻璃液中产生气泡数也少,澄清难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