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二战后新兴国家典型的族群型政党》

《表1 二战后新兴国家典型的族群型政党》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族群型政党:概念、类型及其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然而二战结束之后,很多后发国家虽移植了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但受制于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政党之间的竞争模式并未呈现“西欧式”的阶级分野,而是激发出国家内部的族群性,产生族群政治挤压阶级政治的现象。在这些国家中,以族群而非阶级为基础组建的政党纷纷涌现,比如非洲的尼日利亚第一共和国时期的“尼日利亚喀麦隆全国会议”(NCNC)、“行动小组”(AG)、“北方人民大会”(NPC)三大政党,就分别以东部的伊博人、西部的约鲁巴人、北部的豪萨人为动员基础;[3]亚洲的马来西亚在独立后组建的巫统(UMNO)、马华公会(MCA)和印度人国大党(MIC)三大主要政党,也分别以其国内三大族群马来人、华人与印度人为动员基础(参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