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15—2017年春、冬观测时段不同日均风速下的有风天数》

《表1 2015—2017年春、冬观测时段不同日均风速下的有风天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河西绿洲灌区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风蚀特征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风速数据来自于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从图1可以看出,风沙流结构的整体形态呈倾斜的“L”形,0~10 cm高度,随着高度增加,输沙量迅速减小;10~100 cm高度,随着高度增加,输沙量逐渐增大,上层输沙量大于下层;输沙量越大,风沙流结构形态的斜度越大。2015年春观测时段,只有在0~10 cm高度,保护性耕作输沙量明显小于对照传统耕作;2015年冬观测时段,0~20 cm高度,保护性耕作输沙量明显小于对照传统耕作;2016年春、冬和2017年春的观测时段里,保护性耕作地输沙量明显地小于传统耕作;2017年冬观测时段,只有近地面保护性耕作输沙量明显小于传统耕作。这说明保护性耕作能减少田间输沙量,而且输沙量与有风天数和风速有直接关系(表1):有风天数多,输沙量大;大风天数多,风蚀强烈,输沙量也大。输沙量与土壤含水量也有很大关系,2016年冬观测时段比2016年春观测时段有风天数和大风天数都要少,但输沙量2016冬是2016春的2倍多(图1),是因为2015年底有冬灌,春天观测时段土壤刚解冻,水分含量高,冬天观测时段土壤已经4个月无灌水,且早已过了雨季,水分含量低。土壤中水分子与土壤颗粒之间的拉张力能增加颗粒间的内聚力,提高土壤风蚀的临界风速,从而增强土壤的抗风蚀能力[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