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PIVAS用药错误改善后失效模式、影响及危害分析》

《表4 PIVAS用药错误改善后失效模式、影响及危害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FMEA与FMECA在PIVAS事前防范用药错误中的应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表4~6可见,经过改善后各潜在失效模式的RPN值、用药错误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特别在处方错误环节,医嘱内容错误或药师审核未发现严酷度高、发生频度高且不易探测,虽然改善前也有安装合理用药系统辅助医嘱审核,但只在药师审方时提醒,对医师开具医嘱无提醒拦截作用,不够完善,不够智能化。通过引进新的临床用药决策系统,嵌入到医师工作站,对医师开药进行限制和提醒,弥补了这方面的缺失,用药错误的防范进一步加强。例如对于多个年龄段的用法用量,该系统能分别根据年龄段进行识别;开具医嘱前的提醒大大降低了录入错误的发生,如甲硝唑注射液(500 mg∶250 m L),医师常将500 mg错录成500 mL;有明确禁忌证的处方医师不能开具,如3岁以下儿童禁用胺碘酮注射液。同时药师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编辑个性化的审方规则,大大提高了医师的接受度,该项的RPN值下降最为显著(P<0.01);摆药环节通过定期对标准操作流程进行考核及完善上药流程,增加双人核对,该项的RPN值明显下降;混合调配环节,无菌操作、加药存在缺陷,针对失效原因,通过加强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定期抽查手卫生,规范操作手法,加强无菌操作,关键是在每台生物安全柜安装高清摄像头,通过录像回放,识别错误的做法,持续改进,该项的RPN值明显下降;复核和成品质量检查存在缺陷,主要因素是新生儿全静脉营养液无合适的核对方式,通过电子天平对每袋营养液进行称量,加强落实标准操作流程,该项RPN值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