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城镇残疾人就业发展趋势 (1996—2015) (单位:千人)》

《表2 城镇残疾人就业发展趋势 (1996—2015) (单位:千人)》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城镇残疾人就业:“问题”的转移与政策隐喻》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说明:N/A表示数据未能获得。数据来源: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历年)。

进一步考察残疾人就业人数的发展趋势,发现残疾人就业问题似乎变得更加严峻。首先,城镇新增残疾人就业数呈现下降趋势。“九五”至“十一五”期间,新增城镇残疾人就业人数呈现稳步增加的趋势(从“九五”期间的110.1万人增加到至“十五”的167.3万人再到“十一五”的179.8万人),但自“十二五”期间开始,城镇新增残疾人就业总人数开始发生逆转(从“十一五”期间的179.8万人下降到“十二五”期间的143.3万人)(1)。从具体年份看,2006年城镇新增残疾人就业人数出现下降,2007年有所增长,并达到历史最高峰,但此后便持续下降,尤其是到2013年后出现急剧下滑。考察不同就业渠道的发展趋势,1996—2005年,城镇集中就业和按比例就业两种就业形式每年新增人数呈现较快速的增长,但自2005年后开始下降,2007年有所恢复并达到顶点,但是下降趋势未得到扭转,尤其是2013年实施就业实名制后,这种下降趋势更为明显。其次,城镇残疾人就业总量出现下降趋势。2005年,城镇集中就业、按比例就业和个体就业三种就业形式的总人数达到历史最高点,超过463万人,自此以后便呈现每年小幅下降的趋势,虽然2008年有所反弹,但是此后便迈入稳步下降的通道之中。至2015年,城镇总就业人数为420万人,与最高年份相比,净减少43万人。从就业形式看,集中就业和按比例就业均在2005年达到历史最高点,个体就业则在2009年达到最高点(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