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IMAP作为受区血管的研究比较》

《表5 IMAP作为受区血管的研究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CTA预选胸廓内动脉肋间穿支为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重建的受区血管》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a) :尸检结果;b) :应用CTA检查时,IMAP使用率为39.7%,未应用CTA检查时为12.0%

IMA解剖学研究提示IMAP恒定存在,分布于第一至第四肋间,第二肋间最常见且最粗,在距胸骨平均2 cm的胸大肌表面可找到,左侧偏细,平均直径约1.5 mm,也有报道女性第三、四肋间穿支常最粗[16]。人种、体重、身高、BMI等不同,常导致IMAP直径存在差异。文献报道主要集中于欧美人群,优势IMAP主要分布在第二、三肋间[17-22]。本研究结果类似,所有98例皆为中国人,近92%分布于第二、三肋间,以第二肋间最常见。IMAP平均直径方面,欧美人群1.0~1.9 mm[17-22]。本研究结果为1.16 mm,中国人群可能因体形关系,穿支偏细。但本研究的总体吻合成功率仍有33%,国际上为数不多的报道中吻合成功率在9%~83%不等,与本研究结论接近(见表5) [17-25]。Fansa团队的报道是应用IMAP吻合数最多的,总成功率37%(112/302),其中一期重建成功率73% (82/178)[26],提示IMAP作为受区血管可能在DIEP皮瓣一期乳房重建中更有优势。